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一种电镀技术,特别是对钕铁硼合金进行电镀光亮镍的方法。 电镀光亮镍技术已为人公知。目前均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化学镀镍,另一种为电镀镍。这两种镀镍方法均都在铁或铜基体上进行。电镀镍的方法是,先对基体表面进行除锈、除膜,然后再沉积一层中间层(铁基体时一般为镀铜层),然后再放入镀镍的电解液中电镀。这种方法在铁或铜的基体上镀镍能够获得较理想的镀层。但不能用于对钕铁硼合金基体上的镀镍。因钕铁硼合金是近年来国内、国际上新开发研制的合金材料,它主要是用做高强永磁合金材料。合金中含有一种电位很负的金属钕,在空气和其它氧化环境下即使除去它的氧化膜,也会迅速再生,所以它严重的影响着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由此按常规的电镀镍方法是无法得到理想的镀层。而且这种方法的镀液配方复杂。涉及药品种类多、配制时间长,成本高,工艺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对钕铁硼合金电镀光亮镍的方法,使其镀层具有结合力强、光亮度好、耐腐蚀性强的效果。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法实现的。首先将钕铁硼合金基体用除油剂进行表面除油处理,经水洗后,浸入HCl盐酸水溶液中活化,再再经水洗后放入碱性溶液中进行阴极处理,再经水洗后重新放入HCl盐酸水溶液中进行弱腐蚀处理。取出水洗后可放入配制好的镀液(电解液)中电镀,其镀敷时间根据镀层厚度要求而定,具体镀液配方是(按浓度比):
硫酸镍(NiSO46H2O) 280~320g/l
氯化镍(NiCl26H2O) 35~40g/l
硼酸(H3BO3) 35~40g/l
添加剂1#0.2~1ml/l
该添加剂为美国安美特公司生产销售的“添加剂1#”。必要时,根据镀层要求也可加入少量的0.01~0.03g/l十二烷基硫酸钠做为表面活性剂。以进一步提高镀层地表面质量。
整个工艺流程是:
除油→水洗→活化·酸处理→水洗→碱性阴极处理→水洗→酸处理→水洗→电镀→水洗→烘干→检查。
按上述镀液配方及工艺流程进行时,再选择常规电镀镍的工作条件:PH=3.8~4.8;阴极电流密度Dk=3~10A/dm2;阴s∶阳s=1~1.5∶2;温度T=40~50℃,即可实现对钕铁硼合金镀镍,得到理想的镀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在前处理过程中选HCl盐酸水溶液对钕铁硼基体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及用碱性溶液进行阴极处理的方法,从而充分保证了镀镍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使之牢固结合成一体。同时,本方法的镀液配方简单、易行、成本低。而且工作电流密度大,使镀层沉积速度加快,起光快,一般5~8分钟即可完成。从而生产效率大为提高。本方法获得的镀层其耐蚀性好、结合力强,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ISO标准。从而扩大钕铁硼合金的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φ15×30mm的钕铁硼试件在室温状态下用浓度为3%的金属除油剂(国内市售的)除油处理,然后用温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接着用浓度为5~20%的HCl盐酸(工业级)水溶液浸泡1~2分钟,使表面活化,再水洗后,放入碱性溶液中进行阴极处理,该碱性溶液可用:NaOH 40~80g/l和络合剂5~15g/l配制而成,浸泡时间为0.5~1分。取出水洗后再放入5~20%的HCl盐酸溶液中进行弱腐蚀处理3~5秒。取出经水洗后放入下列镀液中(按浓度比):
硫酸镍(NiSO46H2O) 290克/l
氯化镍(NiCl26H2O) 35克/l
硼酸(H3BO3) 35克/l
添加剂1#(美国产) 0.5ml/l
该添加剂1#是美国安美特公司生产销售的,国内市场均有销售。镀液中调整PH值为4.2,温度为37℃,电流密度为4.5A/dm2,采取阴极(试件)移动的搅拌方式,镀敷时间为8分钟,此时可获得镀层光亮平整,结合力强,耐腐蚀的镀镍层。
实施例2:
将一体积为20×15×5mm3块状钕铁硼试件按实施例1的前处理工序完成后,放入下列镀液中:
硫酸镍(NiSO46H2O) 300g/l
氯化镍(NiCl26H2O) 37.5g/l
硼酸(H3BO3) 37.5g/l
添加剂1#0.6ml/l
将PH值调整到4.3,温度为36℃,电流密度4.2A/dm2、试件放入电镀液中在搅拌状态下经10分钟后,取出经水洗、烘干,便得到良好镀层。
实施例3:
前处理工序方法同实施例1、2,将试件放入下列镀液中:
硫酸镍(NiSO46H2O) 320g/l
氯化镍(NiCl26H2O) 40g/l
硼酸(H3BO3) 40g/l
添加剂1#1ml/l
调整镀液PH值为,温度为38℃,电流密度7A/dm2,试件放入镀液中在搅拌状态下经10分钟后取出,水洗、烘干,便得到光亮的镍层,达到国际ISO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