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2208312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280649.0

申请日:

2010.07.30

公开号:

CN201738943U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F 5/00申请日:20100730授权公告日:20110209终止日期:20130730|||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F 5/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长治市赢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辽宁万泽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高新区星星标准工业园变更后权利人:121203 辽宁省凌海市金城东大锦线60公里处登记生效日:20121122|||授权

IPC分类号:

E21F5/00; E21F5/04

主分类号:

E21F5/00

申请人:

长治市赢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仁智

地址: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高新区星星标准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代理人:

张志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矿用降尘除尘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于岩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所使用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它由进风管组件、机架、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轴流风机和水质过滤器部件组合而成,湿式过滤器式除尘器、轴流风机、水质过滤器均安装在机架上;进风管组件由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组成,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负压风筒依次连接起来;轴流风机的前方进风口处与负压风筒相连接,其出风口与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连接。该装置高效的除尘效果可极大地提高掘进机操作工人的可视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有效的防止生产工人尘肺病的发生,对掘进工作面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由进风管组件、机架、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轴流风机和水质过滤器部件组合而成,特征在于湿式过滤器式除尘器、轴流风机、水质过滤器均安装在机架上,机架的下面安装有四组八个车轮,坐落于皮带输送机的导轨上,机架的前方用拉杆与转载机机尾相连接;进风管组件由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组成,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依次连接起来,布置在掘进机侧面,作为粉尘的吸入口,负压风筒敷设在转载机侧面,与进风方管III连接;轴流风机的前方进风口处与负压风筒相连接,其出风口处用螺栓与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式过滤式除尘器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菱形网抽拉式过滤网、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分离器和箱体底部的排污管,喷雾装置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器的两侧,位于过滤网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过滤网位于喷雾装置的后方,尘水分离分离器过滤网的后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湿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安装形式为折合搭扣形式。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的喷头中喷嘴设计为螺旋多孔喷嘴,螺旋多孔喷嘴由壳体和多孔片两部分组成,壳体内腔前端为锥形体,锥形体中心孔外部是内凹弧形体,多孔片卡放安装在壳体内靠近锥形体处,多孔片上的孔是倾斜的孔。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由多层菱形不锈钢丝网叠加而成,菱形的丝网孔形细长。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器是由多片折板脱水器组成,折板脱水器的出风口侧设计为齿形。

说明书

说明书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矿用降尘除尘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于岩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所使用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煤矿的掘进工作面上,掘进机的采掘作业过程中,煤炭和岩石在挖掘中被破碎,形成了大量的粉尘。《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10mg/m3,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3.5mg/m3。呼吸性粉尘,是指颗粒小于5微米的粉尘,这种粉尘会不受阻碍地被吸入工人的肺内,往往无法由呼吸道完全清除。弥漫的粉尘严重地威胁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尘肺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行业。但实际即使采取了内外喷雾的措施后,掘进工作面的作业条件依然没有实质性改观,掘进机司机处的粉尘浓度仍高达500-700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可达150mg/m3,个别煤矿甚至达到1400mg/m3以上。掘进工作面的作业条件仍然十分严峻。在岩石或半煤层半岩石的巷道中,空间十分狭窄,大型的除尘设备难于进入。小型除尘设备的处理风量不足,效果不甚理想。掘进机在巷道的横断面中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抽粉尘的风筒没有足够的空间架设,在用的小型除尘设备往往将抽粉尘的风筒放到掘进机的后面,距离产尘点太远,所以除尘效果更加大打折扣。再由于岩粉粘度大,极易堵塞过滤网,不能胜任岩巷或半煤岩巷工作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的岩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所使用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进风管组件、机架、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轴流风机和水质过滤器部件组合而成,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轴流风机、水质过滤器均安装在机架上,机架的下面安装有四组八个车轮,坐落于皮带输送机的导轨上,机架的前方用拉杆与转载机机尾相连接;进风管组件由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组成,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依次连接起来,布置在掘进机侧面,作为粉尘的吸入口,负压风筒敷设在转载机侧面,与进风方管III连接;轴流风机的前方进风口处与负压风筒相连接,其出风口处用螺栓与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连接。 
上述的湿式过滤式除尘器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菱形网抽拉式过滤网、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分离器和箱体底部的排污管,喷雾装置安装在湿式过 滤式除尘器的两侧,位于过滤网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过滤网位于喷雾装置的后方,尘水分离分离器过滤网的后方。 
上述的喷雾装置,安装形式为折合搭扣形式。 
上述的喷雾装置的喷头中喷嘴设计为螺旋多孔喷嘴,螺旋多孔喷嘴由壳体和多孔片两部分组成,壳体内腔前端为锥形体,锥形体中心孔外部是内凹弧形体,多孔片卡放安装在壳体内靠近锥形体处,多孔片上的孔是倾斜的孔。 
上述的过滤网由多层菱形不锈钢丝网叠加而成,菱形的丝网孔形细长。 
上述的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器是由多片折板脱水器组成,折板脱水器的出风口侧设计为齿形。 
除尘装置工作时,粉尘由进风方管I吸入、再经过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进入除尘器主机。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对向喷出水雾,形成雾化区,粉尘经过雾化区时被水雾浸润,形成水滴,水滴被菱形网抽拉式过滤装置拦截,流到箱体底部,含有残余水滴的空气则再经过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水滴也流到箱体底部,汇集后的含尘污水通过排污口排出除尘器主机,洁净空气则通过箱体尾部排出释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高效的除尘效果可极大地提高掘进机操作工人的可视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有效的防止生产工人尘肺病的发生,并能有效的控制煤尘爆炸,对掘进工作面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湿式过滤式除尘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多孔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菱形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合搭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多片折板脱水器中折板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中:1.掘进机;2.进风方管I;3.进风方管II;4.进风方管III;5.负压风筒;6.转载机;7.湿式过滤式除尘器;8.皮带机尾;9.轴流风机;10.水质过滤器;11.喷雾装置;12.过滤网;13.尘水分离分离器;14.排污管;15.机架;16.壳体;17.多孔片;18. 锥形体;19.弧形体;20.折合搭扣;21.折板;22.齿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由进风组件、机架15、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轴流风机9和水质过滤器10部件组合而成,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轴流风机9、水质过滤器10均安装在机架15上,机架15的下面安装有四组八个车轮,坐落于皮带输送机的导轨上,机架的前方用拉杆与转载机6机尾相连接;进风组件由进风方管I2、进风方管II3、进风方管III4和负压风筒5组成,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依次连接起来,布置在掘进机1侧面,作为粉尘的吸入口,以降低掘进机司机身旁的粉尘浓度,负压风筒5敷设在转载机6侧面,与进风方管III连接;轴流风机9用螺栓与机架15连接,其前方进风口处与负压风筒5相连接,其出风口处用螺栓与所述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连接。 
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11、菱形网抽拉式过滤网20、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分离器和箱体底部的排污管14,喷雾装置11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的两侧,位于过滤网12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过滤网12位于喷雾装置11的后方,尘水分离分离器13位于过滤网12的后方。 
喷雾装置11,安装形式为折合搭扣20形式,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的两侧,位于过滤网12的左前方和右前方,检查清洗相当方便。 
喷雾装置11喷头中的喷嘴设计为螺旋多孔喷嘴,螺旋多孔喷嘴由壳体16和多孔片17两部分组成,壳体16内腔前端为锥形体18,锥形体18中心孔外部是内凹弧形体19,多孔片17卡放安装在壳体内靠近锥形体18处,多孔片17上的孔是倾斜的孔,使喷出的水雾螺旋,促使雾化更加充分,并加强了水雾与粉尘的结合力。 
过滤网12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中,位于喷雾装置的后方,它由多层菱形不锈钢丝网叠加而成,菱形的丝网孔形细长,有利于排水,含尘水滴经过过滤网时,形成水滴后自然下流,对丝网有着冲洗作用,所以粉尘不易粘结,它是解决岩巷或半煤岩巷中粉尘容易堵网的关键。 
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器是由多片折板21脱水器组成,折板脱水器的出风口侧设计为齿形22,适当的增加了风阻系数,以便使空气中的残余水滴更容易被分离出来,在保证高效脱水效果的同时,使可呼吸性粉尘降尘率得到显著提高,尘水分离器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器箱体中,位于过滤网的后方。 
在掘进机工作时,除尘装置也开始工作,粉尘由进风方管I吸入、再经过进风方管II、 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进入除尘器主机,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对向喷出水雾,形成雾化区,粉尘经过雾化区时被水雾浸润,形成水滴,水滴被菱形网抽拉式过滤装置拦截,流到箱体底部,含有残余水滴的空气则再经过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水滴也流到箱体底部,汇集后的含尘污水通过排污口排出除尘器主机,洁净空气则通过箱体尾部排出释放。

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38943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2.09CN201738943U*CN201738943U*(21)申请号 201020280649.0(22)申请日 2010.07.30E21F 5/00(2006.01)E21F 5/04(2006.01)(73)专利权人长治市赢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地址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高新区星星标准工业园(72)发明人刘仁智(74)专利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代理人张志祥(54) 实用新型名称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矿用降尘除尘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于岩。

2、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所使用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它由进风管组件、机架、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轴流风机和水质过滤器部件组合而成,湿式过滤器式除尘器、轴流风机、水质过滤器均安装在机架上;进风管组件由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组成,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负压风筒依次连接起来;轴流风机的前方进风口处与负压风筒相连接,其出风口与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连接。该装置高效的除尘效果可极大地提高掘进机操作工人的可视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有效的防止生产工人尘肺病的发生,对掘进工作面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

3、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CN 201738953 U 1/1页21.一种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由进风管组件、机架、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轴流风机和水质过滤器部件组合而成,特征在于湿式过滤器式除尘器、轴流风机、水质过滤器均安装在机架上,机架的下面安装有四组八个车轮,坐落于皮带输送机的导轨上,机架的前方用拉杆与转载机机尾相连接;进风管组件由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组成,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依次连接起来,布置在掘进机侧面,作为粉尘的吸入口,负压风筒敷设。

4、在转载机侧面,与进风方管III连接;轴流风机的前方进风口处与负压风筒相连接,其出风口处用螺栓与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式过滤式除尘器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菱形网抽拉式过滤网、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分离器和箱体底部的排污管,喷雾装置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器的两侧,位于过滤网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过滤网位于喷雾装置的后方,尘水分离分离器过滤网的后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湿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安装形式为折合搭扣形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的喷头中喷嘴。

5、设计为螺旋多孔喷嘴,螺旋多孔喷嘴由壳体和多孔片两部分组成,壳体内腔前端为锥形体,锥形体中心孔外部是内凹弧形体,多孔片卡放安装在壳体内靠近锥形体处,多孔片上的孔是倾斜的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由多层菱形不锈钢丝网叠加而成,菱形的丝网孔形细长。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器是由多片折板脱水器组成,折板脱水器的出风口侧设计为齿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738943 UCN 201738953 U 1/3页3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矿用降尘除尘设备,具体地说是一。

6、种适合于岩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所使用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0002 在煤矿的掘进工作面上,掘进机的采掘作业过程中,煤炭和岩石在挖掘中被破碎,形成了大量的粉尘。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10mg/m3,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3.5mg/m3。呼吸性粉尘,是指颗粒小于5微米的粉尘,这种粉尘会不受阻碍地被吸入工人的肺内,往往无法由呼吸道完全清除。弥漫的粉尘严重地威胁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尘肺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行业。但实际即使采取了内外喷雾的措施后,掘进工作面的作业条件依然没有实质性改观,掘进机司机处的粉尘浓度仍高达500-700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可达150mg。

7、/m3,个别煤矿甚至达到1400mg/m3以上。掘进工作面的作业条件仍然十分严峻。在岩石或半煤层半岩石的巷道中,空间十分狭窄,大型的除尘设备难于进入。小型除尘设备的处理风量不足,效果不甚理想。掘进机在巷道的横断面中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抽粉尘的风筒没有足够的空间架设,在用的小型除尘设备往往将抽粉尘的风筒放到掘进机的后面,距离产尘点太远,所以除尘效果更加大打折扣。再由于岩粉粘度大,极易堵塞过滤网,不能胜任岩巷或半煤岩巷工作面。 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的岩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所使用的岩巷半煤岩巷湿式除尘器。 0004 本实用新型是由进风管组件、机架、湿式过滤式除尘器、。

8、轴流风机和水质过滤器部件组合而成,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轴流风机、水质过滤器均安装在机架上,机架的下面安装有四组八个车轮,坐落于皮带输送机的导轨上,机架的前方用拉杆与转载机机尾相连接;进风管组件由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组成,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依次连接起来,布置在掘进机侧面,作为粉尘的吸入口,负压风筒敷设在转载机侧面,与进风方管III连接;轴流风机的前方进风口处与负压风筒相连接,其出风口处用螺栓与湿式过滤式除尘器连接。 0005 上述的湿式过滤式除尘器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菱形网抽拉式过滤网、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分离器和箱体。

9、底部的排污管,喷雾装置安装在湿式过 滤式除尘器的两侧,位于过滤网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过滤网位于喷雾装置的后方,尘水分离分离器过滤网的后方。 0006 上述的喷雾装置,安装形式为折合搭扣形式。 0007 上述的喷雾装置的喷头中喷嘴设计为螺旋多孔喷嘴,螺旋多孔喷嘴由壳体和多孔片两部分组成,壳体内腔前端为锥形体,锥形体中心孔外部是内凹弧形体,多孔片卡放安装在壳体内靠近锥形体处,多孔片上的孔是倾斜的孔。 说 明 书CN 201738943 UCN 201738953 U 2/3页40008 上述的过滤网由多层菱形不锈钢丝网叠加而成,菱形的丝网孔形细长。 0009 上述的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器是由多片折板脱。

10、水器组成,折板脱水器的出风口侧设计为齿形。 0010 除尘装置工作时,粉尘由进风方管I吸入、再经过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和负压风筒,进入除尘器主机。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对向喷出水雾,形成雾化区,粉尘经过雾化区时被水雾浸润,形成水滴,水滴被菱形网抽拉式过滤装置拦截,流到箱体底部,含有残余水滴的空气则再经过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水滴也流到箱体底部,汇集后的含尘污水通过排污口排出除尘器主机,洁净空气则通过箱体尾部排出释放。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优点: 0012 本实用新型高效的除尘效果可极大地提高掘进机操作工人的可视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有效的防止。

11、生产工人尘肺病的发生,并能有效的控制煤尘爆炸,对掘进工作面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湿式过滤式除尘器的立体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多孔喷嘴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菱形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合搭扣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为多片折板脱水器中折板的示意图; 0020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0021 图中:1.掘进机;2.进风方管I;3.进风方管II;4.进风方管III;5.负压风筒;6.转载机。

12、;7.湿式过滤式除尘器;8.皮带机尾;9.轴流风机;10.水质过滤器;11.喷雾装置;12.过滤网;13.尘水分离分离器;14.排污管;15.机架;16.壳体;17.多孔片;18. 锥形体;19.弧形体;20.折合搭扣;21.折板;22.齿形。 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3 本实用新型是由进风组件、机架15、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轴流风机9和水质过滤器10部件组合而成,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轴流风机9、水质过滤器10均安装在机架15上,机架15的下面安装有四组八个车轮,坐落于皮带输送机的导轨上,机架的前方用拉杆与转载机6机尾相连接;进风组件由进风方管I2、进风。

13、方管II3、进风方管III4和负压风筒5组成,进风方管I、进风方管II、进风方管III依次连接起来,布置在掘进机1侧面,作为粉尘的吸入口,以降低掘进机司机身旁的粉尘浓度,负压风筒5敷设在转载机6侧面,与进风方管III连接;轴流风机9用螺栓与机架15连接,其前方进风口处与负压风筒5相连接,其出风口处用螺栓与所述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连接。 0024 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11、菱形网抽拉式过滤网20、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分离器和箱体底部的排污管14,喷雾装置11说 明 书CN 201738943 UCN 201738953 U 3/3页5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

14、器7的两侧,位于过滤网12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过滤网12位于喷雾装置11的后方,尘水分离分离器13位于过滤网12的后方。 0025 喷雾装置11,安装形式为折合搭扣20形式,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器7的两侧,位于过滤网12的左前方和右前方,检查清洗相当方便。 0026 喷雾装置11喷头中的喷嘴设计为螺旋多孔喷嘴,螺旋多孔喷嘴由壳体16和多孔片17两部分组成,壳体16内腔前端为锥形体18,锥形体18中心孔外部是内凹弧形体19,多孔片17卡放安装在壳体内靠近锥形体18处,多孔片17上的孔是倾斜的孔,使喷出的水雾螺旋,促使雾化更加充分,并加强了水雾与粉尘的结合力。 0027 过滤网12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

15、尘器7中,位于喷雾装置的后方,它由多层菱形不锈钢丝网叠加而成,菱形的丝网孔形细长,有利于排水,含尘水滴经过过滤网时,形成水滴后自然下流,对丝网有着冲洗作用,所以粉尘不易粘结,它是解决岩巷或半煤岩巷中粉尘容易堵网的关键。 0028 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器是由多片折板21脱水器组成,折板脱水器的出风口侧设计为齿形22,适当的增加了风阻系数,以便使空气中的残余水滴更容易被分离出来,在保证高效脱水效果的同时,使可呼吸性粉尘降尘率得到显著提高,尘水分离器安装在湿式过滤式除尘器箱体中,位于过滤网的后方。 0029 在掘进机工作时,除尘装置也开始工作,粉尘由进风方管I吸入、再经过进风方管II、 进风方管III。

16、和负压风筒,进入除尘器主机,双向拦截式喷雾装置对向喷出水雾,形成雾化区,粉尘经过雾化区时被水雾浸润,形成水滴,水滴被菱形网抽拉式过滤装置拦截,流到箱体底部,含有残余水滴的空气则再经过折板式齿形尘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水滴也流到箱体底部,汇集后的含尘污水通过排污口排出除尘器主机,洁净空气则通过箱体尾部排出释放。 说 明 书CN 201738943 UCN 201738953 U 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38943 UCN 201738953 U 2/3页7图3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38943 UCN 201738953 U 3/3页8图6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3894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