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H精炼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H精炼处理生产线的布置及生产流程。
背景技术
RH真空处理的主要用途是脱氢、脱碳、脱氧、去夹杂和精确微调钢水成分及温度等。传统的炼钢厂工艺布局设计时,RH全部采用离线布置方案,即RH处理装置不建在冶炼炉出钢线上,冶炼炉出完钢后钢水必须经过转运设备如行车,运往RH处理位置进行精炼处理。钢水的吊运组织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大于10分钟以上,从而导致钢水RH处理相关工序时间长。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一般钢厂RH处理钢比例偏低,RH处理钢水的周期偏长,冶炼炉的冶炼周期小于RH处理钢水的周期,冶炼炉的冶炼周期与RH处理钢水的周期不匹配,若RH在线布置影响到冶炼炉的连续冶炼,不利于冶炼炉冶炼能力的发挥。随着技术的发展,RH处理钢水的周期已变得越来越短,RH处理钢水的周期完全能与冶炼炉的冶炼周期匹配,加上需要RH精炼处理的钢水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开发一种RH在线布置的工艺及系统的实现方法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H精炼处理生产线及其生产流程,解决现有的连续冶炼生产过程中RH真空相关工序时间与冶炼炉的冶炼周期不匹配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RH精炼处理生产线,它包括从冶炼炉出钢、钢包车过跨、钢包的卷扬提升、在线RH真空处理、双钢包车布置、空钢包过渡轨道等。其特征在于,RH真空处理装置在线布置、专用钢包卷扬提升装置实现钢水的RH精炼处理,双钢包车设计实现钢包的交接,另设浇铸完后空钢包返回过渡轨道,实现钢包的周转使用。所述钢包卷扬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钢包,使RH真空室插入管浸入钢包内的钢水中;所述冶炼炉出钢跨与RH真空室之间、RH真空室与浇铸受钢跨之间分别通过所述钢包车轨道连接,所述RH真空室、钢包卷扬提升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钢包车轨道上方;所述空钢包过渡轨道连接所述冶炼炉出钢跨与浇铸受钢跨。
所述钢包车包括第一钢包车、第二钢包车。
针对上述RH精炼处理生产线,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钢包车在所述冶炼炉出钢跨装载接收钢水的钢包,沿所述钢包车轨道运送至所述RH真空室下方;
所述钢包卷扬提升装置提升所述钢包,使所述RH真空室插入管浸入所述钢包内的钢水中;
所述第一钢包车空载沿所述钢包车轨道返回所述冶炼炉,等待所述冶炼炉座罐出下一炉钢,随后所述第二钢包车走行至RH真空室下;
所述RH真空室完成钢水精炼,所述钢包卷扬提升装置将所述钢包下降放在所述第二钢包车上;
所述第二钢包车装载精炼后钢水的钢包至浇铸受钢跨,由行车起吊所述钢包至铸机浇铸;
钢水浇铸完毕后的空钢包由行车吊运至沿所述空钢包过渡轨道上的钢包车返回所述冶炼炉出钢跨;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循环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实现了RH精炼与冶炼炉出钢的同步在线处理,整个工艺过程紧凑,充分发挥冶炼炉冶炼能力。同时,减少RH设备的空置时间,提高了RH设备的作业率,减少RH真空室的耐材温损,提高耐材寿命。
2、与现有的RH真空室离线布置相比,可节约行车倒运时间。由于每罐钢水从出钢到浇铸的在途时间的缩短,减少了整个过程温降,出钢温度亦可相应减少,从而起到节约转炉氧耗、提高转炉钢水收得率、提高转炉、钢包的耐材寿命的综合效益;
3、在线设计两台钢包车,除可完成正常工艺条件下的钢水交接功能外,还可互为备用,避免钢包车故障造成生产的中断。
4、每炉钢水可减少一次钢水的吊运过程,炉后起吊重罐的行车作业率大幅下降,因而减少了炉后出钢跨大型行车的数量。
5、本发明摒弃传统的液压顶升装置,采用钢包卷扬提升装置,大大地提高RH精炼区域的安全性,可避免因处理过程中钢包的意外穿漏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同时,钢包卷扬提升装置故障率低,运行安全稳定可靠,维护成本低。
6、连铸浇完的空钢包由离线布置的过渡轨道运回出钢跨,行车使用调度简单。
综上,本发明具有节约工序时间,运行安全稳定,生产组织简单的优势,可在RH精炼处理生产线上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布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支撑柱101与支撑柱102之间的横向区域为转炉出钢跨,支撑柱102与支撑柱103之间的横向区域为精炼跨,支撑柱103与支撑柱104之间的横向区域为浇铸接收跨。冶炼炉出钢口位于转炉出钢跨,RH真空室2、钢包卷扬提升装置3位于精炼跨,分别安装在所述钢包车轨道上方;铸机受钢位于浇铸接收跨。冶炼炉出钢口与RH真空室之间,RH真空室与浇铸接收跨之间分别通过钢包车轨道5连接,第一钢包车1、第二钢包车4分别位于钢包车轨道上、第一钢包车1、第二钢包车4上分别装载钢包7、钢包9。空钢包过渡轨道6连接冶炼炉出钢跨与浇铸接收跨。
其生产流程为:
第一钢包车1在所述冶炼炉出钢口装载接收钢水的钢包7,沿钢包车轨道5将钢包7运送至所述RH真空室2下方;
钢包卷扬提升装置3提升钢包7,使所述RH真空室插入管浸入钢包7内的钢水中;
第一钢包车1空载沿钢包车轨道5返回冶炼炉,等待冶炼炉座罐出下一炉钢;
RH真空室2完成钢水精炼,钢包卷扬提升装置3将钢水精炼后地钢包9放在第二钢包车4上;
第二钢包车4装载钢包9至浇铸接收跨;行车起吊钢包9至铸机受钢位;
第二钢包车4空载沿钢包车轨道5返回RH真空室2旁;
浇铸完后的空钢包8沿空钢包过渡轨道6返回冶炼炉出钢跨;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循环生产。
本具体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1、第一钢包车1和第二钢包车4除可完成正常工艺条件下的钢水交接功能外,还可互为备用,避免钢包车故障造成生产的中断。
2、节约了冶炼炉出钢后钢水的倒运时间,与原离线布置相比,可节约行车倒运时间10分钟左右。有效提高了RH精炼处理比例,能使RH精炼处理比例达到80%以上。
3、由于每罐钢水从出钢到浇铸的在途时间的缩短,可减少整个过程温降约10℃,出钢温度亦可相应减少,
4、每炉钢水可减少一次钢水的吊运过程,炉后起吊重罐的行车作业率大幅下降,因而减少了炉后出钢跨大型行车的数量。常规为炉后出钢跨大型行车的数量2台,目前只需1台既可满足需要。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