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制陶粒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制陶粒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23449.0(22)申请日 2014.12.02B28B 15/00(2006.01)C02F 11/00(2006.01)(71)申请人 中联重科物料输送设备有限公司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麓谷高新开发区林语路 288 号办公楼 3020 室申请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 肖业恒 骆琪胜 王军正 钟毅生曾建晖(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代理人 吴贵明 张永明(54) 发明名称污泥制陶粒系统(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污泥制陶粒系统包括 :轮碾机 ;均化搅拌机,设置在。
2、轮碾机的下方,用于均化轮碾机所加工完成的物料;成型设备,设置在均化搅拌机的下方,用于对均化搅拌机均化的物料进行成球定型。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轮碾机、均化搅拌机和成型设备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利于节约污泥制陶粒系统占用的场地的面积。进一步地,有利于利用重力实现物料的输送,减少物料传送的设备,降低了污泥制陶粒系统的出现故障的几率,降低了系统维护的压力。(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3967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CN 104493967 A1/1 页21.一。
3、种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碾机 (4) ;均化搅拌机 (7),设置在所述轮碾机 (4) 的下方,用于均化所述化轮碾机 (4) 所加工完成的物料 ;成型设备 (9),设置在所述均化搅拌机 (7) 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均化搅拌机 (7) 均化的所述物料进行成球定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轮碾机(4)备料的配料机 (2),所述配料机 (2) 包括 :控制器 ;至少两个配料斗 (21),每个配料斗 (21) 的出料口的下方均设置有称量装置,所述称量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
4、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料机 (2),包括配料斗 (21),用于为所述轮碾机 (4) 备料的配料机 (2) ;送料机构 (3),包括箕斗 (31) 和箕斗输送轨道,所述箕斗输送轨道由所述配料斗 (21)的出料口的下方延伸至所述轮碾机(4)的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箕斗(3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仓室 (5),所述轮碾机(4)、均化搅拌机 (7) 和所述成型设备 (9) 均设置在所述仓室 (5) 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室(5)包括钢结构架和罩设在所述钢结构架上的密封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制陶粒。
5、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碾机(4)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均化搅拌机 (7) 的进料口内的导料槽 (6)。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 (6) 呈筒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9)为集成式搅拌成球整形机,所述成型设备 (9) 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双轴搅拌部、成球部和整形部。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仓 (8),所述缓冲仓 (8) 设置在所述成型设备 (9) 和所述均化搅拌机 (7) 之间,所述缓冲仓 (8) 的进料口用于接收所述均化搅拌机 (7) 均化的所述物料,所述缓冲。
6、仓 (8) 的出料口用于向所述成型设备 (9) 输送所述物料。10.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仓 (8) 的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缓冲仓 (8) 的上端并与所述均化搅拌机 (7)的出料口相对设置 ;和 / 或,所述缓冲仓 (8) 的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缓冲仓 (8) 的下端并与所述成型设备 (9) 的进料口相对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焙烧窑炉 (12) ;波纹挡边输送机(10),由所述成型设备(9)的出料口延伸至所述焙烧窑炉(12)的进料口。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93967 A1/4 页3污泥制陶粒系统。
7、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泥制陶粒系统。背景技术0002 一直以来,受困于产业水平与成本要求,我国污泥资源化处置似乎“遥遥无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利用粘土、页岩制作建筑材料陶粒来协同处置少量污泥的方法,不断被一些陶粒生产厂家采用。现有技术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存在生产场地的占地面积大、粉尘污染严重、能耗均较大等问题,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些问题已不容忽视、急待解决。0003 图 1 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污泥制陶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 2 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工作流程图。0004 首先,第一装载机 1将预先配比好的原料装入配料斗 2,经第一皮带输。
8、送机 3输送至轮碾机 4进行轮碾 ;0005 然后,第二皮带输送机 5将轮碾后的混合物料输送至陈化料仓 6进行 8 小时左右的自然均化 ( 陈化 ) ;0006 再后,第二装载机 7将均化后的物料运至第三皮带输送机 8的受料斗,第三皮带输送机 8 再将其输送至双轴搅拌机 9进行二次搅拌 ;0007 再后,第四皮带输送机 10将二次搅拌后的物料输送至成球机 11,成球机 11造粒后再通过整形机 12 进行整形 ;0008 最后,经过整形后球粒,由波纹挡边输送机 13将其输送入回转焙烧窑炉 14进行焙烧。0009 上述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存在以下的缺点 :0010 1、占地面积大,0011 采用 4 。
9、条皮带输送机、2 台装载机、1 个需储存均化物料用量为 8 小时以上的陈化料仓。这些设备虽可纵横交错布置,但任需占用较大的地表面积。0012 2、能耗较高,0013 采用 4 条皮带输送机反复向上输送物料、2 台装载机装载物料,将消耗较高的能源。0014 3、生产场地的粉尘及噪音较大、显得混乱,环境恶劣,0015 生产场地中,虽然原料均具有一定的含水率,并无粉尘,但 4 条皮带输送机输送、转运这些原料时必然会有皮带粘料、返料、跑偏撒料发生,原料洒落到皮带输送机机架上和地面后,随着水分不断蒸发即产生大量的粉尘 ;现场运行设备较多,必将产生较大噪音 ;设备纵横交错布置导致现场显得混乱。0016 4。
10、、设备工艺流程及技术落后、故障点多,不便于自动化控制。0017 生产工艺流程中,采用自然均化(陈化)工艺,技术落后 ;在陶粒的制作过程中,要求设备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设备故障点越少越好,但大量采用皮带输送机转运原料,易发生跑偏撒料,造成环境恶劣使得设备故障点曾多,不便于自动化控制。说 明 书CN 104493967 A2/4 页4发明内容0018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制陶粒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占用场地面积大的问题。001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泥制陶粒系统包括 :轮碾机 ;均化搅拌机,设置在轮碾机的下方,用于均化轮碾机所加工完成。
11、的物料 ;成型设备,设置在均化搅拌机的下方,用于对均化搅拌机均化的物料进行成球定型。0020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为轮碾机备料的配料机,配料机包括 :控制器 ;至少两个配料斗,每个配料斗的出料口的下方均设置有称量装置,称量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0021 进一步地,还包括 :配料机,包括配料斗,用于为轮碾机备料的配料机 ;送料机构,包括箕斗和箕斗输送轨道,箕斗输送轨道由配料斗的出料口的下方延伸至轮碾机的进料口的上方,箕斗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0022 进一步地,还包括仓室,轮碾机、均化搅拌机和成型设备均设置在仓室内。0023 进一步地,仓室包括钢结构架和罩设在钢结构架上的密封。
12、板。0024 进一步地,轮碾机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延伸至均化搅拌机的进料口内的导料槽。0025 进一步地,导料槽呈筒状。0026 进一步地,成型设备为集成式搅拌成球整形机,成型设备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双轴搅拌部、成球部和整形部。0027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仓,缓冲仓设置在成型设备和均化搅拌机之间,缓冲仓的进料口用于接收均化搅拌机均化的物料,缓冲仓的出料口用于向成型设备输送物料。0028 进一步地,缓冲仓的进料口设置在缓冲仓的上端并与均化搅拌机的出料口相对设置 ;和 / 或,缓冲仓的出料口设置在缓冲仓的下端并与成型设备的进料口相对设置。0029 进一步地,还包括 :焙烧窑炉 ;波纹挡边输送机,由。
13、成型设备的出料口延伸至焙烧窑炉的进料口。0030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轮碾机、均化搅拌机和成型设备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利于节约污泥制陶粒系统占用的场地的面积。进一步地,有利于利用重力实现物料的输送,减少物料传送的设备,降低了污泥制陶粒系统的出现故障的几率,降低了系统维护的压力。附图说明0031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2 图 1 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污泥制陶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 2 示出了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工作流程图 ;0034 图 3 示出了。
14、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泥制陶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35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6 1、装载机 ;2、配料机 ;2 、配料斗 ;3、送料机构 ;31、箕斗 ;4、轮碾机 ;5、仓室 ;6、导料槽 ;7、均化搅拌机 ;8、缓冲仓 ;9、成型设备 ;10、波纹挡边输送机 ;11、电气控制室 ;12、焙烧窑炉。说 明 书CN 104493967 A3/4 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0038 如图 3 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泥制陶粒系统包括 :轮碾机 4 ;均化搅拌机 。
15、7,设置在轮碾机4的下方,用于均化轮碾机4所加工完成的物料 ;成型设备9,设置在均化搅拌机7的下方,用于对均化搅拌机 7 均化的物料进行成球定型。0039 本实施例中,将轮碾机4、均化搅拌机7和成型设备9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利于节约污泥制陶粒系统占用的场地的面积。进一步地,有利于利用重力实现物料的输送,减少物料传送的设备,降低了污泥制陶粒系统的出现故障的几率,降低了系统维护的压力。0040 本实施例中,污泥制陶粒系统还包括用于为轮碾机 4 备料的配料机 2。0041 优选地,配料机2包括 :控制器 ;至少两个配料斗21,每个配料斗21的出料口的下方均设置有称量装置,称量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重量。
16、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采用控制器控制各种原料的重量,有利于提高配料的精度,进一步地提高了陶粒质量的稳定性。另外,有利于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0042 优选地,污泥制陶粒系统还包括配料机 2 和送料机构 3。配料机 2 包括配料斗 21。送料机构 3 包括箕斗 31 和箕斗输送轨道,箕斗 31 输送轨道由配料斗 21 的出料口的下方延伸至轮碾机 4 的进料口的上方,箕斗 31 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0043 箕斗 31 的上端为进料口,箕斗 31 位于配料斗 21 的出料口下方时,称重后的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箕斗 31 内,送料机构 3 将箕斗 31 提升至轮碾机 4 的进料口的上方,然后打开。
17、箕斗 31 的出料口,箕斗 31 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轮碾机 4 内以进行粉碎操作。0044 优选地,污泥制陶粒系统还包括仓室 5,轮碾机 4、均化搅拌机 7 和成型设备 9 均设置在仓室 5 内。0045 将易于产生粉尘的粉碎工序和 / 或均化搅拌工序设置在密闭的仓室 5 内,有利于降低制作陶粒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的含量。0046 进一步地,利用搅拌均化代替现有技术的自然均化 ( 陈化 ),提高了均化的效率,有利于实现流水线作业。0047 优选地,仓室 5 包括钢结构架和罩设在钢结构架上的密封板。采用钢结构形成的仓室 5,外形美观、实用,进一步地。
18、,钢结构形式的仓室 5 建设时间短,有利于缩小污泥制陶粒系统的装配工期。0048 优选地,轮碾机 4 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延伸至均化搅拌机 7 的进料口内的导料槽 6。被粉碎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导料槽6引导至均化搅拌机7内,充分地利用了重力的作用,因减少了机械设备的应用,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同时也降低了噪声。进一步地,导料槽 6延伸至均化搅拌机 7 的进料口内,有利于避免物料撒在均化搅拌机 7 外,进一步地,有利于减小物料流动所产生的粉尘。进一步地,减少了机械设备的利用,降低了污泥制陶粒系统维护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0049 优选地,导料槽 6 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封闭图形。导。
19、料槽 6 呈筒状,有利于说 明 书CN 104493967 A4/4 页6避免物料外撒。进一步地,有利于降低流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0050 优选地,成型设备9为集成式搅拌成球整形机,成型设备9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双轴搅拌部、成球部和整形部。0051 优选地,污泥制陶粒系统还包括缓冲仓 8,缓冲仓 8 设置在成型设备 9 和均化搅拌机 7 之间,缓冲仓 8 的进料口用于接收均化搅拌机 7 均化的物料,缓冲仓 8 的出料口用于向成型设备 9 输送物料。均化搅拌机 7 每次处理定量的物料,均化搅拌机 7 处理完定量的物料后,将其暂存于缓冲仓 8 中,缓冲仓 8 用于向成型设备 9 内持续且稳定。
20、输送物料。0052 优选地,缓冲仓 8 的进料口设置在缓冲仓 8 的上端并与均化搅拌机 7 的出料口相对设置 ;缓冲仓 8 的出料口设置在缓冲仓 8 的下端并与成型设备 9 的进料口相对设置。充分地利用重力完成物料的输送,减少了机械设备的利用,降低了污泥制陶粒系统维护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0053 优选地,污泥制陶粒系统还包括焙烧窑炉12和波纹挡边输送机10。波纹挡边输送机 10 由成型设备 9 的出料口延伸至焙烧窑炉 12 的进料口。波纹挡边输送机 10 用于将成型设备加工完成的物料输送至焙烧窑炉 12 进行焙烧。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4493967 A1/2 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93967 A2/2 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9396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