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只须通过手柄的前后移动,便可实现整线进给、双线捆紧、自动断线、自动脱线的钢筋自动捆扎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主要由由送线组件、勾线组件、绕紧组件、机壳组件、脱线组件五个部分组成。
一.所述送线组件,位于捆扎机的上部,由定刀3、动刀4、套管5、送线器7、进线器21、手柄11组成。套管5是捆扎机上部之外壳,起固定定刀3、动刀4、送线器7的作用;定刀3的外圆与套管5的内孔为过盈配合;动刀4及套管5的外圆与手柄11的内孔呈间隙配合;送线器7固定在套管5内、定刀3后端,内装压紧块;进线器21固定在捆扎机最后端,内有压块和压簧。
二.所述勾线组件,位于捆扎机前端,由上下卡爪(外上爪1,内上爪2,下爪20,下内爪18),弹性压头19,小压簧16,支架17等组成。内上爪2上有一条通过捆扎丝的过线槽;下内爪18内藏勾线勾头;内上爪2、下内爪18分别安装在外上爪1和外下爪20内。支架17与绕线螺杆12固定连接;上下爪通过销钉孔24相连,并通过铰链铰接在支架17的槽内;弹性压头19位于上下爪之间,铰链23的两侧面与支架17内孔的滑块相连。小压簧16位于支架17的孔内,支架17内孔与绕线螺杆12固定连成一体。在小压簧16的弹力作用下,卡口处于张开状态(如图3所示)。
三.所述绕紧组件,位于捆扎机内部,由绕线螺杆12、压簧14、轴承15、单向离合器8、机壳13、手柄11组成。
绕线螺杆12有两周螺旋槽,其安装在机壳13内孔之轴线处,两端有轴承支承;在绕线螺杆12外圆及机壳13内孔间安装压簧14。手柄11安装在机壳13与套管5的外圆上,呈间隙配合。单向离合器8上的棘轮之内孔凸耳与绕线螺杆12上的螺旋槽滑动连接,棘轮外圆上的键,从机壳13导槽中伸出,与手柄11相连。
四.所述机壳组件,即绕线机外壳,由手柄11和机壳13组成。手柄11的内孔与机壳13的外圆、套管5分别为间隙配合,能前后移动而不能旋转。
五.所述脱线组件,由脱线拉杆6、下内爪18及手柄11组成。脱线拉杆6安装在机壳13内孔上部,手柄11与下内爪18,由脱线拉杆6连接。
六.断线器的结构原理:
图1所示,由定刀3、动刀4、套管5及手柄11组成。定刀3、动刀4的外圆上开有纵向导向槽(可使捆扎丝通过)、定刀、动刀的端面槽口开有刃口;定刀3外圆与套管5内孔为过盈配合、动刀4前端外圆与套管5内孔为间隙配合,能相对转动。送线器7外圆与套管5内孔为间隙配合,送线器7能在套管内前后移动,同时动刀4外圆另侧开有大导程导槽,固定在手柄11上的健,通过套管5上的长形孔,深入动刀4的导槽内。当手柄11前推送线时,同时手柄11中的键带动动刀5作微量的角向转动。随着手柄11前移,动刀角向的转动,当手柄11前移到完成送线位置时,定刀3、动刀4的端面刃口将捆扎丝切断。
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专利00226973.2截然不同,本发明只需卡口对准钢筋捆扎位置下压手柄到位,一个动作就能完成送线、断线、绕紧、脱线、钢筋捆扎全过程。本发明操作方便、机体轻便,只须单手持握操作,通过手柄的前后移动,可实现整线进给,双线捆紧,自动断线,自动脱线的钢筋自动捆扎机。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过程如下:
图1、图2显示本发明之捆扎机的整体结构。由送线组件,勾线组件,绕紧组件,机壳组件及脱线组件五部分组成。
一.所述送线组件,位于捆扎机的上部,如图1所示:由定刀3、动刀4、套管5、送线器7、进线器21、手柄11组成。套管5是捆扎机上部之外壳,起固定定刀3、动刀4、送线器7的作用;定刀3的外圆与套管5的内孔为过盈配合;动刀4及套管5的外圆与手柄11的内孔呈间隙配合;送线器7固定在套管5内、定刀3后端,内装压紧块;进线器21固定在捆扎机最后端,内有压块和压簧。
前推手柄11时,送线器7中的压块上升,将捆扎丝压紧,并带动捆扎丝前移,通过进线器21,使捆扎丝预紧拉直,再经过动刀4、定刀3的导槽,最后经内上爪2的导槽穿出,完成送线过程。[注:(1)当手柄后移时送线器7中的压块下降,将捆扎丝松开,故手柄后移捆扎丝不移动(2)送线前捆扎丝前端在前一次捆扎断线位置处,即定刀3、动刀4端面处]
二.所述勾线组件,位于捆扎机前端,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由上下卡爪(外上爪1,内上爪2,下爪20,下内爪18),弹性压头19,小压簧16,支架17等组成。内上爪2上有一条通过捆扎丝的过线槽;下内爪18内藏勾线勾头;内上爪2、下内爪18分别安装在外上爪1和外下爪20内。支架17与绕线螺杆12固定连接;上下爪通过销钉孔24相连,并通过铰链铰接在支架17的槽内;弹性压头19位于上下爪之间,铰链23的两侧面与支架17内孔的滑块相连。小压簧16位于支架17的孔内,支架17内孔与绕线螺杆12固定连成一体。在小压簧16的弹力作用,卡口处于张开状态(如图3所示)。
勾线的操作过程是:手握手柄,卡口对准被捆扎钢筋位置,手柄11前推到位完成送线,此时,被捆扎钢筋进入上下卡爪内,(此时被捆扎钢筋与弹性压头19接触)捆扎丝已穿过内上爪2的导槽,使弹性压头19后移,并带动铰链23闭合,使上下卡爪合拢(此时,被捆扎钢筋在卡爪内)。手柄11继续前推,弹性压头19继续后移。弹性压头19前端的凸耳碰到内上爪2的外凸位置26使内上爪2带动捆扎丝进入下内爪18槽内,下内爪18内勾头将捆扎丝固定在下内爪18内,从而完成勾线过程。(注:内上爪2在铰链孔24处装有扭簧,使内上爪2在弹力的作用下贴合在外上爪1的内槽内)
三.所述绕紧组件,位于捆扎机内部,如图1所示:由绕线螺杆12、压簧14、轴承15、单向离合器8、机壳13、手柄11组成。
绕线螺杆12有两周螺旋槽,其安装在机壳13内孔之轴线处,两端有轴承支承;在绕线螺杆12外圆及机壳13内孔间安装压簧14。手柄11安装在机壳13与套管5的外圆上,呈间隙配合。单向离合器8上的棘轮之内孔凸耳与绕线螺杆12上的螺旋槽滑动连接,棘轮外圆上的键,从机壳13导槽中伸出,与手柄11相连。
推动手柄11前移时,绕线螺杆12在棘轮棘爪的作用下不旋转。当完成送线勾线过程后,手柄11在压簧14弹簧力作用下自动后移时,绕线螺杆12带动勾线组件自动旋转两周,完成捆扎丝绕紧过程。
四.所述机壳组件,即绕线机外壳,如图1、图2所示:由手柄11和机壳13组成。手柄11的内孔与机壳13的外圆、套管5分别为间隙配合,能前后移动而不能旋转。
五.所述脱线组件,如图1所示:由脱线拉杆6、下内爪18及手柄11组成。脱线拉杆6安装在机壳13内孔上部,手柄11与下内爪18,由脱线拉杆6连接。
当绕线结束后,在压簧14的反弹力作用下,手柄11退回原始位置(如图1、图2所示),此时手柄11带动脱线拉杆6使下内爪18中内勾头脱勾,从而完成脱线过程。
完成送线、勾线、绕紧后,手柄11后移到接近图(1)初始位置时,手柄11凸销带动脱线拉杆6,使上下爪张开,同时下内爪18内勾头脱勾使捆扎丝脱开,回到图1的初始位置,完成整个钢筋捆扎全过程。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动作过程如下:
手握手柄11,卡口对准被捆扎钢筋位置;手柄11前推到位,完成送线、断线后,此时,被捆扎钢筋进入卡口内,捆扎丝已穿过内上爪2的导槽;继续前推手柄11,小压簧16被压缩,使弹性压头19后移,并带动铰链23闭合,使上下卡爪合拢(此时,被捆扎钢筋在卡爪内);继续前推手柄11,使弹性压头19后移,弹性压头19凸耳碰到内上爪2、外凸位置26,使内上爪2带动捆扎丝进入下内爪18槽内,下内爪18内勾头将捆扎丝固定在下内爪18勾头内(此时,上下外爪仍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完成捆扎勾线过程;手柄11停止前推,弹性压头19在小压簧16弹性力的作用下,将被捆扎钢筋顶出(上下卡爪仍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捆扎丝9的一端被勾在下内爪18勾头内,另一端从内上爪2与外爪内槽之间缓慢拉出(此过程,内外上爪一直处于闭合状态);当手柄11在压簧14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后退时,通过绕线螺杆12带动勾线组件旋转,实现绕线过程。
完成送线、勾线、绕紧后,手柄11后移到接近初始位置时,手柄11凸销带动脱线拉杆6,使上下爪张开,同时下内爪18内勾头脱勾使捆扎丝脱开,回到图1的初始位置,完成整个钢筋捆扎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