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的按钮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锁的按钮机构.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70678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3.21CN202170678U*CN202170678U*(21)申请号 201120190246.1(22)申请日 2011.06.08E05B 15/00(2006.01)E05B 3/00(2006.01)(73)专利权人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嘉义市后湖里忠孝一街62号(72)发明人邱铭祥 孙嘉敏 黄钰婷 徐松根郭清传(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代理人朱凌(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锁的按钮机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包括:一套盘,具有一中。
2、心孔并界定一轴线;一管状元件,活装于该套盘的中心孔;一驱动管,部分容置该管状元件,该驱动管具有至少一卡合部;一杆件,穿设该驱动管,该杆件可位于平行该轴线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定位组件,安装于该杆件,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卡合部;当人们按压按钮时,该杆件能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该定位组件的卡合部能卡合在该驱动管的卡合部,此时该杆件同时则能限制该管状元件相对于该套盘转动一角位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以及售价成本低的特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0 页CN 202170679 U 1/1。
3、页21.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盘,具有一中心孔,并界定一轴线;一管状元件,活装于该套盘的中心孔;一驱动管,部分容置该管状元件,该驱动管具有至少一卡合部;一杆件,穿设该驱动管,该杆件位于大致平行该轴线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定位组件,安装于该杆件,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卡合部;该定位组件的卡合部在该杆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卡合该驱动管的卡合部,并该杆件则限制该管状元件相对于该套盘转动一角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组件为一弹性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组件具有至少一啮合部,该杆件具有至少一啮合部,。
4、该定位组件的啮合部可啮合于该杆件的啮合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件具有至少一用于稳定该定位组件的止挡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凸部,该管状元件具有至少一长槽,该杆件的凸部可位于该管状元件的长槽中移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盘具有一凹槽,该杆件的凸部可适时地容置于该套盘的凹槽。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管具有一凹槽与一弧状槽,该凹槽与该弧状槽相连通,该凹槽与该弧状槽可适时地容置该杆件的凸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5、括:一弹簧,容置于该管状元件内而可适时地偏压该杆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动座,容置于该管状元件内,该传动座具有至少一推部,该驱动管具有至少一受推部,该传动座的推部可适时推动该驱动管的受推部。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件的另一端连接一按钮。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70678 UCN 202170679 U 1/5页3一种锁的按钮机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的按钮机构,更具体的说是指一种用于管形锁的按钮机构,该管形锁于锁体的一侧并可利用压按按钮的方式来上锁。背景技术0002 目前管形锁的内侧锁体的闭锁。
6、方式一般都是以旋钮转动一角度以达到闭锁或解锁的操作,此旋转旋钮的操作,在使用上,对某些残障人士甚感不便,故一般场所遂普遍使用圆柱型锁具(喇叭锁),因圆柱型锁具的内侧锁体的闭锁方式为压按按钮的操作方式,但现有圆柱型锁具的结构都较为复杂,售价成本也较高。0003 具体比如美国专利5816086、6623053与7934754三案中公开的按钮式的管形锁,其均以推动按钮的方式控制锁体的闭锁构造,但是这三件专利所揭露的结构都非常复杂。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锁具的按钮结构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的按钮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按钮机构。
7、结构复杂以及售价成本高的问题。0006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0007 一种锁的按钮机构,包括:0008 一套盘,具有一中心孔,并界定一轴线;0009 一管状元件,活装于该套盘的中心孔;0010 一驱动管,部分容置该管状元件,该驱动管具有至少一卡合部;0011 一杆件,穿设该驱动管,该杆件位于大致平行该轴线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0012 一定位组件,安装于该杆件,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卡合部;该定位组件的卡合部在该杆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卡合该驱动管的卡合部,并该杆件则限制该管状元件相对于该套盘转动一角位移。0013 进一步,该定位组件为一弹性组件。0014 进一步。
8、,该定位组件具有至少一啮合部,该杆件具有至少一啮合部,该定位组件的啮合部可啮合于该杆件的啮合部。0015 进一步,该杆件具有至少一用于稳定该定位组件的止挡部。0016 进一步,该杆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凸部,该管状元件具有至少一长槽,该杆件的凸部可位于该管状元件的长槽中移动。0017 进一步,该套盘具有一凹槽,该杆件的凸部可适时地容置于该套盘的凹槽。0018 进一步,该驱动管具有一凹槽与一弧状槽,该凹槽与该弧状槽相连通,该凹槽与该弧状槽可适时地容置该杆件的凸部。说 明 书CN 202170678 UCN 202170679 U 2/5页40019 进一步,还包括:一弹簧,容置于该管状元件内而可适时。
9、地偏压该杆件。0020 进一步,还包括:一传动座,容置于该管状元件内,该传动座具有至少一推部,该驱动管具有至少一受推部,该传动座的推部可适时推动该驱动管的受推部。0021 进一步,该杆件的另一端连接一按钮。0022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以按压的方式通过驱使该杆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并同时能让该定位组件的卡合部卡合于该驱动管的卡合部,与此同时,该杆件则可限制该管状元件相对于该套盘转动一角位移,如此即实现闭锁的目的。由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和售价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第一锁体、第二锁体、锁闩与门板的立体分解图。0024 图2为本实用。
10、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第一锁体的立体分解图。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驱动管的立体图。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杆件的立体图。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定位组件的立体图。0028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第一锁体的杆件位于的第一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0029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第一锁体的杆件位于的第一位置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0030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第一锁体的杆件位于的第二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0031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第一锁体的。
11、杆件位于的第二位置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003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第一锁体的杆件位于第二位置,驱动管未被转动的状态,该驱动管、杆件与定位组件的平面示意图。0033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显示第一锁体的杆件位于第二位置,驱动管被转动一角度的状态,该驱动管、杆件与定位组件的平面示意图。0034 图中:0035 1 门板 11 锁体安装孔0036 12 锁闩安装孔 2 第一锁体0037 20 锁组 201 锁心0038 202 传动板 203 钥匙0039 21 套盘 211 中心孔0040 212 凹槽 213 支承螺母0041 22 管状元件 221 定。
12、位件0042 222 延伸部 223 长槽0043 23 第一把手 24 第一扭力回复机构0044 241 转动座 2411 孔说 明 书CN 202170678 UCN 202170679 U 3/5页50045 242 扭力弹簧 25 驱动管0046 251 方管部分 252 筒状部分0047 253 卡合部 254 受推部0048 255 凹槽 256 弧状槽0049 26 杆件 261 啮合部0050 262 凸部 263 止挡部0051 264 支承部 27 定位组件0052 271 卡合部 272 啮合部0053 273 通孔 28 传动座0054 281 筒底 282 筒壁005。
13、5 283 推部 284 孔0056 29 弹簧 3 第二锁体0057 31 按钮 32 第二把手0058 33 孔 34 螺丝0059 4 锁闩 41 锁闩头0060 42 方管置入孔 43 支承螺母置入孔0061 45 螺钉 5 轴线。具体实施方式0062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0063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锁的按钮机构,其安装于第一锁体2中,该第一锁体2可连接一第二锁体3与一锁闩4,以安装于门板1上,该第一锁体2与该第二锁体3可操作该锁闩4,其中该第一锁体2,包括:0064 如图2所示,一套盘21,为一盘状体。
14、并界定一轴线5,中央具有一中心孔211,该中心孔211连通两隔开设置的凹槽212,且该套盘21的盘底具有两隔开设置的支承螺母213。0065 一管状元件22,可活装于该套盘21的中心孔211,该管状元件22的一端以一定位件221与一第一把手23相连接,且该管状元件22可部分容置一锁组20,该锁组20具有一可转动的锁心201,该锁心201可连接一传动板202;该管状元件22另一端具有四个延伸部222,该四个延伸部222可分别穿设一第一扭力回复机构24的转动座241所具有的四个孔2411,用以将该管状元件22与第一扭力回复机构24产生连动,使该第一把手23转动一角位移后,受该第一扭力回复机构24的。
15、扭力弹簧242作用会复归原位,且该管状元件22的管壁上邻近该四个延伸部222的位置形成两隔开设置的长槽223。0066 如图2与图3所示,一驱动管25,为一方管部分251连接一筒状部分252,该筒状部分252的周壁向内延伸两隔开设置的卡合部253,并于该筒状部分252的周壁的末端轴向延伸两隔开设置的受推部254、两隔开设置的凹槽255、以及两隔开设置的弧状槽256,该凹槽255与该弧状槽256相连通。0067 如图1、图2与图4所示,一杆件26,可穿设该驱动管25的筒状部分252与方管部分251,该杆件26的一端具有一支承部264与两隔开设置的凸部262,并于邻近该凸部262说 明 书CN 2。
16、02170678 UCN 202170679 U 4/5页6的位置具有至少一啮合部261(本实施例中为一缺口)与两隔开设置的止挡部263,该杆件26可位于平行该轴线5的第一位置(按钮31未被压按的位置)与第二位置(按钮31已被压按的位置)之间移动时,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可分别位于该管状元件22的两长槽223中移动,且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可分别适时地容置于该套盘21的两凹槽212或该驱动管25的两凹槽255。0068 如图2与图5所示,一定位组件27为一弹性组件,该定位组件27具有至少一啮合部272(本实施例中为一止逆部),当该定位组件27的通孔273套设于该杆件26上,该定位组件27的。
17、啮合部272与该杆件26的啮合部261相啮合,可限制该定位组件27相对于该杆件26做移动,且该杆件26的止挡部263可邻靠于该定位组件27,从而稳定该定位组件27防止偏摆产生。0069 如图2与图6所示,一传动座28,为一筒状体,可容置于该管状元件22内,该传动座28具有一筒底281与一筒壁282,该筒底281具有一孔284,该孔284可接受该锁组20的传动板202的穿设,且该传动座28的筒底281部分邻靠于该管状元件22的定位件221,该传动座28的筒壁282延伸两隔开设置的推部283,该传动座28受该锁组20的传动板202的带动时,该传动座28的推部283可适时地推动该驱动管25的受推部2。
18、54。0070 一弹簧29,位于该杆件26与该传动座28之间,一端支承于该杆件26的支承部264,另一端支承于该传动座28的筒底281以偏压该杆件26;上述各组件组合后,形成该第一锁体2。0071 如图1所示,一第二锁体3具有一按钮31、一第二把手32、第二扭力回复机构等,而该第二锁体2除按钮31外大致为现有的构造,故于此不再赘述。0072 如图1与图2所示,一锁闩4可被螺钉45锁固于门板1侧边,使该锁闩4容置于锁闩安装孔12,该锁闩4具有一方管置入孔42及两支承螺母置入孔43,前述该第一锁体2的驱动管25的方管部分251可穿设该门板1的锁体安装孔11与方管置入孔42再连接该第二锁体3,可用以。
19、驱动该锁闩4内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连动该锁闩头41,同时该套盘21的两支承螺母213可分别穿设该门板1的锁体安装孔11与该锁闩4的两支承螺母置入孔43,且对正该第二锁体3的两孔33(图1仅示其一),并接受两螺丝34的锁固,将该第一锁体2、该第二锁体3与该锁闩4固定于门板1上,此时该第一锁体2的杆件26可连接该第二锁体3的按钮31。0073 如图1至图9所示,整体组合后,当欲从第二锁体3的按钮31闭锁时,压按该第二锁体3的按钮31,推动该杆件26从第一位置(如图6与图7)移动到第二位置(如图8与图9),使该杆件26上的定位组件27(弹性组件)的两卡合部271分别顺着该驱动管25的两卡合部。
20、253的斜面上滑过后,使该定位组件27的两卡合部271分别卡合于该驱动管25的两卡合部253,由于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可分别位于该管状元件22的两长槽223上滑动,故此时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分别从原先容置于该驱动管25的两凹槽255的位置移动到容置于该套盘21的两凹槽212的位置,如此即可限制管状元件22相对于该套盘21的转动,亦即无法转动第一锁体2的第一把手23,此状态为闭锁状态。0074 如图1至图9所示,当要解锁时有两种方式,一为以第二锁体3的第二把手32解锁,另一为以第一锁体2的钥匙203解锁,其中第一种解锁方式:为转动第二锁体3的第二把手32,会间接带动该驱动管25转动一角位。
21、移,使该驱动管25的两卡合部253相对于该定说 明 书CN 202170678 UCN 202170679 U 5/5页7位组件27的两卡合部271由卡合的位置(如图10)移动到不卡合的位置(如图11),此时该杆件26受到该弹簧29的偏压从第二位置(如图8与图9)移动到第一位置(如图6与图7),由于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可分别位于该管状元件22的两长槽223上滑动,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分别从容置于该套盘21的两凹槽212的位置移动到容置于该驱动管25的两弧状槽256的位置,待该第二锁体3的第二把手32与该驱动管25受到一安装于该第二锁体3的第二扭力回复机构(图中未示出)的作用回到未操作的。
22、位置时,此时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分别进一步移动到容置于该驱动管25的两凹槽255的位置,而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分别与该套盘21的两凹槽212产生分离,即转动该第一锁体2的第一把手23时,该管状元件22会与该套盘21产生一转动角度,此为解锁状态。0075 第二种解锁方式:为将钥匙203插置于锁心201,转动锁心201,会带动传动板202转动,进而驱动该传动座28空转一角位移后,再使该传动座28的两推部283分别推动该驱动管25的两受推部254,而带动驱动管25转动一角位移,使该驱动管25的两卡合部253相对于该定位组件27的两卡合部271由卡合的位置(如图10)移动到不卡合的位置(如图1。
23、1),此时该杆件26受到该弹簧29的偏压从第二位置(如图8与图9)移动到第一位置(如图6与图7),由于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可分别位于该管状元件22的两长槽223上滑动,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分别从容置于该套盘21的两凹槽212的位置移动到容置于该驱动管25的两弧状槽256的位置,待该第二锁体3的第二把手32与该驱动管25受到一安装于该第二锁体3的第二扭力回复机构(图中未示出)的作用回到未操作的位置时,此时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分别进一步会移动到容置于该驱动管25的两凹槽255的位置,而该杆件26的两凸部262分别与该套盘21的两凹槽212产生分离,即转动该第一锁体2的第一把手23时,该管状元件22会与该套盘21产生一转动角度,此为解锁状态。0076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说 明 书CN 202170678 UCN 202170679 U 1/10页8图 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678 UCN 202170679 U 2/10页9图 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678 UCN 202170679 U 3/10页10图 3图 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67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