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室式调压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室式调压室.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38288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2.09CN201738288U*CN201738288U*(21)申请号 201020268589.0(22)申请日 2010.07.20E02B 9/06(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72)发明人王福军 毕慧丽(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代理人王莹(54) 实用新型名称双室式调压室(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室式调压室,包括上室、顶部与所述上室的底部相通连接的竖井,设置于所述竖井两侧的下室,所述竖井与下室相通。
2、,所述竖井的底部与管道相通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于竖井中的阻抗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阻抗孔使得水头损失增加,也减少了水位波动的幅度;同时由于设置了两个下室,与只有一个下室相比,减缓了水位的上升速度;当水位上升到上室时,由于面积增加,振幅进一步减小;当水由调压室下降到管道时,由于阻抗孔的作用,也减小了水位的下降值。(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1738298 U 1/1页21.一种双室式调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室、顶部与所述上室的底部相通连接的竖井、设置于所述竖井两侧的下室,所述竖井。
3、与下室相通,所述竖井的底部与管道相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式调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与上室底部中心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式调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室对称设置于所述竖井两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式调压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抗孔,设置于所述竖井内部且位于下室和管道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室式调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孔的数目为两个。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室式调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孔的孔面积与所述管道的截面积相同。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738288 UCN 201738298 U 1/2页3双室式调压室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
4、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室式调压室。背景技术0002 我国水电站的发展相当迅速,过渡过程是指事故发生时机组甩负荷引起的水力、机械和电气剧烈的波动过程,水电站过渡过程是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需要工程实际综合考虑水机电耦合作用和非线性复杂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水电站过渡过程中可能在管道中会出现较大的压力上升或压力下降的情况,为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压力上升或下降是有一定限度的,有时为满足这一要求,需在系统中设置调压室对压力进行控制。调压室的结构对管道中压力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0003 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调压室结构示意图,现有的调压室的结构一般由上室6,竖井7和下室8组成,其上室6。
5、和下室8位于竖井7的一侧,竖井7与管道5相通,这种结构容易出现水位剧烈波动,水位过高容易导致溢流,或水位过低则容易出现泄顶现象。实用新型内容0004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反射管道中的水锤波,减小调压室内的水位波动剧烈的情况。0006 (二)技术方案0007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室式调压室,包括:0008 上室、顶部与所述上室的底部相通连接的竖井、设置于所述竖井两侧的下室,所述竖井与下室相通,所述竖井的底部与管道相通连接。0009 其中,所述竖井与上室底部中心相连接。0010 所述下室对称设置于所述竖井两侧。0011 还包括:阻抗孔,设置。
6、于所述竖井内部且位于下室和管道之间。0012 其中,所述阻抗孔的数目为两个。0013 所述阻抗孔的孔面积与所述管道的截面积相同。0014 (三)有益效果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阻抗孔使得水头损失增加,也减少了水位波动的幅度;同时由于设置了两个下室,与只有一个下室相比,减缓了水位的上升速度;当水位上升到上室时,由于面积增加,振幅进一步减小;当水由调压室下降到管道时,由于阻抗孔的作用,也减小了水位的下降值。附图说明0016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调压室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室式调压室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1738288 UCN 201。
7、738298 U 2/2页40018 其中,1:上室;2:竖井;3:下室;4:阻抗孔;5:管道;6:上室;7:下室;8:竖井。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20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室式调压室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上室1,竖井2,两个下室3,两个阻抗孔4,以及与竖井2相连接的管道5;其中上室1为一长方体结构,竖井2为一竖直管道,其顶部与上室1的底部中心相连接,竖井2与上室1相通,两个下室3对称设置于竖井2中间位置,平行于上室1,下室3与竖井2相通,管道5设置。
8、于竖井2的底部,上室1、竖井2、下室3,以及管道5组成“王”字形结构,竖井2的内部设有两个阻抗孔4,两个阻抗孔4位于下室3和管道5之间。0021 其中,上室1用于丢弃负荷时储水,一般在静水位之上,下室3与上室1平行设置,在恒定流时充满水,供增加负荷时补给水量用,一般在最低静水位之下。在恒定流的情况下,双室式调压室的自由水面位于下室3中。丢弃负荷时,管道5中的水进入竖井2后,经两个阻抗孔4再进入竖井2的上部,由于有阻抗孔4的阻挡作用,使水头损失增加,因此减小了调压室中水位波动的幅度;同时由于有两个下室,水位的上升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也有所减缓。水位上升到上室1时,由于储水面积的增加,水头振幅减小。
9、。增加负荷时,水由上室1经竖井2中的阻抗孔4,最后进入到管道5中。由于有阻抗孔4的作用,调压室的水位下降值与现有技术相比要小很多。优选地,阻抗孔4的孔面积与管道5的截面积相同。0022 当丢弃负荷时,管道5中的水的动能转化为上室1中水的位能,并且因上室1重心偏高,因此同样的能量只需要较小的容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室1只需较小容积即可。0023 本实用新型的双室式调压室适用于电站水位变化较大的场合,当管道中的水进入调压室时,通过设置阻抗孔使得水头损失增加,也减少了水位波动的幅度;同时由于设置了两个下室,与只有一个下室相比,减缓了水位的上升速度;当水位上升到上室时,由于面积增加,振幅进一步减小;当水由调压室下降到管道时,由于阻抗孔的作用,也减小了水位的下降值。002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1738288 UCN 201738298 U 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3828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