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影对称小复式全功能住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影对称小复式全功能住宅.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08453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7.27CN201908453U*CN201908453U*(21)申请号 200920263884.4(22)申请日 2009.12.01E04H 1/04(2006.01)(73)专利权人温志良地址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叠彩园翡翠轩1座202房(72)发明人温志良(54) 实用新型名称凸影对称小复式全功能住宅(57) 摘要凸式是一种大比例节省用地和空间,却又具备住宅全功能的套型设计,特别适用于地少人多大都市的高层住宅建筑。住宅套间的建筑主体,俯视其平面必须是左右对称的正凸字形投影;每一套间的主体。
2、,还必须以正凸字形的中轴为界:一半复式双层,一半跃式单层;它糅合了复式和跃式的结构特点,仅需60m2以上投影面积,约3.75m平均空间,即能建成3房2厅2卫并含工人房、鞋室、杂仓的大套间。而且还可刻意利用预留空间,为各户加建阳台、书房和花园,无需大投入即可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高要求。(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CN 201908457 U 1/1页21.凸影对称小复式全功能住宅,其特征在于:a)住宅套间的建筑主体,俯视其平面必须是左右对称的正凸字形投影;b)每一套间的主体,还必须以正凸字形的中轴为界:。
3、一半复式双层,一半跃式单层;c)复式双层与跃式单层的并列组合,必须从两者高度的中线位对齐,并以中线为轴,使其立面前后分别形成2、1个上下对称的侧向凸字形结构;d)上下楼层对应套间的复、跃位置,必须能彼此变换,交错互叠;e)套内高低不平的复、跃地面,必须因势利导并按顺序和功能需要对称分阶,使住宅地面形成前四阶、后二阶的特别模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影对称小复式全功能住宅,其特征在于:住宅套间左右对称的正凸形建筑主体一侧,能按实际需要作局部单向延伸或增建小面积附加体。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08453 UCN 201908457 U 1/7页3凸影对称小复式全功能住宅 技术领域 :。
4、0001 本设计属于住宅建筑领域中能大比例节省用地和空间的一种全功能实用新型,适用于现代及未来的一切高层或多层住宅建筑。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节约用地应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然而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开发商更推波助澜,使住宅变得越来越大型和超豪华的地步,这是一个背离了国情民意的不良倾向。 0003 为了国家的持续发展,对此现状,有关政府部门自当进行遏止和引导。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既满足富康后家庭对住宅的高需求,又能无需占用太多土地,花费太大成本,这是户型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0004 反观现有传统住宅,不分厅、房、厨。
5、、厕,大都是统高3m的平面结构,对照规范要求,除了厅的高度合适之外,其他功能区间的高度均比规范的下限高出不少,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资源浪费,而且一般家庭最需要的3房2厅2卫套间,通常都在100m2以上,占地不少,售价很高,远非普通工薪阶层所能承受! 0005 现有大复式将平面结构改为立体结构,虽然显得气派,但抗震性能较差,这是一个致命的先天缺陷,而且大复式为了解决套内复层与单层高低落差形成的视觉冲突,通常用大面积、大空间来调节,故厅堂高达5-6m,每套面积都在150m2以上,大大占用了土地和空间, 这更是国家难以承受之重!由此可见,流行的东西未必就是最好,现行套型设计确已到了应该考虑改革的时候。。
6、 发明内容 :0006 本设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复跃结合为基础,通过调整压缩空间变换等手段,使套内每一寸面积和空间都能得到最充分利用的凸影对称小复式全功能住宅(简称“凸式”下同)。 0007 凭心而论,若要把传统住宅中闲置的小空间变换成可供使用的面积,似乎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无稽之谈,然而仔细思之,亦未尝不是一个节约资源的好主意,只是难度太大了,但未必就不可能!所谓事在人为,问题在于有无决心和毅力去尝试而已! 0008 不难明白,要对此进行尝试,首先必须对原住宅空间进行全面的大调整,并以国家住宅规范和人们的居住习惯为依据,对套内各功能空间重新进行合理分配:一方面大幅压缩卧室空间,另方面。
7、又极力保持厅堂高度,务求套内每一寸空间都能用得其所。如此繁杂的工作,显然只能运用错层结构的空间变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但是采用错层结构则必须彻底改变大复式的资源浪费,以及克服或弥补错层结构的先天缺陷。然而改用小复式却又难免出现套内高低冲突形成的视觉不适,以及空间压缩后的心理障碍,这是一个多难局面!也正是本设计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经过多年来百折不挠的努力,废寝忘餐、呕心沥血,总算独辟蹊径使上述问题神奇般一个个得以妥善解决。 说 明 书CN 201908453 UCN 201908457 U 2/7页40009 所谓“凸影对称小复式全功能住宅”,顾名思义就是:一、以小 复式取代浪费资源的大复式;二、。
8、以稳固的对称性弥补错层结构的先天缺陷;三、以凸影凹入的两侧位为住宅增加功能预留了理想空间,使其能以“全功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的更高要求。这一切正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 0010 运用本设计的技术方案,凸式的建筑主体,仅需60m2以上投影面积,约3.75m的平均空间,即能建成3房2厅2卫基本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套间,套内并含工人房、鞋室和杂物仓。此外,各层各户还可利用两侧凹入的预留空间加建阳台、花园和书房,无需增加大楼的整体投影,无需增加过大的成本投入,即可使住宅达到全功能要求。 0011 现把凸式设计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及其实施后的结构特征分述如下: 0012 (1)正凸投影住宅套间的建筑主体,俯视。
9、其平面必须是左右对称的正凸字形投影,这是凸式的前提特征。(附图1,图中两侧凹入处,预留宽度不宜少于1.60m)。本措施目的有三:一是刻意以对称加强了错层结构的稳固性;二是有利于套间两侧的采光和通风;三是两侧预留空间加建阳台、花园和书房后,能分别与厅房直接连通,是最适合的理想位置。主体投影面积以60-70m2为宜(未计两侧加建部分);平均空间高度则不宜超过3.85m。小一点即显局促,太小则不能达到凸式的预 期效果;大一点固然更舒适,但太大则属不必要的浪费。 0013 (2)半复半跃每一套间主体,还必须以正凸字形的中轴为界:一半是复式双层,另一半是跃式单层(附图2);以横线为界,则南宽北窄,前后分。
10、明。这是凸式设计最重要的基础特征。 0014 本设计特定:复式一边为大小卧室和卫生间;跃式一边为客、餐厅和厨房。真正做到动静分区、内外有别。本措施除了使空间变化达到上述效果外,另一个最直接的目的则是利用复式有双层楼面,可使套内实用面积比投影面积增加50,而占用的平均空间3.75m升幅却不足30!这是凸式能得以节省资源,降低成本的理论依据。 0015 (3)侧凸结构 0016 复式双层与跃式单层的并列组合,必须从两者高度的中线位对齐,并以中线为轴,使其立面前后分别形成2、1个上下对称的侧向凸字形结构(附图2、3)。这种“侧凸结构”是凸式住宅的一项重要特征,目的在于把套内的复、跃层的高低差,平均分。
11、置在上下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一在天花层,一在地面层。天花层有高低无需理会,地面层的高低差则因此整整缩小了一半!据此大大缓解了小复式因高低错落形成的视觉不适。这也正是凸式设计能够摒弃大复式那种以大面积、大空间进行视觉调节的一个特殊手段。 0017 由此可得:凸式同层地面高低差1/2(复层高度-跃层高度) 0018 假如复层高4.8m,跃层高2.7m,则同层高低差仅余1.05m。 0019 (4)复跃交叠 0020 上下楼层对应套间的复、跃位置,必须能彼此变换、交错互叠(图4、5)。由于有“半复半跃”的基础作前提,再配合“侧凸结构”,必定能使上下层对应套间的复、跃位置彼此交错互叠。这是上述两项措施的。
12、延续和补充。 0021 复跃交叠一方面使凸式住宅大大压缩了每层占用的平均空间,另 一方面由于每两层中夹多一层复式楼面,从而亦使套内平均层高大大降低。据此可得: 0022 平均每层占用空间高度1/2(复层高度+跃层高度) 说 明 书CN 201908453 UCN 201908457 U 3/7页50023 每套平均层高1/3(复层高度+跃层高度) 0024 假如复层高4.8m,跃层高2.7m,则凸式平均空间3.75m,平均层高2.5m。 0025 (5)对称分阶 0026 采用“侧凸结构”,套内地面自必出现高低不平的突兀现象。其中:一半复式地面在下,一半跃式地面在上。此外还多一个复层楼面夹杂其。
13、间,情况似乎复杂,但处理却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抓住“因势利导,对称分阶”的原则。 0027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把套内地面顺势分成前、后和复2楼楼面三部分,分别进行处理:其中复2楼楼面一般取平,但也可以在横线处分前后二阶,设一级跨越;后部分地面则保持原样,一边为最高阶,一边为最低阶;前部分地面则按顺序和功能需要“对称分阶”,进行重点处理(具体操作可参看附图1、3、6)。 0028 “对称分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目的是以平缓渐变,逐步拉平楼面经“侧凸结构”之后余下的高低差,从而进一步消除小复式内最难处理的视觉冲突。 0029 从附图1、3可见: 0030 套内前部份的复式地面分成、阶;前部。
14、份的跃式地面分成、阶。顺序由低到高设定,复跃变换后则四阶顺序随之而变。其中、是主阶,分别与套内后部分的最低阶和最高阶取平,两者左右对称;、为过渡阶,面积宜小、彼此亦对称相等,中间只设一级跨越。 0031 从附图3、6结构中可知:阶实际就是跃式单层的底阶。本设计将其定为与户门相接的入户门廊,宽度约1.20m,长度仅到凸字横线止。阶一确定,与其对称相等的阶随之可定,只是低了一级(级高不宜超过22cm)。本设计将阶定作与门廊相傍的鞋室(或琴室)和过道口,必要时也可把、阶功能互换,并不影响结构。 0032 套外走廊水平线则设在、阶的中线位处,进门时只需踏半级即可(参看图6)。 0033 、阶确定之后,。
15、其余则是、主阶。此外,复式、阶之间的阶差,以及跃式、阶之间的阶差,彼此相等,可各设二、三级跨越,设级无需对称,但不宜超过三级。 0034 “对称分阶”后,凸式地面已形成前四阶、后二阶的特别模样。此时如站在跃式一侧,只看见、两阶;进入复式后则只见、两阶而已。除了小小过道,厅是平的,房是平的,其他功能区间也是平的,高低冲突已不复存在! 0035 (6)自然过渡 0036 有了上述五大措施,凸式住宅的框架已基本完成,但为了使结构更完善,使用更畅顺,还必须因应实际需要,补充一些辅助性的特殊措施,使其达到过渡自然的目的。比如: 0037 渐进过渡套内前四阶地面,特设五级或七级小过道,以不经意的漫步跨越,。
16、自然地化解高低楼面。 0038 间接过渡套内后二阶地面,则因高低悬殊,只好用墙分隔,改由前过道间接连通; 0039 又比如: 0040 借空过渡:巧妙的解决了套内局部高度不足的致命难题; 0041 减级过度:使内梯级少而平缓,大大消减了复层上落的困阻; 0042 邻接过渡:让各个相关功能区间相傍相依,紧密邻接,令生活起居特别方便畅顺;等等。 说 明 书CN 201908453 UCN 201908457 U 4/7页60043 有了上述补充,真正使凸式变不能为可能,化突兀为自然,达到上下协调、浑然天成的地步! 0044 以上的各项措施,构成了凸式设计一整套彼此相互关联的技术方案。尤其值得一提的。
17、是,方案实施后,凸式各层梯间、走廊的3.75m高通道,以及套内净高3.4m以上的高门廊,都足可令住户完全消除因套内缩少空间形成的心理障碍,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小复式的一大难题。虽说是挖空心思的结果,但一切又似乎是天作之合! 0045 整套设计效果,尽管有点令人匪夷所思,实施却并不复杂。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目前容积率的规定有点矛盾,但深究一层,制定容积率的目的,不外乎防止人居过密,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而已。而凸式设计则是合理地削减了套内闲置空间,从而拉宽了每套住宅的使用面积,使人们花小钱即能住上全功能大套间。这样不仅毫无影响人居密度,舒适度倒是加强了,显然与容积率的宗旨并无相悖之处!(注)即或有些细。
18、节相左,这是源于之前凸式尚未出现的缘故,不妨在结构高低的数据上,稍作调整变通,一切应无大碍。 0046 注:目前容积率的界定,似乎并不科学!不论从字面上的含义或者从实际的 作用上去理解,真正的容积率理当以建筑总容积作为界定的标准,这应该是一个相对柔性的监控指标。然而,目前却以面积率代替了真正意义的容积率,简单地仅以建筑总面积进行硬性监控。这样做在层高不变的前提下,固然可以,但楼层套内有较大幅度的高低变化后,现行面积率的刚性限制,自必成了套型改革的绊脚石。如此做法显有不妥之处!惟望专家们仔细三思。 0047 以上各项内容,叙述的都是凸式的对称主体,但本设计绝不仅仅限于凸式的主体建筑。如有需要大可。
19、在对称主体的任意一侧,延伸一点或增建小面积附加体,即可稍稍改变对称的呆板。这样做并非是凸影对称有什么实质性的缺陷。事实上在一户改变之后,只需在反方面的另一户也随之而变,那么整座大楼仍保持稳固的对称性。故此,这种延伸和附加,并不破坏原来整体结构的基础,只是为了让凸式能更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而已(参看附图5)。 0048 注:延伸或附加宜在正凸投影的前四阶一侧进行,同层对应的另一户则在其反向一侧进行。面积无需大,应着意延伸或附加后的使用价值。 0049 凸式住宅对比平面住宅的优势 0050 说 明 书CN 201908453 UCN 201908457 U 5/7页7对比项目凸式住宅平面住宅套型。
20、Co型普通型实用面积(m2)60(1+50)9090每套平均层高(m)平均2.5,其中:厅2.7、房2.4、厨厕:2.32.5,门廊3.5以上统高3.0每套空间容积 (立方米)3.7560225或2.5902253.090270套内功能设置3房2厅2卫 并含工人房、鞋室、杂物仓3房2厅2卫其它只需较小投入,即可为各层各户 加建阳台、书房和花园除了阳台、其它难以做到说 明 书CN 201908453 UCN 201908457 U 6/7页80051 0052 从上表可见凸式住宅对比平面住宅具有如下三大优势: 0052 1、尽管两者都是实用面积90m2的3房2厅2卫套间,但凸式的功能明显多于平面。
21、住宅,正好补足了用户的需要,使用更加方便; 0053 2、凸式平均层高大比例降低,厅堂却基本保持平常的高度;空间大幅度节省,功能却反而大大增加;鱼与熊掌两者兼得,成本却又减少了; 0054 3、无需太多用地,无需过大投入,即能获得全功能住宅,满足一切非富豪家庭的更高要求。 0055 三大优势,孰能相比! 附图说明0056 图1凸影对称平面示意图 0057 本图标示: 0058 (1)正凸投影及其两侧凹入的预留空间; 0059 (2)一半复式双层,一半跃式单层; 0060 (3)前四后二,对称分阶; 0061 图2凸式后立面示意图(C-C立面) 0062 本图标示: 0063 (1)后立面形成1。
22、个上下对称的侧向凸字形结构;(墙上开3个飘窗)从中可清楚看到复跃层的高低差,平均分置在上下两个层面上。 0064 (2)后楼面分成两个不直接连通的、主阶; 0065 (3)两侧虚线内分别是阳台,花园及复2楼书房立面。 0066 图3凸式前立面示意图(A-A立面) 0067 本图标示: 0068 (1)前立面形成2个相连的上下对称侧凸字形结构。 0069 从中清楚看到,前楼面已进一步缓和了同层高低差形成的视觉不适; 0070 (2)前楼面由低至高对称分成四阶、彼此可设级连通; 0071 (3)一般定阶为入户门廊,如确有必要也可改为阶; 0072 图4、图5是上下两套凸式复跃交叠剖面图(B-B剖面。
23、) 0073 两图标示: 0074 (1)两套交叠产生三层空间,大大压缩了每层占用的平均空间; 0075 (2)交叠降低了住宅的平均层高; 0076 (3)图5还标示了一侧延伸或附加体的交叠并不影响原结构。 0077 图6凸式上下楼层交叠结构透视图 0078 本图集中标示了凸式的五大特征:正凸投影、半复半跃、侧凸结构、交错互叠、对称分阶。以及技术方案实施后造成了凸式楼面与众不同的独特形状。 0079 此外,本图还标示了走廊的水平位置。 0080 具体实施方式0081 住宅的每一种套型设计总与楼型息息相关,凸式设计尤其如此。凸式住宅不仅充分利用套内每一寸空间,而且还需要尽可能恰当地利用套外的周边。
24、空间,这就要求楼型能说 明 书CN 201908453 UCN 201908457 U 7/7页9与其更紧密结合:既要考虑楼型能尽量减少公摊面积,还要考虑如何配合凸式套型,使大楼整体投影空间能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显然这是关乎如何才能少花成本,使用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 0082 本设计经过反复比较,优选了哑铃状的凸式四户组合作为普及型。 0083 具体细节如下: 0084 (1)因复跃地面各有高低,故宜把首层架空或建成有高低空间的商铺和其他用房; 0085 (2)同层四户中,原则上同方向的两户大小一样,也可四户同型; 0086 (3)中间部分的哑铃把手处,两边分别是双电梯和步梯位置,如是单电。
25、梯,可把紧邻两户内移或延伸60-80cm,尽量保持两侧对称; 0087 (4)四户预留的凹入位置(净宽不少于1.40m),安排原则是:外四角为阳台,内四角为花园;复二楼内外角均可作书房,如果复二楼内角不建书房,则可加大花园空间至4.6m以上; 0088 (5)哑铃把手两侧外空间,可供四户花园延伸扩大,但因上有 楼板遮盖,故宽度不宜太大,以免影响光照和雨露。 0089 此外本设计对一梯2户豪华型,以及一梯6户的天井环保型,都有比较成熟的构想,可供选择使用。 0090 至于本设计一些具体数据,以及一些有别于其他套型设计的各个细节,包括:如何取得沉箱空间?如何实施借空过渡?如何利用走廊的过高空间?如何使内梯减级,解除上落困阻?还有樑、柱、剪力墙、下水道的设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具体的解决办法,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如有需要可以另行呈报。 说 明 书CN 201908453 UCN 201908457 U 1/5页10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0845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