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水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214084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8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46366.9

申请日:

2011.07.12

公开号:

CN202170552U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44

主分类号:

E03C1/244

申请人: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孝发; 林孝山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经济开发区九牧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连耀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水装置,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相连接的进水口,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外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一关节头,第二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内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二关节头,该第一关节头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关节头中;第一套管可实现高度调整,第二套管可实现长度调整。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的位置实现方向、高度和长度的灵活调整,因而能够适配于多种不同规格,或溢水口位置不统一的水槽或面盆;本实用新型为非软管材质,因而其使用寿命较长、不存在弯曲漏水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相连接的进水口,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外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一关节头,第二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内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二关节头,该第一关节头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关节头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节头的内壁面的高度尺寸由该第二关节头的一侧向另一侧渐次递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的顶端构成所述进水口,该上套管的底部可调节高度地由下套管的顶端套置于下套管内;所述第一关节头设在下套管的底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呈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构成所述出水口,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可调节位置地套装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关节头设在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关节头的外壁周圈开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密封圈装在所述第一关节头的第一凹槽中,并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一关节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关节头的内壁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筋条,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利用该多个环形筋条与所述下套管内壁的摩擦配合而套置于所述下套管内。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外壁周圈开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密封圈装在所述上套管的第二凹槽中,并密封配合在所述上套管的外 壁与所述下套管的内壁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锥形密封圈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螺纹,固定螺母与该第一连接管的外壁螺纹相旋接配合,锥形密封圈通过固定螺母限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处,并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过滤网、一溢水口垫圈和一溢水口螺钉;溢水口垫圈套装于所述上套管的进水口内,过滤网通过溢水口螺钉锁固于所述上套管的进水口外侧。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溢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水槽或面盆蓄水时,水槽或面盆中的水过满而外溢的情况发生,目前,现有技术的大部分水槽或面盆的侧壁顶部一般会开设一个溢水口,并采用溢水装置将该溢水口与下水管道相连接,如此,即可解决水槽或面盆水满外溢的问题。现有技术的溢水装置大多采用软管或静止式硬管作为水槽或面盆溢水口与下水管道之间的连接管道,然,软管具有易老化、弯曲时容易出现漏水现象等不足之处;静止式硬管则不能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的位置作相应调整。因此,现有技术的溢水装置存在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溢水装置,它具有使用寿命长、可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位置作相应调整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溢水装置,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相连接的进水口,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外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一关节头,第二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内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二关节头,该第一关节头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关节头中。 
所述第二关节头的内壁面的高度尺寸由该第二关节头的一侧向另一侧渐次递减。 
所述第一套管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的顶端构成所述进水口,该上套管的底部可调节高度地由下套管的顶端套置于下套管内;所述第一关节头设在下套管的底端。 
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呈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 端构成所述出水口,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可调节位置地套装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关节头设在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关节头的外壁周圈开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密封圈装在所述第一关节头的第一凹槽中,并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一关节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关节头的内壁之间。 
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筋条,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利用该多个环形筋条与所述下套管内壁的摩擦配合而套置于所述下套管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外壁周圈开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密封圈装在所述上套管的第二凹槽中,并密封配合在所述上套管的外壁与所述下套管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锥形密封圈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螺纹,固定螺母与该第一连接管的外壁螺纹相旋接配合,锥形密封圈通过固定螺母限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处,并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过滤网、一溢水口垫圈和一溢水口螺钉;溢水口垫圈套装于所述上套管的进水口内,过滤网通过溢水口螺钉锁固于所述上套管的进水口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且第一套管的第一关节头与第二套管的第二关节头相转动配合,使得第一套管可作360°转动和/或偏转,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方向调整;由于第一套管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且上套管的底部可调节高度地套装于下套管的顶部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高度调整;由于第二套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可调节位置地套装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长度调整。故,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的位置实现方向、高度和长度的灵活调整,因而能够适配于多种不同规格,或溢水口位置不统一的水槽或面盆。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为非软管材质,因而其使用寿命较长,且不存在弯曲漏水的 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第一套管转9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第一套管向右偏转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第一套管向左偏转17°);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上套管向下移动);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第二连接管向左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包括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相连接的进水口,第二套管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套管1的另一端一体设有一外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一关节头3,第二套管2的另一端一体设有内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二关节头4,且第二关节头4的内壁面的高度尺寸由该第二关节头4的左侧向右侧渐次递减,即,第二关节头左侧内壁面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关节头右侧内壁面的高度尺寸;该第一关节头3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关节头4中。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套管1包括呈扁形的管体结构的上套管11和下套管12;上套管11的顶端构成第一套管1的进水口,该上套管11的底部可调节高度地由下套管12的顶端套置于下套管12内,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上套管11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筋条111,该上套管11的底部正是利用该多个环形筋条111与下套管内壁的摩擦配合而套置于下套管12内,并实现高度调节;第一关节头3一体设在下套管12的底端。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套管2包括第一连接管21和呈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1的一端构成第二套管2的出水口,第二连接管22的一端可调节位置地套装于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内,具体是这样实现的: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螺纹211,一固定螺母6与该第一连接管的外壁螺纹211相旋接配合,第二连接管22相对第一连接管21调好位置后,采用一锥形密封圈5密封配合在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内壁与第二连接管22的外壁之间,并利用固定螺母6将该锥形密封圈5限位于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处;第二关节头4一体设在第二连接管22的另一端。 
上述第一关节头3的外壁周圈还开有一个第一凹槽,一个第一密封圈31装在该第一凹槽中,以对第一关节头3的外壁与第二关节头4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上述上套管11的底部外壁周圈还开有一个第二凹槽,一个第二密封圈112装在该第二凹槽中,以对上套管11的外壁与下套管12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过滤网8、一个溢水口垫圈9和一个溢水口螺钉7;溢水口垫圈9套装于上套管11的进水口内,过滤网8通过溢水口螺钉7锁固于上套管11的进水口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安装其第一套管的第一关节头3和第二套管的第二关节头4时,采用过盈配合的方法,使第一关节头3套入于第二关节头4内,并限位于其中。这里,第一关节头3和第二关节头4的设计,使第一套管1可随第一关节头3沿第二关节头4的竖向轴线转动360°和/或沿第二关节头4的横向轴线偏转一定的角度。如图3所示,第一套管1随其第一关节头3沿第二关节头4的竖向轴线转动90°。如图4、图5所示,第一套管1可分别随其第一关节头3沿第二关节头4的横向轴线向右和向左偏转17°;由于第二关节头4的左侧内壁面与右侧内壁面之间存在高度差,使得当第一关节头3沿第二关节头4的横向轴线发生偏转时,第一关节头3一侧的外壁面(这里,为左侧外壁面)底端能够始终滑动配合在第二关节头4一侧的内壁面(这里,为左侧内壁面)上。这里,第一套管1也可以随其第一关节头3同时进行转动和偏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当需要调整其高度时,只需相对下套管12向上拖动或向下推动上套管11;由于上套管11底部外壁上的多个环形筋条111与下套管12的内壁相摩擦配合,因此,当上套管11停止运动后,通过其多个环形筋条111即可实现定位。如图6所示,此为上套管11相对下套管12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用于调低第一套管1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当需要调整其长度时,只需旋出固定螺母6,使第二连接管22沿第一连接管21的轴线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当第二连接管22移动到位后,再将固定螺母6锁固在第一连接管21上,并将锥形密封圈5限位于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处。如图7所示,此为第二连接管22沿第一连接管21的轴线方向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用于调短第二套管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的软管相比,其材质更硬,不容易老化,且不存在弯曲漏水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的静止式硬管相比,其能够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的位置实现方向、高度和长度的灵活调整,因而能够适配于多种不同规格,或溢水口位置不统一的水槽或面盆,更具有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溢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溢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溢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溢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溢水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70552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3.21CN202170552U*CN202170552U*(21)申请号 201120246366.9(22)申请日 2011.07.12E03C 1/244(2006.01)(73)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经济开发区九牧工业园(72)发明人林孝发 林孝山(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代理人张松亭 连耀忠(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溢水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水装置,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槽或面盆的。

2、溢水口相连接的进水口,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外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一关节头,第二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内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二关节头,该第一关节头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关节头中;第一套管可实现高度调整,第二套管可实现长度调整。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的位置实现方向、高度和长度的灵活调整,因而能够适配于多种不同规格,或溢水口位置不统一的水槽或面盆;本实用新型为非软管材质,因而其使用寿命较长、不存在弯曲漏水的问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7 页CN 20。

3、2170553 U 1/1页21.一种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相连接的进水口,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外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一关节头,第二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内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二关节头,该第一关节头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关节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节头的内壁面的高度尺寸由该第二关节头的一侧向另一侧渐次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的顶端构成所述进水口,该上套管的底部可调节高度地由下套管的顶端套。

4、置于下套管内;所述第一关节头设在下套管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呈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构成所述出水口,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可调节位置地套装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关节头设在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关节头的外壁周圈开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密封圈装在所述第一关节头的第一凹槽中,并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一关节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关节头的内壁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筋条,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利用。

5、该多个环形筋条与所述下套管内壁的摩擦配合而套置于所述下套管内。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外壁周圈开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密封圈装在所述上套管的第二凹槽中,并密封配合在所述上套管的外 壁与所述下套管的内壁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锥形密封圈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螺纹,固定螺母与该第一连接管的外壁螺纹相旋接配合,锥形密封圈通过固定螺母限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处,并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6、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过滤网、一溢水口垫圈和一溢水口螺钉;溢水口垫圈套装于所述上套管的进水口内,过滤网通过溢水口螺钉锁固于所述上套管的进水口外侧。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70552 UCN 202170553 U 1/3页3一种溢水装置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水装置。 背景技术0002 为了防止水槽或面盆蓄水时,水槽或面盆中的水过满而外溢的情况发生,目前,现有技术的大部分水槽或面盆的侧壁顶部一般会开设一个溢水口,并采用溢水装置将该溢水口与下水管道相连接,如此,即可解决水槽或面盆水满外溢的问题。现有技术的溢水装置大多采用软管或静止式硬管作为水槽或面盆溢水口与下水管道之间的连。

7、接管道,然,软管具有易老化、弯曲时容易出现漏水现象等不足之处;静止式硬管则不能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的位置作相应调整。因此,现有技术的溢水装置存在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溢水装置,它具有使用寿命长、可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位置作相应调整等特点。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溢水装置,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相连接的进水口,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外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一关节头,第二套管的另一端。

8、设有内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二关节头,该第一关节头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关节头中。 0005 所述第二关节头的内壁面的高度尺寸由该第二关节头的一侧向另一侧渐次递减。 0006 所述第一套管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的顶端构成所述进水口,该上套管的底部可调节高度地由下套管的顶端套置于下套管内;所述第一关节头设在下套管的底端。 0007 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呈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 端构成所述出水口,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可调节位置地套装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关节头设在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 0008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关节头的外壁周圈开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密封圈。

9、装在所述第一关节头的第一凹槽中,并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一关节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关节头的内壁之间。 0009 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筋条,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利用该多个环形筋条与所述下套管内壁的摩擦配合而套置于所述下套管内。 0010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上套管的底部外壁周圈开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密封圈装在所述上套管的第二凹槽中,并密封配合在所述上套管的外壁与所述下套管的内壁之间。 0011 进一步的,还包括锥形密封圈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螺纹,固定螺母与该第一连接管的外壁螺纹相旋接配合,锥形密封圈通过固定螺母限位于说 明 书CN 202170552 UCN 。

10、202170553 U 2/3页4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处,并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之间。 0012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过滤网、一溢水口垫圈和一溢水口螺钉;溢水口垫圈套装于所述上套管的进水口内,过滤网通过溢水口螺钉锁固于所述上套管的进水口外侧。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且第一套管的第一关节头与第二套管的第二关节头相转动配合,使得第一套管可作360转动和/或偏转,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方向调整;由于第一套管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且上套管的底部可调节高度地套装于下套管的顶部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高度调整;由于第二套管包括第。

11、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可调节位置地套装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长度调整。故,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的位置实现方向、高度和长度的灵活调整,因而能够适配于多种不同规格,或溢水口位置不统一的水槽或面盆。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为非软管材质,因而其使用寿命较长,且不存在弯曲漏水的 问题。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第一套管转90); 0018 图4是本实用。

12、新型的剖视图(第一套管向右偏转17);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第一套管向左偏转17); 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上套管向下移动); 0021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第二连接管向左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0022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包括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相连接的进水口,第二套管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套管1的另一端一体设有一外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一关节头3,第二套管2的另一端一体设有内壁面呈半球面形状的第二关节头4,且第二关节头4的内壁面的高度尺寸由该第二关节。

13、头4的左侧向右侧渐次递减,即,第二关节头左侧内壁面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关节头右侧内壁面的高度尺寸;该第一关节头3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关节头4中。 0023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套管1包括呈扁形的管体结构的上套管11和下套管12;上套管11的顶端构成第一套管1的进水口,该上套管11的底部可调节高度地由下套管12的顶端套置于下套管12内,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上套管11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筋条111,该上套管11的底部正是利用该多个环形筋条111与下套管内壁的摩擦配合而套置于下套管12内,并实现高度调节;第一关节头3一体设在下套管12的底端。 0024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套管2包括第一连接管21和呈L形。

14、结构的第二连接管22;第说 明 书CN 202170552 UCN 202170553 U 3/3页5一连接管21的一端构成第二套管2的出水口,第二连接管22的一端可调节位置地套装于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内,具体是这样实现的: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螺纹211,一固定螺母6与该第一连接管的外壁螺纹211相旋接配合,第二连接管22相对第一连接管21调好位置后,采用一锥形密封圈5密封配合在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内壁与第二连接管22的外壁之间,并利用固定螺母6将该锥形密封圈5限位于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处;第二关节头4一体设在第二连接管22的另一端。 0025 上述第一关节头3的外壁周圈还开。

15、有一个第一凹槽,一个第一密封圈31装在该第一凹槽中,以对第一关节头3的外壁与第二关节头4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0026 上述上套管11的底部外壁周圈还开有一个第二凹槽,一个第二密封圈112装在该第二凹槽中,以对上套管11的外壁与下套管12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0027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过滤网8、一个溢水口垫圈9和一个溢水口螺钉7;溢水口垫圈9套装于上套管11的进水口内,过滤网8通过溢水口螺钉7锁固于上套管11的进水口外侧。 002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安装其第一套管的第一关节头3和第二套管的第二关节头4时,采用过盈配合的方法,使第一关节头3套入于第二关节头4内,并限位于其中。这里,。

16、第一关节头3和第二关节头4的设计,使第一套管1可随第一关节头3沿第二关节头4的竖向轴线转动360和/或沿第二关节头4的横向轴线偏转一定的角度。如图3所示,第一套管1随其第一关节头3沿第二关节头4的竖向轴线转动90。如图4、图5所示,第一套管1可分别随其第一关节头3沿第二关节头4的横向轴线向右和向左偏转17;由于第二关节头4的左侧内壁面与右侧内壁面之间存在高度差,使得当第一关节头3沿第二关节头4的横向轴线发生偏转时,第一关节头3一侧的外壁面(这里,为左侧外壁面)底端能够始终滑动配合在第二关节头4一侧的内壁面(这里,为左侧内壁面)上。这里,第一套管1也可以随其第一关节头3同时进行转动和偏转。 00。

17、2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当需要调整其高度时,只需相对下套管12向上拖动或向下推动上套管11;由于上套管11底部外壁上的多个环形筋条111与下套管12的内壁相摩擦配合,因此,当上套管11停止运动后,通过其多个环形筋条111即可实现定位。如图6所示,此为上套管11相对下套管12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用于调低第一套管1的高度。 003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当需要调整其长度时,只需旋出固定螺母6,使第二连接管22沿第一连接管21的轴线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当第二连接管22移动到位后,再将固定螺母6锁固在第一连接管21上,并将锥形密封圈5限位于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处。如图7所示,此为第二连接。

18、管22沿第一连接管21的轴线方向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用于调短第二套管2的长度。 003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的软管相比,其材质更硬,不容易老化,且不存在弯曲漏水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的静止式硬管相比,其能够根据水槽或面盆的溢水口的位置实现方向、高度和长度的灵活调整,因而能够适配于多种不同规格,或溢水口位置不统一的水槽或面盆,更具有实用性。 0032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溢水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202170552 UCN 202170553 U 1/7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552 UCN 202170553 U 2/7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552 UCN 202170553 U 3/7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552 UCN 202170553 U 4/7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552 UCN 202170553 U 5/7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055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