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98935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7.04CN202298935U*CN202298935U*(21)申请号 201120425175.9(22)申请日 2011.10.31E04B 1/74(2006.01)E04D 13/18(2006.01)(73)专利权人优太太阳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地址 200127 上海市浦东新区峨山路613号6幢A607室(72)发明人顾锡淼 严锦春 钱腾达(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代理人郭国中(54) 实用新型名称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建筑一体化太。
2、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热棚部、遮阳棚部、以及出风通道部,其中,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遮阳篷以及出风通道部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为金属网结构。所述集热棚部内的管道方向为垂直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热棚部吸收热量加热其中的空气,遮阳棚部采用不透光的隔热材料制成,使其中的空气的温度低于集热棚中的空气温度,最终空气依次通过集热棚部以及遮阳棚部到达出风通道部,然后排出至太阳能电池板以散热,实现了利用太阳能散热的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3、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集热棚部、遮阳棚部、以及出风通道部,其中,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篷部以及出风通道部由金属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为金属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棚部内的管道方向为垂直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棚部上设置有底端进风口以及中部进风口,其中。
4、,所述底端进风口位于所述集热棚部的底端,所述中部进风口位于所述集热棚部的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进风口的进口低于其出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棚部的顶端设置有风力涡轮机。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298935 U1/2页3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一体化太阳能设施系统,具体地,涉及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
5、背景技术0002 太阳能光伏电池可将光辐射转化为电能,但同时太阳能电池的光转化效率较低,剩余的光能转化为大量的热能。因此太阳能电池的散热对于提高电池寿命以及光转化效率至关重要。0003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光伏电池冷却方法采用散热片结合风冷的方式,但其不足之处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制备散热片,散热成本较高,并且金属翅片的散热性能收到其材料本身导热能力所限而不能难过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实用新型内容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热棚部、遮阳棚部、以及出风。
6、通道部,其中,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孔。0006 优选地,所述遮阳篷以及出风通道部由金属材料制成。0007 优选地,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为金属网结构。0008 优选地,所述集热棚部内的管道方向为垂直方向。0009 优选地,所述集热棚部上设置有底端进风口以及中部进风口,其中,所述底端进风口位于所述集热棚部的底端,所述中部进风口位于所述集热棚部的中部。0010 优选地,所述中部进风口的进口低于其出口。0011 优选地,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上。0012 优选地,所述集热棚部的顶端设置有风力涡轮机。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热棚部吸收热量加。
7、热其中的空气,遮阳棚部采用不透光的隔热材料制成,使其中的空气的温度低于集热棚中的空气温度,最终空气依次通过集热棚部以及遮阳棚部到达出风通道部,然后排出至太阳能电池板以散热,实现了利用太阳能散热的效果。附图说明0014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0015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2298935 U2/2页40016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的中部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
8、,包括依次连接的集热棚部1、遮阳棚部2、以及出风通道部3,其中,所述出风通道部3的顶板32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孔。其中,所述集热棚部靠近建筑物的一侧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向阳的一侧采用玻璃幕墙结构以吸收尽量多的太阳热能辐射。0018 其中,所述遮阳篷部以及出风通道部由金属材料制成,这样便于其内空气的散热,使得整个由集热棚部1、遮阳棚部2、以及出风通道部3构成的空气流通通道内气流的温度由集热棚部向出风通道部逐步降低,从而使得空气可以从集热棚部1通过遮阳棚部2流向出风通道部3。0019 优选地,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为金属网结构。从而增大出风口的面积且出风均匀,使得安装在所述金属网结构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散。
9、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集热棚部内的管道方向为垂直方向,增大气流的流速,使得出风口的风力加大。002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集热棚部上设置有底端进风口12以及中部进风口4,其中,所述底端进风口12位于所述集热棚部的底端,所述中部进风口4位于所述集热棚部的中部。优选地,所述中部进风口的进口41低于其出口42。0021 更为具体地,所述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通风散热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9,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部的顶板上。优选地,所述集热棚部的顶端设置有风力涡轮机5,从而可以提供电力,输出至建筑物内的电器。002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说 明 书CN 202298935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29893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