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21702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4673.4

申请日:

2014.07.03

公开号:

CN104094836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H 1/02申请日:20140703授权公告日:20160224终止日期:201607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H 1/02申请日:20140703|||公开

IPC分类号:

A01H1/02

主分类号:

A01H1/02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发明人:

周晓箭; 杨代刚; 马雄风; 裴小雨; 周克海; 刘艳改; 张文生; 孟清芹; 王海风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38号中棉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代理人:

马丽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为母本、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2)对杂交种F1进行纯度鉴定:首先对杂交种F1种子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得到初步合格品;其次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以确定杂交种F1的抗虫纯度。本发明不但杜绝了杂交种掺假,特别是杂交种F1掺入父母本或异品种的现象,保证了杂交种纯度,同时也缩短了棉种纯度鉴定周期,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鉴定费用,降低了种子生产经营风险,同时也可防止用F1代繁殖F2代销售牟利现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为母本、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
2)对杂交种F1进行纯度鉴定:
首先是对杂交种F1种子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得到初步合格品;
其次是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以确定杂交种F1的抗虫纯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择母本的具体方法为:
选育配合力高的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母本;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将含转BT基因的抗虫杂株拔除,得到高纯度的母本。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择父本的具体方法为:
选育高配合力的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父本;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将非转BT基因的不抗虫杂株拔除,得到高纯度的父本。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得一大批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组合后,从中挑选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
对应地,所述步骤2)中,用于鉴定的杂交种F1为:与所述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的杂交种F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 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目视初步鉴定的标准是:轧花后直接目测母本上收获的种子是否是绿色短绒,绿色短绒种子比例低于99.0%的不合格。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时,其长出的幼苗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比例约100%;如果以F2代绿色短绒冒充F1,其长出的幼苗分离比例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约占3/4。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筛选标记为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标记。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性鉴定方法为:在棉花真叶期用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处理棉花叶片。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棉花真叶期,用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喷施或涂抹棉花叶片,所述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

说明书

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种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杂交种生产程序多,容易出现机械或人为混杂,杂交种中有掺入父母本或其它品种现象。
高产优良品种是棉花增产的基础,每次大面积增产增收取决于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与大面积推广,培育优良品种始终是世界各国农学家孜孜以求和致力研究的方向,杂交棉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就是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强优势组合杂交种纯度与增产潜力是一对普遍存在的矛盾,优良杂交品种纯度下降,严重影响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甚至造成减产。如果不法商贩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就会出现的坑农、害农现象。所以规范种子市场,严把种子质量关,保证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是作物增产和农业增收的关键一环。
棉花种子毛籽纯度目视形态鉴别:目前,杂交棉种在收购时仅凭肉眼观测难以鉴定纯度。
到海南冬季种植到成株期进行纯度鉴定,周期长,费用高,而且鉴定结果对生产销售为时太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据南京农业大学张天真教授《光籽棉的遗传与育种》(《种子》1993年01期)研究表明:正常成熟的棉花种子表皮都有纤维和短绒两部分。棉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它是开花后24小时内胚珠上的表皮细胞伸长发育产生的。开花后5~10天胚珠上的第2组表皮细胞伸长发育产生不到5毫米长的短绒,它们紧贴着种皮,轧花时一般不能把短绒轧下来。
经锯齿轧花机轧花后的棉子表面残留一层短绒,短绒的颜色有灰色、灰白色、灰绿色、绿色等多种,但生产上绝大多数短绒是灰色。棉花短绒有无是判定棉花衣分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棉花纤维(包括长纤和短绒)是胚珠上的表皮细胞突起伸长发育而形成的,其中长纤和短绒的发育时间和阶段有一定差别,根据短绒发育与否决定棉花种子表皮有没有或多或少形成光籽、半光籽、毛籽,一般情况是有毛籽的品种衣分明显高于光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方法,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种子纯度高、鉴定周期短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以杜绝棉花杂交种掺杂现象,并缩短其纯度鉴定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为母本、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
2)对杂交种F1进行纯度鉴定:
首先是对杂交种F1种子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得到初步合格品;
其次是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以确定杂交种F1的抗虫纯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择母本的具体方法为:选育配合力高的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母本;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将含转BT基 因的抗虫杂株拔除,得到高纯度的母本。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择父本的具体方法为:选育高配合力的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父本;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将非转BT基因的不抗虫杂株拔除,得到高纯度的父本。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获得一大批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组合后,从中挑选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地,所述步骤2)中,用于鉴定的杂交种F1为:与所述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的杂交种F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目视初步鉴定的标准是:轧花后直接目测母本上收获的种子是否是绿色短绒,绿色短绒种子比例低于99.0%的不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当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时,其长出的幼苗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比例约100%;如果以F2代绿色短绒冒充F1,其长出的幼苗分离比例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约占3/4。
进一步地,所述转基因筛选标记为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抗性鉴定方法为:在棉花真叶期用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处理棉花叶片。
进一步地,在棉花真叶期,用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喷施或涂抹棉花叶片,所述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遗传学手段采用特殊的亲本配制杂交种并对杂交种进行两步法纯度鉴定,不但杜绝了杂交种掺假,特别是杂交种F1掺入父母本或异品种的现象,保证了杂交种子纯度,也可以杜绝用杂交F2代冒充杂交F1代,牟取暴利,坑害棉农的现象,同时也缩短了棉种纯度鉴定周期,缩 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鉴定费用,降低了种子生产经营风险。另外,本发明可从制种源头环节打击假冒伪劣,严把制种质量关,控制制种公司和棉农因品种种植或品种混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通过对制种父母本的亲本选择,在保证父母本的高纯度时,有利于后期杂交种的配制和鉴定过程。
3、通过挑选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并对与其对应的F1杂交种进行鉴定,可以保证获得优质的杂交种。
4、通过选择成熟的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标记进行鉴定,可以保证快速方便的鉴定,可于棉花苗期,尤其是真叶期进行筛选鉴定,缩短了纯度鉴定周期。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为母本、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一批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组合;
2)对杂交种F1进行纯度鉴定:
首先是对杂交种F1种子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得到初步合格品;
其次是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 筛选标记抗性鉴定,以确定杂交种F1的抗虫纯度。
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实现了通过遗传学手段杜绝杂交种掺假,特别是杂交种F1掺入父母本或异品种的现象,收购或收获杂交种F1时通过目视初检,后期(如收购入库后)在室内培育至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确认,防止杂交F2代冒充杂交F1代,以期保证种子纯度,降低棉花种子生产经营风险。
其中的转基因筛选标记可以选择常用的转BT基因筛选标记,如硫酸卡那霉素、潮霉素、安卞霉素抗性筛选标记等,从使用成熟度上优选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标记。
下面结合附图1和表1,对本发明的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1:选育配合力高的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母本(品种代号为9503);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棉花幼苗期尤其是真叶期,用500-1000倍硫酸卡那霉素溶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规格为2ml:0.5克(50万单位),兑清水250-500ml),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涂抹棉花嫩叶鉴定筛选,将转BT基因的抗虫杂株拔除,确保母本纯度。
步骤S102:选育高配合力的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父本(品种代号为8421);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棉花幼苗期尤其是真叶期,用500-1000倍卡那霉素溶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规格为2ml:0.5克(50万单位),兑清水250-500ml),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涂抹棉花嫩叶鉴定筛选,将非转BT基因的不抗虫杂株拔除,确保父本纯度。与绿色短绒母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一大批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其中选择中组合品种代号为1045),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种植所配棉花杂交种F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302-2007)《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一棉花》要 求进行试验。从中挑选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
步骤S103:杂交种纯度鉴定:第一步对收获的F1种子(与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的杂交种F1)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即轧花后直接目测母本上收获的种子是否是绿色短绒,拒收绿短绒种子比例低于99.0%的种子,以保证收获的种子是母本上所生产的种子。第二步对上述绿色短绒F1样本种子在室内培育到棉花真叶期,用500-1000倍硫酸卡那霉素溶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规格为2ml:0.5克(50万单位),兑清水250-500ml),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喷施或涂抹棉花嫩叶,鉴定样本中非转BT基因父本授粉(母本自交)比率即抗虫性。通过二次鉴定,确保检验合格杂交种F1是高纯度的种子。
表1    种子与性状对应表

项目性状比例母本(9503)绿色短绒100%父本(8421)灰色短绒100%种植收获的杂交种F1(1045)绿色短绒100%F1植株上收获的棉籽F2(1045)绿色短绒100%F2植株上混收的棉籽F3(2011)分离出绿色、灰绿色、灰色9:6:1

注:F1是种子、F2是产品即两个世代,F3是以F2为种子种植成的产品。
通过上述方法,也可以杜绝用杂交F2代冒充杂交F1代,牟取暴利,坑害棉农的现象。棉花绿色短绒是由两对相互独立的主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杂交F2代种子上棉籽短绒颜色绿色(棉花种子除胚外的器官都表现为母本性状),当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硫酸卡那霉素抗性鉴定时,其长出的幼苗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比例约100%;如果以F2代绿色短绒冒充F1,其长出的幼苗分离比例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约占3/4。F3代棉籽上短绒颜色有分离,呈绿、灰绿、灰等类型,比例为9:6:1。
(注:短绒颜色收获时表现为母本基因型的表达,种胚及其发育成的 植株是受精新合子基因型及表现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特殊的亲本对杂交种早期进行纯度鉴定,在种子收购(收获)时就能从棉短绒上进行初步识别,判断种子是否为母本上收获的种子,收购入库后,在室内栽培到棉花真叶期对杂交种进行卡那霉素鉴定,对种子是否添加了母本或其他品种做出鉴定,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对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快速、准确性,降低鉴定成本,很好的杜绝了假冒伪劣的现象,或用F1代繁殖F2牟利的现象发生。使种子企业和棉农都能从这项发明中受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83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4836A21申请号201410314673422申请日20140703A01H1/0220060171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地址455000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38号中棉所72发明人周晓箭杨代刚马雄风裴小雨周克海刘艳改张文生孟清芹王海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11303代理人马丽莲54发明名称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为母本、转BT基因灰短绒。

2、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2对杂交种F1进行纯度鉴定首先对杂交种F1种子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得到初步合格品;其次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以确定杂交种F1的抗虫纯度。本发明不但杜绝了杂交种掺假,特别是杂交种F1掺入父母本或异品种的现象,保证了杂交种纯度,同时也缩短了棉种纯度鉴定周期,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鉴定费用,降低了种子生产经营风险,同时也可防止用F1代繁殖F2代销售牟利现象。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

3、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836ACN104094836A1/1页21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为母本、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2对杂交种F1进行纯度鉴定首先是对杂交种F1种子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得到初步合格品;其次是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以确定杂交种F1的抗虫纯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择母本的具体方法为选育。

4、配合力高的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母本;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将含转BT基因的抗虫杂株拔除,得到高纯度的母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择父本的具体方法为选育高配合力的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父本;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将非转BT基因的不抗虫杂株拔除,得到高纯度的父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得一大批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

5、杂交种F1组合后,从中挑选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地,所述步骤2中,用于鉴定的杂交种F1为与所述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的杂交种F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目视初步鉴定的标准是轧花后直接目测母本上收获的种子是否是绿色短绒,绿色短绒种子比例低于990的不合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时,其长出的幼苗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比例约100;如果以F2代绿色短绒。

6、冒充F1,其长出的幼苗分离比例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约占3/4。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筛选标记为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标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性鉴定方法为在棉花真叶期用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处理棉花叶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棉花真叶期,用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喷施或涂抹棉花叶片,所述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权利要求书CN104094836A1/4页3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

7、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棉花种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背景技术0002棉花杂交种生产程序多,容易出现机械或人为混杂,杂交种中有掺入父母本或其它品种现象。0003高产优良品种是棉花增产的基础,每次大面积增产增收取决于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与大面积推广,培育优良品种始终是世界各国农学家孜孜以求和致力研究的方向,杂交棉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就是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强优势组合杂交种纯度与增产潜力是一对普遍存在的矛盾,优良杂交品种纯度下降,严重影响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甚至造成减产。如果不法商贩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就会出现的坑农、害农现象。所以。

8、规范种子市场,严把种子质量关,保证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是作物增产和农业增收的关键一环。0004棉花种子毛籽纯度目视形态鉴别目前,杂交棉种在收购时仅凭肉眼观测难以鉴定纯度。0005到海南冬季种植到成株期进行纯度鉴定,周期长,费用高,而且鉴定结果对生产销售为时太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据南京农业大学张天真教授光籽棉的遗传与育种种子1993年01期研究表明正常成熟的棉花种子表皮都有纤维和短绒两部分。棉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它是开花后24小时内胚珠上的表皮细胞伸长发育产生的。开花后510天胚珠上的第2组表皮细胞伸长发育产生不到5毫米长的短绒,它们紧贴着种皮,轧花时一般不能把短绒轧下来。。

9、0006经锯齿轧花机轧花后的棉子表面残留一层短绒,短绒的颜色有灰色、灰白色、灰绿色、绿色等多种,但生产上绝大多数短绒是灰色。棉花短绒有无是判定棉花衣分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棉花纤维包括长纤和短绒是胚珠上的表皮细胞突起伸长发育而形成的,其中长纤和短绒的发育时间和阶段有一定差别,根据短绒发育与否决定棉花种子表皮有没有或多或少形成光籽、半光籽、毛籽,一般情况是有毛籽的品种衣分明显高于光籽。0007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方法,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种子纯度高、鉴定周期短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发明内容000。

1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以杜绝棉花杂交种掺杂现象,并缩短其纯度鉴定周期。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10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说明书CN104094836A2/4页4下步骤00111选择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为母本、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00122对杂交种F1进行纯度鉴定0013首先是对杂交种F1种子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得到初步合格品;0014其次是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

11、记抗性鉴定,以确定杂交种F1的抗虫纯度。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择母本的具体方法为选育配合力高的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母本;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将含转BT基因的抗虫杂株拔除,得到高纯度的母本。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择父本的具体方法为选育高配合力的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父本;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将非转BT基因的不抗虫杂株拔除,得到高纯度的父本。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获得一大批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组合后,从中挑选高产、优质和多抗。

12、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地,所述步骤2中,用于鉴定的杂交种F1为与所述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的杂交种F1。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目视初步鉴定的标准是轧花后直接目测母本上收获的种子是否是绿色短绒,绿色短绒种子比例低于990的不合格。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当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时,其长出的幼苗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比例约100;如果以F2代绿色短绒冒充F1,其长出的幼苗分离比例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约占3/4。0020进一步地,所述转基因筛选标记为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标记。0021进一步地,所述抗性鉴定方法为在棉花真叶期用硫酸。

13、卡那霉素溶液处理棉花叶片。0022进一步地,在棉花真叶期,用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喷施或涂抹棉花叶片,所述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241、本发明通过遗传学手段采用特殊的亲本配制杂交种并对杂交种进行两步法纯度鉴定,不但杜绝了杂交种掺假,特别是杂交种F1掺入父母本或异品种的现象,保证了杂交种子纯度,也可以杜绝用杂交F2代冒充杂交F1代,牟取暴利,坑害棉农的现象,同时也缩短了棉种纯度鉴定周期,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鉴定费用,降低了种子生产经营风险。另外,本发明可从制种源头环节打击假冒伪劣,严把制种质量关,控制制种公司和棉农。

14、因品种种植或品种混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00252、通过对制种父母本的亲本选择,在保证父母本的高纯度时,有利于后期杂交种的配制和鉴定过程。00263、通过挑选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并对与其对应的F1杂交种进行鉴定,可以保证获得优质的杂交种。00274、通过选择成熟的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标记进行鉴定,可以保证快速方便的鉴定,可于棉花苗期,尤其是真叶期进行筛选鉴定,缩短了纯度鉴定周期。说明书CN104094836A3/4页5002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002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的实现流。

15、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3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21选择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为母本、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一批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组合;00332对杂交种F1进行纯度鉴定0034首先是对杂交种F1种子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得到初步合格品;0035其次是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

16、鉴定,以确定杂交种F1的抗虫纯度。0036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实现了通过遗传学手段杜绝杂交种掺假,特别是杂交种F1掺入父母本或异品种的现象,收购或收获杂交种F1时通过目视初检,后期如收购入库后在室内培育至苗期进行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鉴定确认,防止杂交F2代冒充杂交F1代,以期保证种子纯度,降低棉花种子生产经营风险。0037其中的转基因筛选标记可以选择常用的转BT基因筛选标记,如硫酸卡那霉素、潮霉素、安卞霉素抗性筛选标记等,从使用成熟度上优选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标记。0038下面结合附图1和表1,对本发明的一种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0039步骤S101选育。

17、配合力高的非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母本品种代号为9503;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棉花幼苗期尤其是真叶期,用5001000倍硫酸卡那霉素溶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规格为2ML05克50万单位,兑清水250500ML,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涂抹棉花嫩叶鉴定筛选,将转BT基因的抗虫杂株拔除,确保母本纯度。0040步骤S102选育高配合力的转BT基因灰短绒棉花品系,通过培育筛选成为制种父本品种代号为8421;其中,在田间栽培管理过程中,棉花幼苗期尤其是真叶期,用5001000倍卡那霉素溶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规格为2ML05克50万单位,兑清水250500M。

18、L,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涂抹棉花嫩叶鉴定筛选,将非转BT基因的不抗虫杂株拔除,确保父本纯度。与绿色短绒母本进行杂交组配,获得一大批转BT基因绿色短绒棉花杂交种F1其中选择中组合品种代号为1045,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种植所配棉花杂交种F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3022007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一棉花要求进行试验。从中挑选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说明书CN104094836A4/4页60041步骤S103杂交种纯度鉴定第一步对收获的F1种子与高产、优质和多抗的F1强优势组合对应的杂交种F1进行短绒形态目视初步鉴定,即轧花后直接目测母本上收获的种子。

19、是否是绿色短绒,拒收绿短绒种子比例低于990的种子,以保证收获的种子是母本上所生产的种子。第二步对上述绿色短绒F1样本种子在室内培育到棉花真叶期,用5001000倍硫酸卡那霉素溶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规格为2ML05克50万单位,兑清水250500ML,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浓度为12G/L,喷施或涂抹棉花嫩叶,鉴定样本中非转BT基因父本授粉母本自交比率即抗虫性。通过二次鉴定,确保检验合格杂交种F1是高纯度的种子。0042表1种子与性状对应表0043项目性状比例母本9503绿色短绒100父本8421灰色短绒100种植收获的杂交种F11045绿色短绒100F1植株上收获的棉籽F21045绿色短绒1。

20、00F2植株上混收的棉籽F32011分离出绿色、灰绿色、灰色9610044注F1是种子、F2是产品即两个世代,F3是以F2为种子种植成的产品。0045通过上述方法,也可以杜绝用杂交F2代冒充杂交F1代,牟取暴利,坑害棉农的现象。棉花绿色短绒是由两对相互独立的主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杂交F2代种子上棉籽短绒颜色绿色棉花种子除胚外的器官都表现为母本性状,当对初步合格品中的样本种子通过种植在棉花苗期进行硫酸卡那霉素抗性鉴定时,其长出的幼苗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比例约100;如果以F2代绿色短绒冒充F1,其长出的幼苗分离比例转基因筛选标记抗性约占3/4。F3代棉籽上短绒颜色有分离,呈绿、灰绿、灰等类型,比例。

21、为961。0046注短绒颜色收获时表现为母本基因型的表达,种胚及其发育成的植株是受精新合子基因型及表现型。004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性绿色短绒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的选配与质量鉴定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特殊的亲本对杂交种早期进行纯度鉴定,在种子收购收获时就能从棉短绒上进行初步识别,判断种子是否为母本上收获的种子,收购入库后,在室内栽培到棉花真叶期对杂交种进行卡那霉素鉴定,对种子是否添加了母本或其他品种做出鉴定,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对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快速、准确性,降低鉴定成本,很好的杜绝了假冒伪劣的现象,或用F1代繁殖F2牟利的现象发生。使种子企业和棉农都能从这项发明中受益。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94836A1/1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9483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