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31925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2.01CN202131925U*CN202131925U*(21)申请号 201120171452.8(22)申请日 2011.05.26E06B 3/36(2006.01)E06B 7/23(2006.01)E05D 7/081(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远光通联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1号院3号楼3层(72)发明人高泽 许顺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代理人毛燕生(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57) 摘要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在外。
2、挂的箱门上与箱体接触的四周有橡胶垫连接,箱门整体镶嵌在箱体之外,多个箱门组合后将箱体全部遮盖。这样所有箱体的框架包括横梁和竖梁均被箱门所遮盖上了,箱门的一边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内镶嵌有门轴,门轴与门轴支撑的孔连接,门轴支撑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垫片固定在箱体的框架上。互不干扰的外挂式箱门结构,外挂的箱门的四周采用了橡胶垫减震、消音的措施,这样就降低或避免了每当关门或开门时箱门的发出的噪音,外挂门的形式还可以避免或减少箱门在频繁外力冲击下,有可能被恶意打开的几率。从安全的角度上看这种新型的交换箱的设计结构对文件安全的保证是可靠的,也是一个质的变化。(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
3、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CN 202131939 U 1/1页21.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其特征是:箱门整体镶嵌在箱体之外,在箱门上与箱体接触的四周有橡胶垫连接,多个箱门组合后将箱体全部遮盖;箱门的门后部位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内镶嵌有门轴,门轴与门轴支撑的孔连接,门轴支撑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垫片固定在箱体的框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其特征是:门轴支撑的中心线相对于箱体的支撑外边沿有第一距离;箱门与箱体的前面之间的有间隙;箱门上门轴孔的中心相对于箱门两个相邻边有第二距离和有第三距离。
4、;箱门的门后沿边与箱体的支撑外边沿有第四距离;在箱门的门后部位有圆弧。3.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箱门和面板整体嵌在箱体之外,多个箱门和面板组合后将箱体全部遮盖;箱门的四周与箱体的接触面有橡胶垫;箱门的门后部位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内镶嵌有门轴,门轴与门轴支撑的孔连接,门轴支撑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垫片固定在箱体的框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其特征是:门轴支撑的中心线相对于箱体的支撑外边沿有第一距离;箱门与箱体的前面之间的有间隙;箱门上门轴孔的中心相对于箱门两个相邻边有第二距离和有第三距离;箱门的门后沿边与箱体的支撑外边沿有第四距离;在箱门的门后部位有圆弧。权 利 要 求 书。
5、CN 202131925 UCN 202131939 U 1/3页3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属于箱门结构领域。背景技术0002 现有箱体大多数采用框架结构,箱门采用嵌入的型式(也就是门嵌入箱体内),嵌入这种形式从外观上来看,能够看见所有框架上的横梁和竖梁,箱体的箱门和横梁或竖梁之间都有存在缝隙,这样从箱体美观和箱体的整体效果上讲都是一个很大的不足;同时也出现了外挂门的形式(比如冰箱),但是这种箱体只能单独摆放,主要由于当多列箱体连接在一起时,箱体之间的门会出现互相干扰,不能够顺利的打开。0003 原有的交换箱,以框架为基础的箱体,箱门都采用。
6、嵌入的型式(也就是门嵌入箱体内),嵌入这种形式从外观上来看,能够看见所有框架上的横梁和竖梁,箱门和箱体的横梁或竖梁之间都有缝隙,这样从箱体外观的美观和整个箱体的整体效果上讲都是一个很大的不足。发明内容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 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箱门整体镶嵌在箱体之外,在箱门上与箱体接触的四周有橡胶垫连接,多个箱门组合后将箱体全部遮盖。0007 箱门的门后部位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内镶嵌有门轴,门轴与门轴支撑的孔连接,门轴支撑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垫片固定在箱体的框架上。0008 一种互。
7、不干扰外挂式箱门,箱门和面板整体嵌在箱体之外,多个箱门和面板组合后将箱体全部遮盖;箱门的四周与箱体的接触面有橡胶垫。0009 箱门的门后部位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内镶嵌有门轴,门轴与门轴支撑的孔连接,门轴支撑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垫片固定在箱体的框架上。0010 互不干扰的外挂式箱门结构,外挂的箱门的四周采用了橡胶垫减震、消音的措施,这样就降低或避免了每当关门或开门时箱门的发出的噪音,这样对改善办公室的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帮助。0011 外挂门的形式还可以避免或减少箱门在频繁外力冲击下,有可能被恶意打开的几率。通常嵌入式箱体的箱门在和箱体上电控锁相配合时,由于电控锁中机械结构方面的特殊性,由于箱门和电控锁直。
8、接产生力的作用关系,当箱门在频繁外力的冲击下极有可能被非正常打开,这样就会造成文件的丢失,造成一定的后果。0012 调整箱门和箱体的合理配合位置保证几列箱体并在一起时箱门之间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现象。并且减少了箱体箱门和梁之间缝隙的数量,这样就降低了箱体之间并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比较零乱,不整齐等缺陷。0013 而本实用新型的外挂门的箱体,就大大的避免或降低这种可能的几率,因为本实说 明 书CN 202131925 UCN 202131939 U 2/3页4用新型采用的是外挂门的形式,当有外力冲击箱门时,所作用在箱门上来的力被安装在门上四周的减震橡胶抵消一部分,剩余的作用力转化到箱体上面,这就避免。
9、了箱门和电控锁的直接接触,避免或降低箱门被非正常打开的可能,从安全的角度上看这种新型的交换箱的设计结构对文件安全的保证是可靠的,也是一个质的变化。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连接结构示意图。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连接角度变化示意图。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的尺寸关系示意图。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20 实施例1:002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的箱门是外挂的形式,也就是箱门2整体镶嵌在箱体1之外,多个箱门2组合后将箱体1。
10、全部遮盖;箱门2的四周与箱体1的接触面有橡胶垫。这样所有箱体1包括横梁和竖梁均被箱门2所遮盖上了,这样箱门2和箱体1的横梁或竖梁之间的缝隙都没有了,这种结构对于箱体美观、整体的一致性上讲是一个质的飞跃。如图3所示,第一箱门21的一边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内镶嵌有门轴6,门轴6与门轴支撑7的孔连接,门轴支撑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5和垫片4固定在箱体1的框架上。0022 实施例2:0023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的箱门是外挂的形式,也就是箱门2和面板3整体镶嵌在箱体1之外,多个箱门2和面板3组合后将箱体1全部遮盖;箱门2的四周与箱体1的接触面有橡胶垫。0024 如图3所示,第一箱。
11、门21的一边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内镶嵌有门轴6,门轴6与门轴支撑7的孔连接,门轴支撑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5和垫片4固定在箱体1的框架上。0025 第一箱门21,第二箱门20为任意并在一起的两列箱体的门;0026 K:第一箱门21开启的最大角度,第一箱门21和第二箱门20最有可能发生干扰的位置(K90度);0027 V1,V2:第二箱门20开启的任意角度(V1V2K);0028 D:箱门旋转的最大半径;0029 如图4所示,第一箱门21完全打开K时,把第二箱门20以门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到达V1,再旋转到V2,在图中可以看到旋转角度越大第二箱门20越远离第一箱门21,两箱门之间发生干扰是不可能的。0030。
12、 实施例3:如图5所示,门轴支撑7的中心线相对于箱体1的支撑外边沿有第一距离T1;第一箱门21与箱体1的前面之间的有间隙T2;第一箱门21上门轴孔的中心相对于第一箱门21两个相邻边有第二距离T3、有第三距离T4;第一箱门21的门后沿边与箱体1说 明 书CN 202131925 UCN 202131939 U 3/3页5的支撑外边沿有第四距离T5;在第一箱门21的门后部位有圆弧T6。0031 进一步验证本实用新型,这种互不干扰外挂式箱门的箱门有外挂的形式互不干扰的特性。(T1、T2、T 3、T4、T5、T6:代表相对尺寸)T1为门轴支撑7相对于箱体外边尺寸;T2为第一箱门21与箱体1之间的间隙;。
13、T3、T4为第一箱门21上门轴孔相对于箱门两个边的相对位置;T6为第一箱门21上作为避让门轴支撑7不发生干扰,使箱门能够自由转动达到合理的使用要求,相对的圆弧。0032 这几个尺寸是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通过这几个尺寸的相互协调,最终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0033 结论:0034 1)无论第一箱门21或第二箱门20无论何种状态,开启的角度有多大都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现象。0035 2)这就彻底突破原有外挂门箱体只能单独使用的技术难题。说 明 书CN 202131925 UCN 202131939 U 1/4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31925 UCN 202131939 U 2/4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31925 UCN 202131939 U 3/4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31925 UCN 202131939 U 4/4页9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3192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