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呃逆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呃逆病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65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3654A21申请号201410287865022申请日20140625A61K36/899200601A61P1/00200601A61K33/0620060171申请人济南伟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250101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4569号龙园9号楼1801室72发明人刘艳菊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刘庆兰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呃逆病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呃逆病的中药。该治疗呃逆病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有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生石膏36份,知母24份。
2、,北沙参14份,麦门冬13份,法半夏24份,竹茹14份,芦根25份,枇杷叶24份,淮山15份,柿蒂25份,甘草24份,竹叶36份,黄连14份,柴胡14份,葛根14份,埃蕾13份,繁缕13份。本发明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能减少病人痛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其无毒副作用,病人可安心服用,总有效率达98。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654ACN104083654A1/1页21一种治疗呃逆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有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生石膏36份,知母24份,北沙参14份,。
3、麦门冬13份,法半夏24份,竹茹14份,芦根25份,枇杷叶24份,淮山15份,柿蒂25份,甘草24份,竹叶36份,黄连14份,柴胡14份,葛根14份,埃蕾13份,繁缕13份。权利要求书CN104083654A1/2页3一种治疗呃逆病的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呃逆病的中药。0002(一)背景技术呃逆病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阵挛性不随意挛缩,伴吸气期门突然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异性声音,呃逆的特点是气从隔间上逆,气冲喉间,其声短促而频。呃逆病有轻重之分,轻者多不需治疗,重者才需治疗,若属一时性气逆而作,无反复发作史,无明显兼证者,属轻者;若呃逆反复发。
4、作,持续时间较长,兼证明显,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则属较重者,需要治疗。胃火上逆导致的呃逆症状为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对症治疗需要清热和胃,降逆止呃。0003现代医学对呃逆病缺乏有效地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往往贻误病情。0004(二)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疗效好、无副作用的治疗呃逆病的中药。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呃逆病的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有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生石膏36份,知母24份,北沙参14份,麦门冬。
5、13份,法半夏24份,竹茹14份,芦根25份,枇杷叶24份,淮山15份,柿蒂25份,甘草24份,竹叶36份,黄连14份,柴胡14份,葛根14份,埃蕾13份,繁缕13份。0006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如下将上述中药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水份超过中药25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中晚,一日三次。00071、临床观察(1)一般资料本发明人于2010年至今,选取168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12至68岁,其中男63例,女105例。0008(2)治疗方法用本发明的药物用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次,1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及恢复快慢治疗1个月至6个月不等。0009(。
6、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体征完全改善,饮食正常,心情舒畅;显效体征显著改善,饮食正常,心情舒畅;有效体征较为改变,偶感稍有不适,饮食接近正常,心情较为舒畅;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0010(4)治疗效果治愈14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4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说明书CN104083654A2/2页40011本发明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能减少病人痛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其无毒副作用,病人可安心服用,总有效率达98。具体实施方式0012实施例1将生石膏3克,知母2克,北沙参1克,麦门冬1克,法半夏2克,竹茹1克,芦根2克,枇杷叶2克,淮山1克,柿蒂2克,甘草2克,竹叶3。
7、克,黄连1克,柴胡1克,葛根1克,埃蕾1克,繁缕1克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水份超过中药2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中晚,一日三次。0013实施例2将生石膏5克,知母3克,北沙参3克,麦门冬2克,法半夏3克,竹茹3克,芦根4克,枇杷叶3克,淮山3克,柿蒂4克,甘草3克,竹叶4克,黄连3克,柴胡3克,葛根2克,埃蕾2克,繁缕2克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水份超过中药4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中晚,一日三次。0014实施例3将生石膏6克,知母4克,北沙参4克,麦门冬3克,法半夏4克,竹茹4克,芦根5克,枇杷叶4克,淮山5克,柿蒂5克,甘草4克,竹叶6克,黄连4克,柴胡4克,葛根4克,埃蕾3克,繁缕3克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水份超过中药5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中晚,一日三次。说明书CN10408365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