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分隔式保鲜包装方法及其瓶.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1449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4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9905.6

申请日:

1993.08.18

公开号:

CN1098998A

公开日:

1995.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1/32

主分类号:

B65D81/32

申请人:

周鹏;

发明人:

周鹏

地址:

550001贵州省贵阳市永乐路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防腐剂的危害世人皆知,但食品业却无法摆脱。针对饮品特点,本发明提出,将其分制成调制水与浓缩液隔离封装于同一瓶体内,借调制水缺乏微生物所需养分,及其弱酸性所致杀菌作用,无须防腐剂即能长期保鲜的事实,同时,根据浓缩液含糖多少,或利用高糖溶液渗透压能有效杀灭微生物的特性免弃防腐剂,或仍按现行水准加入防腐剂的方法,实现浓缩液长期保鲜,达到大大减少或摒弃防腐剂的目的,在饮前使两液调制成原风味饮品供饮用。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涉及组份中以水为主的、目前必须添加防腐剂才能达到保鲜要求的直接饮用饮品(简称饮品,下同),在无任何防腐添加剂、或其用量大大低于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同等水平保鲜的包装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的各种瓶体形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的特征是,对含糖量高的饮品采用本方法,可在无防腐剂条件下达到同等水平保鲜效果;
3: 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的特征是,对含糖量低及不含糖的饮品,采用本方法,可在大大减少防腐剂用量的条件下,达到同等水平保鲜效果;
4: 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的特征是,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需将饮品分制成两种制液进行包装;
5: 根据权利要求4,本发明的特征是,其中一种制液是按要求经碳酸化处理、微生物所需养份贫迹的调制饮品用水;
6: 根据权利要求4,本发明的特征是,其中另一种制液是饮品浓缩液;
7: 根据权利要求6,本发明的特征是,当该浓缩液含糖量足够高时,利用其高渗透压具有杀灭和抑制微生物的特性,可实现自身的防腐保鲜;
8: 根据权利要求1和7,本发明的特征是,并不排斥在含糖量高的饮品浓缩液中添加防腐剂的情况;
9: 根据权利要求6,本发明的特征是,当该浓缩液含糖量不够高或不含糖时,应按标准要求添加防腐剂,使其具备同等水平保鲜效果;
10: 根据权利要求4到9,本发明的特征是,该两种具备足够防变质能力的制液,将按能调制成原风味饮品的比例,分别灌装入属于同一瓶体的两个部份容积空间;
11: 根据权力要求10,本发明的特征是,该两部份容积空间,可以是 该瓶体不可分离的两个组成部份,也可以是组成该瓶体的两个独立容积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本发明的特征是,瓶内两部份容积空间分隔面,可在瓶体一定高度上、或一定高度对应的一个高度区域上,将瓶内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部份容积空间的形式;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本发明的特征是,瓶内两部份容积空间分隔面,可将瓶内空间分隔成,使两被分隔的部份容积空间,能得到包容与被包容关系横截面的形式;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本发明的特征是,瓶内两部份容积空间分隔面,可将瓶内空间分隔成,使两被分隔的部份容积空间,不能得到包容与被包容关系横截面的形式;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本发明的特征是,用于向瓶内两部份容积空间灌装制液的开口,可以是一个共用瓶口,也可以是开在各自区域对应瓶体上的两个瓶口;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本发明的特征是,当采用两个瓶口的瓶体结构时,可据情以一个盖密封两口,也可用两个盖协同密封、或分别密封两口;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本发明的特征是,当以两个盖分别密封两口时,它们均可采取已有常规开启的形式,或者,一个采取已有常规形式,以兼作饮用口,另一个则采取在实现密封后不可开启、或不供常规开启的形式;
18: 根据权力要求11和15,本发明的特征是,当本发明提出的瓶体由两个独立容积体组合而成时,可用其中一者的局部形面作为另一者开口处的密封形面;
19: 根据权利要求1到18,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瓶包装的饮品,根据瓶的实际结构,可采取先破坏分隔面的方式,使两制液在瓶内充分溶混、调制成保持原风味的饮品后,再行启封 饮用;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本发明的特征是,由瓶内两部份容积区域上的压强不等产生的压力差,由摇振瓶体随之冲撞起来的制液惯性力,均可成为对分隔面造成破坏的直接作用力,同时,它们还可作为原动力,由特设结构转化成与它们自身作用形式不同的力(简称转化力,下同),对分隔面起破坏作用;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本发明的特征是,可通过加工在瓶体上的特设结构,在实现该结构所要求的操作后,对应部份容积区域上的压强将因其容积增大而下降,从而形成意在对分隔面造成破坏的力;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本发明的特征是,该力可以是均匀分布于分隔面上的正压力,也可以是集中作用于分隔面上局部区域的力,还可以是此两种力的合力;
23: 根据权利要求19,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分隔面的任意一侧或两侧表面上,可以有能导致应力(应变)集中的结构,并且,此结构可以兼有转化原动力的功能;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本发明的特征是,该结构可以将沿分隔面法线方向均布作用的原动力及分布作用的原动力或其分力转化成使局部分隔面产生拉伸变形的作用力;
25: 根据权利要求20,本发明的特征是,摇振瓶体产生的制液惯性力,可由受其作用的特设结构,传递到该结构与分隔面相连接的局部区域上,转化成对分隔面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的一种新作用力;
26: 根据权利要求19,本发明的特征是,可通过特定方法对瓶体局部区域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变形的同时,驱使瓶内特设结构对分隔面产生直接破坏作用;
27: 根据权利要求1到18,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瓶包装的饮品,根据瓶的实际结构,可采取保持瓶内容积空间对外界密封的情况下,使隔离两部份容积区域、并为此两区域共有的密封结构正常开启的方法,伴随着瓶体容积的增大,沟通两制液在 瓶内充分溶混、调制成保持原风味饮品,在行开封饮用;
28: 根据权利要求21和27,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实现增大瓶体容积的操作完毕前后,可以伴有瓶体外形包容面积的增大,也可以保持原包容面积大小不变;
29: 根据权利要求1到18,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瓶包装的饮品,根据瓶的实际结构,可将两部份容积区域开口处的密封开启后,把两制液倒入杯中溶混、调制成保持原风味的饮品供饮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组份中以水为主,并且,目前必须添加防腐剂才能达到保鲜要求的直接饮用饮品(简称饮品,全文同),在无任何防腐添加剂、或其用量大大低于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同等水平保鲜的包装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的瓶。具体来说,对含糖量高的饮品,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免以使用防腐剂,对含糖量低或不含糖的饮品,则可大大减少防腐剂用量。

    在种类繁多的饮品中,不论它们的生产过程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为了制得含有多种组份的液体,然后,将所得液体装入只有一个容积空间的密封瓶体内。在这种传统包装方法下,瓶内饮品自身不仅不具备防变质能力,而且,由于条件适合,反而成为生产过程中少量残留微生物迅速繁殖滋生的场所,如不采取措施,必然很快腐败。为了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饮品新鲜,现行方法都采取在饮品中加入防腐剂的办法来实现。

    科学研究的结果,已向世人揭示了防腐剂对人体的极大危害,其致癌作用不容怀疑。正因如此,其“安全”用量被一再减少,并被严格限制使用。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大量的研究工作仍未找到真正对人体无害的防腐剂。然而,与此同时,“全天然”的食品消费需求,已把添加有防腐剂的饮品同其它含有防腐剂的食品一起逼上了绝路。

    就在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花大力以期找到对人体无害地防腐剂,从而彻底解决整个食品行业遇到的共同难题时,似乎忘了“含糖量高的水溶液,因其渗透压具有破坏溶液中各种微生物细胞组织、致其死亡”的特性。据此,本发明提出,在保持饮品组份及其比例不变(除防腐剂在内,下同)的宗旨下,制取可调制成原风味饮品的两种制液:一种,是按标准经碳酸化处理的洁净水。由于此水中缺乏微生物所需养份,并且,用二氧化碳取代水中的氧,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所成酸性特性还具有一定杀菌作用,因此,其成为具备足够防变质能力的饮品调制用水;另一种,是由饮品的其它组份、相对量足够多的糖和一定量的水共同形成的该饮品浓缩液。以利用含糖量高的水溶液优良的抗变质特性,实现自身的长期保鲜。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提出,将上述具备防变质能力的两种制液,按保持原饮品风味的比例,分装于同一瓶体内被隔开的两个容积空间,然后,保持该两容积空间彼此隔离地对外界密封起来,达到下列三个目的:1,防止浓缩液进入调制用水区,以保持调制用水纯净,使残留微生物在养份贫迹的环境中生长缓慢,以确保其弱酸性所致杀菌能力的相对强度符合同等水平保鲜的要求;2,防止调制用水进入浓缩液区对其稀释,以保持其高渗透压所决定的抗变质性能;3,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两制液区,以保持两区制液相对足够的抗变质能力。这样,对含糖量高的饮品,可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达到与现行水平相同的保鲜要求。

    对于含糖量低及不含糖的饮品,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包装方法,由于浓缩液部份的抗变质能力不符要求,或根本不具备抗变质能力,所以,仍需借助防腐剂。但是,由于占饮品绝大部份的调制用水具备足够的抗变质能力,无需在其中加入防腐剂,因而,只需对占饮品很小部份的浓缩液,按现行标准加用防腐剂,使其具备同等水平的保鲜能力,即实现了这类饮品同等水平的保鲜要求。所以,可由此相应减少防腐剂用量。

    必须指出的是,本发明提出的保鲜包装方法,当然不排斥在含糖量高的饮品浓缩液中适当加入防腐剂的情况,因为这样做,对灭菌工艺不很过关,导致残留微生物过多的产品,既提高了其保鲜效果,又降低了人体涉及防腐剂量,仍有现行包装方法达不到的优越性。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饮品分隔式保鲜包装方法的瓶体,从结构形式上看,其两部份容积空间可以是该瓶体不可分离的两个组成部份,同时,也可以是用于组成本发明提出的瓶体的两个独立容积体。就整体看,本发明提出的瓶,不论其两部份容积空间是整体式的还是分体组合式的,其瓶内空间分隔面可以是下列三种:

    一,在瓶体一定高度上、或一定高度对应的一个高度区域上,将瓶内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份容积空间的形式;

    二,将瓶内空间分隔成,使两被分隔的部份容积空间,能得到包容与被包容关系横截面的形式;

    三,将瓶内空间分隔成,使两被分隔的部份容积空间,不能得到包容与被包容关系横截面的形式;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上述三种分隔面形式的瓶体,它们用于向两部份容积空间灌装制液的开口,可以是一个共用瓶口,也可以是分别开在各自区域对应瓶体上的两个专用瓶口。当采用两个瓶口的结构时,可据情采取以一个盖密封两口,也可用两个盖协同密封两口、或分别密封两口的方法,实现对外界密封。当瓶体是由两个独立容积体组合而成时,还可用一者的局部形面作为另一者开口处的密封形面。另外,当采取以两个盖分别密封两口的方法时,两盖均可采取已有常规形式,或者,一个采取已有常规形式,以兼作饮用口,另一个则采取在实现密封后不可开启、或不供常规开启的形式。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瓶包装的饮品,根据瓶的实际结构,可采取先破坏分隔面的方法,使两制液在瓶内充分溶混、调制成保持原风味的饮品,再行启封饮用。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出,由瓶内两部份容积区域上的压强不等所产生的压力差,由摇振瓶体随之冲撞起来的制液惯性力,均可成为对分隔面造成破坏的直接作用力,同时,它们均可作为原动力,由特设结构转化成与它们自身作用形式不同的力(简称转化力,下同),参与对分隔面的破坏。另外,本发明提出的瓶体内,可设有在以特定方式施加的外力驱使下,对分隔面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的特设结构。

    为了确保可靠、充分地破坏分隔面,本发明提出,可在分隔面的任意一侧表面上,设置能导致应力(应变)集中的结构,并且,此结构可以兼有转化上述原动力的功能。

    对按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完成灌装制液及密封后的瓶装饮品,可通过加工在瓶体上的特设结构,在实现该结构所要求的操作后,该区域的压强将因其容积增大而相应下降。由此,对分隔面形成产生破坏作用的力,并且,其可以是均匀分布于分隔面上的正压力,也可以是集中作用于分隔面上局部区域的机械力,还可以是同时具有此两种作用力的合力。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瓶包装的饮品,饮用前,根据瓶的实际结构,在保持瓶内空间对外界密封的情况下,可采取使隔离两部分容积区域、并为两部份容积区域所共有的密封结构开启的同时,伴随瓶体容积的增大,沟通两制液在瓶内充分溶混、调制成保持原风味饮品的方法,再行开启供饮用。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需使瓶体容积增大的结构方案时,在实现增大瓶体容积的操作完毕前后,其容积的增大可以伴有瓶体外形包容面积的增大,也可以保持原包容面积不变(不计材料因应力变形所致差异)。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瓶包装的饮品,饮用前,根据瓶的实际结构,可采取将两部份容积区域开口处的密封开启后,把两制液倒入杯中溶混、调制成保持原风味饮品的方法供饮用。

    本发明提出的包装方法及采用此方法的瓶可以这样实施:

    实例一:如剖面图1所示,是利用使两部份容积区域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破坏分隔面的两开口整体式瓶。图中,可常规开启的封盖1所密封的,是调制用水区2的灌装口,且兼作饮用口;整个瓶体侧壁3和分隔面4构成瓶的主体;在瓶体侧壁位于浓缩液区5上的部分区域,被作成允许沿瓶高方向伸缩的结构6;在结构6处于收缩状态下,环该结构区域,并在高度方向上跨越该区域的区域上,设有结构7,以承受区域5上的压力促使结构6伸长的作用,使之保持收缩状态;结构7可以是粘贴的薄膜,也可以是与瓶上形状配合的(环形)扣带;不可开启的密封盖8兼作瓶底,其沿周边与瓶体固接成整体;按结构7要求的方式将其所加约束弃除后,分隔面两侧原本平衡的压力,因结构6伸长,导致区域5容积增大,压强降至一个大气压左右,由此形成23kg/cm的压力差,可作为破坏分隔面的单一作用力;为了强化破坏作用,可在分隔面上设置数个扇形块8构成的结构,它们在分隔面受不平衡压力作用变形的过程中,通过互为支点形成“杠杆”作用,从而将原本均布作用的力,转化成对局部分隔面窄缝区域的拉伸力,既起放大作用,又将产生应变的区域限定在有限范围内,以利分隔面的破坏。

    实例二:如剖面图2所示,比较前例可知,本实例的特点是在瓶底设有顶针状结构9,当该底面在外力作用下变外凸为内凹时,顶针即对分隔面造成“针眼”扩大。最后,通过摇振瓶体可达到充分破坏分隔面的效果。为此,浓缩液侧壁区域上的附加结构可考虑省弃。

    实例三:如剖面图3所示,比较前例可知,瓶的主体结构形式相似,只是两部份容积区域的相对位置不同。对分隔面的破坏仍然依靠分布式的作用力,所不同的是,分隔面几乎全被厚度较大的块状区域结构10所占据,其间及其靠瓶体侧壁的网状窄缝,是在分布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拉伸变形,并最终被破坏的区域。由于减小了破坏前分隔面的变形量,从而维持了尽可能高的压力差,使变形集中在分隔面上供产生变形的上述网状区域,提高了破坏成功的可靠性。

    实例四:如剖面图4所示,与前例的区别是伸缩结构及相应的约束受力结构,是加工在调制用水区的侧壁上,并有连接侧壁与分隔面的拉力传递结构11。弃除对伸缩结构的约束后,调制用水区上的压力将促其容积增大,由此,结构11将所受拉力传递到其与分隔面连接的局部区域上,从而实现分隔面的破坏。

    实例五:如剖面图5所示,本实例有两个独立容积体1和2组合而成,把封装完毕的独立体1与灌装完毕的独立体2,利用粘接或热熔接的方法,或借助两者连接部份相配合的连接结构或专门的连接件,将它们组合成本发明提出的完整瓶体。破坏分隔面及开启饮用的方法与前例相同。另外,把图5中的两独立体上下位置对换,可得到另一种组合瓶体。

    实例六:如剖面图6所示,本实例由两个独立容积体2和3组合而成,构件1附属于独立体2,具有限制其伸缩部分的功能。弃除1对2的约束,即可象前例那样实现对分隔面4的破坏。

    实例七:如剖面图7所示,外力使瓶体顶面从内凹变形为外凸的过程中,即把两部分容积区共有的密封口开启,沟通两种制液,在对外界保持密封的情况下相互溶混。

    实例八:如剖面图8所示,两部分容积区开口在同一形面上,且相距很近,用一个盖子对两者密封。通过常规方法开启封盖,将两制液倒入杯中,即可调制成饮品供饮用。

饮品分隔式保鲜包装方法及其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饮品分隔式保鲜包装方法及其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饮品分隔式保鲜包装方法及其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品分隔式保鲜包装方法及其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品分隔式保鲜包装方法及其瓶.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防腐剂的危害世人皆知,但食品业却无法摆脱。针对饮品特点,本发明提出,将其分制成调制水与浓缩液隔离封装于同一瓶体内,借调制水缺乏微生物所需养分,及其弱酸性所致杀菌作用,无须防腐剂即能长期保鲜的事实,同时,根据浓缩液含糖多少,或利用高糖溶液渗透压能有效杀灭微生物的特性免弃防腐剂,或仍按现行水准加入防腐剂的方法,实现浓缩液长期保鲜,达到大大减少或摒弃防腐剂的目的,在饮前使两液调制成原风味饮品供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