补益强心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主要用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成药——即补益强心片的配方、以及该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来治疗心力衰竭的可靠药物主要只有西药如“地高辛”等,而没有中成药。由于西药“地高辛”的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十分接近,因而在临床用药时有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用中成药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空白,提供一种补益强心片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补益强心片主要由中药人参、黄芪、加皮、丹参、麦冬、葶苈子组方而成。原料药物含量如下:
人参58克-525克,黄芪117克-1050克,香加皮23克-210克,
丹参77克-690克,麦冬117克-1050克,葶苈子58克-525克。上述配方的原料药物共制得1000片成药。
本发明进一步的配方是:所述的补益强心片包括如下原料药物:
人参120克-380克,黄芪300克-800克,香加皮50克-160克,
丹参150克-550克,麦冬220克-800克,葶苈子90克-420克。上述配方的原料药物共制得1000片成药。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配方是:所述的补益强心片包括如下原料药物:
人参165克-185克,黄芪340克-360克,香加皮60克-80克,
丹参220克-240克,麦冬340克-360克,葶苈子165克-185克。上述配方的原料药物共制得1000片成药。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上述补益强心片的方法如下:取丹参,加3倍量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将香加皮和二分之一量人参粉碎成粗粉;再将其余二分之一量人参、丹参药渣和黄芪、葶苈子、麦冬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分别放置、滤过,并将这二次的滤液合并,再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80℃),放冷,加等量的95%乙醇,搅拌均匀,静止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加香加皮和人参粗份,混匀,于60--80℃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丹参乙醇提取液及适量淀粉,混匀,用65%乙醇制成软材,过14目筛,于60℃以下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补益强心片,以补气之品人参为主药,益气养阴,行瘀利水,可用于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引起地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理实验证明,该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强心、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经心血管科临床验证疗效确切,药效可与西药“地高辛”相媲美。
本发明所述补益强心片的临床病例选择标准如下:
1、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
(1)、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面额暗红,夜寐,口干,舌质红或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促代。
(2)、气虚血瘀证:心悸,气短,面色晦暗,口唇表紫,胸胁满闷,胁下痞块或痰中带血,舌有紫斑,瘀点,脉细涩或促代。
2、西医诊断标准
(1)、左心衰:
a、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b、双肺底湿罗音;
c、左心室听到第三心音奔马律;
d、左心室扩大;
e、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
(2)、右心衰
a、下垂性水肿;
b、静脉怒张,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c、肝脾肿大;
d、右心室扩大;
e、右心室区听到第三心音,吸气时增强。
下面是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1000片量)
秤取所需原料药物含量为:人参58克,黄芪117克,香加皮23克,丹参77克,麦冬117克,葶苈子58克。
制备方法为:取丹参,加3倍量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将香加皮和二分之一量人参粉碎成粗粉;再将其余二分之一量人参、丹参药渣和黄芪、葶苈子、麦冬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分别放置、滤过,并将这二次的滤液合并,再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80℃),放冷,加等量的95%乙醇,搅拌均匀,静止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加香加皮和人参粗份,混匀,于60--80℃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丹参乙醇提取液及适量淀粉,混匀,用65%乙醇制成软材,过14目筛,于60℃以下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即得。共制得成药1000片,并且每片含丹参酮II-A不低于0.0867mg。
实施例2:(1000片量)
秤取所需原料药物含量为:人参175克,黄芪350克,香加皮70克,丹参230克,麦冬350克,葶苈子175克。
制备方法为: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共制得成药1000片,并且每片含丹参酮II-A不低于0.26mg。
实施例3:(1000片量)
秤取所需原料药物含量为:人参525克,黄芪1050克,香加皮210克,丹参690克,麦冬1050克,葶苈子525克。
制备方法为: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共制得成药1000片,并且每片含丹参酮II-A不低于0.7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