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47015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2.16CN201747015U*CN201747015U*(21)申请号 201020172861.5(22)申请日 2010.04.27E04F 13/077(2006.01)(73)专利权人晋江市品质陶瓷建材有限公司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内坑镇长埔工业区(72)发明人王文质 王文品(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代理人张松亭 杨依展(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它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第二层固定。
2、粘接于第一层底面和第三层顶面之间,所述的第二层顶面、第三层顶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下连接部,第一层底面、第二层底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上连接部;第一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二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粘接,第二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三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粘接。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复合层之间相粘接时,粘接面积大,受力科学,粘接强度大,粘接牢固,不易脱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1747020 U 1/1页21.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它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第二层固定粘接于第一层底面和第三层。
3、顶面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层顶面、第三层顶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下连接部,第一层底面、第二层底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上连接部;第一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二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粘接,第二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三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二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吻合,第二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三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连接部是由若干个凸出于顶面的凸条并排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连接部是由若干个凸出于底面的凸条并排组成。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层为大理石层,第二层为隔热层,第三层为瓷砖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层为釉面层,第二层为防水层,第三层为坯体层。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747015 UCN 201747020 U 1/2页3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墙砖,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采用复合结构的外墙砖,其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第二层固定粘接于第一层底面和第三层顶面之间。所述的第一层底面、第二层顶面均为平面;所述的第二层底面、第三。
5、层顶面也均为平面。则该复合结构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各粘接面均为平面,各复合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差,各复合层之间极易脱落。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各复合层之间的粘接强度高,其克服了现有复合结构的外墙砖所存在粘接强度差、各复合层之间易脱落的不足。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它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第二层固定粘接于第一层底面和第三层顶面之间,所述的第二层顶面、第三层顶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下连接部,第一层底面、第二层底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上连接部;第一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二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粘接,第二层底面的上连。
6、接部和第三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粘接。0005 所述的第一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二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吻合,第二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三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吻合。0006 所述的下连接部是由若干个凸出于顶面的凸条并排组成。0007 所述的上连接部是由若干个凸出于底面的凸条并排组成。0008 所述的第一层为大理石层,第二层为隔热层,第三层为瓷砖层。0009 所述的第一层为釉面层,第二层为防水层,第三层为坯体层。0010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层顶面、第三层顶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下连接部,第一层底面、第二层底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上连接部,第一层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二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吻合,第二层底面的。
7、上连接部和第三层顶面的下连接部相吻合:则各复合层之间相粘接时,粘接面积大,受力科学,粘接强度大,粘接牢固,不易脱落。附图说明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墙砖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一种新型复合外墙砖,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层1、第二层2以及第三层3,第二层2固定粘接于第一层1底面和第三层3顶面之间。0014 第二层2顶面、第三层3顶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下连接部,该下连接部是由若说 明 书CN 201747015 UCN 201747020 U 2/2页4干个凸出于顶面的凸条并排组成,每个凸条成三棱体,该三棱体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
8、。0015 第一层1底面、第二层2底面均设置成波浪形结构的上连接部,该上连接部是由若干个凸出于底面的凸条并排组成,每个凸条成三棱体,该三棱体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0016 第一层1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二层2顶面的下连接部相吻合,并通过粘接剂固定粘接成一体。0017 第二层2底面的上连接部和第三层3顶面的下连接部相吻合,并通过粘接剂固定粘接成一体。0018 本实施例中,第一层1为大理石层,第二层2为隔热层,第三层3为瓷砖。或,第一层1为釉面层,第二层2为防水层,第三层3为坯体层。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1747015 UCN 201747020 U 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4701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