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55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6551A21申请号201410388180522申请日20140808A61B17/6820060171申请人王加利地址276400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72发明人王加利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支文彬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右外侧夹板或左外侧夹板、右内侧夹板或左内侧夹板以及用于固定右外侧夹板与右内侧夹板或固定左外侧夹板与左内侧夹板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
2、驱动右外侧夹板与右内侧夹板或固定左外侧夹板与左内侧夹板相对运动。与现有手术方法相比,由于不需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因此具有创伤小,准确解剖复位的特点。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右内侧夹板3或左内侧夹板4分别与右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因此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使跟骨骨折重归微创治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551ACN104116551A1/1页21一种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外。
3、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右内侧夹板(3)或左内侧夹板(4)以及用于固定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固定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固定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相对运动,构成右外侧夹板(1)的板体(11)以及构成右内侧夹板(3)的板体(31)的外轮廓与右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构成左外侧夹板(2)的板体(21)以及构成左内侧夹板(4)的板体(41)的外轮廓与左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右外侧夹板(1)和左外侧夹板(2)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的左外侧夹板(13)以及连接孔(23)。
4、,所述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的连接孔(33)以及连接孔(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夹钳(5),其包括通过转轴(59)呈“X”字形转动连接的左钳柄(51)和右钳抦(52)、分别设置于左钳柄(51)和右钳抦(52)上的左钳臂(53)和右钳臂(54),活动块(57)以及活动块(58)分别通过转轴(55)和转轴(56)转动安装于左钳臂(53)和右钳臂(54)上端,所述活动块(57)以及活动块(58)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克氏针外径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右外侧夹板(1)、左外侧夹板(2。
5、)、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分别设有与圆孔相对应的安装孔(16)、安装孔(26)、安装孔(35)以及安装孔(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克氏针外径相匹配的插孔(15)以及插孔(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外侧夹板(1)和左外侧夹板(2)上分别设置有与跟骨外侧相匹配的弧形的缓冲槽(12)以及缓冲槽(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
6、在于所述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分别设置有与跟骨内侧相匹配的“Y”字形的缓冲槽(32)以及缓冲槽(4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外侧夹板(1)和左外侧夹板(2)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或者空心钉的圆形的固定孔(14)以及固定孔(24)。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或者空心钉的矩形的固定孔(34)以及固定孔(44)。权利要求书CN104116551A1/4页3。
7、一种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引导下治疗跟骨骨折提供辅助复位固定器械。背景技术0002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现有的治疗技术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存在患者创伤大、切口不愈合、二次手术取出钢板时重复创伤等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目前还没有CT引导下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式及辅助复位固定器械。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创伤小、固定牢固的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0004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
8、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右外侧夹板或左外侧夹板、右内侧夹板或左内侧夹板以及用于固定右外侧夹板与右内侧夹板或固定左外侧夹板与左内侧夹板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右外侧夹板与右内侧夹板或固定左外侧夹板与左内侧夹板相对运动,构成右外侧夹板的板体以及构成右内侧夹板的板体的外轮廓与右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构成左外侧夹板的板体以及构成左内侧夹板的板体的外轮廓与左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右外侧夹板和左外侧夹板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的左外侧夹板以及连接孔,所述右内侧夹板和左内侧夹板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的连接孔以及连接孔。0005为了操作方便,上述驱动装置为固定夹钳,其。
9、包括通过转轴呈“X”字形转动连接的左钳柄和右钳抦、分别设置于左钳柄和右钳抦上的左钳臂和右钳臂,活动块以及活动块分别通过转轴和转轴转动安装于左钳臂和右钳臂上端,所述活动块以及活动块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克氏针外径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右外侧夹板、左外侧夹板、右内侧夹板和左内侧夹板上分别设有与圆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安装孔以及安装孔。0006为了便于对跟结骨及跟骨远端的固定,上述右外侧夹板或左外侧夹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克氏针外径相匹配的插孔以及插孔。0007为了防止腓肠神经损伤,上述右外侧夹板和左外侧夹板上分别设置有与跟骨外侧相匹配的弧形的缓冲槽以及缓冲槽。0008为了防止胫后血管、神经损伤,上述右内。
10、侧夹板和左内侧夹板上分别设置有与跟骨内侧相匹配的“Y”字形的缓冲槽以及缓冲槽。0009为了便于固定跟骨骨折,上述右外侧夹板和左外侧夹板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或者空心钉的圆形的固定孔以及固定孔。0010为了便于固定跟骨骨折,上述右内侧夹板和左内侧夹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说明书CN104116551A2/4页4氏针或者空心钉的矩形的固定孔以及固定孔。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手术方法相比,由于不需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因此具有创伤小,准确解剖复位的特点。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右内侧夹板3或左内侧夹板4分别与右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因此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患。
11、者痛苦小等优点,使跟骨骨折重归微创治疗。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右外侧夹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左外侧夹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右内侧夹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左内侧夹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固定夹钳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外侧夹板2左外侧夹板3右内侧夹板4左内侧夹板5固定夹钳11板体12缓冲槽13连接孔14固定孔15插孔16安装孔21板体22缓冲槽23连接孔24固定孔25插孔26安装孔31板体32缓冲槽33连接孔34固定孔35安装孔41板体42缓冲槽43连接孔44固定孔45安装孔51左钳柄52右钳抦53左钳臂54右钳臂55转轴56转轴57活动块58活动块59转轴。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
12、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14本用于跟骨骨折闭合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的跟骨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右内侧夹板3或左内侧夹板4以及用于固定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固定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固定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相对运动,构成右外侧夹板1的板体11以及构成右内侧夹板3的板体31的外轮廓与右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构成左外侧夹板2的板体21以及构成左内侧夹板4的板体41的外轮廓与左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右外侧夹板1和左外侧夹板2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的左外侧夹板13以及。
13、连接孔23,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的连接孔33以及连接孔43。根据骨折的跟骨是左侧还是右侧,选择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配合使用或选择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配合,手术在CT定位下进行,利用克氏针置入位置准确后,保持踝关节屈曲,强力持续牵引以恢复跟骨BOHLER角、跟骨高度、长度。恢复位置后直接插入克氏针以确保跟骨BOHLER角、跟骨高度、长度的位置,以维持复位。对于关节面移位骨折,CT定位下,并排平行钻入骨折片下,放置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自连接孔13或连接孔23中植入克氏针固定钢板,并使之成为撬拨支点,行撬拨复位,克氏针暂固定塌陷骨折片。CT扫描检。
14、查复位情况,关节面复位及BOHLER角、跟骨高度、长度纠正满意后,CT定位下确定空心钉固定的最佳位置及方向。将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置于跟骨的两侧合适位置,克氏针自连接孔33或连接孔43中植入实现右内侧夹板3或左内侧夹板4的固定。之后应用说明书CN104116551A3/4页5驱动装置,使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固定于驱动装置上,防止挤压时滑动,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相对运动,自皮肤外两侧向中间加压,以恢复跟骨的宽度。CT扫描于水平面观察跟骨宽度复位情况,满意后利用克氏针或者空心钉置入。
15、跟骨中将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固定。与现有手术方法相比,由于不需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因此具有创伤小,准确解剖复位的特点。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右内侧夹板3或左内侧夹板4分别与右跟骨外侧壁或内侧壁的形状相对应,因此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使跟骨骨折重归微创治疗。0015如附图5所示,驱动装置为固定夹钳5,其包括通过转轴59呈“X”字形转动连接的左钳柄51和右钳抦52、分别设置于左钳柄51和右钳抦52上的左钳臂53和右钳臂54,活动块57以及活动块58分别通过转轴55和转轴56转动安装于左钳臂53和右钳臂54上端,活动块57以及活动。
16、块58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克氏针外径相匹配的圆孔,右外侧夹板1、左外侧夹板2、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分别设有与圆孔相对应的安装孔16、安装孔26、安装孔35以及安装孔45。当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相对于自皮肤外两侧向中间加压以恢复跟骨宽度时,通过将克氏针穿过安装孔16以及安装孔35或穿过安装孔26以及安装孔45后插入到活动块57以及活动块58的圆孔中,实现固定,防止夹持时钢板滑动。之后用手向内捏左钳柄51和右钳抦52即可驱动活动块57以及活动块58相对运动,从而使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相对挤压。由于活动块57以。
17、及活动块58通过转轴55和转轴56转动安装,因此右外侧夹板1与右内侧夹板3或左外侧夹板2与左内侧夹板4可以摆动以更好的适应跟骨内外两侧不对称导致的偏置,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0016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上可以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克氏针外径相匹配的插孔15以及插孔25。当手术在CT定位下,强力持续牵引以恢复跟骨BOHLER角、跟骨高度、长度,放置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后用克氏针自插孔15或插孔25钻入跟骨结节及跟骨远端,通过右外侧夹板1或左外侧夹板2起外固定支架的作用维持复位,CT扫描确定复位满意后,交叉钻入克氏针固定。因此确保了复位后的跟骨BOHLER角、跟骨高度、长。
18、度不在移位,提高了手术的准确率。0017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右外侧夹板1和左外侧夹板2上可以分别设置有与跟骨外侧相匹配的弧形的缓冲槽12以及缓冲槽22。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可以分别设置有与跟骨内侧相匹配的“Y”字形的缓冲槽32以及缓冲槽42。缓冲槽12以及缓冲槽22可以使利用驱动装置驱动外侧夹板和内侧夹板相对运动加压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腓肠神经在加压时出现损伤。同理缓冲槽32以及缓冲槽42可以在加压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胫后血管、神经出现损伤,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0018右外侧夹板1和左外侧夹板2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或者空心钉的圆形的固定孔14以及。
19、固定孔24。当通过CT扫描税和平面观察跟骨宽度复位情况,满意后利用克氏针自外向内钻入固定孔14或固定孔24,CT扫描确定固定位置满意后,加压的情况下在跟骨中钻孔置入空心钉穿过固定孔14或固定孔24实现将右外侧夹板说明书CN104116551A4/4页61或左外侧夹板2固定。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克氏针或者空心钉的矩形的固定孔34以及固定孔44。当通过CT扫描税和平面观察跟骨宽度复位情况,满意后利用克氏针自内向外钻入固定孔34或固定孔44,CT扫描确定固定位置满意后,加压的情况下在跟骨中钻孔置入空心钉穿过固定孔34或固定孔44实现将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固定,由于固定。
20、孔34或固定孔44为矩形孔,因此可以方便调整空心钉的固定方向,便于手术的操作。通过在右外侧夹板1和左外侧夹板2上设置圆形的固定孔14以及固定孔24以及在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上设置矩形的固定孔34以及固定孔44可以方便实现右外侧夹板1和左外侧夹板2手术中的自外向内侧固定,以及方便右内侧夹板3和左内侧夹板4自内侧向外侧固定的方式,进一步方便了跟骨骨折的手术,且提供了固定的灵活性和牢固度。说明书CN104116551A1/4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16551A2/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16551A3/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16551A4/4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16551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