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36869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5.18CN201836869U*CN201836869U*(21)申请号 201020546982.1(22)申请日 2010.09.29F22B 37/10(2006.01)E21B 43/24(2006.01)(73)专利权人长沙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4101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意一路908号(72)发明人徐树伟 丁鹏涛 尚力(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代理人马强(54) 实用新型名称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它。
2、能减缓受热面积灰且清灰容易,柱塞泵电耗小,可显著提高注汽锅炉热效率,且能放尽对流段内的水。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包括第一蛇形管束和第二蛇形管束、框架,其结构特点是,第一蛇形管束的一端同进水分配管连通而该第一蛇形管束的另一端同第一中间分配管连通;第二蛇形管束的一端连接第一中间分配管而该第二蛇形管束的另一端连接出水汇流管;第二蛇形管束中间设有第二中间分配管;第一蛇形管束和第二蛇形管束位于烟气通道中,所述烟气通道的底部设有高温烟气进口,该烟气通道的顶部是烟气出口。(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
3、书 2 页 附图 3 页CN 201836872 U 1/1页21.一种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包括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其特征是,第一蛇形管束(1)的一端同进水分配管(3)连通而该第一蛇形管束(1)的另一端同第一中间分配管(4)连通;第二蛇形管束(2)的一端连接第一中间分配管(4)而该第二蛇形管束(2)的另一端连接出水汇流管(6);第二蛇形管束(2)中间设有第二中间分配管(5);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位于烟气通道中,所述烟气通道的底部设有高温烟气进口(13),该烟气通道的顶部是烟气出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其特征是,所述。
4、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均由固定装置(11)固定在框架(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其特征是,第二中间分配管(5)底部设有放水阀(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其特征是,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均由多根并列小直径光管组成,小直径光管的直径为25mm3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其特征在于,第一蛇形管束(1)区域四周设置内护板(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其特征是,由所述第一蛇形管束(1)四周的内护板(9)和外护板(8)以及所述内护板(9)与外护板(8)之间的。
5、保温层(10)组成炉墙;所述炉墙固定在框架(7)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836869 UCN 201836872 U 1/2页3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特别是油田注汽锅炉对流段。背景技术0002 现在常用的油田注汽锅炉都采用直流锅炉形式,其对流段一般都是单流程结构,由少量大直径光管和大量大直径翅片管组成受热面,管与管两端用无直段弯头焊接串联,水始终只在一根管内流动。由于油田注汽锅炉燃料主要是重油和原油,在翅片管上积灰严重且难于清除而散热性能变差,导致排烟温度高(运行约一个月,排烟温度就由200左右上升至260而被迫停炉用高压水冲洗),排烟热损失大。
6、,热效率低;单流程的水速快,水的流动阻力大,柱塞泵电耗大;对流段内的保温层直接与烟气接触,在停炉用高压水冲洗受热面时保温层易损坏,导致散热损失加大;对流段内水不能放尽,导致冬季停炉时管内结冰严重,启炉困难。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它能减缓受热面积灰且清灰容易,柱塞泵电耗小,可显著提高注汽锅炉热效率,且能放尽对流段内的水。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包括第一蛇形管束和第二蛇形管束、框架,其结构特点是,第一蛇形管束的一端同进水分配管连通而该第一蛇形管束的另一。
7、端同第一中间分配管连通;第二蛇形管束的一端连接第一中间分配管而该第二蛇形管束的另一端连接出水汇流管;第二蛇形管束中间设有第二中间分配管;第一蛇形管束和第二蛇形管束位于烟气通道中,所述烟气通道的底部设有高温烟气进口,该烟气通道的顶部是烟气出口。0005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0006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参见图3和图1),由注汽锅炉的水-水换热器壳程来的100左右的给水由进水分配管3向第一蛇形管束1供水,汇集于第一中间分配管4后,再向第二蛇形管束2供水,第二蛇形管束2中间设有第二中间分配管5,最后给水被加热至300左右汇集于出水汇流管6后进入水-水换热器管程;参见图2,由注汽锅炉辐。
8、射段来的900左右的高温烟气从高温烟气进口13进入,流经第二蛇形管束2和第一蛇形管束1,降温至170以下由烟气出口排14排出。0007 还可设置由所述第一蛇形管束四周的内护板和外护板以及所述内护板与外护板之间的保温层组成的炉墙。0008 第一蛇形管束和第二蛇形管束都可以用多根并列小直径光管(直径为25mm38mm)做成,水同时在多根并列管中流动;可将第一蛇形管束和第二蛇形管束内水设计为变质量流速流动,即第二蛇形管束内水速为第一蛇形管束内水速2倍左右。0009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它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说 明 书CN 201836869 UCN 201836872 U。
9、 2/2页4有的有益效果为:0010 (1)采用由多根小直径光管组成的蛇形管束为受热面,不仅可以减缓受热面积灰且清灰容易,还降低了排烟温度,提高了注汽锅炉热效率;0011 (2)用多流程的方式,降低了水速,柱塞泵电耗小;0012 (3)第一蛇形管束区域四周设置内护板,停炉用高压水冲洗受热面时不损坏保温层,保温效果好,保温材料使用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小;0013 (4)第二中间分配管下部设置了放水阀,停炉时可放尽对流段内的水,可防止冬季停炉时管内结冰。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0015 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0016 图3为图1所示装置的水流程示意图。
10、。0017 在图中:0018 1第一蛇形管束出, 2第二蛇形管束, 3进水分配管,0019 4第一中间分配管, 5第二中间分配管, 6出水汇流管,0020 7框架, 8外护板, 9内护板,0021 10保温层, 11固定装置, 12放水阀,0022 13高温烟气进口, 14烟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包括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第一蛇形管束1的一端同进水分配管3连通而该第一蛇形管束1的另一端同第一中间分配管4连通;第二蛇形管束2的一端连接第一中间分配管4而该第二蛇形管束2的另一端连接出水汇流管6;第二蛇形管束2中间设有第二中间。
11、分配管5;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位于烟气通道中,所述烟气通道的底部设有高温烟气进口13,该烟气通道的顶部是烟气出口14。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内水为变质量流速流动,第二蛇形管束2内水速为第一蛇形管束1内水速2倍左右。0024 所述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均由固定装置11固定在框架7上。0025 第一蛇形管束1和第二蛇形管束2均由多根并列小直径光管组成,小直径光管的直径为25mm38mm。0026 第二中间分配管5底部设有放水阀12。0027 还可在第一蛇形管束1区域四周设置内护板9,设置由所述第一蛇形管束1四周的内护板9和外护板8以及所述内护板9与外护板8之间的保温层10组成的炉墙。0028 所述炉墙固定在框架7上。说 明 书CN 201836869 UCN 201836872 U 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36869 UCN 201836872 U 2/3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36869 UCN 201836872 U 3/3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3686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