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打纬机构 本发明涉及织机的打纬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打纬机构,该打纬机构能够很好的保证摇轴(rocking shaft)的转动平衡。
众所周知,用于支撑钢筘的筘座随着摇轴的往复运动而沿织机的方向前后往复摆动,其中与筘座一起摆动的钢筘进行打纬。
尽管包括有一个筘座和钢筘和一轴的打纬机构绕着该摇轴旋转的纵轴而往复运动,而从该机构的纵向观察,其该机构的重心偏移开旋转的纵轴。这种重心的偏移将导致该机构的不平衡转动,进而可能导致机构的振动以及摇轴的扭转和弯曲等不必要的困难情况发生。因此这里采取了一种对应措施以避免不平衡转动的发生。
日本未审查专利JP4-21445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其中一个椭圆形的轴与一个轴承销相啮合,因而,从纵向观察地轴的重心将从轴承销的旋转中心偏移至对着筘座的一侧。
由于摇轴是一个几乎与织机宽度等长的长形元件,因而在它的中间位置必须要有一个支撑。但是,当椭圆形轴与摇轴相啮合时,该椭圆轴在中间支撑位置必须机加工成圆形的,以避免偏心转动。但这种机加工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在中间支撑位置还需要一个用于非偏心图形布置的附加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机加工和简单的打纬装置,从而克服上述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带有筘座织机上的本发明的打纬装置的结构是将长型的平衡配重与摇轴成一体地配置在与筘座的对侧位置,该筘座与摇轴的动作相一致,该打纬装置为了可以摆动,它由一个穿过支撑装置的可往复的摇轴来支撑。
根据本发明,配置在筘座对侧的长型配重用来校正摇轴的不平衡转动,由于平衡配重不是环绕于整个的摇轴外周,因此,摇轴可直接在纵向的中间位置可转动地进行支撑。
最好的平稳配重的尺寸与摇轴大致相等。这样,配重的重量在纵向上将与摇轴的重量呈均匀的分布,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摇轴的扭转。
支撑装置最好是沿摇轴纵向配置的多个筘座脚,并且它们彼此相隔一定间隔,而且配重与这些筘座脚相连接。
根据上述的机构,与筘座相连接的长型平衡配重用来校正摇轴的不平衡转动。与筘座相连接的平衡配重与摇轴是分开的,这样摇轴就可以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直接可转动地被支撑着。
每个筘座脚最好是具有若干个通孔和其中的一个空间,摇轴和配重插入通孔并且该空间将各孔连通在一起,使得筘座脚具有一定的柔性,摇轴和配重利用上紧装置在一定压力下夹紧在一起。该上紧装置横穿整个筘座脚。
根据上述机构,长型平稳配重由多个筘座脚中的空间以一定压力夹持住,因此无需使用某种特殊的元件来固定平衡配重,这样,随摇轴一起摆动的机构的重量也就被减小了。
当平衡配重为一个单杆元件时,它也可以同样简单地安装在摇轴式筘座脚上,而且也不需要用安装元件,因此这种结构也是优选结构。
最好是,摇轴、平衡配重和筘座相互平行安置,并且带有筘座和配重的旋转系统的重心是位于摇轴的转动轴线处,其中当摆轴往复转动时,筘座和配重与摇轴一起摆动。
摇轴最好是由从胸梁伸出的支架支撑着。
平衡配重可直接与摇轴相连接。
配重可以是安装于每个筘座脚的下端部的弧形元件,以便部分环绕该下端部。
最好是每个筘座脚具有穿过摇轴的通孔,并且在每个筘座脚的下端部具有贯穿各通孔的空间,筘座脚夹持固定在摇轴上,配重利用上紧装置夹持固定在每个筘座脚上,该上紧装置延至配重的两端,并且横跨每个筘座脚的下端部,该下部分具有一个空间。
配重可以利用一个固定装置安装于筘座脚上,该固定装置从配重的下部延至其上部,并螺纹连接于筘座脚的下端部。
图1是本发明打纬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沿图1线A-A的剖视放大图。
图3是沿图1线B-B的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1至3将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摇轴13可转动地支撑在织机左右机架11和12上。摇轴通过一个曲柄机构(未示出)而往复转动。如图2和图3所示,胸梁14位于摇轴13之前并位于机架11、12之间。胸梁13支撑着一个织口板(fell plate)和一个边撑装置,该织口板用于支撑来自下端的织物的织口,两边撑是用来防止布等的收缩,如图3所示,一个中间支架15固装在胸梁14的后表面上。一个压板16被张紧且固装在中间支架15顶上。摇轴13纵向的中间部分可转动地支撑于中间支架15和压板16之间。
在摇轴13纵向连接有多个筘座脚17。每个筘座脚17上带有一对穿孔171和172,这两个通孔通过一个开槽173相连通。摇轴13被穿入通孔171中,而单一的长型配重20则穿入通孔172中,在此通孔172是作为一个上紧装置。每个筘座脚17利用螺栓18和一个上紧螺帽19夹持固定在摇轴13上,该螺栓18穿过开槽173。另外,配重20也是由螺栓18和螺帽19组成的上紧装置夹持连接于每个筘座脚17上。
筘座21固装于每个筘座脚17的顶上,筘22从筘座21向上伸出。
如图1所示,配重20基本上与摇轴13等长,配重20由多个筘座脚17装配在筘座21的对侧,而筘座脚分布于摇轴13的两侧之间。筘座21,摇轴13和配重20彼此平行配置,以至于从纵向观察,它们的重心大致位于摇轴13的旋转轴线附近。
由上述第一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优点:
(1)由于从纵向看时,筘座21,摇轴13和配重20的重心大致位于摇轴13的旋转轴上,由筘22,筘座21,摇轴13和配重20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转动平衡。
(2)提供良好的平衡转动的单一配重20通过多个筘座脚17与摇轴13相连接。因此,摇轴13,配重20和筘座脚17形成了一个刚性梯形的外形,以从而避免摇轴13的扭转和弯曲。
(3)由于圆形截面的摇轴由中间支架15和压板16直接进行支承,所支撑的中间部位可以制成一个简单的构造,这样对于摇轴的支撑部位所要求的空间将减小,因此胸梁14可以更靠近筘座21,而胸梁14靠近筘座21时将提高织口支撑机构的刚度。
(4)由于配重20和筘座21均是由筘座脚17来支撑着,因此无需其它附件来安装配重20,这样随摇轴13一起摆动的整个机构的重量将有所减少,这对提高织机速度是相当有利的。
(5)由于使用了与摇轴大致等长的配重,因而配重20的重量沿纵向相对于摇轴13是均匀分配的,因此这样便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摇轴13的扭曲。
(6)单一的长形配重20可以通过抽拉工艺简单的形成,因而其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7)使用单一配重20将使得包括有摇轴13,配重20和筘座脚17的机构非常紧凑。
下面将描述图4所示的第2实施例,其中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成部件。
在第2实施例中,筘座脚23仅支撑筘座21,长型配重25基本上与摇轴等长,并且直接通过螺栓24上紧连接于摇轴13上。在配重25的中间部位有一个挖去部分251,中间支架15插在该挖除部分内。从纵向观察摇轴13和配重25的重心大致位于摇轴13的旋转轴线上。
第2实施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提供良好平衡转动效果的配重25直接与摇轴相连接。这样,配重25将避免摇轴13的扭转和弯曲,并且也使带有筘座21,摇轴13和配重25的机构非常紧凑。
(2)由于圆形截面的摇轴直接由中间支架15和压板16来支撑,则摇轴13的中间支撑位置的结构变得非常简单。
下面将描述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其中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组成部件。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每个插入摇轴13的筘座脚26下端的半弧形位置有一个槽262。该槽262与插入摇轴13的通道261相连通。该半弧形部位与一个半弧状的配重27相配合,并且一个螺栓28穿入该配重27,该螺栓基本上与槽262垂直。通过螺栓28和螺帽29的上紧作用,配重27沿其内表面的半弧向内弯转或变形,从而使得筘座脚26上的半弧部位的槽缝262变窄,因此筘座脚26也就利用螺栓28和螺母29的上紧作用夹持固定于摇轴13上。从纵向观察,筘座,摇轴13和配重27的重心大致位于摇轴13的旋转轴线上。配重27与摇轴13是相隔开的,该摇轴在纵向的中间位置由一个中间支架和压板支撑着(未示出)。
第三实施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提供良好转动平衡的配重27是通过多个筘座脚26与摇轴13连接在一起的。因此,摇轴13配重27和筘座脚26构成了一个刚性的梯形结构,以避免摇轴13的扭转和弯曲。
(2)由于圆形截面的摇轴13直接由中间支架15和压板16支撑,则该支撑的中间部位的构造变得非常简单。
(3)由于配重27由筘座脚26支撑着,而不需要特殊的机构来安装该配重,从而与摇轴一起摆动的整个结构的重量将有所减小。
下面将描述图6所示的第四实施例,其中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组成部件。
在第四实施例中,一个半弧形配重31利用螺栓32被夹持固定在各个筘座脚30上,该筘座脚30由摇轴13支撑。从纵向观察,筘座、摇轴13和配重31的重心基本上位于摇轴的旋转轴线上。配重31和摇轴13是相隔开的,并且该摇轴在纵向的中间位置直接由中间支架和压板来支撑(未示出)。
第四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提供良好转动平衡的配重31通过多个筘座脚30与摇轴13相连接。因此,摇轴13,配重31和筘座脚30构成了一个刚性的梯形结构,以避免摇轴13的扭转和弯曲。
(2)由于摇轴13的圆形截面直接由中间支架和压板支撑(未示出),则摇轴13的中间支撑位置的结构变得非常简单。
当使用单一配重组成紧凑的带有摇轴,配重和筘座脚的结构时,配重最好选择上述的实施例中的形式,然而,使用多个长型配重时可以将它们彼此平行配置。
如上所述,由于长型配重被配置于与筘座相对的摇轴的另一侧,而且配重与摇轴相连接,因此可以认为该打纬装置结构紧凑且易于机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