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卡坎儿植草砖.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214150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32756.0

申请日:

2011.07.04

公开号:

CN202164577U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B 3/14申请日:20110704授权公告日:20120314终止日期:20140704|||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14; E02D17/20; A01G9/02

主分类号:

E02B3/14

申请人:

南东昌

发明人:

南东昌

地址: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经济开发区迎凯路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代理人:

农劲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重卡坎儿植草砖,植草砖的内设有可贯通上下的中空部,中空部的顶面左端或右端至植草砖的左边或右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上卡坎儿;中空部顶面的前端至植草砖的前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植草砖的顶面后边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下卡坎儿;防土沙外溢卡坎儿的高度比上卡坎儿或下卡坎儿的高度高;植草砖的两旁经过中空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基础螺栓插入孔。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安装容易和使用范围广,即使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热变化下,也可以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之间的脱离现象。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植草砖(1)的内设有可贯通上下的中空部(10),中空部(10)的顶面左端或右端至植草砖(1)的左边或右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上卡坎儿(20);中空部(10)顶面的前端至植草砖(1)的前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植草砖(1)的顶面后边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下卡坎儿(30);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高度比上卡坎儿(20)或下卡坎儿(30)的高度高;植草砖(1)的两旁经过中空部(10)对称固定安装有基础螺栓插入孔(6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部(10)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上卡坎儿(20)和下卡坎儿(30)的纵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半圆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棱柱状;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高度为外高内低。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草砖(1)与植草砖(1)之间通过基础螺栓插入孔(61)内设有的基础螺栓(60)互相固定连接;植草砖(1)与植草砖(1)之间活动连接有块状的垫木(5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草砖(1)由混凝土或粘土制成。

说明书

说明书双重卡坎儿植草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草砖,尤其是一种双重卡坎儿植草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植草砖,缺点在于:在一侧形成凹部,在另外一侧形成与上述凹部相对应的凸出部分,砖之间互相咬合,这种构造比较简单,但相邻砖之间的聚合力很低,且植物难以生长;不能防止由于河川堤防、路边倾斜面的侵蚀和崩垮而造成铺砌的植草砖变形;砖与砖之间的聚合力比较弱,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热变化下,不能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与砖之间的脱离现象,不利于所种植物生长,从而形成景观的植草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而且安装容易、使用范围广;即使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热变化下,也可以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之间的脱离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双重卡坎儿植草砖,植草砖的内设有可贯通上下的中空部,中空部的顶面左端或右端至植草砖的左边或右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上卡坎儿;中空部顶面的前端至植草砖的前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植草砖的顶面后边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下卡坎儿;防土沙外溢卡坎儿的高度比上卡坎儿或下卡坎儿的高度高;植草砖的两旁经过中空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基础螺栓插入孔。
中空部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上卡坎儿和下卡坎儿的纵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半圆形。
防土沙外溢卡坎儿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棱柱状;防土沙外溢卡坎儿的高度为外高内低。
植草砖与植草砖之间通过基础螺栓插入孔内设有的基础螺栓互相固定连接;植草砖与植草砖之间活动连接有块状的垫木。
植草砖由混凝土或粘土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安装容易和使用范围广,即使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热变化下,也可以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之间的脱离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发明此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并说明其制作方法,使施工时比起现有的植草砖更容易,而且缩短了施工的时间,施工后有效防止因地面下陷而引起的上下植草砖的脱离,植草砖之间维持坚固的聚合力,使由于部分植草砖的损坏和脱离而导致植草砖整体的毁损实现最小化,同时保持极强的耐久性;通过垫木可以实现植草砖之间的水平和一定角度的连接,利用连接口进行连接时,垫木可以维持植草砖之间的支持力,并实现整体的坚固结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单排组合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结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垫木较大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植草砖1、中空部10、上卡坎儿20、下卡坎儿30、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垫木50、基础螺栓60、基础螺栓插入孔61。
植草砖1的内设有可贯通上下的中空部10,中空部10的顶面左端或右端至植草砖1的左边或右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上卡坎儿20;中空部10顶面的前端至植草砖1的前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植草砖1的顶面后边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下卡坎儿30;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高度比上卡坎儿20或下卡坎儿30的高度高;植草砖1的两旁经过中空部10对称固定安装有基础螺栓插入孔61。
中空部10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上卡坎儿20和下卡坎儿30的纵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半圆形。
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棱柱状;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高度为外高内低。
植草砖1与植草砖1之间通过基础螺栓插入孔61内设有的基础螺栓60互相固定连接;植草砖1与植草砖1之间活动连接有块状的垫木50。
植草砖1由混凝土或粘土制成。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防止河川堤防、路边倾斜面的侵蚀和崩垮,而铺砌的植草砖;现有的普通植草砖,在一侧形成凹部,在另外一侧形成与上述凹部相对应的凸出部分,砖之间互相咬合,这种构造比较简单,相邻砖之间的聚合力很低,所以植物难以生长。
由于自然、人为等环境变化,植草砖最初的结合状态会发生改变,为了防止植草砖之间的聚合力下降,设计了上、下卡坎儿,同时在砖与砖之间的空隙,利用垫木维持了植草砖的整体性,还充分地确保了植物的生长空间,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植草砖就可以与自然成为一体,该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对形成美丽的景观大有帮助。
所以,砖之间的聚合力比较强,即使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然变化下,可以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之间的脱离现象,当前需要这种在生态、有助于植物生长、形成景观的植草砖。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可以阻止小的土沙外溢现象,往防土沙外溢卡坎儿和向外凸出的中空部10里盖上泥土,植物便可以从此处生长,长时间后,如果上卡坎儿20在环境的作用下变形、粘合力变弱,那么此时可以利用下卡坎儿30进行第二次固定,防止上下砖块的脱离,利用连接口将植草砖的各个侧面水平连接时,可以更加容易地构成使用者所期望的植草砖之间的角度。为了更简便地使植草砖成为整体,连接砖块的时候,利用垫木50进行连接,垂直连接时,下面砖块的上卡坎儿20架住上面砖块上部的边角部分,完成第一次结合。
将两个平面为菱形的六面体并列连结在一起,正面凸出的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和上卡坎儿20按顺序构成在一起,中间两侧形成两个中空部10,后方的下卡坎儿20向上突出。
上下植草砖在下卡坎儿20的作用下固定,下面的植草砖受力往下挤压的时候,中空部10的边角便和下面的植草砖1的下卡坎儿30卡挂住,两块砖再次连结在一起,形成双重防脱离作用。申请具有以上所述特征的植草砖专利。
上述植草砖在施工时,可以根据使用者所希望的砖之间的连结角度,制作出相应大小的垫木50插入砖块之间,利用连接口使两者互相结合。
将植草砖1的整体外形用两个平面为菱形的六面体并列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六面体来进行说明。即:前面用数十个小半圆组成突出的弧形状,增加了整体的美感,内部形成中空部10,使得铺放植草砖10的时候更加容易,植物和砖结合时,上方形成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依靠外突的曲面来阻挡上面掉下来的泥沙,因此这种方法安装的植草砖1可以防止土沙外溢。另外,本实用新型最重要的部分是上卡坎儿20和下卡坎儿30,如图1、2、4所示,上卡坎儿20位于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正下方,下卡坎儿30紧贴着后面的一侧边角,上述卡坎儿的形状可以是六边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因此,把植草砖10看做一个整体时,在各左右两侧构成两个中空部20、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并且在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构成的正面上安装上卡坎儿20,在后面安装下卡坎儿30。
本实用新型的植草砖1铺砌之后,使用时如有地基下陷等强烈的环境变化出现,在卡坎儿的作用下可以双重防止植草砖的脱离。
初期安装时,依靠上卡坎儿20,上下砖块互相坚固地结合在一起,随后在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现象的作用下,当上卡坎儿20无法支撑土沙的重量时,下面的砖块带有的上卡坎儿20破损或者磨耗,由此而挤压到上方的砖块进入正面时,下卡坎儿30会挂住上面砖块的中空部,防止砖块间的脱离。即上面的植草砖受力往下压的时候,中空部10边角就会挂住下面的植草砖1的下卡坎儿30,从而再次交错一起。
连接口水平连接的时候,不管是平面还是曲面,和倾斜面对准利用基础螺栓60的连接口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以基础螺栓的使用方法为例进行说明。互相连接时,要根据植草砖1之间的空隙的角度,来制作完全合适的垫木50,然后插入到空隙间。利用角度的统一性和连接口进行连接时,可以提高连接的强度。
垂直连接时,一部分利用重叠的方式,植草砖1上面的上卡坎儿20可以固定位于该植草砖上面的其他植草砖上面的边角,全部工程之后的样子,植草砖之间没有空隙的时候,几乎不使用到垫木50。
如上说明,根据河川或者道路边、公园等四面的状态铺放植草砖1时,垫木50可以根据砖之间的空隙大小进行调整。现有的植草砖不像本实用新型那样使用垫木50,而是用泥土或水泥来填满植草砖间的空隙,这使砖之间的空间不固定,并且利用连接口连接相邻的砖时,会在连接口的连接压力作用下变松动,这就导致砖之间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强度等下降。

双重卡坎儿植草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重卡坎儿植草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重卡坎儿植草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卡坎儿植草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卡坎儿植草砖.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64577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3.14CN202164577U*CN202164577U*(21)申请号 201120232756.0(22)申请日 2011.07.04E02B 3/14(2006.01)E02D 17/20(2006.01)A01G 9/02(2006.01)(73)专利权人南东昌地址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经济开发区迎凯路27号(72)发明人南东昌(74)专利代理机构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代理人农劲风(54) 实用新型名称双重卡坎儿植草砖(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重卡坎儿植。

2、草砖,植草砖的内设有可贯通上下的中空部,中空部的顶面左端或右端至植草砖的左边或右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上卡坎儿;中空部顶面的前端至植草砖的前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植草砖的顶面后边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下卡坎儿;防土沙外溢卡坎儿的高度比上卡坎儿或下卡坎儿的高度高;植草砖的两旁经过中空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基础螺栓插入孔。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安装容易和使用范围广,即使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热变化下,也可以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之间的脱离现象。(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CN 202164584 U 1/1页21.一种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植草砖(1)的内设有可贯通上下的中空部(10),中空部(10)的顶面左端或右端至植草砖(1)的左边或右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上卡坎儿(20);中空部(10)顶面的前端至植草砖(1)的前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植草砖(1)的顶面后边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下卡坎儿(30);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高度比上卡坎儿(20)或下卡坎儿(30)的高度高;植草砖(1)的两旁经过中空部(10)对称固定安装有基础螺栓插入孔(6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部(10)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上卡坎儿(20)和下卡坎儿(30)的纵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棱柱状;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高度为外高内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草砖(1)与植草砖(1)之间通过基础螺栓插入孔(61)内设有的基础螺栓(60)互相固定连接;植草砖(1)与植草砖(1)之间活动连接有块状的垫木(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草砖(1。

5、)由混凝土或粘土制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64577 UCN 202164584 U 1/4页3双重卡坎儿植草砖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草砖,尤其是一种双重卡坎儿植草砖。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植草砖,缺点在于:在一侧形成凹部,在另外一侧形成与上述凹部相对应的凸出部分,砖之间互相咬合,这种构造比较简单,但相邻砖之间的聚合力很低,且植物难以生长;不能防止由于河川堤防、路边倾斜面的侵蚀和崩垮而造成铺砌的植草砖变形;砖与砖之间的聚合力比较弱,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热变化下,不能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与砖之间的脱离现象,不利于所种植物生长,从而形成景。

6、观的植草砖。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而且安装容易、使用范围广;即使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热变化下,也可以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之间的脱离现象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0005 这种双重卡坎儿植草砖,植草砖的内设有可贯通上下的中空部,中空部的顶面左端或右端至植草砖的左边或右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上卡坎儿;中空部顶面的前端至植草砖的前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植草砖的顶面后边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下卡坎儿;防土沙外溢卡坎儿的高度比上卡坎儿或下。

7、卡坎儿的高度高;植草砖的两旁经过中空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基础螺栓插入孔。0006 中空部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上卡坎儿和下卡坎儿的纵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半圆形。0007 防土沙外溢卡坎儿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棱柱状;防土沙外溢卡坎儿的高度为外高内低。0008 植草砖与植草砖之间通过基础螺栓插入孔内设有的基础螺栓互相固定连接;植草砖与植草砖之间活动连接有块状的垫木。0009 植草砖由混凝土或粘土制成。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1 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双重卡坎儿植草砖,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安装容易和使用范围广,即使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热变化下,也可以防止。

8、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之间的脱离现象。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发明此双重卡坎儿植草砖,并说明其制作方法,使施工时比起现有的植草砖更容易,而且缩短了施工的时间,施工后有效防止因地面下陷而引起的上下植草砖的脱离,植草砖之间维持坚固的聚合力,使由于部分植草砖的损坏和脱离而导致植草砖整体的毁损实现最小化,同时保持极强的耐久性;通过垫木可以实现植草砖之间的水平说 明 书CN 202164577 UCN 202164584 U 2/4页4和一定角度的连接,利用连接口进行连接时,垫木可以维持植草砖之间的支持力,并实现整体的坚固结合。附图说明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

9、明。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单排组合时结构示意图。0018 图5是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结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20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垫木较大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21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 根据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植草砖1、中空部10、上卡坎儿20、下卡坎儿30、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垫木50、基础螺栓60、基础螺栓插入孔61。0023 植草砖1的内设有可贯通。

10、上下的中空部10,中空部10的顶面左端或右端至植草砖1的左边或右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上卡坎儿20;中空部10顶面的前端至植草砖1的前边之间的位置设有呈凸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植草砖1的顶面后边位置设有呈凸形块状的下卡坎儿30;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高度比上卡坎儿20或下卡坎儿30的高度高;植草砖1的两旁经过中空部10对称固定安装有基础螺栓插入孔61。0024 中空部10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上卡坎儿20和下卡坎儿30的纵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半圆形。0025 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棱柱状;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高度为外高内低。0026 植草砖1与植草砖1之间通过。

11、基础螺栓插入孔61内设有的基础螺栓60互相固定连接;植草砖1与植草砖1之间活动连接有块状的垫木50。0027 植草砖1由混凝土或粘土制成。0028 工作原理:0029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防止河川堤防、路边倾斜面的侵蚀和崩垮,而铺砌的植草砖;现有的普通植草砖,在一侧形成凹部,在另外一侧形成与上述凹部相对应的凸出部分,砖之间互相咬合,这种构造比较简单,相邻砖之间的聚合力很低,所以植物难以生长。0030 由于自然、人为等环境变化,植草砖最初的结合状态会发生改变,为了防止植草砖之间的聚合力下降,设计了上、下卡坎儿,同时在砖与砖之间的空隙,利用垫木维持了植草砖的整体性,还充分地确保了植物的生长空间,经过。

12、一定时间之后,植草砖就可以与自然成为一体,该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对形成美丽的景观大有帮助。0031 所以,砖之间的聚合力比较强,即使在暴雨引发的地面下陷等自然变化下,可以防止砖的损坏和因土沙下陷而导致的砖之间的脱离现象,当前需要这种在生态、有助于植物说 明 书CN 202164577 UCN 202164584 U 3/4页5生长、形成景观的植草砖。003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面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可以阻止小的土沙外溢现象,往防土沙外溢卡坎儿和向外凸出的中空部10里盖上泥土,植物便可以从此处生长,长时间后,如果上卡坎儿20在环境的作用下变形、粘合力变弱,那么此时可以利用下卡坎儿。

13、30进行第二次固定,防止上下砖块的脱离,利用连接口将植草砖的各个侧面水平连接时,可以更加容易地构成使用者所期望的植草砖之间的角度。为了更简便地使植草砖成为整体,连接砖块的时候,利用垫木50进行连接,垂直连接时,下面砖块的上卡坎儿20架住上面砖块上部的边角部分,完成第一次结合。0033 将两个平面为菱形的六面体并列连结在一起,正面凸出的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和上卡坎儿20按顺序构成在一起,中间两侧形成两个中空部10,后方的下卡坎儿20向上突出。0034 上下植草砖在下卡坎儿20的作用下固定,下面的植草砖受力往下挤压的时候,中空部10的边角便和下面的植草砖1的下卡坎儿30卡挂住,两块砖再次连结在一。

14、起,形成双重防脱离作用。申请具有以上所述特征的植草砖专利。0035 上述植草砖在施工时,可以根据使用者所希望的砖之间的连结角度,制作出相应大小的垫木50插入砖块之间,利用连接口使两者互相结合。0036 将植草砖1的整体外形用两个平面为菱形的六面体并列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六面体来进行说明。即:前面用数十个小半圆组成突出的弧形状,增加了整体的美感,内部形成中空部10,使得铺放植草砖10的时候更加容易,植物和砖结合时,上方形成的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依靠外突的曲面来阻挡上面掉下来的泥沙,因此这种方法安装的植草砖1可以防止土沙外溢。另外,本实用新型最重要的部分是上卡坎儿20和下卡坎儿30,如图1、2、4所。

15、示,上卡坎儿20位于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的正下方,下卡坎儿30紧贴着后面的一侧边角,上述卡坎儿的形状可以是六边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因此,把植草砖10看做一个整体时,在各左右两侧构成两个中空部20、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并且在防土沙外溢卡坎儿40构成的正面上安装上卡坎儿20,在后面安装下卡坎儿30。0037 本实用新型的植草砖1铺砌之后,使用时如有地基下陷等强烈的环境变化出现,在卡坎儿的作用下可以双重防止植草砖的脱离。0038 初期安装时,依靠上卡坎儿20,上下砖块互相坚固地结合在一起,随后在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现象的作用下,当上卡坎儿20无法支撑土沙的重量时,下面的砖块带有的上卡坎儿20。

16、破损或者磨耗,由此而挤压到上方的砖块进入正面时,下卡坎儿30会挂住上面砖块的中空部,防止砖块间的脱离。即上面的植草砖受力往下压的时候,中空部10边角就会挂住下面的植草砖1的下卡坎儿30,从而再次交错一起。0039 连接口水平连接的时候,不管是平面还是曲面,和倾斜面对准利用基础螺栓60的连接口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以基础螺栓的使用方法为例进行说明。互相连接时,要根据植草砖1之间的空隙的角度,来制作完全合适的垫木50,然后插入到空隙间。利用角度的统一性和连接口进行连接时,可以提高连接的强度。0040 垂直连接时,一部分利用重叠的方式,植草砖1上面的上卡坎儿20可以固定位于该植草砖上面的其他植草砖上面。

17、的边角,全部工程之后的样子,植草砖之间没有空隙的时候,几乎不使用到垫木50。说 明 书CN 202164577 UCN 202164584 U 4/4页60041 如上说明,根据河川或者道路边、公园等四面的状态铺放植草砖1时,垫木50可以根据砖之间的空隙大小进行调整。现有的植草砖不像本实用新型那样使用垫木50,而是用泥土或水泥来填满植草砖间的空隙,这使砖之间的空间不固定,并且利用连接口连接相邻的砖时,会在连接口的连接压力作用下变松动,这就导致砖之间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强度等下降。说 明 书CN 202164577 UCN 202164584 U 1/4页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64577 UCN 202164584 U 2/4页8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64577 UCN 202164584 U 3/4页9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64577 UCN 202164584 U 4/4页10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64577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