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18928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29111.4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号:

CN104145870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40827授权公告日:20160120终止日期:201608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40827|||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刘亚; 龚全; 赖见生; 赵刚; 杜军; 刘光迅; 李强; 周波; 何斌; 林珏; 李华; 苏旭涛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0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裴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46~54h后,将受精卵放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12%的滑石粉或者质量浓度为13~17%的奶粉,然后同一方向搅拌15~30min,清洗后或直接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本发明脱粘方法保证孵化过程中水流的稳定,减少了受精卵孵化关键时期的人为刺激;本发明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受精卵成块发生几率,减少了块状水霉发生几率,减少了活卵的损失率,提高了孵化率。

权利要求书

1.  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46~54h后,将受精卵放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12%的滑石粉或者质量浓度为13~17%的奶粉,然后同一方向搅拌15~30min,清洗后或直接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

说明书

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
背景技术
达氏鲟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况。人工繁殖技术已成为目前恢复达氏鲟资源的主要手段。在人工繁殖过程中,根据鱼卵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孵化方式和孵化条件是繁殖。
成熟达氏鲟卵呈球形、灰褐色或淡黄色、不透明;卵为粘性、沉性卵,成熟卵膜分为三层,最外层是放射膜,中间和内层是卵黄膜。卵在受精后6~13分钟出现粘性,15~20分钟后,受精卵的粘性达到最大值。当受精卵出现粘性后,孵化时容易互相粘连、结块,影响孵化率。特别是在孵化50h后,部分卵开始长水霉,粘连的卵更容易产生,由于水霉的生长,造成大量死亡。
将受精卵进行脱粘后孵化,具有孵化密度大、节省水面、方便管理等优点。目前达氏鲟脱粘技术为:达氏鲟孵化过程中大多采用1次脱黏技术,即在卵受精后用滑石粉脱黏30~60min后进行孵化,孵化卵后期出现粘性后大多采用增加水的流量和流速进行控制;出现水霉、特别是出现大量的块状霉团后,大多采用丢弃和药物控制的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药物控制方法往往效果不理想,人工挑霉卵会丢弃大部分活卵,影响孵化效果,且耗时耗力。
采用这种脱粘处理方法主要存在如下缺点:①受精卵出现粘性后,易粘附在孵化器四周或结块,影响孵化效果;②有粘性的卵遇到水霉后易成块,待水霉大量滋生后,容易粘附大量活卵,导致活卵会因缺氧而死亡;③不同批次受精卵对脱粘液的耐受力不同,有的受精卵在第一次脱粘处理后仍然保持较高的粘性,影响孵化率,最终死亡率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一次脱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达氏鲟的二次 脱粘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46~54h后,将受精卵放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12%的滑石粉或者质量浓度为13~17%的奶粉,然后同一方向搅拌15~30min,清洗后或直接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脱粘方法保证孵化过程中水流的稳定,减少了受精卵孵化关键时期的人为刺激;
(2)本发明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受精卵成块发生几率,减少了块状水霉发生几率,减少了活卵的损失率,提高了孵化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46h后,将受精卵导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的滑石粉,用鹅毛同一方向轻轻搅拌15min,清洗后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
实施例2
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50h,将受精卵导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的滑石粉,然后手同一方向轻轻搅拌25min,然后直接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
实施例3
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54h,将受精卵导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7%的 奶粉,然后鹅毛同一方向轻轻搅拌30min,然后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587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5870A21申请号201410429111422申请日20140827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地址61173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001号72发明人刘亚龚全赖见生赵刚杜军刘光迅李强周波何斌林珏李华苏旭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代理人裴娜54发明名称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4654H后,将受精卵放入容器。

2、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12的滑石粉或者质量浓度为1317的奶粉,然后同一方向搅拌1530MIN,清洗后或直接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本发明脱粘方法保证孵化过程中水流的稳定,减少了受精卵孵化关键时期的人为刺激;本发明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受精卵成块发生几率,减少了块状水霉发生几率,减少了活卵的损失率,提高了孵化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5870ACN104145870A1/1页21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4654H后,。

3、将受精卵放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12的滑石粉或者质量浓度为1317的奶粉,然后同一方向搅拌1530MIN,清洗后或直接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权利要求书CN104145870A1/2页3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背景技术0002达氏鲟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况。人工繁殖技术已成为目前恢复达氏鲟资源的主要手段。在人工繁殖过程中,根据鱼卵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孵化方式和孵化条件是繁殖。0003成熟达氏鲟卵呈球形、灰褐色或淡黄色、不透明;卵为粘性、沉性卵,成熟卵膜分为三层,最外层是放射膜,中间和内层是卵。

4、黄膜。卵在受精后613分钟出现粘性,1520分钟后,受精卵的粘性达到最大值。当受精卵出现粘性后,孵化时容易互相粘连、结块,影响孵化率。特别是在孵化50H后,部分卵开始长水霉,粘连的卵更容易产生,由于水霉的生长,造成大量死亡。0004将受精卵进行脱粘后孵化,具有孵化密度大、节省水面、方便管理等优点。目前达氏鲟脱粘技术为达氏鲟孵化过程中大多采用1次脱黏技术,即在卵受精后用滑石粉脱黏3060MIN后进行孵化,孵化卵后期出现粘性后大多采用增加水的流量和流速进行控制;出现水霉、特别是出现大量的块状霉团后,大多采用丢弃和药物控制的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药物控制方法往往效果不理想,人工挑霉卵会丢弃大部分活卵。

5、,影响孵化效果,且耗时耗力。0005采用这种脱粘处理方法主要存在如下缺点受精卵出现粘性后,易粘附在孵化器四周或结块,影响孵化效果;有粘性的卵遇到水霉后易成块,待水霉大量滋生后,容易粘附大量活卵,导致活卵会因缺氧而死亡;不同批次受精卵对脱粘液的耐受力不同,有的受精卵在第一次脱粘处理后仍然保持较高的粘性,影响孵化率,最终死亡率偏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一次脱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4654H后,将受精卵放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

6、812的滑石粉或者质量浓度为1317的奶粉,然后同一方向搅拌1530MIN,清洗后或直接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0008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00091本发明脱粘方法保证孵化过程中水流的稳定,减少了受精卵孵化关键时期的人为刺激;00102本发明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受精卵成块发生几率,减少了块状水霉发生几率,减少了活卵的损失率,提高了孵化率。说明书CN104145870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

7、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12实施例10013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46H后,将受精卵导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的滑石粉,用鹅毛同一方向轻轻搅拌15MIN,清洗后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0014实施例20015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50H,将受精卵导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的滑石粉,然后手同一方向轻轻搅拌25MIN,然后直接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0016实施例30017一种达氏鲟的二次脱粘方法,待达氏鲟受精卵孵化至隙状胚孔期宽神经板期后,在18条件下孵化54H,将受精卵导入容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7的奶粉,然后鹅毛同一方向轻轻搅拌30MIN,然后放入鲟鱼孵化器中继续孵化。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4587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