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玉米田、花生田播后苗前除草剂系列组合物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化学除草剂,尤其是一种大豆田、玉米田、花生田苗前除草系列组合物。
背景技术:玉米、大豆、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经济作物,其常年种植面积达几亿亩,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也将随之调整,玉米、大豆、花生的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特别是东北地区,将受国家政策扶持。然而玉米、大豆、花生产量每年都因受杂草的危害而减产,平均达20%左右,严重时可绝收。发达国家玉米田、大豆田、花生田杂草防治水平较高,而我国则较低,防治的方法有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根据我国玉米田、大豆田、花生田杂草的危害情况,应以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
目前国内苗前土壤处理的药剂主要有:拉索、禾耐斯、都尔、普乐宝、氟乐灵、卫农、赛克津、24-D丁酯、广灭灵、普施特等,其使用均为单剂,或防除禾本科杂草,或防除阔叶杂草。因为使用多年,使杂草产生抗药性,造成用量逐年增大,同时使作物产生隐性药害而减产,且对后茬作物不安全。如使用普施特,9个半月后才能种玉米,40个月才能种甜菜,一年半后才能种水稻;这样给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随着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其杂草群发生了变化,如南方原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现已演变成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共存;北方原以阔叶杂草为主,现也已演变成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共存,这样就迫切需要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阔叶杂草及不影响后茬作物种植的除草剂新品种,然而在国内这种除草剂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不影响后茬作物种植的大豆田、玉米田、花生田播后苗前除草剂系列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磺酰脲类及酰胺类化合物除草剂为有效成份,加入适量的载体、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配成可湿性粉剂。
所述的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剂为噻吩磺隆;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除草剂为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
所述的噻吩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5,甲草胺或乙草胺或异丙甲草胺或异丙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70。
所述的载体为高岭土、白碳黑、硅藻土、陶土、澎润土、轻质碳酸钙、粘土、活性白土、滑石粉、白垩土。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及它们的复合型,可以是NNO BX LS、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盐类、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所述的增效剂为氮酮、高渗增效剂、N-乙醇基十二烷基苯基磺酸钠,渗透剂CN。
本发明的系列组合物除草剂,通过安徽、辽宁、内蒙古、河南等地的多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用于防除玉米田、大豆田、花生田中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野燕麦、金狗尾草、马唐、牛筋草、藜、反枝苋、鸭跖草、苍耳、香芹、茼麻、水棘针、荞麦蔓、狼巴草等。具有显著地除草效果,明显的增效作用和广谱的杀草功能,且一次施药能有效控制作物整个生育期内的杂草危害,省工省时,增产增收;其用量低于单剂用量,因此,残效期适中,对作物高度安全、对后茬作物无任何影响,是玉米田、大豆田、花生田苗前处理的优良品种。
实施方式见下表: 实施例 质 量 (%) 原料 1 2 3 4 噻吩磺隆 0.1-25 0.1-25 0.1-25 0.1-25 甲草胺 10-70 乙草胺 10-70 异丙草胺 10-70 异丙甲草胺 10-70 载体 补足100 补足100 补足100 补足100 表面活性剂 10-22 8-20 10-22 8-20 增效剂 2-8 3-10 2-8 3-10 用量(g/亩) 200-300 150-250 200-300 200-300 综合防效(%) 95 95 95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