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30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2303A21申请号201410362664222申请日20140728A01N43/56200601A01N43/40200601A01P3/00200601A01N37/5220060171申请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地址710404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集贤产业园创业大道9号72发明人冯建雄李明甫郑敬敏马强张崇斌乌小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代理人汤东凤54发明名称一种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2、活性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和第二活性成分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1081,且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580。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或水乳剂剂型。本发明组分复配合理,杀菌效果好,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本发明对农作物白粉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特别对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303ACN104082303A1/1页21一种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与第二活性成分酰胺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10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5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或水乳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
4、一项所述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白粉病上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上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4082303A1/10页3一种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含有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以及第二活性成分酰胺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适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白粉病。背景技术0002环氟菌胺,英文通用名CYFLUFENAMID,化学名称ZN环丙甲氧亚氨基2,3二氟6三氟甲基苄基2苯乙酰胺。环氟菌胺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开发的。
5、苯基乙酰胺类杀菌剂,具有优异的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疗活性,亦具有叶面渗透和熏蒸作用,耐雨水冲刷和持效期长的特点,但内吸性较差,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以及多种谷物上的白粉病。研究表明,环氟菌胺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白粉病菌生活史也即发病过程中菌丝上分生的吸器的形成和生长,抑制次生菌丝的生长和附着器的形成。0003吡唑萘菌胺,英文通用名ISOPYRAZAM,化学名称3氟甲基1甲基N1,2,3,4四氢9异丙基1,4亚甲基5基吡唑4甲酰胺。吡唑萘菌胺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病原孢子发芽、发芽管的生长及吸附器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真菌有抑制菌丝生长及孢子形成的作用。0004氟吡菌酰胺,英文通用名FLUOP。
6、YRAM,化学名称2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乙基,三氟O甲苯酰胺。通过阻碍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的电子转移而抑制线粒体呼吸,通过抑制病原菌生长周期中的几个阶段而到达控制病原菌的目的。0005白粉病是一种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具有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抗性发展快等特点,对小麦、黄瓜、葡萄、草莓等作物为害严重,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农作物白粉病多用戊唑醇、腈菌唑、三唑酮、氟硅唑、乙嘧酚、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剂。由于这些农药有效成分已使用多年,病菌已对这些农药产生了抗性,且三唑类药剂对双子叶作物安全性差,使用不当常造成药害事故。因此,急需发明一种对农作物。
7、白粉病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安全性高的农药。0006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和氟吡菌酰胺上市后存在抗性风险。实际的农药经验已经表明,单用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和氟吡菌酰胺防治农作物白粉病,不利于降低抗性风险。为降低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和氟吡菌酰胺产生抗性的危险性,目前通常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组合来防治白粉病。通过文献检索,发明人得知目前还没有环氟菌胺和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混配防治农作物白粉病的文献报道。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环氟菌胺是第一活性成分,酰胺类杀菌剂是第二活性成分,所述酰胺类杀菌剂是指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发明人。
8、通过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环氟菌胺和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显著提高对农作物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说明书CN104082303A2/10页4治成本,对作物安全高。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环氟菌胺和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制剂剂型。0009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白粉病上的应用。0010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在上述杀菌组合物中,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与第二活性成分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1081。0011根据组分之间的理化性质及实际应用,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量的。
9、580。0012本发明所述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可以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或水乳剂。在制备上述剂型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助剂。所述辅助成分为分散介质、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0013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
10、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磷酸三苯酯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
11、多种;水为去离子水。0014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剂如聚羧酸盐TERSPERSE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及其衍生物、膨润土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淀粉、葡萄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0015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类TERSPERSE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类UF。
12、OXANE3A、BORRESPERSENA、BORRESPERSECASA等、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类NNO、MF、MORWETD425、TAMOLNN、TERSPERSE2020等、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EOPO嵌段聚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硫酸盐类K12、磺酸盐类ABSNA、BX、TERWET1004等、复合润湿剂MORWETEFW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轻钙、滑石粉、白炭黑、凹凸棒土、陶土、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玉米淀粉、硫酸钠、多聚磷酸钠等一种或多种。0016对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
13、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说明书CN104082303A3/10页5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HUNTSMAN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BY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BY110、BY125、BY140、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14、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分散介质如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油酸甲酯、柴油、机油、矿物油中一种或多种。0017对水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TX10通用名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
15、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农乳600、农乳400中一种或多种;溶剂如二甲苯、甲苯、环己酮、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环氧大豆油中一种或多种;防冻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0018上述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白粉病上的应用,作为优选,含环氟菌胺和酰胺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复配的组合物在防治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上的应用。0019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和第二活性成分吡。
16、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复配表现为增效效果,该组合物的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此外,所述杀菌组合物的优点还表现在组分合理,兼具治疗和保护作用,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在药效方面,该组合物对农作物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2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0021一制剂制备部分0022。
17、首先对第一活性成分环氟菌胺和第二活性成分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复配制剂进行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所有制剂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0023制剂实施例10024称取6环氟菌胺、12吡唑萘菌胺、3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说明书CN104082303A4/10页63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TERSPERSE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硅酸镁铝、02黄原胶、5乙二醇、05甲醛、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公司出品、余量为去离子水。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
18、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有效成分为18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悬浮剂。0025制剂实施例20026称取10环氟菌胺、20氟吡菌酰胺、3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扩散剂NNO、2膨润土、02黄原胶、5乙二醇、05甲醛、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公司出品、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有效成分为30环氟菌胺氟吡菌酰胺悬浮剂。0027制剂实施例30028称取5环氟菌胺、25吡唑萘菌胺、2TERSPERSE2700聚羧酸盐,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3木质素磺酸钠。
19、、1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1K12十二烷基硫酸钠、2PVA分子量2000、2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有效成分为30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水分散粒剂。0029制剂实施例40030称取10环氟菌胺、70氟吡菌酰胺、2T36聚羧酸盐、2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K12十二烷基硫酸钠、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有效成分为80环氟菌胺氟吡菌酰胺水分散粒剂。0031制剂实施例50032称取5环氟菌胺、50。
20、吡唑萘菌胺、4木质素磺酸钙UFOXANE3A、4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TAMOLNN、1十二烷基硫酸钠、8白炭黑、高岭土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有效成分为55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可湿性粉剂。0033制剂实施例60034称取10环氟菌胺、30氟吡菌酰胺、6木质素磺酸钙、4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ORWETD425、2十二烷基硫酸钠、白炭黑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有效成分为40环氟菌胺氟吡菌酰胺可湿性粉剂。0035制剂实施例70036称取20环氟菌胺、10吡唑萘菌胺、3TERSPERSE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
21、出品、3斯盘60、4吐温60、4农乳2201、3农乳700、1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白炭黑、5丙二醇、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有效成分为30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可分散油悬浮剂。0037制剂实施例80038称取24环氟菌胺、3氟吡菌酰胺、2扩散剂NNO、3斯盘60、8BY110、说明书CN104082303A5/10页71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1硅酸镁铝、3甘油、大豆油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有效成分为27环氟菌胺氟吡菌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22、。0039制剂实施例90040称取10环氟菌胺、10吡唑萘菌胺、8农乳2201、2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4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斯盘60、1环氧氯丙烷、2乙二醇,5二甲苯、02黄原胶、05苯甲酸,余量为去离子水。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有效成分为20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水乳剂。0041制剂实施例100042称取2环氟菌胺、3氟吡菌酰胺、3农乳2201、2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2吐温60、2斯盘60、5丙二醇,10溶剂油S180、5环己酮、02黄原胶、05苯甲酸,余量为去离子水。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有效成分为5环氟菌胺氟吡菌酰胺水乳剂。0043二生。
23、物测定部分0044生物测定实施例10045环氟菌胺与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毒力测定试验。0046试验对象为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GRAMINIS。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4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4部分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盆栽法。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防效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选用感病小麦品种盆栽,待幼苗长至2叶3叶期备用。将发病小麦叶片上24H内产生的白粉病菌新鲜孢子均匀抖落接种于处理的2叶期3叶期盆栽小麦苗上。每处理不少于3盆,每盆10株。接种24H后,用喷雾法将药。
24、剂均匀喷洒于备用的小麦苗上,然后置适宜条件下培养。当对照小麦苗充分发病后调查每盆小麦苗的所有叶片,采用以下分级方法00470级无病;0048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0049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0050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0051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0052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0053计算方法0054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91000055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0056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
25、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0057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0058表11环氟菌胺与吡唑萘菌胺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0059说明书CN104082303A6/10页8药剂处理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EC50共毒系数RMG/LCTC环氟菌胺AY5431771449X09961087吡唑萘菌胺BY2278238850X09948502AB110Y3648531152X099822721289AB15Y4052831005X098082021384AB12Y4711330766X099711241562AB1。
26、1Y5005736579X098401001488AB21Y5256437203X097710851408AB51Y5328629751X098180781301AB81Y3386427999X09965073131600600061表12环氟菌胺与氟吡菌酰胺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00620063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环氟菌胺与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以重量比为11081混用对小麦白粉病菌有较好的毒力,均有很好的增效作用。说明书CN104082303A7/10页90064生物测定实施例20065环氟菌胺与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试验。0066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菌S。
27、PHAEROTHECAFULIGINEA。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11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防效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用加有少量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纯净水,洗取长满白粉病菌黄瓜叶片上的新鲜孢子,用双层纱布过滤,制成孢子浓度为1105个孢子/毫升的悬浮液,备用。每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用孢子悬浮液在药剂处理前24H接种,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备用。接种和药剂。
28、处理后的盆栽黄瓜自然风干,然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2024的条件下培养7天10天。待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处理至少调查30片叶,分级标准为00670级无病;0068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0069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0070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0071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0072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75;00731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5以上。0074计算方法0075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111000076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0077通过防。
29、效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0078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0079表21环氟菌胺与吡唑萘菌胺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00800081说明书CN104082303A8/10页100082表22环氟菌胺与氟吡菌酰胺组合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00830084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环氟菌胺与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以重量比为11081混用对黄瓜白粉病菌有较好的毒力,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0085生物测定实施。
30、例30086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00872014年在陕西省周至县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18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悬浮剂、制剂实施例230环氟菌胺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验证该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及对草莓的安全性。试验方法参照GB/T1798011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药效试验。试验作物为草莓,防治对象为白粉病SPHAEROTHECAMACULARIS。在连续种植3年以上的大棚草莓基地进行。试验药剂及剂量为详见表3。另设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20M2,共3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采用常规喷雾法,亩施药液45KG,均匀喷洒全株。第1。
31、次施药在说明书CN104082303A109/10页11草莓苗白粉病发病初期,7天后第二次用药,共施药2次。0088调查与统计方法0089第一次药后7天和第二次药后7天调查叶片发病情况。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3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0090分级方法00910级无病斑;0092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0093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0094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009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0096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0097根据病指计算防效。于每次药后目测观察施药后对草莓生长、叶色等影响情况,考查药剂对草莓植株的安全性。00。
32、98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91000099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0100表3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结果01010102010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环氟菌胺吡唑萘菌胺悬浮剂、30环氟菌胺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对草莓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分别稀释1500倍、2000倍和2500倍、3000倍喷雾,对草莓白粉病第一次药后7天的防效为8505、8030和8845、8192,第二次说明书CN104082303A1110/10页12药后7天的防效为9310、8836和9324、8934,明显优于10环氟菌胺悬浮剂1000倍、20吡唑萘菌胺悬浮剂1000倍、2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000倍的防效。0104本试验条件下,每次药后1天至7天目测观察供试药剂对草莓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这几种药剂对草莓叶片、叶柄和花果均无药害产生,表现安全。0105试验结果表明环氟菌胺与吡唑萘菌胺或氟吡菌酰胺按一定比例混配使用,明显提高了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降低了用药量,对草莓生长安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理想药剂。010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说明书CN104082303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