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99057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7.04CN202299057U*CN202299057U*(21)申请号 201120345568.9(22)申请日 2011.09.15E04B 5/17(2006.01)E04B 5/19(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72)发明人吴转琴 尚仁杰 夏京亮 寅志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代理人曹洪进(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
2、用于装配式住房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组成,预应力钢筋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为平面。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具有便于施工、成本低廉的有益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钢筋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为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
3、顶面的横截面为波浪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锯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矩形锯齿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梯形锯齿状。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左侧具有上企口,底板的右侧具有下企口,所述上企口和下企口形状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为拉毛形成的粗糙表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299057 U1/2页3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
4、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装配式住房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背景技术0002 建筑工业化,就是要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工业和民用建筑,其中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这种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楼板系统。现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被应用于建筑工业化领域。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层和现浇混凝土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层为一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或者为拼接在一起的多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平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具有伸出于平板的顶面的多个钢筋的头部。其中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与。
5、现浇混凝土层结合不够牢固,并且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顶面伸出的多个钢筋的头部,使其不便于储存及运输,并且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是通过伸出于顶面的钢筋与现浇混凝土层连接的,因此现有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成本较高。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施工、成本低廉的用于建筑工业化楼板系统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0004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钢筋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为平面。0006 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波浪状。0007 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
6、为三角形锯齿状。0008 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矩形锯齿状。0009 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梯形锯齿状。0010 底板的左侧具有上企口,底板的右侧具有下企口,所述上企口和下企口形状相对应。0011 底板的顶面为拉毛形成的粗糙表面。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0013 1、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组成,预应力钢筋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为平面。与现有技术中的底板相比,省去了用于连接叠合板的底板和顶板的钢筋,节省了成本。并且底板可以叠置便于储存和运输。0014 2、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中,底板的左侧具有上企口。
7、,底板的右侧具有下企口,上企口和下企口形状相对应。使用时,多块底块通过上企口和下企口拼接,拼装容易并且不留缝隙。说 明 书CN 202299057 U2/2页40015 3、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中,底板的顶面为拉毛形成的粗糙表面,在浇注混凝土顶板时可与顶板牢固地连接。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0020 附图标记:1预应力钢筋;2混凝土;3顶面;4底面;5上企口;6下企口。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
8、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0022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1和混凝土2组成,其特征是,预应力钢筋1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3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4为平面。0023 底板的顶面3的横截面为波浪状(如图1所示)。0024 底板的顶面3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锯齿状(如图2所示)。0025 底板的顶面3的横截面为矩形锯齿状(如图3所示)。0026 底板的顶面3的横截面为梯形锯齿状(如图4所示)。0027 底板的左侧具有上企口5,底板的右侧具有下企口6,上企口5和下企口6形状相对应。0028 底板的顶面3为拉毛形成的粗糙表面。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2299057 U1/2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299057 U2/2页6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29905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