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隔墙条板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是一种隔墙条板。
背景技术
轻质隔墙板广泛用于建筑物中空间的分隔。现有的轻质隔墙板大致有下述几类,其一是在两个面板间间隔设置若干支撑条板,面板的内表面与条板连接;其二是在两个面板的内表面上设置纵筋和/或横筋,然后再相向粘合;其三是在两个面板间间隔设置若干支撑柱,面板的内表面与这些支撑柱连接。上述三类轻质隔墙板均是空心板,这样的结构虽然为在隔墙板内排管布线提供了方便,但存在保温隔热性能不理想的缺陷,而且隔音效果差,敲击时会发出较大空响。
此外,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4433,授权公告日1994年5月11日,专利号932176569,名称为“石膏板面蜂窝夹芯隔墙板”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蜂窝夹芯的隔墙板,该实用新型隔墙板的面材为纸面石膏板,芯材为蜂窝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由于两面板间充满蜂窝结构,其不足之处是无法在隔墙内排管布线,限制了该种结构隔墙板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蜂窝夹芯隔墙板墙板内无法排管布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又能在隔墙内方便地排管布线的轻质隔墙条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轻质隔墙条板包括由上面板、下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组成的板体,上面板、下面板之间是蜂窝结构填充层,其特征在是,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上开有至少一个贯通蜂窝结构填充层的纵向通孔,所述前侧板、后侧板上开有至少一个贯通蜂窝结构填充层的横向通孔。
所述纵向通孔、横向通孔在蜂窝结构填充层内交叉相通。
本实用新型地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在隔墙内方便地排管布线,由于采用了致密的蜂窝夹芯结构,也提高了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墙条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墙条板的俯视图(局部剖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墙条板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墙条板的左视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轻质隔墙条板包括由上面板1、下面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前侧板5和后侧板6组成的板体,上面板1、下面板2之间是蜂窝结构填充层7。
如图2、图3所示,前侧板5、后侧板6上开有至少一个贯通蜂窝结构填充层7的横向通孔9。
如图2、图4所示,左侧板3、右侧板4上开有至少一个贯通蜂窝结构填充层7的纵向通孔8。
施工中,通过纵向通孔8和横向通孔9可方便在墙体内排管而线。
纵向通孔8、横向通孔9在蜂窝结构填充层7内交叉相通,使墙体内的布线更为方便。
纵向通孔8的数量为1~5个,横通孔9的数量为1~8个。
实施例:
如图1、2、3、4所示,轻质隔墙条板包括由上面板1、下面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前侧板5和后侧板6组成的板体,上面板1、下面板2之间是蜂窝结构填充层7。左侧板3、右侧板4上开有3个贯通蜂窝结构填充层7的纵向通孔8,前侧板5、后侧板6上开有4个贯通蜂窝结构填充层7的横向通孔9。纵向通孔8、横向通孔9在蜂窝结构填充层7内交叉相通。纵向通孔8位于左侧板3、右侧板4的纵向中心线上,横向通孔9位于前侧板5、后侧板6的纵向中心线上。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