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17466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2139.9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104138541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407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11/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韦宁香

发明人:

韦宁香

地址:

532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城独秀峰旁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张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穿心莲5份-7份、桑叶10份-12份、两面针3份-5份、金银花3份-5份、板蓝根6份-8份、积雪草8份-10份、竹叶12份-14份、芦根15-17份,其生产方法是将中药经过回流煎煮提浓缩而成。该中药制剂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穿心莲5份-7份、桑叶10份-12份、两面针3份-5份、金银花3份-5份、板蓝根6份-8份、积雪草8份-10份、竹叶12份-14份、芦根15-17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6份、桑叶11份、两面针4份、金银花4份、板蓝根7份、积雪草9份、竹叶13份、芦根16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5份、桑叶10份、两面针3份、金银花3份、板蓝根6份、积雪草8份、竹叶12份、芦根15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7份、桑叶12份、两面针5份、金银花5份、板蓝根8份、积雪草10份、竹叶14份、芦根17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桑叶、两面针、金银花、板蓝根、积雪草、竹叶、芦根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使用方法为: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预防量减半使用。

说明书

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关眼镜蛇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眼镜蛇(拉丁学名:Naja)俗称饭匙倩、饭匙铳、五毒蛇,是眼镜蛇属下蛇类的总称,是蛇科中的一些蛇类的总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寒带地区很少,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颈部,受到威胁时蛇头直立颈腹部扩展成圆扇状。因其颈部皮褶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花纹,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
眼镜蛇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很高,近年来,眼镜蛇在市场上一直是供不应求。该蛇肉味道鲜美,极富营养,内脏、骨骼、血液、胆汁及附生物均可入药,尤其是眼镜蛇毒,现已制成镇痛药,其止痛效果良好,且无成瘾性,可取代吗啡等成瘾药。另外,眼镜蛇毒制剂对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如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有很好的疗效。可见,眼镜蛇是我国中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眼镜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生态环境却不断遭到破坏,再加上人为的大量捕杀、贩卖,使野生眼镜蛇的资源锐减,有些地方的眼镜蛇已经濒临灭绝。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野生眼镜蛇,开发人工养殖眼镜蛇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务之急。
人工养殖的眼镜蛇由于环境的湿度大、温度高、骤冷骤热及空气混浊时,易遭病菌感染而患上呼吸系统疾病。比较常见的有急性肺炎,蛇在冬眠期间窝内湿度高或盛夏天气炎热,窝内过于闷热或气温突降都易发生此病。早期可由感冒引起。饲养清洁卫生差时此病发病率高,此病传染得快,若不及时治疗,有时3-5天内会传染全群,引起大批死亡。也有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此病对蛇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在多数病例中,都能从电镜下观察到或分离到一种称为副粘液病毒的病毒。此病的死亡率为8%一87%,老龄蛇易感,通过唾液飞沫传播,感染后3天之内表现临床症状.病期约为5—12天 。病蛇的前期症状为:不 排尿、呕吐、排绿色的带粘液的粪便;随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肌肉弹性消失(蛇体呈伸展状态) ,头部震颠,共济失调。最后,出现呼吸系统症状:突然地呼吸停顿,接着出现剧烈地痉挛,身体蜕缩在一起,气管中排出褐色分泌物。尸体副检可见,肺水肿,有粘液性或于酪性分泌物。组织病理学检查能看到伴有上皮细胞增生的间质性肺炎,血管局口袖脑炎和胰腺炎。耐过蛇的血清学检查能查到存在的抗体。 
此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眼镜蛇人工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给眼镜蛇人工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类来预防和治疗,但是容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而且对蛇也有一定的损害,长时间使用,治疗效果会逐渐下降。
发明内容
基于目前存在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的特点。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穿心莲5份-7份、桑叶10份-12份、两面针3份-5份、金银花3份-5份、板蓝根6份-8份、积雪草8份-10份、竹叶12份-14份、芦根15-17份。
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6份、桑叶11份、两面针4份、金银花4份、板蓝根7份、积雪草9份、竹叶13份、芦根16份。
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5份、桑叶10份、两面针3份、金银花3份、板蓝根6份、积雪草8份、竹叶12份、芦根15份。
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7份、桑叶12份、两面针5份、金银花5份、板蓝根8份、积雪草10份、竹叶14份、芦根17份。
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桑叶、两面针、金银花、板蓝根、积雪草、竹叶、芦根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
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中药制剂的使用方法为: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预防量减半使用。
本发明选取的中药原料中,各药有效成份分析: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学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穿心莲干燥地上的部分,晒干。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穿心莲具有消炎解毒作用,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桑叶,中药名,英文名:Mulberry Leaf,药材学名 :Folium Mori,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桑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主要功能为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1993年卫生部确定桑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桑椹儿果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
两面针(学名: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别称:钉板刺(福州),入山虎、麻药藤、入地金牛、叶下穿针、红倒钩簕、大叶猫爪簕(广东、广西)、红心刺刁根,是木质藤本植物,呈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性味: 苦、辛,平;有小毒。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金银花 ,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别称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二花。“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和草大青(I. indigotica Fort.)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的根茎及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Urb. 的干燥全草,为多年生匍匐草本。别名:十八缺、 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生于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cm,直径1~1.5mm,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竹叶(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竹子)的叶。竹叶的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别名:苇根、芦头。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花期9~10月。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芦根含薏苡素,以及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物51%、天门冬酰胺0.1%。芦苇含纤维素48~54%、木质素约18.2%、木聚糖约12.4%、灰分2.8%。多糖水解产生D-木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另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以及苜蓿素。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天然、安全、低(或无)毒、高效、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优点,可以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2、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能够用于眼镜蛇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采用中草药配方,治愈后无残留药物,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
3、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费用比较低廉、见效快,疗效短,治愈率高;
4、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将穿心莲、桑叶、两面针、金银花、板蓝根、积雪草、竹叶、芦根经过回流煎煮提浓缩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清解血毒、凉血利咽等功效,从而达到了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6 kg、桑叶11 kg、两面针4 kg、金银花4 kg、板蓝根7 kg、积雪草9 kg、竹叶13 kg、芦根16 kg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
用法: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预防量减半使用。
实施例2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5 kg、桑叶10 kg、两面针3 kg、金银花3 kg、板蓝根6 kg、积雪草8 kg、竹叶12 kg、芦根15 kg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
用法: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预防量减半使用。          
实施例3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7 kg、桑叶12 kg、两面针5 kg、金银花5 kg、板蓝根8 kg、积雪草10 kg、竹叶14 kg、芦根17 kg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
用法: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预防量减半使用。
实施案例:
 案例一:广西崇左某养蛇场136日龄眼镜蛇出现大批死亡,全群共1200多条蛇,有近600条眼镜蛇发病,已死亡37条眼镜蛇,大部分眼镜蛇病初表现为张口呼吸,头与地面呈45度角,口吐白沫,大量饮水,喘息伴有沉闷的“呼啦”声。食欲不振,行动缓慢,不愿归窝,打开口腔可见口腔内有粘痰但不红肿,不久病蛇张口呼吸的频率增多,病蛇时常反转身体,出现共济失调。末期发生痉挛,最后呼吸衰竭死亡。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前3天以药液为饮水进行全群饮水,每天3次,每次0.5mL,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不饮水的的病蛇隔离用涂抹中药制剂的饲料喂食,治疗前后对蛇场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3天后全群未再增加发病眼镜蛇,病蛇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5天后,541条眼镜蛇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达到95%以上。治愈一个月后回访,未再复发。
案例二:广西宾阳某个体养殖户的550多条213日龄的眼镜蛇出现病情,约300条眼镜蛇呼吸痰鸣音,张口不闭,3经诊断为肺部感染所致呼吸困难。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二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前3天以药液为饮水进行全群饮水,每天3次,每次0.5mL,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不饮水的的病蛇隔离用涂抹中药制剂的饲料喂食,治疗前后对蛇场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3天后,除发病严重死亡的15条眼镜蛇以为,全群未再增加发病眼镜蛇,病蛇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5天后,285条眼镜蛇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达到95%。治愈一个月后回访,未再复发。
案例三:广西贵港某蛇场的800多条180日龄的眼镜蛇出现病情,有80多条眼镜蛇口腔内有大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发病初期,给蛇清洗口腔,涂碘甘油,鱼石脂等。但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发展成为肺炎,并逐渐传染给眼镜蛇群。在此期间先后有450多条眼镜蛇患病,死亡38条眼镜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三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前3天以药液为饮水进行全群饮水,每天3次,每次0.5mL,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不饮水的的病蛇隔离用涂抹中药制剂的饲料喂食,治疗前后对蛇场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3天后全群未再增加发病眼镜蛇,病蛇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5天后,400条眼镜蛇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达到95%以上。治愈一个月后回访,未再复发。

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54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38541A21申请号201410372139922申请日20140731A61K36/899200601A61P11/0020060171申请人韦宁香地址532100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城独秀峰旁72发明人韦宁香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代理人张锋54发明名称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57摘要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穿心莲5份7份、桑叶10份12份、两面针3份5份、金银花3份5份、板蓝根6份8份、积雪草8份10份、竹叶12份。

2、14份、芦根1517份,其生产方法是将中药经过回流煎煮提浓缩而成。该中药制剂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的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541ACN104138541A1/1页21一种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穿心莲5份7份、桑叶10份12份、两面针3份5份、金银花3份5份、板蓝根6份8份、积雪草8份10份、竹叶12份14份、芦根151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

3、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6份、桑叶11份、两面针4份、金银花4份、板蓝根7份、积雪草9份、竹叶13份、芦根1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5份、桑叶10份、两面针3份、金银花3份、板蓝根6份、积雪草8份、竹叶12份、芦根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7份、桑叶12份、两面针5份、金银花5份、板蓝根8份、积雪草10份、竹叶14份、芦根17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

4、)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桑叶、两面针、金银花、板蓝根、积雪草、竹叶、芦根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使用方法为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预防量减半使用。权利要求书CN104138541。

5、A1/6页3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关眼镜蛇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背景技术0002眼镜蛇(拉丁学名NAJA)俗称饭匙倩、饭匙铳、五毒蛇,是眼镜蛇属下蛇类的总称,是蛇科中的一些蛇类的总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寒带地区很少,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颈部,受到威胁时蛇头直立颈腹部扩展成圆扇状。因其颈部皮褶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花纹,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0003眼镜蛇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很高,近年来,眼镜蛇在市场上一直是供不应求。该蛇肉味道鲜美,极富营。

6、养,内脏、骨骼、血液、胆汁及附生物均可入药,尤其是眼镜蛇毒,现已制成镇痛药,其止痛效果良好,且无成瘾性,可取代吗啡等成瘾药。另外,眼镜蛇毒制剂对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如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有很好的疗效。可见,眼镜蛇是我国中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0004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眼镜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生态环境却不断遭到破坏,再加上人为的大量捕杀、贩卖,使野生眼镜蛇的资源锐减,有些地方的眼镜蛇已经濒临灭绝。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野生眼镜蛇,开发人工养殖眼镜蛇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务之急。0005人工养殖的眼镜蛇由于环境的湿度大、温度高、骤冷骤热及空气混浊时,。

7、易遭病菌感染而患上呼吸系统疾病。比较常见的有急性肺炎,蛇在冬眠期间窝内湿度高或盛夏天气炎热,窝内过于闷热或气温突降都易发生此病。早期可由感冒引起。饲养清洁卫生差时此病发病率高,此病传染得快,若不及时治疗,有时35天内会传染全群,引起大批死亡。也有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此病对蛇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在多数病例中,都能从电镜下观察到或分离到一种称为副粘液病毒的病毒。此病的死亡率为8一87,老龄蛇易感,通过唾液飞沫传播,感染后3天之内表现临床症状病期约为512天。病蛇的前期症状为不排尿、呕吐、排绿色的带粘液的粪便;随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肌肉弹性消失蛇体呈伸展状态,头部震颠,共济失调。最后,出。

8、现呼吸系统症状突然地呼吸停顿,接着出现剧烈地痉挛,身体蜕缩在一起,气管中排出褐色分泌物。尸体副检可见,肺水肿,有粘液性或于酪性分泌物。组织病理学检查能看到伴有上皮细胞增生的间质性肺炎,血管局口袖脑炎和胰腺炎。耐过蛇的血清学检查能查到存在的抗体。此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眼镜蛇人工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给眼镜蛇人工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类来预防和治疗,但是容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而且对蛇也有一定的损害,长时间使用,治疗效果会逐渐下降。发明内容0006基于目前存在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说明书CN104138541A2/6页4药制剂及其生。

9、产方法。本发明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的特点。0007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穿心莲5份7份、桑叶10份12份、两面针3份5份、金银花3份5份、板蓝根6份8份、积雪草8份10份、竹叶12份14份、芦根1517份。0008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6份、桑叶11份、两面针4份、金银花4份、板蓝根7份、积雪草9份、竹叶13份、芦根16份。0009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5份、桑叶10份、两面针3份、金银花3份、板蓝根6份、积雪草8份、竹叶12份、芦根15份。0010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

10、重量份配比为穿心莲7份、桑叶12份、两面针5份、金银花5份、板蓝根8份、积雪草10份、竹叶14份、芦根17份。0011所述的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桑叶、两面针、金银花、板蓝根、积雪草、竹叶、芦根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0012所述的防治。

11、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中药制剂的使用方法为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预防量减半使用。0013本发明选取的中药原料中,各药有效成份分析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学名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

12、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穿心莲干燥地上的部分,晒干。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穿心莲具有消炎解毒作用,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0014桑叶,中药名,英文名MULBERRYLEAF,药材学名FOLIUMMORI,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桑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

13、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说明书CN104138541A3/6页5淡、微苦涩。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主要功能为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1993年卫生部确定桑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桑椹儿果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0015两面针(学名ZANTHOXYLUMNITIDUM(ROXB)DC)别称钉板刺(福州),入山虎、麻药藤、入地金牛。

14、、叶下穿针、红倒钩簕、大叶猫爪簕(广东、广西)、红心刺刁根,是木质藤本植物,呈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0016金银花,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JAPONICA)。别称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二花。“金银花”一名出。

15、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

16、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0017板蓝根(ISATISTINCTORIA)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中国各地均。

17、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TINCTORIAL)和草大青(IINDIGOTICAFORT)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的根茎及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0018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ASIATICA(L)URB的干燥全草,为多年生匍匐草本。别名十八缺、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生于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CM,直径115MM,表面浅黄。

18、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0019竹叶(PHYL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说明书CN104138541A4/6页6RENDLE)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竹子)的叶。竹叶的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

19、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0020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COMMUNIS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别名苇根、芦头。多年生高。

20、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花期910月。生。

21、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芦根含薏苡素,以及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物51、天门冬酰胺01。芦苇含纤维素4854、木质素约182、木聚糖约124、灰分28。多糖水解产生D木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另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以及苜蓿素。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天然、安全、低(或无)毒、高效、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优点,可以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2、本发明的中药制。

22、剂,能够用于眼镜蛇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采用中草药配方,治愈后无残留药物,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3、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费用比较低廉、见效快,疗效短,治愈率高;4、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将穿心莲、桑叶、两面针、金银花、板蓝根、积雪草、竹叶、芦根经过回流煎煮提浓缩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清解血毒、凉血利咽等功效,从而达到了防治眼镜蛇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22实施例1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6KG、桑叶11KG、两面针4KG、金银花4KG、板蓝根7KG、积雪草9KG、竹叶13KG、芦根16KG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

23、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说明书CN104138541A5/6页7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0023用法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预防量减半使用。0024实施例2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5KG、桑叶10KG、两面针3KG、金银花3KG、板蓝根6KG、积雪草8KG、竹叶12KG、芦根15KG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

24、,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0025用法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预防量减半使用。实施例3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穿心莲7KG、桑叶12KG、两面针5KG、金银花5KG、板蓝根8KG、积雪草10KG、竹叶14KG、芦根17KG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

25、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1G/ML,即得成品,置于4环境保存备用。0026用法涂抹到眼镜蛇的饲料或者加入到眼镜蛇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预防量减半使用。0027实施案例案例一广西崇左某养蛇场136日龄眼镜蛇出现大批死亡,全群共1200多条蛇,有近600条眼镜蛇发病,已死亡37条眼镜蛇,大部分眼镜蛇病初表现为张口呼吸,头与地面呈45度角,口吐白沫,大量饮水,。

26、喘息伴有沉闷的“呼啦”声。食欲不振,行动缓慢,不愿归窝,打开口腔可见口腔内有粘痰但不红肿,不久病蛇张口呼吸的频率增多,病蛇时常反转身体,出现共济失调。末期发生痉挛,最后呼吸衰竭死亡。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前3天以药液为饮水进行全群饮水,每天3次,每次05ML,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不饮水的的病蛇隔离用涂抹中药制剂的饲料喂食,治疗前后对蛇场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3天后全群未再增加发病眼镜蛇,病蛇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5天后,541条眼镜蛇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达到95以上。治愈一个月后回访,未再复发。0028案例二广西。

27、宾阳某个体养殖户的550多条213日龄的眼镜蛇出现病情,约300条眼镜蛇呼吸痰鸣音,张口不闭,3经诊断为肺部感染所致呼吸困难。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二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前3天以药液为饮水进行全群饮水,每天3次,每次05ML,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不饮水的的病蛇隔离用涂抹中药制说明书CN104138541A6/6页8剂的饲料喂食,治疗前后对蛇场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3天后,除发病严重死亡的15条眼镜蛇以为,全群未再增加发病眼镜蛇,病蛇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5天后,285条眼镜蛇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达到95。治愈一个月后回访,未再复发。0。

28、029案例三广西贵港某蛇场的800多条180日龄的眼镜蛇出现病情,有80多条眼镜蛇口腔内有大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发病初期,给蛇清洗口腔,涂碘甘油,鱼石脂等。但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发展成为肺炎,并逐渐传染给眼镜蛇群。在此期间先后有450多条眼镜蛇患病,死亡38条眼镜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三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前3天以药液为饮水进行全群饮水,每天3次,每次05ML,大蛇摄入量153克/条,小蛇摄入量0816克/条。不饮水的的病蛇隔离用涂抹中药制剂的饲料喂食,治疗前后对蛇场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3天后全群未再增加发病眼镜蛇,病蛇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5天后,400条眼镜蛇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达到95以上。治愈一个月后回访,未再复发。说明书CN10413854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