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风门开启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216233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480324.1

申请日:

2011.11.28

公开号:

CN202338353U

公开日:

2012.07.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F 1/10申请日:20111128授权公告日:20120718终止日期:20121128|||授权

IPC分类号:

E21F1/10; E06B7/28

主分类号:

E21F1/10

申请人:

颜景琦; 李瑶

发明人:

颜景琦; 李瑶

地址: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官庄乡青野村章丘矿业有限公司青野煤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王汝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属于开启装置,其结构包括挡风板和把手,所述的把手设置在挡风板的中部,风门上开有一进风孔,所述的挡风板设置在进风孔处的风门内侧,所述的挡风板的上部与风门通过转轴销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具有能瞬时减小作用在风门的压力,使风门能轻而易举的打开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挡风板和把手,所述的把手设置在挡
风板的中部,风门上开有一进风孔,所述的挡风板设置在进风孔处的风门内侧,
所述的挡风板的上部与风门通过转轴销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为T
型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风板为一
圆形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孔的直
径为100mm,挡风板的直径为110mm。

说明书

副井风门开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启装置,尤其是一种副井风门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行人和设备检修方便,煤矿风井设有与地面连通的通道,为了防止风流短路和反风需要,通道一般安设2道正向的和2道反向风门。正常情况下,由于地面提风机的作用,风井里面负压很大,达到200-300毫米水柱,因此作用在风门上的压力很大,有时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打开。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副井风门开启装置,该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具有能瞬时减小作用在风门的压力,使风门能轻而易举的打开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挡风板和把手,所述的把手设置在挡风板的中部,风门上开有一进风孔,所述的挡风板设置在进风孔处的风门内侧,所述的挡风板的上部与风门通过转轴销相连。 

所述的把手为T型把手。 

所述的挡风板为一圆形钢板。 

所述的进风孔的直径为100mm,挡风板的直径为110mm。 

本实用新型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能瞬时减小作用在风门的压力,使风门能轻而易举的打开,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副井风门开启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副井风门开启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副井风门开启装置的左视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销,2、挡风板,3、进风孔,4、把手,5、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结构包括挡风板2和把手4,所述的把手4设置在挡风板2的中部,风门5上开有一进风孔3,所述的挡风板2设置在进风孔3处的风门5内侧,所述的挡风板2的上部与风门5通过转轴销1相连。 

所述的把手4为T型把手。 

所述的挡风板2为一圆形钢板。 

所述的进风孔3的直径为100mm,挡风板2的直径为110mm,将进风孔3堵住,且不漏风。 

挡风板2的四周可以设置有密封胶皮,增加密封效果。 

当需要开启风门5时,按动把手4,圆形挡风板2沿转轴销1打开,气流会从进风孔3进入,这时作用在风门5上的压力减少,风门5就会轻易的被打开了。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副井风门开启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副井风门开启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副井风门开启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井风门开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井风门开启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38353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7.18CN202338353U*CN202338353U*(21)申请号 201120480324.1(22)申请日 2011.11.28E21F 1/10(2006.01)E06B 7/28(2006.01)(73)专利权人颜景琦地址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官庄乡青野村章丘矿业有限公司青野煤矿专利权人李瑶(72)发明人颜景琦 李瑶(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代理人王汝银(54) 实用新型名称副井风门开启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属于开启装置,。

2、其结构包括挡风板和把手,所述的把手设置在挡风板的中部,风门上开有一进风孔,所述的挡风板设置在进风孔处的风门内侧,所述的挡风板的上部与风门通过转轴销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具有能瞬时减小作用在风门的压力,使风门能轻而易举的打开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挡风板和把手,所述的把手设置在挡风板的中部,风门上开有一进风孔,所述的挡风板设置在进风孔处的风门内侧,所述。

3、的挡风板的上部与风门通过转轴销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为T型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风板为一圆形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孔的直径为100mm,挡风板的直径为11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338353 U1/2页3副井风门开启装置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启装置,尤其是一种副井风门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0002 为了行人和设备检修方便,煤矿风井设有与地面连通的通道,为了防止风流短路和反风需要,通道一般安设2道正向的和2道反向风门。正常情况下,由。

4、于地面提风机的作用,风井里面负压很大,达到200-300毫米水柱,因此作用在风门上的压力很大,有时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打开。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副井风门开启装置,该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具有能瞬时减小作用在风门的压力,使风门能轻而易举的打开的特点。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挡风板和把手,所述的把手设置在挡风板的中部,风门上开有一进风孔,所述的挡风板设置在进风孔处的风门内侧,所述的挡风板的上部与风门通过转轴销相连。 0005 所述的把手为T型把手。 0006 所述的挡风板为一圆形钢板。

5、。 0007 所述的进风孔的直径为100mm,挡风板的直径为110mm。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能瞬时减小作用在风门的压力,使风门能轻而易举的打开,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0009 附图1是副井风门开启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 附图2是副井风门开启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3是副井风门开启装置的左视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 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销,2、挡风板,3、进风孔,4、把手,5、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0013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作以下详细地。

6、说明。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副井风门开启装置,其结构包括挡风板2和把手4,所述的把手4设置在挡风板2的中部,风门5上开有一进风孔3,所述的挡风板2设置在进风孔3处的风门5内侧,所述的挡风板2的上部与风门5通过转轴销1相连。 0015 所述的把手4为T型把手。 说 明 书CN 202338353 U2/2页40016 所述的挡风板2为一圆形钢板。 0017 所述的进风孔3的直径为100mm,挡风板2的直径为110mm,将进风孔3堵住,且不漏风。 0018 挡风板2的四周可以设置有密封胶皮,增加密封效果。 0019 当需要开启风门5时,按动把手4,圆形挡风板2沿转轴销1打开,气流会从进风孔3进入,这时作用在风门5上的压力减少,风门5就会轻易的被打开了。 0020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说 明 书CN 202338353 U1/1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3835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