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21435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10366.2

申请日:

1992.09.05

公开号:

CN1083919A

公开日:

1994.03.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42D1/00

主分类号:

F42D1/00

申请人:

锦西水泥厂;

发明人:

徐淑润

地址:

125001辽宁省锦西市连山区水泥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锦西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忠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其特点是将作业面上前后二排炮孔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编成数个组,在每组内的各炮孔内依序装入不同段别的起爆雷管,这样引爆后不是每排内的炮孔一齐爆炸,而是每组内的炮孔按顺序一个接一个爆炸,并且前一组最后一炮孔爆炸后,后一组第一个炮孔才爆炸,这种爆破方法,形成的地震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危害半径小,而碎石飞散距离小,对周围建筑物破坏作用小,有利人身安全,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包括在爆破作业工作面上打一排或一排以上的炮孔,每排炮孔有数个,在各排的每个炮孔内分别装入炸药,在每个炮孔的炸药中装入二个同一段别的起爆雷管,并将每个起爆雷管连接一个导爆管,各导爆管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两个同一段别的传爆雷管,传爆雷管通过导爆管和引爆雷管相连接,其特征是: (1)在爆破作业面上打前后二排炮孔,并把二排炮孔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编成多个组,即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等等,每组包括第一排炮孔数个和第二排炮孔数个,最好是每组有前后两排炮孔14个,对各组内炮孔进行编号,最好是第一组的第一排炮孔为8个,编号为(1)(2)(4)(6)(8)(10)(12)(14)号,第二排炮孔为6个,编号为(3)(5)(7)(9)(11)(13)号,共计14个,第二组的第一排炮孔为7个,编号为(2)(4)(6)(8)(10)(12)(14)号,第二排炮孔为7个,编号为(1)(3)(5)(7)(9)(11)(13)号,计14个,第三组及以后各组炮孔数量及编号和第二组相同, (2)在各组的各炮孔内装入炸药和起爆雷管,起爆雷管为分段雷管,各炮孔内装入的起爆雷管是不同段别的,装入方法是,将第1、
2: 段起爆雷管,分别相对应装在各组的(1)(2)(3)(4)(5)(6)(7)(8)(9)(10)(11)(12)(13)(14)号炮孔内, (3)各雷管的连接方法是,将第一组炮孔内的每个起爆雷管分别连接一个导爆管,各导爆管另一端共同连接二个同一段别的传爆雷管,并把这两个传爆雷管通过导爆管和引爆雷管相连接,同时还将这两个传爆雷管通过导爆管和第二组炮孔的传爆雷管相连接,第二组炮孔的传爆雷管和第二组炮孔的起爆雷管通过导爆管相连,第二组炮孔的传爆雷管同时又通过导爆管连接第三组炮孔的传爆雷管,第三组炮孔的传爆雷管通过导爆管和第三组炮孔的起爆雷管相连接,以后各组雷管连接方法和前面方法相同,总之,前排的每个炮孔的爆炸,能为后排相邻每个炮孔的爆炸造成相应的自由面, (4)各组炮孔间及各组炮孔内的各起爆雷管的起爆时间有先有后,有间隔,其先后顺序是1段先起爆,然后是2段起爆→3段起爆→4段起爆→5段起爆→6段起爆→7段起爆→8段起爆→9段起爆→10段起爆→11段起爆→12段起爆→13段起爆→14段起爆,组内相邻起爆雷管起爆时间间隔为25~760毫秒不等,越往后,间隔时间越长,各组间相邻起爆雷管的起爆时间有间隔,前一组最后一个起爆雷管的起爆时间和后一组第一个起爆雷管的起爆时间间隔为880毫秒。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爆破作业方法,特别是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

    目前,矿山开采的爆破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有微差爆破方法,其作法是首先在矿山爆破作业面上按前后顺序打一排或数排炮孔,每排炮孔有数个,然后在各个炮孔内装上炸药和两个同一段别的起爆雷管,再后是起爆雷管通过导爆管连接传爆雷管和引爆雷管,点燃引爆雷管后,第一排炮孔内的起爆雷管同时起爆,然后依序第二排及以后各排起爆,由于每一排的各炮孔内装入的起爆雷管是同一段别的,所以,每排的众多炮孔一齐爆炸,这样形成很大的地震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矿石飞散距离也大,危害程度大,破坏周围建筑物威胁人的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大。而且矿石大块率高,不利于破碎,给矿山生产带来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减小地震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而且爆破效果好的大爆破作业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在爆破作业面上前后打两排炮孔,每排有数个炮孔,然后将前后的两排炮孔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编成多个组,即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等等,每组包括第一排炮孔数个和第二排炮孔数个,最好是每组前后两排共有炮孔14个,对各组内炮孔进行编号,最好是第一组的第一排炮孔为8个,编号为(1)(2)(4)(6)(8)(10)(12)(14)号,第二排炮孔为6个,编号为(3)(5)(7)(9)(11)(13)号,共14个,第二组的第一排炮孔为7个,编号为(2)(4)(6)(8)(10)(12)(14)号第二排炮孔为7个,编号为(1)(3)(5)(7)(9)(11)(13)号,计14个,第三组及以后各组炮孔数量及编号和第二组相同,在各组的各个炮孔内分别装入炸药和起爆雷管,起爆雷管为分段雷管,各炮孔内装入地起爆雷管是不同段别的,装入的方法是,将1、2、3、4、5、6、7、8、9、10、11、12、13、14段起爆雷管,分别相对应装在各组的(1)(2)(3)(4)(5)(6)(7)(8)(9)(10)(11)(12)(13)(14)号炮孔内,各雷管的连接方法是,将第一组炮孔内的每个起爆雷管分别连接一个导爆管,各导爆管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两个同一段别的传爆雷管,并把这两个传爆雷管通过导爆管和引爆雷管相连接,同时还将这两个传爆雷管通过导爆管和第二组炮孔的传爆雷管相连接,第二组炮孔的传爆雷管和第二组炮孔的起爆雷管通过导爆管相连,第二组炮孔的传爆雷管同时又通过导爆管连接第三组炮孔的传爆雷管,第三组炮孔的传爆雷管通过导爆管和第三组炮孔的起爆雷管相连接,以后各组炮孔的雷管连接方法和第二组的连接相同,总之,前排的每个炮孔的爆炸能为后排相邻每个炮孔的爆炸造成相应的自由面,各组炮孔间及各组炮孔内的各起爆雷管的起爆时间有先有后,有间隔,其先后顺序是1段先起爆,接着2段起爆→3段起爆→4段起爆→5段起爆→6段起爆→7段起爆→8段起爆→9段起爆→10段起爆→11段起爆→12段起爆→13段起爆→14段起爆,组内相邻起爆雷管起爆时间间隔为25~760毫秒不等,越往后,间隔时间越长,各组间相邻起爆雷管的起爆时间有间隔,前一组最后一个起爆雷管的起爆时间和后一组第一个起爆雷管的起爆时间间隔为880毫秒。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不但比以前的微差爆破更进一步降低了有害地震的作用,而且大大的改善了爆破效果,大块率比以前降低了百分之四十。

    2、炸药消耗量小,空气冲击波及碎石的飞散距离小。

    3、一次大爆破可以起爆无限量的炮孔,所以总的装药量也是无限量的,这就解决了以前爆破工程中存在的许多遗难问题。

    附图为本发明的爆破作业工作面炮孔编组及雷管、导爆管放置、连接方法示意图。

    图中1为爆破工作面,2为分组炮孔,3为起爆雷管,4为导爆管,5为传爆雷管,6为引爆雷管。

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非电起爆微差大面积爆破作业方法,其特点是将作业面上前后二排炮孔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编成数个组,在每组内的各炮孔内依序装入不同段别的起爆雷管,这样引爆后不是每排内的炮孔一齐爆炸,而是每组内的炮孔按顺序一个接一个爆炸,并且前一组最后一炮孔爆炸后,后一组第一个炮孔才爆炸,这种爆破方法,形成的地震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危害半径小,而碎石飞散距离小,对周围建筑物破坏作用小,有利人身安全,同时还能取得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弹药;爆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