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70695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3.21CN202170695U*CN202170695U*(21)申请号 201120234016.0(22)申请日 2011.07.05E05C 3/02(2006.01)(73)专利权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地址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张郭庄甲1号(72)发明人马国英(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代理人徐宁(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门挡体和一门挡座;门挡体为具有一豁口的扇形。
2、板块,门挡体的一凸缘上开设有一通孔,另一凸缘上设置有一支撑板,且垂直门挡体设置;设置支撑板的门挡体的背面下部呈斜面;门挡座为一长方形块体,其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与门挡体的厚度相匹配的“L”形方槽,宽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通孔,“L”形方槽侧的通孔与门挡体上的通孔通过铆钉铰接,铆钉的另一端固定在铁路敞车下侧门的下侧梁上;“L”形方槽外的通孔通过铆钉与铁路敞车下侧门的下侧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铁路敞车停在高站台时,下侧门不能完全开启的问题和现有结构对下侧门锁闭不紧的问题,可广泛用在铁路敞车上。(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2 页 附图 3 页CN 202170696 U 1/1页21.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门挡体和一门挡座;所述门挡体为具有一豁口的扇形板块,所述门挡体的一凸缘上开设有一通孔,另一凸缘上设置有一支撑板,且垂直所述门挡体设置;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门挡体的背面下部呈斜面;所述门挡座为一长方形块体,其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门挡体的厚度相匹配的“L”形方槽,宽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L”形方槽侧的所述通孔与所述门挡体上的所述通孔通过铆钉铰接,所述铆钉的另一端固定在铁路敞车下侧门的下侧梁上;所述“L”形方槽外的所述通孔通过铆钉与铁路敞车下侧门的下侧梁固定连接。2.如权利。
4、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体的材料为钢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座的材料为钢材。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体的扇形弧度角为9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体的扇形弧度角为90。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70695 UCN 202170696 U 1/2页3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挡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 背景技术0002 铁。
5、路敞车下侧门是敞车装卸散装货物的通道,下侧门由侧门板和下侧门折页组焊而成,下侧门由折页头部用圆销吊装于侧墙上的折页座上,折页下部由折页搭扣固定在下侧梁上,折页搭扣可转动,以控制下侧门折页下部是否固定,从而实现下侧门开闭。由于下侧门折页下部用于固定下侧门板的部位过长,低于高站台平面,所以在敞车停在高站台时,下侧门不能完全开启。 发明内容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影响铁路敞车下侧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可实现敞车下侧门在高站台上完全开启的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敞车用的下侧门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
6、包括一门挡体和一门挡座;所述门挡体为具有一豁口的扇形板块,所述门挡体的一凸缘上开设有一通孔,另一凸缘上设置有一支撑板,且垂直所述门挡体设置;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门挡体的背面下部呈斜面;所述门挡座为一长方形块体,其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门挡体的厚度相匹配的“L”形方槽,宽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L”形方槽侧的所述通孔与所述门挡体上的所述通孔通过铆钉铰接,所述铆钉的另一端固定在铁路敞车下侧门的下侧梁上;所述“L”形方槽外的所述通孔通过铆钉与铁路敞车下侧门的下侧梁固定连接。 0005 所述门挡体的材料为钢材。 0006 所述门挡座的材料为钢材。 0007 所述门挡体的扇形弧度角为90。 000。
7、8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呈不规则扇形的门挡体和长方形的门挡座,门挡体组装在门挡座中后,可以在门挡座的“L”形方槽中转动,当门挡体位于下侧门板下边的上部时,门挡体上的支撑板能够对下侧门折页进行压紧,实现对下侧门的锁闭,同时门挡体在下侧门的锁闭状态时也可实现自锁,不会由于震动而松开;当门挡体转动180度后,门挡体 不对下侧门任何部位干涉,下侧门可自由开启,而不会受到高站台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铁路敞车停在高站台时,下侧门不能完全开启问题和原结构对下侧门锁闭不紧的问题,可广泛用在铁路敞车上。 附图说明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挡体的结构示意图 。
8、0010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说 明 书CN 202170695 UCN 202170696 U 2/2页40011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12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门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是图4的左视示意图 0014 图6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0015 图7是图4的A-A剖面示意图 0016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下侧门锁闭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 0017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下侧门锁闭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18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下侧门开启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0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门挡体1和一门。
9、挡座2。其中: 0021 如图13所示,门挡体1是扇形板块,该扇形板块的弧度角可以是90。扇形板块的弧上开设有一个豁口,使得门挡体1的外轮廓呈不规则扇形。门挡体1的一凸缘11上开设有一通孔12,另一凸缘13上设置有一支撑板14,垂直门挡体1设置。设置支撑板14的门挡体1的背面下部呈斜面15。本实施例中,门挡体1是采用钢材通过铸造或锻压成型、经过机械加工制成。 0022 如图47所示,门挡座2是一长方形块体,其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与门挡体1的厚度相匹配的“L”形方槽21,以放置门挡体1。门挡座2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2,“L”形方槽21侧的通孔22用于通过铆钉依次与门挡体1上的通孔12、下。
10、侧门的下侧梁连接,“L”形方槽21外的通孔22用于通过铆钉与下侧门的下侧梁连接。门挡座2是采用钢材通过铸造或锻压成型、经过机械加工制成。 0023 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如图810所示,将下侧门3的下侧门折页4缩短至与下侧门3下部平齐;将门挡体1上的支撑板14朝向下侧门折页4,并将斜面15插入门挡座2的“L”形方槽21中;然后,将门挡座2上“L”形方槽21侧的通孔22与门挡体1上的通孔12对准,用铆钉5依次穿过通孔22的一侧、通孔12和通孔22的另一侧,将门挡体1和门挡座2铰接成一体,并整体固定连接在下侧门的下 侧梁6上,此时,门挡体1可以以铆钉5为轴进行上下转动;最后,将门挡座2上“L”形方槽2。
11、1外的另一个通孔22用铆钉5固定在下侧门3的下侧梁6上,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002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8、图9所示,将门挡体1上的支撑板14转动朝向下侧门折页4,门挡体1上的支撑板14能够对下侧门折页4进行压紧,实现对下侧门3的锁闭;同时门挡体1在下侧门的锁闭状态时也可实现自锁,不会由于震动而松开。如图10所示,将门挡体1的支撑板14转动180,门挡体1不对下侧门3任何部位干涉,下侧门3可自由开启。 0025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说 明 书CN 202170695 UCN 202170696 U 1/3页5图1图2图3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695 UCN 202170696 U 2/3页6图6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695 UCN 202170696 U 3/3页7图9图10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69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