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14057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1.19CN201714057U*CN201714057U*(21)申请号 201020268520.8(22)申请日 2010.07.23E04G 3/32(2006.01)(73)专利权人河北亿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050200 河北省鹿泉市开发区龙泉路180号(72)发明人郭君 吴国政(74)专利代理机构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代理人陆林生(54) 实用新型名称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其包括电动葫芦和升降脚手架主框架,所述的。
2、电动葫芦倒装,电动葫芦的上吊钩设置在脚手架主框架的下节挑梁的吊环上,下吊钩设置在附着支座的吊环上,电动葫芦出链的链条上设置出链轮,附着支座一端固定设置在建筑墙体上,另一端设置在升降脚手架主框架的轨道上,升降脚手架主框架的轨道上端固定设置有滑轮,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一端与下吊钩相连接,另一端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的出链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次安装后不需人工倒运电动葫芦至下一附着支座吊挂点,减少了繁重操作过程,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CN 201714061 。
3、U 1/1页21.一种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动葫芦(1)和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所述的电动葫芦(1)倒装,电动葫芦(1)的上吊钩(2)设置在脚手架主框架(18)的下节挑梁(7)的吊环(3)上,电动葫芦(1)的下吊钩(10)设置在附着支座(16)的吊环(11)上,所述的电动葫芦(1)出链的链条上设置出链轮(8),所述的附着支座(16)一端固定设置在建筑墙体(15)上,另一端设置在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的轨道上,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的轨道上端固定设置有滑轮(13),通过滑轮(13)的钢丝绳(12)一端与下吊钩(10)相连接,另一端与弹簧(9)一端连接,所述的弹簧(。
4、9)另一端与所述的出链轮(8)相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714057 UCN 201714061 U 1/2页3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升降机构。技术背景0002 整体式或分体式搭设的导轨式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其由多榀主框架组成,每一主框架都配有一台电动葫芦,每升降一个作业层需整层倒运数个电动葫芦,倒运电动葫芦时操作工人需站在吊挂点高处,用绳子系住电动葫芦,拉向高度在3m左右高的附着支座吊挂点上。倒运安装过程需二到三人配合完成,附着电动升降脚手架一流水分段配有20台电动葫芦,每一单位工程最少二个流水分段,每台电动葫芦自重在75。
5、Kg,按最少二个流水分段计算电动葫芦总重3000Kg,上升作业时需要人工把电动葫芦拉向3m左右高度的附着支座吊挂点上,下降作业时也需人工把电动葫芦倒运到3m左右高度下一层附着支座吊挂点上,每施工一个作业层需人工重复以上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强度。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缩短脚手架升降工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附着电动升降脚水架升降机构。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葫芦和升降脚手架主框架,所述的电动葫芦倒装,电动葫芦的上吊钩设置在脚手架主框架的下节挑梁的吊环上,电动葫芦的下吊钩设置在附着支座的吊环上,所述的。
6、电动葫芦出链的链条上设置出链轮,所述的附着支座一端固定设置在建筑墙体上,另一端设置在升降脚手架主框架的轨道上,升降脚手架主框架的轨道上端固定设置有滑轮,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一端与下吊钩相连接,另一端与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的出链轮相连接。0006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安装方式为倒装,电动葫芦固定在升降脚手架主框架下节挑梁的吊环上,工作时电动葫芦随架体一同升降,自动控制电动葫芦出链或收链吊挂下一附着支座吊挂点,倒装电动葫芦装置中钢丝绳通过滑轮组一端系挂上吊钩,一端系挂减量弹簧和出链轮,电动葫芦通过出链和收链吊挂到下一附着支座吊挂点上,本实用新型一次安装后不需人工倒。
7、运电动葫芦至下一附着支座吊挂点,减少了繁重操作过程,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07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08 附图2为附图1A向视图(在图中增加了与建筑墙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0009 附图3为附图1B向视图(在图中增加了与脚手架主框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0010 附图4为附图1C向视图(在图中增加了与脚手架主框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0011 在附图中:1电动葫芦、2上吊钩、3吊环、4钢销、5传感器、6吊环焊接端板、7下节说 明 书CN 201714057 UCN 201714061 U 2/2页4挑梁、8出链轮、9弹簧、10下吊钩、11吊环、12钢丝绳、13滑。
8、轮、14钢丝绳滑轮固定槽钢、15建筑墙体、16附着支座、17穿墙螺栓、18升降脚手架主框架。具体实施方式0012 如附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葫芦1和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所述的电动葫芦1倒装,电动葫芦1的上吊钩2设置在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的下节挑梁7的吊环3上,吊环3通过钢销4与吊环焊接端板6固定设置在下节挑梁7上,在吊环3与吊环焊接端板6之间设置有传感器5,电动葫芦1的下吊钩10设置在附着支座16的吊环11上,所述的电动葫芦1出链的链条上设置出链轮8,所述的附着支座16一端用穿墙螺栓17固定设置在建筑墙体15上,另一端用钢丝绳滑轮固定槽钢14设置在脚手架主框架18的轨道上,。
9、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的轨道上端固定设置有滑轮13,通过滑轮13的钢丝绳12一端与下吊钩10相连接,钢丝绳12另一端设置在弹簧9一端上,所述的弹簧9另一端与所述的出链轮8相连接。0013 如附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启动电动葫芦1的正向电源,电动葫芦1内的链轮逆时针旋转,电动葫芦下吊钩10与电动葫芦上吊钩2间链条向出链轮8处伸长,电动葫芦下吊钩10与电动葫芦上吊钩2间距缩短,钢丝绳12通过减量弹簧9拉紧电动葫芦下吊钩10与电动葫芦上吊钩2和出链轮8处的链条,电动葫芦下吊钩10与电动葫芦上吊钩2间距缩短,带动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向上运动,当达到电动葫芦1的链条缩短极限时,升降脚手。
10、架主框架18停止向上运动,将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用可调承重顶撑固定,将下吊钩10从附着支座16的吊环11上摘下,然后把附着支座16取下上移至施工结构层安装固定;启动电动葫芦1的逆向电源,电动葫芦1内的链轮顺时针旋转,出链轮8处的链条向电动葫芦下吊钩10与电动葫芦上吊钩2间增加链条长度,电动葫芦下吊钩10与电动葫芦上吊钩2间距加长,钢丝绳12通过减量弹簧9拉紧电动葫芦下吊钩10与电动葫芦上吊钩2和出链轮8处的链条,使电动葫芦下吊钩10伸长到能挂在下一附着支座16上的吊环11上,开始下一工作过程,直到将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上升到合适的工作位置即可。0014 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1安装方式为倒装,电动。
11、葫芦1固定在升降脚手架主框架18下节挑梁7的吊环3上,工作时电动葫芦1随架体一同升降,自动控制电动葫芦1出链或收链吊挂下一附着支座吊挂点,倒装电动葫芦装置中钢丝绳12通过滑轮组一端系挂上吊钩2,一端系挂减量弹簧9和出链轮8,电动葫芦1通过出链和收链吊挂到下一附着支座吊挂点上,本实用新型一次安装后不需人工倒运电动葫芦至下一附着支座吊挂点,减少了繁重操作过程,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说 明 书CN 201714057 UCN 201714061 U 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14057 UCN 201714061 U 2/3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14057 UCN 201714061 U 3/3页7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1405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