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物镜.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19587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1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2806.5

申请日:

2004.04.12

公开号:

CN1551154A

公开日:

2004.12.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11B 7/135申请日:20040412授权公告日:20071212终止日期:201204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1B7/135

主分类号:

G11B7/135

申请人: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木村徹; 森伸芳; 野口一能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3.04.15 JP 110770/2003; 2003.09.11 JP 319517/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李德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光拾取装置,包括:一出射波长λ的光束的光源;一个物镜包括至少两个塑料透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从光源的一侧按顺序被配置;一个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其中物镜满足下述表达式(1-1):-0.0004<Δ3SA/(NA4·f·(1-m))<0.0004(1-1);这里Δ3SA(λRMS)表示当物镜的整体温度均匀地变化时物镜的三次球面象差的变化率,f(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物镜的焦点距离,m表示物镜的倍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拾取装置,包括: 一出射波长λ的光束的光源; 一个物镜包括至少两个塑料透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 度,第二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从光 源的一侧按顺序被配置;以及 一个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 其中物镜满足下述表达式(1-1): -0.0004<Δ3SA/(NA 4 ·f·(1-m))<0.0004  (1-1) 这里Δ3SA(λRMS)表示当物镜的整体温度均匀地变化时物镜的 三次球面象差的变化率,f(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物镜的焦点 距离,m表示物镜的倍率。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物镜的温度分布在给促 动器通电时变得不均匀。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物镜满足表达式(1-1), 使得球面象差变化在光拾取装置环境温度在给促动器通电过程中波动 的情况下受到抑制。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中的至 少一个: |TA|>1.0, |TR1|>0.3, |TR2|>0.3, 这里TA(℃)表示在给促动器通电时物镜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 TR1(℃)和TR2(℃)中的每一个表示在给促动器通电时沿径向的 温度分布,TA,TR1和TR2由下列表达式所定义: TA=T1-T2(℃) TR1=(T3+T4+T5+T6)/4-T1(℃) TR2=(T3+T4+T5+T6)/4-T2(℃) 这里当给促动器通电时,T1(℃)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 的光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T2(℃)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的光盘一侧的 光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T3(℃),T4(℃),T5(℃)和T6(℃) 分别表示各点的温度,该各点是穿过第一塑料透镜的光轴上的透镜厚 度的中点并与光轴垂直的第一线和绕着光轴将第一线旋转90度所得 的线与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周相交的点,当给促动器通电时在物镜的温 度分变化成为稳定状态后测量T1至T6。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物镜的像一侧的数值孔 径NA为0.8或更大。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促动器包括一个聚焦线 圈和一个跟踪线圈,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使其 重心比第二塑料透镜的重心更靠近光源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1-2) -(1-4): -20×10 -5 /℃<ΔNL1<-2×10 -5 /℃        (1-2) 0.6<ΔNL2/ΔNL1<1.5                   (1-3) 0.1<(ΔNL2/ΔNL1)·fB/(f·(1-m))<0.2  (1-4) 这里ΔNL1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折射率的变化 率,ΔNL2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折射率的变化率,fB (mm)表示物镜的后焦点。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1-5): 3.5<f 1 ·(1-m1)/(f 2 ·(1-m2))<5.8    (1-5) 这里f 1 (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第一塑料透镜的焦点距 离,m1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学系统倍率,f 2 (mm)表示对于波长 λ的光束的第二塑料透镜的焦点距离,m2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的光学系 统倍率。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一个 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塑料透镜具 有一个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二凸缘部分,通过使第 一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彼此相接触,将第一塑 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整合成一体,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1-6),且 第一塑料透镜保持在被促动器所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            (1-6) 这里D1(mm)表示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的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径, D2(mm)表示包括第二凸缘部分的第二塑料透镜的外径。
10: 一种用于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信息和再生信息中至 少一个操作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光拾取装置。
11: 一种用于光拾取装置的物镜,包括: 至少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塑料透镜和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 第二塑料透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从光源的一侧按顺 序被配置; 其中物镜满足下列表达式(1-1) -0.0004<Δ3SA/(NA 4 ·f·(1-m))<0.0004  (1-1) 这里Δ3SA(λRMS)表示当物镜的整体温度均匀地变化时物镜的 三次球面象差的变化率,f(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物镜的焦点 距离,m表示物镜的倍率。
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物镜,其中物镜的温度分布在给促动器 通电时变得不均匀。
13: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物镜,其中物镜满足下列表达式(1-7): -0.0003<Δ3SA/(NA 4 ·f·(1-m))<0.0003  (1-7)
14: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物镜,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中的至少一 个: |TA|>1.0, |TR1|>0.3, |TR2|>0.3, 这里TA(℃)表示在给促动器通电时物镜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 TR1(℃)和TR2(℃)中的每一个表示在给促动器通电时沿径向的 温度分布,TA,TR1和TR2由下列表达式所定义: TA=T1-T2(℃) TR1=(T3+T4+T5+T6)/4-T1(℃) TR2=(T3+T4+T5+T6)/4-T2(℃) 这里当给促动器通电时,T1(℃)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 的光学面的顶点的温度,T2(℃)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的光盘一侧的光 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T3(℃),T4(℃),T5(℃)和T6(℃) 分别表示各点的温度,该各点是穿过第一塑料透镜的光轴上的透镜厚 度的中点与光轴垂直的第一线和绕着光轴将第一线旋转90度所得的 线与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周相交的点,当给促动器通电时在物镜的温度 分布变化成为稳定状态后测量T1至T6。
15: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物镜,其中物镜的像一侧的数值孔径NA 为0.8或更大。
16: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物镜,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1-2)-(1-4): -20×10 -5 /℃<ΔNL1<-2×10 -5 /℃       (1-2) 0.6<ΔNL2/ΔNL1<1.5                  (1-3) 0.1<(ΔNL2/ΔNL1)·fB/(f·(1-m))<0.2 (1-4) 这里ΔNL1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折射率的变化 率,ΔNL2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折射率的变化率,fB (mm)表示物镜的后焦点。
17: 根据权利要求16的物镜,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1-8)-(1-10): -15×10 -5 /℃<ΔNL1<-5×10 -5 /℃          (1-8) 0.7<ΔNL2/ΔNL1<1.4                     (1-9) 0.12<(ΔNL2/ΔNL1)·fB/(f·(1-m))<0.18  (1-10)
18: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物镜,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1-5): 3.5<f 1 ·(1-m1)/(f 2 ·(1-m2))<5.8          (1-5) 这里f 1 (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第一塑料透镜的焦点距 离,m1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学系统倍率,f 2 (mm)表示对于波长 λ的光束的第二塑料透镜的焦点距离,m2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的光学系 统倍率。
19: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物镜,其中第二塑料透镜是一个在第一 塑料透镜一侧是凸的弯月面透镜。
20: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物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一个位于 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塑料透镜具有一 个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二凸缘部分,通过使第一凸 缘部分的一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彼此相接触,将第一塑料透 镜和第二塑料透镜整合成一体,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1-6),且第一 塑料透镜保持在被促动器所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    (1-6) 这里D1(mm)表示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的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径, D2(mm)表示包括第二凸缘部分的第二塑料透镜的外径。
21: 一种光拾取装置,包括: 一出射波长λ的光束的光源; 一个物镜包括至少两个塑料透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 度,第二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从光 源的一侧按顺序被配置; 一个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 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1): 0.6<d 1 /f<1.2  (2-1) 这里f(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物镜的焦点距离,d 1 (mm) 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和在第一塑料透镜的光信息记录 媒体一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22: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1′): 0.6<d 1 /f<0.92  (2-1′)
23: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物镜满足表达式(2-1) 或(2-1′),使得在给促动器通电过程中当物镜中的温度分布变得不 均匀时引起的象散变化受到抑制。
24: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3) 和(2-4): TP=|TH-TL|>0.5  (2-3) TR=|TH-TC|>0.5  (2-4) 这里TP(℃)表示给促动器通电过程中物镜圆周方向的温度分布, TR(℃)表示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并且在T1(℃)表示第一塑 料透镜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T2(℃)表示第二塑料 透镜的光盘一侧的光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T3(℃),T4(℃),T5 (℃)和T6(℃)分别表示各点的温度,该各点是穿过第一塑料透镜 的光轴上的透镜厚度的中点并与光轴垂直的第一线和绕着光轴将第一 线旋转90度所得的线与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周相交的点时,当给促动器 通电时在物镜的温度分布变化成为稳定状态后测量T1至T6,TH表 示T3至T6中的最高温度,TL表示T3至T6中的最低温度,TC是 T1和T2的平均温度。
25: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5): 0.1<d 12 /f<0.4  (2-5) 这里d 12 表示在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在光轴上的距离。
26: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物镜的像一侧的数值 孔径NA为0.8或更大。
27: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促动器包括一个聚焦 线圈和一个跟踪线圈,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使 其重心比第二塑料透镜的重心更靠近光源一侧。
28: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一 个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塑料透镜 具有一个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二凸缘部分,通过使 第一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彼此相接触,将第一 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整合成一体,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2-6), 且第一塑料透镜保持在被促动器所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    (2-6) 这里D1(mm)表示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的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径, D2(mm)表示包括第二凸缘部分的第二塑料透镜的外径。
29: 根据权利要求28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7): 0.4<E1/D1<0.65    (2-7) 这里E1(mm)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有效直 径。
30: 一种用于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信息和再生信息中至 少一个操作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21中描述的光拾取装置。
31: 一种光拾取装置,包括: 一出射波长λ的光束的光源; 一个物镜包括至少两个塑料透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 度,第二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从光 源的一侧按顺序被配置; 一个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 其中下述表达式(2-2)被满足: 2.2<f 1 ·(1-β1)/(f 2 ·(1-β1))<4.2    (2-2) 这里f 1 (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第一塑料透镜的焦点距离, β1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倍率,f 2 (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第二塑 料透镜的焦点距离,β2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的倍率。
32: 根据权利要求3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2′): 2.2<f 1 ·(1-β1)/(f 2 ·(1-β1))<4.0    (2-2′)
33: 根据权利要求3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物镜满足表达式(2-2) 或(2-2′),使得在给促动器通电过程中当物镜中的温度分布变得不 均匀时引起的象散变化受到抑制。
34: 根据权利要求3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3) 和(2-4): TP=|TH-TL|>0.5  (2-3) TR=|TH-TC|>0.5  (2-4) 这里TP(℃)表示给促动器通电过程中物镜圆周方向的温度分布, TR(℃)表示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并且在T1(℃)表示第一塑 料透镜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T2(℃)表示第二塑料 透镜的光盘一侧面的光学的面顶点的温度,T3(℃),T4(℃),T5 (℃)和T6(℃)分别表示各点的温度,该各点是穿过第一塑料透镜 的光轴上的透镜厚度的中点并与光轴垂直的第一线和绕着光轴将第一 线旋转90度所得的线与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周相交的点时,当给促动器 通电时在物镜的温度分布变化成为稳定状态后测量T1至T6,TH表 示T3至T6中的最高温度,TL表示T3至T6中的最低温度,TC是 T1和T2的平均温度。
35: 根据权利要求3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5): 0.1<d 12 /f<0.4  (2-5) 这里d 12 表示在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在光轴上的距离,f (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物镜的焦点距离,
36: 根据权利要求32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物镜的像一侧的数值 孔径NA为0.8或更大。
37: 根据权利要求32的光拾取装置,其中促动器包括一个聚焦 线圈和一个跟踪线圈,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使 其重心比第二塑料透镜的重心更靠近光源一侧。
38: 根据权利要求32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一 个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塑料透镜 具有一个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二凸缘部分,通过使 第一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彼此相接触,将第一 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整合成一体,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2-6), 且第一塑料透镜保持在被促动器所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    (2-6) 这里D1(mm)表示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的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径, D2(mm)表示包括第二凸缘部分的第二塑料透镜的外径。
39: 根据权利要求38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7): 0.4<E1/D1<0.65    (2-7) 这里E1(mm)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有效直 径。
40: 一种用于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信息和再生信息中至 少一个操作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32中描述的光拾取装置。
41: 一种用于光拾取装置的物镜,包括: 至少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塑料透镜和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 第二塑料透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从光源的一侧按顺 序被配置; 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1): 0.6<d 1 /f<1.2  (2-1) 这里f(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物镜的焦点距离,d 1 (mm) 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和第一塑料透镜的光信息记录媒 体一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42: 根据权利要求41的物镜,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1′): 0.6<d 1 /f<0.92  (2-1′)
43: 根据权利要求41的物镜,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3)和(2-4): TP=|TH-TL|>0.5  (2-3) TR=|TH-TC|>0.5  (2-4) 这里TP(℃)表示给促动器通电过程中物镜圆周方向的温度分布, TR(℃)表示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并且在T1(℃)表示第一塑 料透镜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T2(℃)表示第二塑料 透镜的光盘一侧面的光学的面顶点的温度,T3(℃),T4(℃),T5 (℃)和T6(℃)分别表示各点的温度,该各点是穿过第一塑料透镜 的光轴上的透镜厚度的中点并与光轴垂直的第一线和绕着光轴将第一 线旋转90度所得的线与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周相交的点时,当给促动器 通电时在物镜的温度分布变化成为稳定状态后测量T1至T6,TH表 示T3至T6中的最高温度,TL表示T3至T6中的最低温度,TC是 T1和T2的平均温度。
44: 根据权利要求41的物镜,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5): 0.1<d 12 /f<0.4  (2-5) 这里d 12 表示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在光轴上的距离。
45: 根据权利要求41的物镜,其中物镜的像一侧的数值孔径NA 为0.8或更大。
46: 根据权利要求41的物镜,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2-8)满足: 1.0<(r2+r1)/(r2-r1)<1.7    (2-8) 这里r1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2表示光信息记录媒体一侧的光学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47: 根据权利要求41的物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一个位于 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塑料透镜具有一 个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二凸缘部分,通过使第一凸 缘部分的一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彼此相接触,将第一塑料透 镜和第二塑料透镜整合成一体,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2-6),且第一 塑料透镜保持在被促动器所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    (2-6) 这里D1(mm)表示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的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径, D2(mm)表示包括第二凸缘部分的第二塑料透镜的外径。
48: 根据权利要求47的物镜,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7): 0.4<E1/D1<0.65    (2-7) 这里E1(mm)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有效直 径。
49: 一个用于光拾取装置的物镜,包括: 至少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塑料透镜和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 第二塑料透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从光源的一侧按顺 序被配置; 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2): 2.2<f 1 ·(1-β1)/(f 2 ·(1-β1))<4.2    (2-2) 这里f 1 (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第一塑料透镜的焦点距离, β1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倍率,f 2 (mm)表示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第二塑 料透镜的焦点距离,β2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的倍率。
50: 根据权利要求49的物镜,其中下述表达式(2-2′)被满足: 2.2<f 1 ·(1-β1)/(f 2 ·(1-β1))<4.0    (2-2′)
51: 根据权利要求49的物镜,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3)和(2-4): TP=|TH-TL|>0.5  (2-3) TR=|TH-TC|>0.5  (2-4) 这里TP(℃)表示给促动器通电过程中物镜圆周方向的温度分布, TR(℃)表示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并且在T1(℃)表示第一塑 料透镜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T2(℃)表示第二塑料 透镜的光盘一侧面的光学的面顶点的温度,T3(℃),T4(℃),T5 (℃)和T6(℃)分别表示各点的温度,该各点是穿过第一塑料透镜 的光轴上的透镜厚度的中点并与光轴垂直的第一线和绕着光轴将第一 线旋转90度所得的线与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周相交的点时,当给促动器 通电时在物镜的温度分布变化成为稳定状态后测量T1至T6,TH表 示T3至T6中的最高温度,TL表示T3至T6中的最低温度,TC是 T1和T2的平均温度。
52: 根据权利要求49的物镜,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5): 0.1<d 12 /f<0.4  (2-5) 这里d 12 表示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在光轴上的距离。
53: 根据权利要求49的物镜,其中物镜的像一侧的数值孔径NA 为0.8或更大。
54: 根据权利要求49的物镜,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2-8): 1.0<(r2+r1)/(r2-r1)<1.7    (2-8) 这里r1表示第二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2表示光信息记录媒体一侧的光学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55: 根据权利要求49的物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一个位于 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塑料透镜具有一 个位于光学功能部分外部的外围部分的第二凸缘部分,通过使第一凸 缘部分的一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彼此相接触,将第一塑料透 镜和第二塑料透镜整合成一体,其中满足下列表达式(2-6),且第一 塑料透镜保持在被促动器所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    (2-6) 这里D1(mm)表示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的第一塑料透镜的外径, D2(mm)表示包括第二凸缘部分的第二塑料透镜的外径。
56: 根据权利要求55的物镜,其中满足下述表达式(2-7): 0.4<E1/D1<0.65    (2-7) 这里E1(mm)表示第一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有效直 径。

说明书


光拾取装置、 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物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物镜。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的光盘的高密度化,在向这些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再生中所使用的物镜,由于使聚光点变得更小这样的要求而会使用其数值孔径(NA)高的物镜。

    例如,在使用波长λ为405nm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光源的高密度光盘中,为达到高密度化,需要像一侧数值孔径NA为0.85左右的物镜。

    另外,对于在向CD(光盘)、MO(光磁盘)、DVD(数字化视频光盘)等光盘的记录/再生中所使用的物镜,由于通过轻量而且使用金属模的射出成型以低成本能大量生产等理由,主要使用塑料透镜。因此,在高密度光盘的光拾取装置中,由于同样的理由,作为物镜也最好使用塑料透镜。

    但是,为制造一边确保能够大量生产的制造公差,一边实现NA0.85这样的高数值孔径地物镜,因为将光焦度分开在2个透镜中并缓和各自的透镜的制造公差,因此有必要至少设置2组透镜,例如,专利文献1和2那样的2组构成的高NA塑料透镜被提案。

    【专利文献1】

    特开2002-236252号公报

    【专利文献1】

    特开2003-6908号公报

    但是,在光拾取装置中,一般地,通过用促动器使物镜在光轴方向、盘的直径方向移动从而进行聚焦和跟踪,这时利用通过在构成促动器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中使电流流过而在与磁体之间产生的电磁力,驱动物镜。

    然而,在象上述那样驱动2组构成的高NA塑料透镜的场合,人们知道,在现有的构成中没有的新的问题会产生。因为与现有所使用的1组构成的塑料透镜比较有体积变大的倾向,所以如果在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中使电流流过,那么由于这些线圈的发热的影响在物镜内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另一方面,在光拾取装置内,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和聚焦线圈/跟踪线圈的发热等影响而温度发生变化。

    而且,如果物镜内在产生了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状态下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发生变化,那么高NA塑料透镜的球面象差将产生大的变化,并给对于高密度光盘的信息的记录/再生带来障碍。这是因为:即使与温度分布大致均匀状态的透镜比较由温度产生的球面象差的恶化也剧烈,尤其在与玻璃透镜比较中,折射率大10倍以上,因此该差异与NA的4次方成比例,变得更大。

    尤其是,因为对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的通电量越大,发热量越大,其结果,物镜内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变得更大,所以在光拾取装置的动作中的高NA塑料透镜的球面象差的变化(恶化)问题显著。

    而且,设计/配置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以便相对物镜的光轴变成旋转对称,这一点在促动器的机构上很困难,所以在促动器的动作中,在物镜内对于光轴产生非旋转对称的温度分布,其结果,物镜的象散发生变化。尤其,在将物镜设定为2组塑料透镜的场合,由于将对于NA0.85的光线的光焦度分配在2个透镜中,因此,在各自透镜内的光线通过高度的变化小,容易受到伴随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因此,上述的象散变化变大,并使对于光盘的记录/再生特性受到恶劣影响。

    但是,专利文献1和2中所公布的技术虽然都是在构成物镜的2个塑料透镜的温度均匀地变化时,修正通过这些透镜的形状变化或折射率变化产生的球面象差,但是象上述那样,在受到促动器驱动时的热的影响并在物镜内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状态下,没有关于在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的场合产生的球面象差恶化和象散恶化的问题的记载,当然也谈不上有什么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就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由2个塑料透镜构成的物镜内产生了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状态下,在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的场合,也能够使球面象差的恶化减小,并对高密度光盘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尤其,提供一种在对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的通电量变大的场合,也能够使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时的球面象差的变化量减小,并对高密度光盘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以及使用了该光拾取装置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另外,提供一种由2个塑料透镜构成,作为高密度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是合适的物镜,在该物镜内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状态下,即使在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的场合,也良好地进行记录/再生。

    而且,提供一种当在由2个塑料透镜构成的物镜内对光轴产生非旋转对称的温度分布的场合,能够使象散的变化量减小,并对高密度光盘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以及使用了该光拾取装置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为解决以上的课题,第1实施形态中的项1-1中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具备出射波长λ的光束的光源,由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塑料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塑料透镜的至少2个以上的塑料透镜组成的物镜,以及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并通过对于所述促动器的通电时的发热使所述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成不均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镜整体的温度均匀地变化的场合,在将所述物镜的3次球面象差的变化率规定为Δ3SA(λRMS),将对于所述波长λ的光束的所述物镜的焦点距离和光学系统倍率规定为f(mm)和m时,所述物镜满足下式(1-1):

    -0.0004<Δ3SA/(NA4·f·(1-m))<0.0004·(1-

    1)

    另外,第2实施形态中的项2-1中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具备出射波长λ的光束的光源,由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塑料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塑料透镜的至少2个以上的塑料透镜组成的物镜,以及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并通过对于所述促动器通电时的发热使所述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成不均匀,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物镜的焦点距离设定为f(mm),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和光信息记录媒体一侧光学面的光轴上的间隔设定为d1(mm)时,所述物镜满足下式(2-1)。

    0.6<d1/f<1.2    (2-1)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光拾取装置的构成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2是表示物镜的构造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3是表示促动器的构造的主要部分平面图(a)和主要部分纵向截面图(b)。

    图4是表示在物镜内给与光轴方向的线性温度分布时的温度特性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在物镜内给与直径方向的2次温度分布时的温度特性的曲线图。

    图6是用于说明关于“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物镜的正视图(a)、侧视图(b)和背面图(c)。

    图7是表示实施例2-1~实施例2-3和比较例2的物镜中的TR和3次象散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形态]

    开始,说明关于第1实施形态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如图2和图6(a)~(c)所示那样,构成物镜OBJ的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具有在比该光学功能部分(图6中斜线部分)更靠近周边一侧的部分分别与光学功能部分一体地被形成的第1凸缘部分FL1和第2凸缘部分FL2,通过将第1凸缘部分和第2凸缘部分的一部分彼此(图6中对接部分M)对接,使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一体化。

    然后,在促动器驱动时(向促动器通电时),在将第1面(第1塑料透镜L1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的面顶点P1的温度设定为T1(℃),将第4面(第2塑料透镜L2的光盘一侧的光学面)的面顶点P2的温度设定为T2(℃),将经过第1塑料透镜L1的透镜厚度(光轴上的厚度)的中点并与光轴垂直的任意的线CL和以光轴为中心使线CL旋转90度的线CL’与第1凸缘部分FL1的外周相交的点P3、P4、P5、P6的温度分别设定为T3(℃)、T4(℃)、T5(℃)、T6(℃)时,在用

    TA=T1-T2(℃)

    TR1=(T3+T4+T5+T6)/4-T1(℃)

    TR2=(T3+T4+T5+T6)/4-T2(℃)被定义的、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直径方向的温度分布TR1和TR2满足以下的3个条件(R1)~(R3)的任何1个的场合,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另外,T1~T6对促动器通电时的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化已成为稳定状态后测定。

    |TA|>1.0℃…(R1)

    |TR1|>0.3℃…(R2)

    |TR2|>0.3℃…(R3)

    另外,所谓“整个物镜的温度均匀地变化了的场合”是指上述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直径方向的温度分布TR1和TR2全部满足上述3个条件(R1)~(R3)的场合。

    另外,“整个物镜的温度在均匀地变化了的场合的物镜的3次球面象差的变化率Δ3SA(λRMS)”是,当在25℃的环境温度下,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化已成为稳定状态的状态下测定的波象差的3次球面象差成分设定为3SA(λRMS),在55℃的环境温度下,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化已成为稳定状态的状态下测定的波象差的3次球面象差成分设定为3SA’(λRMS),这时,用Δ3SA=(3SA’-3SA)/(55-25)被算出。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化成为稳定状态”是指温度变化率的绝对值在P1~P6(参照图6)的全部测定点变成0.1℃/分以内。

    此外,波象差的3次球面象差成分的符号在修正过度(超过)的场合设定为“+”,在修正不足(低于)的场合设定为“-”。

    另外,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物镜的焦点距离f(mm)是指在25℃的环境温度下测定的焦点距离。

    另外,本发明是对于作为光信息记录媒体的高密度光盘能适用,作为高密度光盘被列举了使用波长400nm左右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光源和将像一侧数值孔径提高到0.85左右的物镜的保护基片厚0.1mm左右的光盘,以及使用波长400nm左右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光源和将像一侧数值孔径设定为0.65左右的物镜的保护基片厚0.6mm左右的光盘。

    如果依据第1实施形态中的项1-1中记载的构成,那么通过设计使物镜满足(1-1)式,从而即使在使用了由至少2组以上的构成组成的塑料透镜所构成的物镜的光拾取装置中,也能够抑制使用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的球面象差的恶化变小,并也能够对高密度光盘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

    此外,更希望设计物镜以便满足-0.0003<Δ3SA/(NA4·f·(1-m))<0.0003。在该场合,在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中使大的电流通过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已变化时的球面象差的变化(恶化)变小。

    此外,作为物镜内的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例如,列举了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和对光轴旋转对称的直径方向的温度分布,或者合并形成这2种温度分布的温度分布等。

    下面,说明在第1实施形态中的所希望的构成。

    项(1-2)中记载的构成,是项(1-1)中记载的光拾取装置,通过所述物镜满足上述式(1-1),在对于所述促动器的通电时抑制所述光拾取装置的环境温度已变化的场合的球面象差变化。

    项1-3记载的构成是项1-1或项1-2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在将对于所述促动器的通电时的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设定为TA(℃),将径向的温度分布设定为TR1(℃)、TR2(℃)时,满足|TA|>1.0、|TR1|>0.3、|TR2|>0.3的至少任何1个。

    项1-4记载的构成是项1-1~1-3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所述物镜的像一侧数值孔径被设定为0.8以上。

    如果依据项1-4记载的构成,那么能得到与项1-1~1-3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的同时,对于使用波长400nm左右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光源和像一侧数值孔径为0.85的物镜的保护基片厚度0.1mm左右的高密度光盘,能够适合使用光拾取装置。

    项1-5记载的构成是1-1~1-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所述促动器至少具备聚焦用的线圈和跟踪用的线圈,所述促动器至少具备聚焦用的线圈和跟踪用的线圈中至少一方被配置成使其重心比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重心位置更靠近所述光源一侧。

    项1-6记载的构成是项1-1~项1-5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在将对于温度变化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率规定为ΔNL1,将对于温度变化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率规定为ΔNL2,将所述物镜的后焦点规定为fB(mm)时,满足下式(1-2)~(1-4)。

    -20×10-5/℃<ΔNL1<-2×10-5/℃…(1-2)

    0.6<ΔNL2/ΔNL1<1.5…(1-3)

    0.1<(ΔNL2/ΔNL1)·fB/(f·(1-m))<0.2…

    (1-4)

    如果依据项1-6记载的构成,那么在能得到与项1-1~项1-5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的同时,设计第1塑料透镜和第2塑料透镜,以便使对于温度变化的第1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1和对于温度变化的第2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2满足上述(1-2)式和(1-3)式,而且,使组合第1塑料透镜和第2塑料透镜构成的物镜的后焦点fB对光学系统倍率m满足上述(1-4)式,从而能够得到满足上述(1-1)式的物镜。

    项1-7记载的构成是项1-1~1-6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在将对于所述波长λ的光束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焦距规定为f1(mm),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光学系统倍率规定为m1,将对于所述波长λ的光束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焦距规定为f2(mm),将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光学系统倍率规定能够为m2时,满足下式(1-5)。

    3.5<f1·(1-m1)/(f2·(1-m))<5.8…(1-5)

    如果依据项1-7记载的构成,能得到项1-1~1-6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

    项1-8记载的构成是项1-1~1-7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所述第1塑料透镜在比其光学功能部分更周边一侧的部分具有第1凸缘部分,所述第2塑料透镜在比其光学功能部分更周边一侧的部分具有第2凸缘部分,通过将所述第1凸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2凸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对接,所述第1塑料透镜和所述第2塑料透镜被一体化,在将包含所述第1凸缘部分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外径规定为D1(mm),将包含所述第2凸缘部分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外径规定为D2(mm)时,所述第1塑料透镜在满足下式(1-6)的同时,被保持在由所述促动器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1-6)

    如果依据项1-8记载的构成,那么能得到与项1-1~项1-7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的同时,组合2个塑料透镜所构成的所谓2组构成的高NA的物镜一般有被配置在光源一侧的第1塑料透镜的体积比第2塑料透镜的体积变大的倾向。为此,为提高促动器对物镜的驱动精度,希望对第1塑料透镜的第1凸缘部分和第2塑料透镜的第2凸缘部分的关系进行设定以便满足上述的(1-6)式,并使第1塑料透镜保持在线圈架中。

    在该场合,由于第1塑料透镜规定被配置在更接近成为光拾取装置的动作中的热源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的位置,因此在物镜内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但在本第1实施形态的光拾取装置中,因为物镜被设计成满足上述的(1-1)式,所以在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已变化的场合,能够抑制起因于这样的物镜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发生的球面象差变化变小,并能对高密度光盘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

    项1-9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装载着项1-1~项1-8记载的任何一项的光拾取装置,并可执行对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和被记录在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的再生中的至少一方。

    项1-10记载的构成是由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塑料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塑料透镜的至少2个以上的塑料透镜组成的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在将整个所述物镜的温度均匀变化的场合的所述物镜的3次球面象差的变化率规定为Δ3SA(λRMS),将对于所述波长λ的光束的所述物镜的焦距和光学系统倍率规定为f(mm)和m时,通过所述物镜满足下式(1-1),依靠对于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的通电时的发热,在所述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成不均匀的状态下,抑制光拾取装置的环境温度已变化的场合的球面象差变化。

    -0.0004<Δ3SA/(NA4·f·(1-m))<0.0004…

    (1-1)

    如果依据项1-10记载的构成,通过设计物镜以便满足(1-1)式,在使用了由至少2组以上的构成组成的塑料透镜所构成的物镜的光拾取装置中,也能够抑制使用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中的球面象差的恶化变小,对于高密度光盘也能够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

    项1-11记载的构成是项1-10记载的物镜,并满足下式(1-7)。

    -0.0003<Δ3SA/(NA4·f·(1-m))<0.0003…

    (1-7)

    如果依据项1-11记载的构成,在能得到与项1-10相同的效果的同时,对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在大电流被通电的状态下,在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时,能够抑制球面象差的变化(恶化)变小。

    项1-12记载的构成是项1-10或项1-11记载的物镜,在将对于所述促动器的通电时的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设定为TA(℃),将径向的温度分布设定为TR1(℃)、TR2(℃)时,满足|TA|>1.0、|TR1|>0.3、|TR2|>0.3的至少任何1个。

    项1-13记载的构成是项1-10或项1-12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并设定像一侧数值孔径为0.8以上。

    如果依据项1-13记载的构成,那么在能得到与项1-10~项1-12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的同时,对于使用波长400nm左右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光源和像一侧数值孔径NA为0.85左右的物镜的保护基片厚度0.1mm左右的高密度光盘能够适当地被使用。

    项1-14记载的构成是项1-10~项1-13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在将对于温度变化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率规定为ΔNL1、将对于温度变化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率规定为ΔNL2、将所述物镜的后焦规定为fB(mm)时,满足下式(1-2)~(1-4)。

    -20×10-5/℃<ΔNL1<-2×10-5/℃…(1-2)

    0.6<ΔNL2/ΔNL1<1.5…(1-3)

    0.1<(ΔNL2/ΔNL1)·fB/(f·(1-m))<0.2…

    (1-4)

    如果依据项1-14记载的构成那么在能得到与项1-10~项1-13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的同时,设计第1塑料透镜和第2塑料透镜,以便使对于温度变化的第1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1和对于温度变化的第2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2满足上述(1-2)式和(1-3)式,而且,使组合第1塑料透镜和第2塑料透镜所构成的物镜的后焦点fB对光学系统倍率满足上述(1-4)式,能够得到满足上述(1-1)式的物镜。

    象1-15记载的构成是项1-14记载的物镜,并满足下式(1-8)~(1-10)。

    -15×10-5/℃<ΔNL1<-5×10-5/℃…(1-8)

    0.7<ΔNL2/ΔNL1<1.4…(1-9)

    0.12<(ΔNL2/ΔNL1)·fB/(f·(1-m))<0.1

    8…(1-10)

    如果依据项1-15记载的构成,那么在能得到与项1-14相同的效果的同时,在对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的通电量变大的场合,在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时,也能够抑制球面象差的变化(恶化)变小。

    项1-16记载的构成是项1-10~项1-15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在将对于所述波长λ的光束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焦距规定为f1(mm),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光学系统倍率规定为m1,将对于所述波长λ的光束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焦距规定为f2(mm),将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光学系统倍率规定为m2时,满足下式(1-5)。

    3.5<f1·(1-m1)/(f2·(1-m))<5.8…(1-5)

    如果依据项1-16记载的构成,那么能得到与项1-10~项1-15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

    项1-17记载的构成是项1-10~项1-16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所述第2塑料透镜在所述第1塑料透镜一侧是凸的弯月面透镜。

    如果依据1-17记载的构成,那么在能得到与项1-10~项1-16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的同时,在组合2个塑料透镜所构成的所谓2组构成的高NA的物镜中,如果设计其形状以便满足(1-4)式,那么在具有画面视角的光束入射到该物镜时,在最终面(最接近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光学面)中产生的慧差变大,对于光源的位置调整的公差变严格。

    因此,通过将第2塑料透镜的形状做成向第1塑料透镜一侧凸的弯月面透镜,能够减少上述慧差的发生,并能缓和对于光源的位置调整的公差。

    项1-18记载的构成是项1-10~项1-17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所述第1塑料透镜在比其光学功能部分更周边一侧的部分具有第1凸缘,所述第2塑料透镜在比其光学功能部分更周边一侧的部分具有第2凸缘,通过对接所述第1凸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2凸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使所述第1塑料透镜和所述第2塑料透镜一体化,在将包含了所述第1凸缘部分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外径规定为D1(mm),将包含了所述第2凸缘部分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外径规定为D2(mm)时,在满足下式(1-6)的同时,所述第1塑料透镜被保持在由所述促动器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1-6)

    如果依据项1-18记载的构成,那么在能得到与项1-10~项1-17的任何一项相同的效果的同时,组合2个塑料透镜所构成的所谓2组构成的高NA的物镜一般有被配置在光源一侧的第1塑料透镜的体积比第2塑料透镜的体积变大的倾向。为此,为要提高促动器的物镜的驱动精度,希望设定第1塑料透镜的第1凸缘部分和第2塑料透镜的第2凸缘部分的关系以便满足上述的(1-6)式,并将第1塑料透镜保持在线圈架中。

    在该场合,由于第1塑料透镜规定被配置在更接近作为光拾取装置的动作中的热源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的位置,因此在物镜内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但因为物镜被设计成满足上述的(1-1)式,所以在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已变化的场合,能够抑制起因于这样的物镜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球面象差变化变小,并能对高密度光盘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关于能适用于第1实施形态和第2实施形态的本发明的物镜、光拾取装置以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图1是光拾取装置PU的概略图,光拾取装置PU由作为出射波长λ的光源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LD、偏振光束分离器BS、准直仪透镜CL、1/4波长板WP、光圈ST、物镜OBJ、聚焦/跟踪用的2轴促动器AC、圆柱形透镜CY、凹透镜NL和光检测器PD等构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方便起见,有时候将沿着光轴方向面向光源的方向记作“前方”,将面向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向记作“后方”。

    从青紫色半导体激光LD射出的波长λ的发散光束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BS,经过准直仪透镜CL和1/4波长板WP变成了圆偏振光的平行光束后,通过光圈ST它的光束直径被限制,通过物镜OBJ经由高密度光盘OD的保护层PL变成在信息记录面RL上所形成的点。

    在信息记录面RL上通过信息凹坑被调制的反射光再透过物镜OBJ、光圈ST、1/4波长板WP和准直仪透镜CL后,变成收敛光束,通过偏振光束分离器BS被反射,通过经过圆柱形透镜CY、凹透镜NL给出象散,并在光检测器PD中聚光。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的输出信号能够读取被记录在光盘OD中的信息。

    如图2所示那样,物镜OBJ具有经由高密度光盘OD的保护层PL将来自青紫色半导体激光LD的激光光聚焦在信息记录面RL上的功能。

    物镜OBJ是由具有被配置在青紫色半导体激光LD一侧的正光焦度的第1塑料透镜L1、具有被配置在高密度光盘OD一侧的正光焦度的第2塑料透镜L2构成的2组构成的塑料透镜,组合这2个塑料透镜所得到的像一侧数值孔径NA是0.85。

    此外,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物镜OBJ可以是至少2组以上的塑料透镜构成,不受本实施形态所示那样只是2组的构成的限定。

    此外,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在比它的光学功能部分(在图2中斜线部分)更周边一侧的部分分别具有与光学功能部分一体地被形成的第1凸缘部分FL1和第2凸缘部分FL2,通过将第1凸缘部分FL1和第2凸缘部分FL2的一部分彼此之间(图2中对接部分M)对接,使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一体化。

    另外,包含第1凸缘部分FL1的第1塑料透镜L1的外径D1(mm)比包含第2凸缘部分FL2的第2塑料L2的外径D2(mm)大,即,就会满足上述式(6)。

    由此,被配置在光源一侧的第2塑料透镜L1的体积比第2塑料透镜L2的体积变大,如后述那样,能够提高被保持在线圈架B中的状态下的物镜OBJ的促动器AC的驱动精度(定位精度)。

    图3(a)、(b)是物镜OBJ附近的详细图。

    物镜OBJ通过第1塑料透镜L1的第1凸缘部分FL1的对接,被保持在用2轴促动器AC所驱动的线圈架B中。此外,2轴促动器AC的动作由于众所周知而省略说明。另外,符号MG表示磁体。

    通常,从确保物镜OBJ的动作距离(作用距离)的观点出发,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往往被配置在比物镜OBJ的后端(在本实施形态中是第2塑料透镜L2的出射面)更前方,另外,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的重心GC和GC’就会位于各线圈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中心附近。

    因此,聚焦线圈FC和跟踪TC就会使其重心位置GC和GC’比第2塑料透镜L2的重心位置GL2更靠近青紫色半导体激光LD一侧。

    此处,在光拾取装置PU的动作中,物镜OBJ的温度受到从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产生的热影响而上升,但如上述那样,由于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被配置在比第2塑料透镜L2更前方,因此第1塑料透镜L1的入射面的周缘部分的温度变得比第2塑料透镜L2的出射面的光轴附近的温度高,在物镜OBJ内就会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

    但是,在涉及本第1实施形态的光拾取装置PU中,因为物镜OBJ被设计成满足上述(1-1)式,所以在物镜OBJ内,在产生了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状态下,即使光拾取装置PU内的温度发生变化,也能够抑制球面象差变化变小,并能对高密度光盘OD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

    具体地说,在将对于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的温度变化的折射率的变化率设定为ΔNL1和ΔNL2,将后焦点规定为fB(mm)时,通过设计物镜OBJ以便满足上述(1-2)~(1-4)式,使满足上述(1-1)式的物镜的设计变成可能。

    此外,希望在将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L1的焦距规定为f1(mm),将第1塑料透镜L1的光学系统倍率规定为m1,将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L1的焦距规定为f2(mm),将第2塑料透镜L2的光学系统倍率规定为m2时,设计物镜OBJ以便满足上述(1-5)式。

    另外,希望设计物镜OBJ以便满足-0.0003<Δ3SA/(NA4·f·(1-m))<0.003(式(1-7)),另外,希望设计物镜OBJ以便满足-15×10-5/℃<ΔNL1<-5×10-5/℃(式(1-8))、0.7<ΔNL2/ΔNL1<1.4(式(1-9))、0.12<(ΔNL2/ΔNL1)·fB/(f·(1-m)<0.18(式(1-10))。在该场合,即使在向促动器AC的通电量增加,在来自促动器AC的发热量增加的场合,也能够抑制球面象差的变化变小。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物镜中,第2塑料透镜L2做成向所述第1塑料透镜L1一侧凸的弯月面透镜。一般地,在2组构成的高NA的塑料制的物镜中,如果设计该形状以便满足上述(1-4)式,那么在具有画面视角的光束射入该物镜时,在最终面(最接近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光学面)产生的慧差将变大,对于光源的位置调整的公差变严格,但通过将第2塑料透镜L2的形状做成向第1塑料透镜L1一侧凸的弯月面透镜,能够减少上述慧差的发生,并能缓和对于光源的位置调整的公差。

    另外,图示被省略,但能够装载上述的光拾取装置PU、使光信息记录媒体OD自由旋转地保持的旋转驱动装置、控制这些各种装置的驱动的控制装置,并能实行对于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信息的记录和被记录在光信息记录媒体OD中的信息的再生中至少一方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接着,通过比较作为上述的物镜OBJ而较合适的物镜的具体例子(实施例)与比较例,进行说明。

    在表1-1中作为实施例1-1,表示被设计以便上述的(1-1)式的值变成0的NA0.85的塑料透镜的透镜数据,在表1-2中作为比较例1-1,表示被设计以便Δ3SA/(NA4·f·(1-m))的值变成0.0004,即,没有满足式(1-1)的NA0.85的塑料透镜的透镜数据,在表1-3中作为比较例1-2,表示被设计以便Δ3SA/(NA4·f·(1-m))的值变成0.0004,即,没有满足式(1-1)的NA0.85的塑料透镜的透镜数据。

    【表1-1】

    NA=0.85,λ=405nm,f=1.765mm,m=0

    近轴数据  面号码  r(mm)  d(mm)    Nλ   νd  备考    0    -    ∞    -    -  光源    1  2.14544  2.45000  1.52469    56.5第1塑料  透镜    2  8.08503  0.05000    3  0.86617  1.10000  1.52469    56.5第2塑料  透镜    4    ∞  0.26984    5    ∞  0.10000  1.61950    30.0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0.253147  18.319342  -0.777817    A4 -0.387420E-02  -0.532954E-03  0.126463E-00    A6 0.213490E-02  0.973058E-03  0.988215E-02    A8 -0.235275E-02  0.117802E-01  0.178879E-00    A10 0.959593E-03  -0.273116E-01  -0.928546E-01    A12 -0.276243E-03  0.101605E-01    0    A14 0.476237E-04    0    0    A16 -0.122362E-04    0    0

    【表1-2】

    NA=0.85,λ=405nm,f=1.765mm,m=0

    近轴数据  面号码  r(mm)  d(mm)    Nλ   νd  备考    0    -    ∞    -     -  光源    1  2.23319  2.45000  1.52469    56.5第1塑料  透镜    2  11.05425  0.05000    3  0.88915  1.10000  1.52469    56.5第2塑料  透镜    4    ∞  0.29705    5    ∞  0.10000  1.61950    30.0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0.284027  -10.315724  -0.802652    A4 -0.536749E-02  -0.514298E-02  0.123184E-00    A6 0.241820E-02  0.273672E-02  0.172605E-02    A8 -0.238797E-02  0.146219E-01  0.154421E-00    A10 0.954259E-03  -0.254496E-01  -0.798437E-01    A12 -0.268115E-03  0.850195E-02    0    A14 0.481111E-04    0    0    A16 -0.141790E-04    0    0

    【表1-3】

    NA=0.85,λ=405nm,f=1.765mm,m=0

    近轴数据  面号码  r(mm)  d(mm)    Nλ   νd  备考    0    -    ∞    -    -  光源    1 2.04533 2.45000  1.52469    56.5第1塑料  透镜    2 7.41179 0.05000    3 0.86077 1.10000  1.52469    56.5第2塑料  透镜    4    ∞ 0.23512    5    ∞ 0.10000  1.61950    30.0  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0.242730  22.889161  -0.759406    A4 -0.382647E-02  0.459846E-02  0.131962E-00    A6 0.223673E-02  0.249760E-02  0.169630E-01    A8 -0.232367E-02  0.814558E-02  0.186854E-00    A10 0.953693E-03  -0.317463E-01  -0.950598E-01    A12 -0.276669E-03  0.132669E-01    0    A14 0.396269E-04    0    0    A16 -0.942655E-05    0    0

    任何塑料透镜对于波长λ(405nm)的焦距f也是1.765mm,光学系统倍率也是0,对于温度变化的第1塑料透镜L1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1和对于温度变化的第2塑料透镜L2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2也共同是-11×10-5/℃,包含第1凸缘部分FL1的第1塑料透镜L1的外径D1也是4.8mm,包含第2凸缘部分FL2的第1塑料透镜L2的外径D2也是3.8mm。

    在表1-1~表1-3的透镜数据中,NA表示数值孔径,λ(nm)表示设计波长,f(mm)表示焦距,m表示光学系统倍率,r(mm)表示曲率半径,d(mm)表示面间隔,Nλ表示设计波长的折射率,υd表示d线的阿贝数,在将来自与非球面的面顶点连接的平面的变形量设定为X(mm),将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高度设定为h,将曲率半径设定为r(mm)时,以下的数式1表示。但是,将κ设定为圆锥系数,将A2i设定为非球面系数。

    另外,对于实施例1-1中的波长λ的光束的第1塑料透镜L1焦距f1(mm)是4.87mm,第1塑料透镜L1的光学系统倍率m1是0,对于波长λ的光束的第2塑料透镜L2焦距f2(mm)是1.65,第2塑料透镜L2的光学系统倍率m2是0.37。同样地,在比较例1-1中,焦距f1(mm)是4.87mm,光学系统倍率m1是0,焦距f2(mm)是1.70,光学系统倍率m2是0.35,在比较例1-2中,焦距f1(mm)是4.65mm,光学系统倍率m1是0,焦距f2(mm)是1.64,光学系统倍率m2是0.36。

    【数式1】

    X=h2/r1+1-(1+κ)h2/r2+Σi=0δA2ih2i]]>

    在塑料透镜中,在透镜内温度分布发生的情况是与在透镜内折射率发生的情况等价。图4是用模拟求出将相应于通过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的发热在物镜OBJ内产生的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分布提供给实施例1-1、比较例1-1和比较例1-2的塑料透镜的场合的温度特性。在该模拟中,作为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的模型,假定从光源一侧向光盘一侧温度变低那样的线性温度分布,图4的横轴是在第2塑料透镜L2的光盘一侧光学面的面顶点(图6中P2)的温度T2。

    在图4中,“没有通电”是在物镜OBJ内没有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相当于整个物镜OBJ均匀地温度上升的场合。因此,上述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径向温度分布TR1和TR2的值全部为0,全部没有满足上述3个条件(R1)~(R3)。

    另外,“温度分布1”相当于从光源一侧向光盘一侧每1mm温度降低1℃的场合。因为除实施例1-1、比较例1-1和比较例1-2的、除去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之间的空气间隔0.05mm的光轴上的透镜厚度是3.55mm,所以第1塑料透镜L1的光源一侧光学面的面顶点(图6中P1)和第2塑料透镜L2的光盘一侧光学面的面顶点(图6中P2)的温度差TA变成3.55。因此,P1的折射率比P2的折射率只降低39.05×10-5。此外,“温度分布1”的、上述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径向温度分布TR1和TR2的值分别是3.55、1.225、2.325。

    另外,“温度分布2”相当于从光源一侧向光盘一侧每1mm温度降低2℃的场合,第1塑料透镜L1的光源一侧光学面的面顶点和第2塑料透镜L2的光盘一侧光学面的面顶点的温度差TA变成7.10。因此,P1的折射率比P2的折射率只降低78.1×10-5。此外,“温度分布2”的、上述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径向温度分布TR1和TR2的值分别是7.10、2.45、4.65。

    另一方面,图5是用模拟求出将相应于通过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的发热在物镜OBJ内产生的径向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分布提供给实施例1-1、比较例1-1和比较例1-2的塑料透镜的场合的温度特性。在该模拟中,作为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的模型,假定从光轴向周边温度升高那样的径向的2次温度分布(但是,对于光轴旋转对称),图5的横轴是物镜光轴上的温度。

    在图5中,“没有通电”相当于在物镜内没有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整个物镜温度均匀上升的场合。因此,上述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径向温度分布TR1和TR2的值分别全部为0,全部不满足上述3个条件(R1)~(R3)。

    另外,“温度分布1”是径向温度分布的2次系数是-3.82×10-5,这相当于包含第1凸缘部分FL1的第1塑料透镜L1的最周边位置(φ4.8的位置)的温度对于光轴上的温度高2℃的场合。即,P3~P6(参照图6)的折射率比P1和P2的折射率只降低22.0×10-5。此外,上述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径向温度分布TR1和TR2的值分别为0、2、2,全部满足上述3个条件(R1)~(R3)。

    另外,“温度分布2”是径向温度分布的2次系数为-7.64×10-5的场合,这相当于包含第1凸缘部分FL1的第1塑料透镜L1的最周边位置(φ4.8的位置)的温度对于光轴上的温度高4℃的场合.即,P3~P6的折射率比P1和P2的折射率只降低44.0×10-5。此外,上述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径向温度分布TR1和TR2的值分别为0、4、4,全部满足上述3个条件(R1)~(R3)。

    此处,在这样的场合,即,在具备了实施例1-1、以及比较例1-2的物镜OBJ的光拾取装置中,记录/再生开始时的光拾取装置PU的环境温度是25℃(因此,第2塑料透镜L2的光盘一侧光学面的面顶点P2的温度是25℃,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TA是0),在记录/再生结束时,伴随光拾取装置PU的环境温度的上升,第2塑料透镜L2的光盘一侧光学面的面P2的温度变成65℃,而且,假定通过促动器AC的发热的影响,在物镜OBJ内产生了用图4的“温度分布2”所提供的光轴方向的温度分布的场合。

    在没有满足(1-1)式的比较例1-2的物镜中,从图4(c)可知,记录/再生结束时对于记录/再生开始时的波象差的变化量成为约0.04λRMS,与此相对,在满足(1-1)式的实施例1-1的物镜OBJ中,从图4(a)可知,记录/再生结束时对于记录/再生开始时的波象差的变化量被抑制而变小到0.03λRMS以下。

    此外,在具备了实施例1-1和比较例1-1的物镜的光拾取装置PU中,记录/再生开始时的光拾取装置PU的环境温度是25℃(因此,物镜光轴上的温度是25℃,径向温度分布TR1和TR2是0),在记录/再生结束时,随着光拾取装置PU的环境温度的上升,物镜OBJ的光轴上的温度变成65℃,而且,假定由于促动器AC的发热影响,在物镜内用图5的“温度分布2”所提供的径向温度分布产生的场合。

    在没有满足(1-1)式的比较例1-1的物镜中,从图5(b)可知,记录/再生结束时对于记录/再生开始时的波象差的变化量成为约0.04λRMS,与此相对,在满足(1-1)式的实施例1-1的物镜OBJ中,从图5(a)可知,记录/再生结束时对于记录/再生开始时的波象差的变化量被抑制而变小到0.03λRMS以下。

    这样,人们知道,实施例1-1的物镜OBJ通过满足(1-1)式,由于促动器AC的发热影响,在物镜OBJ内的温度分布变成了不均匀的状态下,即使在光拾取装置PU的环境温度变化了的场合,也能抑制球面像差变小,作为对于物镜OBJ的波象差的容许范围严格的高密度光盘用的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具有充分的性能。

    此外,在实施例1-1、比较例1-1以及比较例1-2的物镜中,在计算(1-1)式的Δ3SA时,只考虑了伴随温度分布和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

    接着,作为上述的物镜OBJ用2例提示合适的物镜的具体例。在表1-4中表示透镜数据的实施例1-2的物镜是被设计成使Δ3SA/(NA4·f·(1-m))的值变成-0.0002的NA0.85的塑料透镜,对于波长λ(405nm)的焦距f是1.765mm,光学系统倍率m是0,对于温度变化的第1塑料透镜L1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1是-11×10-5/℃,对于温度变化的第2塑料透镜L2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2是-9×10-5/℃,包含第1凸缘部分FL1的第1塑料透镜L1的外径D1是4.8mm,包含第2凸缘部分FL1的第2塑料透镜L2的外径D2是3.8mm。

    【表1-4】

    NA=0.85,λ=405nm,f=1.765mm,m=0

    近轴数据  面号码  r(mm)  d(mm)    Nλ   νd  备考    0    -    ∞    -    -  光源    1  2.23667  2.50000  1.52469    56.5第1塑料  透镜    2  6.62678  0.05000    3  0.88192  1.10000  1.56013    56.0第2塑料  透镜    4  27.61914  0.29757    5    ∞  0.1000  1.61950    30.0 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0.157134  -1.033298  -0.821555    A4 -0.461875E-02  -0.617302E-02  0.112611E+00    A6 0.945798E-03  0.168099E-01  0.417206E-01    A8 -0.129177E-02  -0.570907E-02  0.911378E-01    A10 0.370796E-03  -0.162041E-01  -0.401250E-01    A12 -0.863413E-04  0.740067E-02       0    A14 0.315790E-05        0       0    A16 -0.591123E-05        0       0

    另外,在表1-5中表示透镜数据的实施例1-3的物镜OBJ是被设计成使Δ3SA/(NA4·f·(1-m))的值变成0.0001的NA0.85的塑料透镜,对于波长λ(405nm)的焦距f是1.765mm,光学系统倍率m是-0.089,对于温度变化的第1塑料透镜L1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1是-11×10-5/℃,对于温度变化的第2塑料透镜L2的折射率的变化率ΔNL2是-9×10-5/℃,包含第1凸缘部分FL1的第1塑料透镜L1的外径D1是4.8mm,包含第2凸缘部分FL1的第2塑料透镜L2的外径D2是3.8mm。

    【表1-5】

    NA=0.85,λ=405nm,f=1.765mm,m=-0.089

    近轴数据  面号码  r(mm)  d(mm)    Nλ    νd  备考    0    - 20.00000    -    -  光源    1  1.90447 2.50000 1.52469    56.5第1塑料  透镜    2  15.76058 0.05000    3  0.96921 1.10000 1.56013    56.0第2塑料  透镜    4    ∞ 0.33479    5    ∞ 0.10000 1.61950    30.0 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0.091995  19.909808  -0.891431    A4 -0.824904E-02  0.264456E-01  0.101555E+00    A6 0.281942E-04  -0.138684E-01  0.293358E-02    A8 -0.194862E-02  0.248894E-01  0.828845E-01    A10 0.778565E-03  -0.274969E-01  -0.514588E-01    A12 -0.327089E-03  0.779188E-02        0    A14 0.755572E-04        0        0    A16 -0.164000E-04        0        0

    此外,在实施例1-2和实施例1-3的物镜中,在计算(1-1)式的Δ3SA时,只考虑了伴随温度分布和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

    另外,在实施例1-2中的焦距f1(mm)是5.38mm,光学系统倍率m1是0,焦距f2(mm)是1.60,光学系统倍率m2是0.033,在实施例1-3中,焦距f1(mm)是3.89mm,光学系统倍率m1是-0.11,焦距f2(mm)是1.73,光学系统倍率m2是0.41。

    因为实施例1-2和实施例1-3的任何物镜OBJ也被设计成满足上述的(1-1)式,所以在在物镜OBJ内,在产生了温度分布的状态下,即使在光拾取装置PU内的温度发生变化,球面象差变化也小,并且作为对于物镜OBJ的波象差的容许范围严格的高密度光盘用的光拾取装置的物镜具有充分的性能。

    此外,在表1-4和表1-5的透镜数据中,NA表示数值孔径,λ(nm)表示设计波长,f(mm)表示焦距,m表示光学系统倍率,r(mm)表示曲率半径,d(mm)表示面间隔,Nλ表示设计波长的折射率,υd表示d线的阿贝数,在将来自与非球面的面顶点连接的平面的变形量设定为X(mm),将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高度设定为h(mm),将曲率半径设定为r(mm)时,用上述的数式1表示。但是,将κ设定为圆锥系数,将A2i设定为非球面系数。

    如果依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那么在由2个塑料透镜构成的物镜内产生了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状态下,即使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的场合,也能够得到使球面象差的恶化小,对高密度光盘能够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

    尤其,在对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的通电量变大的场合,也能够得到使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时的球面象差的恶化小,对高密度光盘能够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以及使用了该光拾取装置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另外,作为由2个塑料透镜构成,高密度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是合适的物镜,即使在物镜内产生了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状态下,光拾取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了的场合,也能够得到记录/再生优越的物镜。

    [第2实施形态]

    第2实施形态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在将第1面(第1塑料透镜L1的光源一侧光学面)的面顶点P1的温度设定为T1(℃),将第2面(第2塑料透镜L2光源一侧光学面)的面顶点P2的温度设定为T2(℃),将经过第1塑料透镜L1的透镜厚度(光轴上的光学面的间隔)的中点与光轴垂直的任意的线CL和以光线为中心使线CL旋转90度的线CL’与第1凸缘部分FL1的外周相交的点P3、P4、P5、P6的温度分别设定为T3(℃)、T4(℃)、T5(℃)、T6(℃),将T3~T6内最高温度设定为TH,最低温度设定为TL,将T1和T2的平均温度设定为TC时,圆周方向的温度分布TP和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温度分布TR在满足以下2个条件式(2-3)和(2-4)的场合,被定义为“在物镜内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

    TP=|TH-TL|>0.5                         (2-3)

    TR=|TH-TC|>0.5                         (2-4)

    另外,所谓“物镜内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是指同时没有满足式(2-3)、(2-4)的场合。

    另外,这些全部温度被设定为在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化已成为稳定状态后测定的值。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化成为稳定状态”是指温度变化率的绝对值在P1~P6的全部测定点是0.1℃/分以下。

    在2组构成的高NA塑料透镜中,被配置在光源一侧的第1塑料透镜的一方比被配置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一侧的第2塑料透镜的边缘光线的通过高度高。为此,在第1塑料透镜中NA0.85的光线容易受到伴随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分布的影响。

    如果依据第2实施形态的项2-1记载的构成那么通过设计物镜以便变成不足(2-1)式的上限,能够减小伴随接收NA0.85的光线的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因此,即使在使用了用由至少2组以上的构成组成的塑料透镜所构成的物镜的光拾取装置中,也能抑制起因于对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通电产生的象散变小。但是,如果使d1/f的值变得过小,那么将使第1塑料透镜的光学面彼此之间的偏芯误差灵敏度变得过大。因此,通过将d1/f的下限规定为0.6,能够降低第1塑料透镜的偏芯误差灵敏度,并能提高大量生产的产额。

    下面,说明第2实施形态中的所希望的构成。

    项2-2记载的构成是项2-1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并满足下式(2-1’)。

    0.6<d1/f<0.92    (2-1’)

    更希望将d1/f的值设定为项2-2的式(2-1’)的范围内。

    项2-3记载的构成是具备出射波长λ的光束的光源,由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塑料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塑料透镜的至少2个以上的塑料透镜构成的物镜,以及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并通过对于所述促动器通电时的发热,使所述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变成不均匀的光拾取装置在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1(mm),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倍率设定为β1,将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2(mm),将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倍率设定为β2时,满足下式(2-2)。

    2.2<f1·(1-β1)/(f2·(1-β2))<4.2

    (2-2)

    项2-4记载的构成是项2-3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并满足下式2-2’)。

    2.2<f1·(1-β1)/(f2·(1-β2))<4.0

    (2-2’)

    如果依据项2-3记载的构成,那么通过使f1、β1、f2、β2的关系变成不足(2-2)式的上限,能够减小伴随接受NA0.85的光线的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因此能抑制起因于通过对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通电产生的所述塑料透镜的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发生的象散变小,通过使f1、β1、f2、β2的关系变成比(2-2)式的下限更大,能够确保只是没有干涉光盘的充分的作用距离。

    此外,更希望将f1、β1、f2、β2的关系设定为项2-4的式(2-2’)的范围内。

    项2-5记载的构成是项2-1~2-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所述物镜通过满足上述式(2-1)、(2-1’)、(2-2)或(2-2’),在对所述促动器通电时抑制所述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已变成不均匀的场合的象散变化。

    如果依据项2-5记载的构成,那么在对促动器通电时,即使在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已变成不均匀的场合,也能够抑制象散的变化。

    此外,在本构成中,作为引起物镜的象散变化,并用式(2-3)和(2-4)所定义的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例如,能举出与离光轴的高度h的2次方成比例变化,而且,对于光轴非旋转对称的温度分布。

    项2-6记载的构成是项2-1~2-5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在将对于所述促动器通电时的所述物镜的圆周方向的温度分布设定为TP(℃),将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温度分布设定为TR(℃)时,满足下式(2-3)和(2-4)。

    TP=|TH-TL|>0.5                          (2-3)

    TR=|TH-TC|>0.5                          (2-4)

    项2-7记载的构成是项2-1~2-6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在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和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光轴上的间隔设定为d12时,满足下式(2-5)。

    0.1<d12/f<0.4    (2-5)

    项2-8记载的构成是项2-1~2-7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并将所述物镜的像一侧数值孔径NA设定为0.8以上。

    如果依据项2-8记载的构成,那么对于使用波长400nm左右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光源和像一侧数值孔径NA为0.85左右的物镜的、保护层为0.1mm左右的高密度光盘恰好能够使用该光拾取装置。

    项2-9记载的构成是项2-1~2-8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所述促动器至少具备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所述聚焦线圈和所述跟踪线圈周至少一方被配置以便使它的重心比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重心位置更靠近所述光源一侧。

    如果依据项2-9记载的构成,那么2组构成透镜有通常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体积变大,2组构成透镜的重心比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重心更靠近光源一侧的倾向,因此通过使聚焦线圈或跟踪线圈的重心比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重心更靠近光源一侧,能够进行稳定的聚焦和跟踪。

    项2-10记载的构成是项2-1~2-9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所述第1塑料透镜在比其光学功能部分更靠近周边一侧的部分具有第1凸缘部分,所述第2塑料透镜在比其光学功能部分更靠近周边一侧的部分具有第2凸缘部分,通过将所述第1凸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2凸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对接,使所述第1塑料透镜和所述第2塑料透镜一体化,在将包含所述第1凸缘部分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外径规定为D1(mm),将包含所述第2凸缘部分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外径规定为D2(mm)时,在满足下式(2-6)的同时,所述第1塑料透镜被保持在由所述促动器所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    (2-6)

    如果依据项2-10记载的构成,通过在比所述塑料透镜的光学功能部分更靠近周边部分具有凸缘,并将它们对接,在形成2组透镜的场合,在成本和2组透镜的装配的容易性方面比重新制作对接用的零件更优胜。另外,因为第1塑料透镜一方光学功能部分比第2塑料透镜大,所以物镜的重心位置就会位于比第2塑料透镜更接近第1塑料透镜一侧的位置。因此,通过设计第1凸缘部分和第2凸缘部分的形状以便满足式(2-6),并做到将第1塑料透镜保持在线圈架中,能够进行稳定的聚焦和跟踪。在该场合,第1塑料透镜就会被配置在更接近作为光拾取装置的动作中的热源的聚焦线圈的位置,因此在第1塑料透镜内产生使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变成容易产生的故障,但在本构成的光拾取装置中,因为设计物镜以便满足上述的式(2-1)、(2-1’)、(2-2)或(2-2’),所以能够抑制起因于这样的物镜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发生的象散变小。

    项2-11记载的构成是项2-10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在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的有效直径设定为E1(mm)时,满足下式(2-7)。

    0.4<E1/D1<0.65    (2-7)

    如果依据项2-11记载的构成,那么使E1、D1不足式(2-7)的上限是表示使有效直径对于物镜的外径的比变小,并减小光学功能部分内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在本构成的光拾取装置中,通过满足式(2-1)和(2-7)或式(2-2)和(2-7),在效果上能抑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象散变化。另外,通过做成比下限大,防止物镜的外径过分变大。

    项2-12记载的构成是装载项2-1~2-11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并能实行对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和被记录在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的再生中至少一方。

    如果依据项2-12记载的构成,那么就能制造具有项2-1~项2-11的任何一项的作用效果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项2-13记载的构成是由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塑料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塑料透镜的至少2个以上的塑料透镜构成的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在将所述物镜的焦距设定为f(mm),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和光信息记录媒体一侧光学面的光轴上的间隔设定为d1(mm)时,通过满足下式(2-1),抑制因对于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的通电时的发热在所述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已变成不均匀的场合发生的象散变化。

    0.6<d1/f<1.2     (2-1)

    项2-14记载的构成是项2-13记载的物镜,并满足下式(2-1’)。

    0.6<d1/f<0.92    (2-1’)

    在2组构成的高NA塑料透镜中,被配置在光源一侧的第1塑料透镜的一方比被配置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一侧的第2塑料透镜边缘光线的通过高度高。为此,在第1塑料透镜中NA0.85的光线容易受到伴随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分布的影响。

    如果依据项2-13记载的构成,那么通过设计以便满足(2-1)式,能够减小伴随NA0.85的光线接受的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因此在即使使用了用由至少2组以上的构成组成的塑料透镜所构成的物镜的光拾取装置中,也有可能抑制使用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象散变化,并能够对高密度光盘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

    此外,更希望将d1/f的值设定为项2-14的式(2-1’)的范围内。

    项2-15记载的构成是由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塑料透镜和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塑料透镜的至少2个以上的塑料透镜构成的光拾取用的物镜,在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1(mm),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倍率设定为β1,将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2(mm),将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倍率设定为β2时,通过满足下式(2-2),抑制因对于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通电时的发热,在所述物镜内的温度分布已变成不均匀的场合发生的象散变化。

    2.2<f1·(1-β1)/(f2·(1-β2))<4.2

    (2-2)

    项2-16记载的构成是项2-15记载的物镜,并满足下式(2-2’)。

    2.2<f1·(1-β1)/(f2·(1-β2))<4.0

    (2-2’)

    如果依据项2-15记载的构成,那么通过使2组物镜的f1、β1、f2、β2的关系变成不足(2-2)式的上限,能够减小伴随NA0.85的光线接受的温度分布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因此,能抑制起因于对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通电而产生的象散变小,并通过使f1、β1、f2、β2的关系变得比(2-2)式的下限大,有可能制造能够确保充分的作用距离。

    此外,更希望将f1、β1、f2、β2的关系变成项2-16的式(2-2’)的范围内。

    项2-17记载的构成装载项2-13~2-16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在将对所述促动器通电时的所述物镜的圆周方向的温度分布设定为TP(℃)、将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温度分布设定为TR(℃)时,满足下式(2-3)和(2-4)。

    TP=|TH-TL|>0.5                         (2-3)

    TR=|TH-TC|>0.5                         (2-4)

    项2-18记载的构成装载项2-13~2-17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在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和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光轴上的间隔设定为d12时,满足下式(2-5)。

    0.1<d12/f<0.4    (2-5)

    项2-19记载的构成装载项2-13~2-18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将像一侧数值孔径NA设定为0.8以上。

    如果依据项2-19记载的构成,那么对于使用波长400nm左右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光源和像一侧数值孔径NA为0.85左右的物镜的、保护层为0.1mm左右的高密度光盘恰好能够使用该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

    项2-20记载的构成装载项2-13~2-19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所述第1塑料透镜和所述第2塑料透镜在光源一侧共同是凸的弯月面透镜,在将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的近轴曲率半径设定为r1,将光信息记录媒体一侧光学面的近轴曲率半径设定为r2时,满足下式(2-8)。

    1.0<(r2+r1)/(r2-r1)<1.7    (2-8)

    如果依据项2-20记载的构成,那么在通过在光源一侧将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两面共同变成凸的弯月面透镜,并将这些近轴曲率半径做成比(2-8)式下限更大,能够修正在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光记录媒体一侧光学面中产生的球面象差和对于光轴外光线的慧差,另外,通过做成不足上限,能够使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制造变得容易,而且,能够抑制伴随对于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光轴垂直方向的移动的波象差的恶化变小。

    项2-21记载的构成是装载项2-13~项2-20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物镜,所述第1塑料透镜在比其光学功能部分更靠近周边一侧的部分具有第1凸缘部分,所述第2塑料透镜在比其光学功能部分更靠近周边一侧的部分具有第2凸缘部分,通过将所述第1凸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2凸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对接,使所述第1塑料透镜和所述第2塑料透镜一体化,在将包含所述第1凸缘部分的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外径规定为D1(mm),将包含所述第2凸缘部分的所述第2塑料透镜的外径规定为D2(mm)时,在满足下式(2-6)的同时,所述第1塑料透镜被保持在由所述促动器所驱动的线圈架中。

    D1>D2    (2-6)

    如果依据项2-21记载的构成,通过在比所述塑料透镜的光学功能部分更靠近周边部分具有凸缘,并将它们对接,在形成2组透镜的场合,在成本和2组透镜的装配的容易性方面比重新制作对接用的零件更优胜。另外,因为第1塑料透镜一方光学功能部分比第2塑料透镜大,所以物镜的重心位置就会位于比第2塑料透镜更接近第1塑料透镜一侧的位置。因此,通过设计第1凸缘部分和第2凸缘部分的形状以便满足式(2-6),并做到将第1塑料透镜保持在线圈架中,能够进行稳定的聚焦和跟踪。在该场合,第1塑料透镜就会被配置在更接近作为光拾取装置的动作中的热源的聚焦线圈的位置,因此在第1塑料透镜内产生使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变成容易产生的故障,但在本构成的光拾取装置中,因为设计物镜以便满足上述的式(2-1)、(2-1’)、(2-2)或(2-2’),所以能够抑制起因于这样的物镜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发生的象散变小。

    项2-22记载的构成是项2-21记载的物镜,在将所述第1塑料透镜的光源一侧光学面的有效直径设定设定为E1 mm)时,满足下式(2-7)。

    0.4<E1/D1<0.65    (2-7)

    如果依据项2-22记载的构成,那么使E1、D1不足式(2-7)的上限是表示使有效直径对于物镜的外径的比变小,并减小光学功能部分内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在本构成中的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中,通过满足式(2-1)和(2-7)或式(2-2)和(2-7),在效果上能抑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象散变化,另外,通过变得比下限大,防止物镜的外径过分变大。

    下面,说明第2实施形态的最佳形态。

    图3(a)、(b),在物镜OBJ附近的详细图中,第1塑料透镜L1被配置在比第2塑料透镜L2更接近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的位置。

    因此,在光拾取装置PU的动作中,物镜OBJ的温度受到从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产生的热的影响而上升,但如图3所示那样,聚焦线圈FC和跟踪线圈TC由于被配置在比第2塑料透镜L2更接近第1塑料透镜L1的位置,而且,对于物镜OBJ的光轴非旋转对称地被安装,因此在物镜OBJ内(尤其,在第1塑料透镜内)产生对光轴非旋转对称的温度分布。

    但是,在涉及本第2实施形态的光拾取装置PU中,因为设计物镜OBJ以便满足上述式(2-1)、(2-1’)、(2-2)或(2-2’),所以在物镜OBJ内即使在产生了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场合,也能对高密度光盘OD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

    此外,希望在将第1塑料透镜L1的光学一侧光学面的有效直径设定为E1,将外径设定为D1,将第2塑料透镜L2的外径设定为D2时,设计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以便满足式(2-6)、(2-7)。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物镜OBJ中,所述第1塑料透镜L1和所述第2塑料透镜L2共同在青紫色半导体激光一侧成为凸的弯月面透镜。一般地,在2组构成的高NA的塑料制的物镜中,如果将其形状设计得比上述式(2-8)的下限小,那么在具有画面视角的光束入射到该物镜时,在最终面(最接近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光学面)中产生的慧差变大,对于光源的位置调整的公差变严格,如果设计成比上述式(2-8)的上限大,那么向与第2塑料透镜L2的光轴的偏芯,即2个塑料透镜的装配变得严格。但是,如果将第2塑料透镜L2在青紫色半导体激光一侧设定为凸的弯月面透镜,并设计成满足上述式(2-8),那么就能够减少上述慧差的发生,并在光源的位置调整和物镜OBJ的装配中能缓和对于精度的公差。

    另外,虽然图示被省略,但能够得到装载有旋转自如地保持上述的光拾取装置PU、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这些各种装置的驱动的控制装置,并能实行对于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光信息的记录和被记录在光信息记录媒体OD中的信息的再生中至少一方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接着,说明作为上述的物镜而适合的物镜。首先,作为实施例1~3在表2-1~2-3中示出被设计成满足式(2-1)、(2-1’)、(2-2)或(2-2’)的透镜,作为比较例2在表2-4中示出被设计成没有满足式(2-1)、(2-1’)、(2-2)或(2-2’)的透镜。另外,在表2-5中示出实施例1~3和比较例2中的各式的值。

    【表2-1】

    实施例2-1

    NA=0.85、λ=405nm、f=1.765mm、m=0

    近轴数据面号码    r    d    N   νd  Δn/ΔT备考    0    -    ∞    -    -光源    1  1.8388    1.20  1.5247  56.4  -1.1E-04第1塑料透镜    2  10.2387    0.05    3  1.2476    1.63  1.5247  56.4  -1.1E-04第2塑料透镜    4 3156.6018    0.22    5    ∞    0.10  1.6195  30.0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2.0085E-01    2.2603E+01    -1.1930E+00    A4  1.5590E-04    1.7258E-02    7.3227E-02    A6  -4.8620E-03    -2.7840E-02    1.2770E-02    A8  4.7230E-04    2.8469E-02    7.9840E-03    A10  1.4866E-03    -1.3370E-02    -2.1255E-04    A12  -1.1240E-03    1.9470E-03    0.0000E+00    A14  3.5580E-04    0.0000E+00    0.0000E+00    A16  -6.9900E-05    0.0000E+00    0.0000E+00

       【表2-2】

    实施例2-2

    NA=0.85、λ=405nm、f=1.765mm、m=0

    近轴数据面号码    r    d    N   νd  Δn/ΔT备考    0    -    ∞    -    -光源    1    1.8640    1.83  1.5247  56.4 -1.1E-04第1塑料透镜    2    7.7564    0.05    3    1.0032    1.26  1.5247  56.4 -1.1E-04第2塑料透镜    4    8.9979    0.24    5    ∞    0.10  1.6195    30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2.2130E-01    7.0328E+00    -8.6402E-01    A4  -2.1846E-03    2.2052E-02    1.0103E-01    A6  -9.5322E-04    -2.2281E-02    3.8530E-02    A8  -7.7285E-04    2.4090E-02    1.8246E-02    A10  9.3317E-04    -1.7744E-02    2.8938E-02    A12  -8.4617E-04    3.7710E-03    0.0000E+00    A14  3.1866E-04    0.0000E+00    0.0000E+00    A16  -5.6885E-05    0.0000E+00    0.0000E+00

    【表2-3】

    实施例2-3

    NA=0.85、λ=405nm、f=1.765mm、m=0

    近轴数据面号码    r    d    N   νd  Δn/ΔT备考    0    -    ∞    -    -光源    1    1.5934    1.10  1.5247  56.4  -1.1E-04第1塑料透镜    2    8.2529    0.60    3    1.0902    1.10  1.5247  56.4  -1.1E-04第2塑料透镜    4    ∞    0.26    5    ∞    0.10  1.6195  30.0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1.4359E-01    2.5532E+01    -1.0505E-01    A4  -6.8232E-03    8.0373E-03    -2.3969E-03    A6  -2.5111E-04    -2.3113E-03    -5.5209E-02    A8  -1.3788E-03    2.7676E-04    4.9216E-02    A10  -3.7312E-04    -2.1956E-03    -4.3551E-02    A12  -4.5130E-06    4.6510E-04    5.0270E-11    A14  3.0537E-08    0.0000E+00    2.4470E-11    A16  -4.4887E-05    0.0000E+00    8.0394E-12

    【表2-4】

    比较例2

    NA=0.85、λ=405nm、f=1.765mm、m=0

    近轴数据面号码    r    d    N   νd  Δn/ΔT备考    0    -    ∞    -    -光源    1    2.0966    2.50  1.5247  56.4 -1.1E-04第1塑料透镜    2    6.2900    0.05    3    0.8880    1.10  1.5601  56.7 -9.0E-05第2塑料透镜    4    ∞    0.26    5    ∞    0.10  1.6195  30.0保护层    6    ∞     -    -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κ  1.6811E-01    4.8625E+00    -8.0927E-01    A4  -4.6830E-03    -2.2200E-03    1.1694E-01    A6  6.1110E-04    1.7541E-02    2.8874E-02    A8  -9.4700E-04    -9.5100E-03    1.2745E-01    A10  2.3380E-04    -1.7950E-02    -8.7730E-02    A12  -1.5600E-04    8.9880E-03    0.0000E+00    A14  6.6400E-05    0.0000E+00    0.0000E+00    A16  -1.8900E-05    0.0000E+00    0.0000E+00

    【表2-5】

    实施例、比较例的各式的值实施例2-1实施例2-2实施例2-3  比较例2    f    1.765    1.765    1.765    1.765    NA    0.85    0.85    0.85    0.85    f1    4.07    4.22    3.56    4.97    f2    2.38    2.04    2.08    1.59    β1    0    0    0    0    β2    0.43    0.42    0.5    0.35    D1    4.8    4.8    4.8    4.2    D2    3.8    3.8    3.8    3.3    E1    3.0    3.0    3.0    3.0  式(1)    0.68    1.04    0.62    1.42  式(2)    3.02    3.55    3.4    4.86  式(6)    0.63    0.63    0.63    0.71  式(7)    1    1.25    1    1  式(8)    0.03    0.03    0.34    0.03

    在表2-1~表2-4中,NA表示数值孔径,λ(nm)表示设计波长,f(mm)表示焦距,m表示物镜整个系统的倍率,r(mm)表示曲率半径,n表示在对于设计波长的25℃的折射率,υd表示d线的阿贝数,Δn/ΔT[1/℃]表示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温度依赖性,在将来自与非球面的面顶点连接的变形量设定为X(mm),将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高度设定为h(mm),将曲率半径设定为r(mm)时,用上述的数式1表示。将κ设定为圆锥系数,将A21设定为非球面系数。

    接着,说明关于上述的实施例2-1~实施例2-3和比较例2的物镜的、在透镜内产生的对于光轴非旋转对称的温度分布的场合的象散变化的模拟方法。

    在塑料透镜内产生的温度分布能够置换成折射率分布描述。在图5(b)中,假定在物镜OBJ的上下(相当于P3和P4的外侧)有巨大的散热片(相当于光拾取装置PU的动作中的线圈)的场合,作为离沿着CL的方向的光轴的高度h的函数用

    N1(h)=N01+Nh1·h2    (A)

    N2(h)=N02+Nh2·h2    (B)

    表示在第1塑料透镜L1内,以及在第2塑料透镜L2内产生的折射率分布N1(h)和N2(h)。

    此处,N01和N02是在包含CL’和光轴的平面(h=0)内的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L2的折射率(等于表2-1~表2-3中的n),Nh1和Nh2是在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内的、对于离光轴的高度h的折射率变化率,它的符号为负。

    即,在(A)、(B)式中所表示的折射率分布(温度分布)是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透镜L2内的折射率(温度)以离光轴的高度h的2次方变小(高)那样的分布。

    此外,因为在包含CL’和光轴的平面(h=0)内的第1塑料透镜L1和第2塑料L2的折射率分布是均匀的,所以作为图5(应为图6)中的P1、P2、P5、P6的温度的T1、T2、T5、T6全部相等。

    因此,(2-3)、(2-4)式中的TH与作为在P3、P4的温度的T3、T4相等,TL与作为在P5、P6的温度的T5、T6相等,TC与作为在P1、P2的温度的T1、T2相等。

    在以上那样的折射率分布模型中,关于实施例2-1~实施例2-3和比较例2的物镜,将在P3、P4的温度T3、T4和在包含CL’和光轴的平面(h=0)内的温度(=T1=T2=T5=T6)的差(=TR)取在横轴上,将对于各温度差的3次象散划曲线的是图7。

    此外,在本模拟中的折射率分布模型中,因为T1、T2、T5、T6全部相等,所以圆周方向的温度分别TP和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温度分布TR变成相等。

    从图7可知,对于产生在TR为2℃的状态下象散的产生量超过作为边缘界限的0.07λRMS的象散的比较例2,在满足(2-1)、(2-2)式的

    实施例2-1~实施例2-3中,减少3次象散的产生量。

    尤其,在满足(2-1)’、(2-2)’、(2-8)式的实施例2-3中,对于比较例2-3次象散的产生量被减少一半以下。

    此外,关于(A)、(B)式,对于实施例2-1的具体的数值变成以下那样。

    因为第1塑料透镜L1的折射率的温度依赖性Δn/ΔT是-1.1E-4,所以在TR是2℃的场合,在P3、P4(h=2.4)的折射率N1(h=2.4)变成1.5247-1.1E-4×2=1.52448。

    因此,对于离光轴的高度h的折射率变化率Nh1从1.52448=1.5247+Nh1·2.42变成Nh1=-3.82E-5。

    同样地,关于第2塑料透镜L2如果也进行计算,那么因为第2塑料透镜L2的折射率的温度依赖性Δn/ΔT与第1塑料透镜L1相同,所以变成Nh1=-3.82E-5。

    由此可以说,实施例2-1、实施例2-2和实施例2-3的物镜通过满足式(2-1)、(2-1’)、(2-2)或(2-2’),当起因于促动器的发热在物镜内产生了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场合也能抑制使象散变化量变小,作为高密度光盘用的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具有充分的性能。

    如果依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构成,那么能够得到在由2个塑料透镜构成的物镜内产生了对光轴非旋转对称的温度分布的场合的象散的变化量小,对高密度光盘能够进行稳定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拾取装置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另外,由2个塑料透镜构成,作为高密度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是合适的物镜,当在物镜内产生了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的场合,也能得到象散的变化小,记录/再生优越的物镜。

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物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物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物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物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物镜.pdf(6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光拾取装置,包括:一出射波长的光束的光源;一个物镜包括至少两个塑料透镜,其中第一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塑料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塑料透镜和第二塑料透镜从光源的一侧按顺序被配置;一个驱动所述物镜的促动器;其中物镜满足下述表达式(11):0.00043SA/(NA4f(1m)0.0004(11);这里3SA(RMS)表示当物镜的整体温度均匀地变化时物镜的三次球面象差的变化率,f(mm)表示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