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217276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03210.5

申请日:

2014.08.15

公开号:

CN104127712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日:201408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8; A61P21/02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申请人:

胡国

发明人:

胡国; 王昭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6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15~25份、防风15~25份、荆芥15~25份、全蝎6~12份、蜈蚣1~5份、天麻5~15份、炒僵蚕5~15份、天南星4~10份、禹白附3~8份、蒲公英10~20份、拳参5~15份、黄芪5~15份、槐米5~15份、白芍5~15份、甘草1~5份。本发明能够通过中药的调理,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通过广谱抗菌和中和毒素,达到预防治疗破伤风感染、发作,控制抽搐痉挛,恢复健康的效果,其毒副作用小,防治效果好,治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蝉蜕15~25份、防风15~25份、荆芥15~25份、全蝎6~12份、蜈蚣1~5份、天麻5~15份、炒僵蚕5~15份、天南星4~10份、禹白附3~8份、蒲公英10~20份、拳参5~15份、黄芪5~15份、槐米5~15份、白芍5~15份、甘草1~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蝉蜕20份、防风20份、荆芥20份、全蝎9份、蜈蚣3份、天麻10份、炒僵蚕10份、天南星6份、禹白附5份、蒲公英15份、拳参10份、黄芪12份、槐米10份、白芍10份、甘草3份。

说明书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治疗破伤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认为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从伤口侵入人体并在伤口内繁殖和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临床上以患者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为主要特征。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必须通过人体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并在缺氧的伤口局部生长繁殖,其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殊亲和力,能引起肌肉痉挛;另一种是溶血毒素,可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痉挛毒素是引起症状的主要毒素。
中医认为创伤后皮破血损卫外失固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风毒之邪从伤口侵袭人体从外达里而发病。若外伤后失于调治血脉虚损、营卫空虚、风毒侵袭、邪贯经络后可迅速发病,且病情多危重。风为阳邪,善行数变,通过经络血脉入里传肝。外风引动内风,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而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痉挛抽搐。中医防治以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为主要防治原则。
西医预防破伤风主要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但对人体而言TAT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临床出现过敏阳性的比较多。再就是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市场价格很高,最重要是来源较少。 在城市大医院就较稀缺,在县及以下医院更罕见。西医治疗破伤风一般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感染,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以及全身支持治疗。
中医预防治疗破伤风主要通过服用中药,起到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祛邪扶正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防治破伤风,可明显降低用药剂量,延长给药间隔,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及其它(包括愈后)不良反应,起到中西医综合治疗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的调理,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祛邪扶正,通过广谱抗菌和中和毒素,为对西药过敏的患者提供预防,对已感染的患者达到控制抽搐痉挛,恢复健康的效果,其毒副作用小,防治效果好,治愈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15~25份、防风15~25份、荆芥15~25份、全蝎6~12份、蜈蚣1~5份、天麻5~15份、炒僵蚕5~15份、天南星4~10份、禹白附3~8份、蒲公英10~20份、拳参5~15份、黄芪5~15份、槐米5~15份、白芍5~15份、甘草1~5份。
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20份、防风20份、荆芥20份、全蝎9份、蜈蚣3份、天麻10份、炒僵蚕10份、天南星6份、禹白附5份、蒲公英15份、拳参10份、黄芪12份、槐米10份、白芍10份、甘草3份。
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放入砂锅里,然后加入饮用水,液 面在药材之上3~4cm,浸泡30~60分钟后,第一次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后,倒出药液作为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没过药材,进行第二次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药液,作为二煎药,将头煎、二煎药混合在一起,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药理分析: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功效:散风除热,透疹止痒,止痉,明目退翳,利咽。用于风热感冒,破伤风,惊风抽搐,风疹瘙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目赤翳障。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凉肝定惊止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另有实验证明蝉蜕能使实验性破伤风家兔的平均存活期延长,减轻家兔破伤风惊厥。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表证,破伤风,风疹瘙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疮疡初起。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现代药理研究有抑菌、抗炎、抗惊厥、解热、镇痛作用。
荆芥:味辛,性微温,入肺,肝经。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炒炭止血。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炎、抑菌、镇痛作用。
蝉蜕、防风和荆芥均具有解表祛风,止痉除邪的功效,故共同作为本配方中药的君药。
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要用于抽搐痉挛,破伤风,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风疹,顽癣。是为本方的臣 药。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要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风湿顽痹,疮疡肿,瘰疬痰核,毒蛇咬伤,顽固性偏正头痛。现代药理研究有抗惊厥、抑菌、增强网状细胞机能作用。是为本方的臣药。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功效:息风止惊,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主要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破伤风,小儿惊痫动风,眩晕头痛,风中经络肢体麻木痉挛、半身不遂,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现代药理研究有免疫活性。是为本方的臣药。
炒僵蚕:味咸、辛,性平。功效:息风止惊,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主要用于惊风抽搐,破伤风,小儿惊风,风中经络、口眼斜,风疹瘙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痰核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有镇静、抑菌作用。是为本方的臣药。
天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散结止痛。主要用于顽痰咳嗽,破伤风,风痰眩晕、中风、癫痫,惊风。生用外治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现代药理研究有镇静、抗惊厥作用。是为本方的臣药。
禹白附: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肝胃经。功效:祛风痰、燥湿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主要用于惊风癫痫,破伤风,头痛,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核,毒蛇咬伤等。是为本方的臣药。
以上诸药既能助君药平肝祛风止痉,又可攻毒散结通络,共为本方臣药。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主要用于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清肝明目,瘰 疬,疔毒疮肿。现代药理研究有抑菌、激发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为本方的佐药。
拳参:味苦,性凉。归肝、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镇肝熄风,凉血止痢。主要用于热病惊搐,破伤风,痈肿瘰疬,毒蛇咬伤,赤痢脓血、湿热泄泻。是为本方的佐药。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以为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主要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肺气虚及气虚外感诸证,气虚浮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速损伤机体修复,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是为本方的佐药。
槐米: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要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眩晕,血热出血症,尤以便血、痔血为擅长。本方取槐米凉血清肝熄风之效,又可佐制全蝎、蜈蚣、南星等辛温之性太过。是为本方的佐药。
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主要用于肝阴不足、肝阳偏亢的头疼眩晕、脘腹四肢拘挛作痛,血虚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阴虚盗汗、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用于本方既能助君臣药平肝解痉,又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还可缓和药性、减轻整方毒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其有镇静、解痉、镇痛、抗惊厥等作用,与甘草同用能治中枢性或末梢性肌痉挛及疼痛,白芍总甙有调节免疫应答作用,且白芍还有一定抑菌作用。是为本方的佐药。
以上诸药既能助君臣药凉肝息风解痉,又可清热解毒、祛邪扶正,还可减轻君臣药不良的毒副反应,共为本方佐药。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要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药性峻猛或毒烈的方剂中,及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用于此处是取其缓解药物毒性,同时又可缓解痉挛毒素作用,是本方中的使药。
本发明纯属中药制剂,整方配伍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激发身体免疫系统,抑制破伤风梭菌、中和毒素,既能起到预防破伤风的作用;又可抑制缓解痉挛发作,达到治疗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实践证明:本发明能够通过中药的调理,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祛邪扶正,通过广谱抗菌和中和毒素,达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控制抽搐痉挛发作,恢复健康的效果。其毒副作用小,防治效果好,治愈率高。
本发明人应用此方多年,每天因破伤风抗毒素实验过敏而不能注射,改用口服本方预防破伤风者,累计共1万余例,至今无一例发作病人(排除外地务工,服药后不在本地居住者),收到非常好的预防效果。
治疗疗效判断:
治愈:无感染情况或症状消失、无抽搐现象、食欲大增、精神状态良好;
好转:症状基本消失、精神好转;
无效:诸症无改善。
治疗结果:治疗28名破伤风患者,服用3个疗程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1个周为一个疗程。痊愈25例,占89.3%,好转2例,占7.1%,无效1例,占3.5%。
附几个病例作进一步说明:
病例1:张某,男,58岁,不慎将右足拇指钉刺伤,未经医生处理,自行包扎。后出现口齿不利,下肢拘挛,屈伸不利,行走困难。到医院就诊,确诊 为破伤风,给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效果不佳。后给予本发明配方服用2个疗程后,疾病基本全部控制住,生活基本达到健康状态。为防止复发,又进行了一个疗程的巩固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
病例2:于某某,女,36岁,左手指刀割伤1周后,因发作性胸闷,全身发紧,四肢拘挛入院。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2个疗程后好转,3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20份、防风20份、荆芥20份、全蝎9份、蜈蚣3份、天麻10份、炒僵蚕10份、天南星6份、禹白附5份、蒲公英15份、拳参10份、黄芪12份、槐米10份、白芍10份、甘草3份。
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15份、防风15份、荆芥15份、全蝎6份、蜈蚣1份、天麻5份、炒僵蚕5份、天南星4份、禹白附3份、蒲公英10份、拳参5份、黄芪5份、槐米5份、白芍5份、甘草1份。
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实施例3: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 25份、防风25份、荆芥25份、全蝎12份、蜈蚣5份、天麻15份、炒僵蚕15份、天南星10份、禹白附8份、蒲公英20份、拳参15份、黄芪15份、槐米15份、白芍15份、甘草5份。
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712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7712A21申请号201410403210522申请日20140815A61K36/8988200601A61P21/0220060171申请人胡国地址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600号72发明人胡国王昭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代理人龚燮英54发明名称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57摘要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1525份、防风1525份、荆芥1525份、全蝎612份、蜈蚣15份、天麻515份、炒僵蚕。

2、515份、天南星410份、禹白附38份、蒲公英1020份、拳参515份、黄芪515份、槐米515份、白芍515份、甘草15份。本发明能够通过中药的调理,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通过广谱抗菌和中和毒素,达到预防治疗破伤风感染、发作,控制抽搐痉挛,恢复健康的效果,其毒副作用小,防治效果好,治愈率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712ACN104127712A1/1页21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蝉蜕1525份、防风1525份、荆芥1525份、全。

3、蝎612份、蜈蚣15份、天麻515份、炒僵蚕515份、天南星410份、禹白附38份、蒲公英1020份、拳参515份、黄芪515份、槐米515份、白芍515份、甘草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蝉蜕20份、防风20份、荆芥20份、全蝎9份、蜈蚣3份、天麻10份、炒僵蚕10份、天南星6份、禹白附5份、蒲公英15份、拳参10份、黄芪12份、槐米10份、白芍10份、甘草3份。权利要求书CN104127712A1/4页3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治疗破伤风的中药配方。背景技术0002现代医。

4、学认为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从伤口侵入人体并在伤口内繁殖和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临床上以患者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为主要特征。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必须通过人体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并在缺氧的伤口局部生长繁殖,其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殊亲和力,能引起肌肉痉挛;另一种是溶血毒素,可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痉挛毒素是引起症状的主要毒素。0003中医认为创伤后皮破血损卫外失固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风毒之邪从伤口侵袭人体从外达里而发病。若外伤后失于调治血脉虚损、营卫空虚、风毒侵袭、邪贯经络后可迅速发病。

5、,且病情多危重。风为阳邪,善行数变,通过经络血脉入里传肝。外风引动内风,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而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痉挛抽搐。中医防治以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为主要防治原则。0004西医预防破伤风主要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但对人体而言TAT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临床出现过敏阳性的比较多。再就是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市场价格很高,最重要是来源较少。在城市大医院就较稀缺,在县及以下医院更罕见。西医治疗破伤风一般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感染,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

6、畅,预防并发症以及全身支持治疗。0005中医预防治疗破伤风主要通过服用中药,起到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祛邪扶正的防治效果。0006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防治破伤风,可明显降低用药剂量,延长给药间隔,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及其它包括愈后不良反应,起到中西医综合治疗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的调理,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祛邪扶正,通过广谱抗菌和中和毒素,为对西药过敏的患者提供预防,对已感染的患者达到控制抽搐痉挛,恢复健康的效果,其毒副作用小,防治效果好,治愈率高。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

7、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1525份、防风1525份、荆芥1525份、全蝎612份、蜈蚣15份、天麻515份、炒僵蚕515份、天南星410份、禹白附38份、蒲公英1020份、拳参515份、黄芪515份、槐米515份、白芍515份、甘草15份。0009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20份、防风20份、荆芥说明书CN104127712A2/4页420份、全蝎9份、蜈蚣3份、天麻10份、炒僵蚕10份、天南星6份、禹白附5份、蒲公英15份、拳参10份、黄芪12份、槐米10份、白芍10份、甘草3份。0010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放入砂锅里,然后加入饮用水,液面。

8、在药材之上34CM,浸泡3060分钟后,第一次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后,倒出药液作为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没过药材,进行第二次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药液,作为二煎药,将头煎、二煎药混合在一起,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0011药理分析0012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功效散风除热,透疹止痒,止痉,明目退翳,利咽。用于风热感冒,破伤风,惊风抽搐,风疹瘙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目赤翳障。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凉肝定惊止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另有实验证明蝉蜕能使实验性破伤风家兔的平均存活期延长,减轻家兔破伤风惊厥。0013。

9、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表证,破伤风,风疹瘙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疮疡初起。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现代药理研究有抑菌、抗炎、抗惊厥、解热、镇痛作用。0014荆芥味辛,性微温,入肺,肝经。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炒炭止血。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炎、抑菌、镇痛作用。0015蝉蜕、防风和荆芥均具有解表祛风,止痉除邪的功效,故共同作为本配方中药的君药。0016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

10、肝经。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要用于抽搐痉挛,破伤风,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风疹,顽癣。是为本方的臣药。0017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要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风湿顽痹,疮疡肿,瘰疬痰核,毒蛇咬伤,顽固性偏正头痛。现代药理研究有抗惊厥、抑菌、增强网状细胞机能作用。是为本方的臣药。0018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功效息风止惊,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主要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破伤风,小儿惊痫动风,眩晕头痛,风中经络肢体麻木痉挛、半身不遂,风湿痹痛、关节不。

11、利。现代药理研究有免疫活性。是为本方的臣药。0019炒僵蚕味咸、辛,性平。功效息风止惊,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主要用于惊风抽搐,破伤风,小儿惊风,风中经络、口眼斜,风疹瘙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痰核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有镇静、抑菌作用。是为本方的臣药。0020天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散结止痛。主要用于顽痰咳嗽,破伤风,风痰眩晕、中风、癫痫,惊风。生用外治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现代药理研究有镇静、抗惊厥作用。是为本方的臣药。0021禹白附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肝胃经。功效祛风痰、燥湿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主要用于惊风癫痫,破伤风,头痛,中风。

12、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核,毒蛇咬伤等。说明书CN104127712A3/4页5是为本方的臣药。0022以上诸药既能助君药平肝祛风止痉,又可攻毒散结通络,共为本方臣药。0023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主要用于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清肝明目,瘰疬,疔毒疮肿。现代药理研究有抑菌、激发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为本方的佐药。0024拳参味苦,性凉。归肝、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镇肝熄风,凉血止痢。主要用于热病惊搐,破伤风,痈肿瘰疬,毒蛇咬伤,赤痢脓血、湿热泄泻。是为本方的佐药。0025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以为。

13、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主要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肺气虚及气虚外感诸证,气虚浮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速损伤机体修复,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是为本方的佐药。0026槐米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要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眩晕,血热出血症,尤以便血、痔血为擅长。本方取槐米凉血清肝熄风之效,又可佐制全蝎、蜈蚣、南星等辛温之性太过。是为本方的佐药。0027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主要用于肝阴不足、肝阳偏亢的头疼眩晕、脘腹四肢拘。

14、挛作痛,血虚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阴虚盗汗、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用于本方既能助君臣药平肝解痉,又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还可缓和药性、减轻整方毒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其有镇静、解痉、镇痛、抗惊厥等作用,与甘草同用能治中枢性或末梢性肌痉挛及疼痛,白芍总甙有调节免疫应答作用,且白芍还有一定抑菌作用。是为本方的佐药。0028以上诸药既能助君臣药凉肝息风解痉,又可清热解毒、祛邪扶正,还可减轻君臣药不良的毒副反应,共为本方佐药。0029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要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药性峻猛或毒烈的方剂中,及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用于此处是取其。

15、缓解药物毒性,同时又可缓解痉挛毒素作用,是本方中的使药。0030本发明纯属中药制剂,整方配伍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激发身体免疫系统,抑制破伤风梭菌、中和毒素,既能起到预防破伤风的作用;又可抑制缓解痉挛发作,达到治疗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实践证明本发明能够通过中药的调理,解表祛风、平肝止痉、攻毒通络、祛邪扶正,通过广谱抗菌和中和毒素,达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控制抽搐痉挛发作,恢复健康的效果。其毒副作用小,防治效果好,治愈率高。0031本发明人应用此方多年,每天因破伤风抗毒素实验过敏而不能注射,改用口服本方预防破伤风者,累计共1万余例,至今无一例发作病人排除外地务工,。

16、服药后不在本地居住者,收到非常好的预防效果。0032治疗疗效判断0033治愈无感染情况或症状消失、无抽搐现象、食欲大增、精神状态良好;0034好转症状基本消失、精神好转;0035无效诸症无改善。0036治疗结果治疗28名破伤风患者,服用3个疗程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1个周为一个疗程。痊愈25例,占893,好转2例,占71,无效1例,占说明书CN104127712A4/4页635。0037附几个病例作进一步说明0038病例1张某,男,58岁,不慎将右足拇指钉刺伤,未经医生处理,自行包扎。后出现口齿不利,下肢拘挛,屈伸不利,行走困难。到医院就诊,确诊为破伤风,给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7、,效果不佳。后给予本发明配方服用2个疗程后,疾病基本全部控制住,生活基本达到健康状态。为防止复发,又进行了一个疗程的巩固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0039病例2于某某,女,36岁,左手指刀割伤1周后,因发作性胸闷,全身发紧,四肢拘挛入院。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2个疗程后好转,3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0040实施例10041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20份、防风20份、荆芥20份、全蝎9份、蜈蚣3份、天麻10份、炒僵蚕10份、天南星6份、禹白附5份、蒲公英15份、拳参10份、黄芪12份、槐米10份、白芍10份、甘草3份。0042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

18、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0043实施例20044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15份、防风15份、荆芥15份、全蝎6份、蜈蚣1份、天麻5份、炒僵蚕5份、天南星4份、禹白附3份、蒲公英10份、拳参5份、黄芪5份、槐米5份、白芍5份、甘草1份。0045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0046实施例30047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25份、防风25份、荆芥25份、全蝎12份、蜈蚣5份、天麻15份、炒僵蚕15份、天南星10份、禹白附8份、蒲公英20份、拳参15份、黄芪15份、槐米15份、白芍15份、甘草5份。0048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说明书CN10412771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