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锁安全手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锁安全手铐.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15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0153A21申请号201410344016422申请日20140720E05B75/0020060171申请人张杰地址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54号山东警察学院72发明人张杰54发明名称三位锁安全手铐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位锁安全手铐,属于警用约束性警械领域,该手铐包括铐环、锁体外壳、接头以及链条,所述的铐环包括基环和动环,基环的一端与锁体外壳固定安装在一起,基环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动环的一端铰接,动环的另一端与基环锁扣在一起,基环和动环锁扣在一起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锁舌孔;两个锁体外壳对。
2、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接头,两个接头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锁体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铆钉孔和开锁插孔二,锁体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开锁插孔一;锁体外壳内安装有截面为U形的锁体机架,锁体机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锁舌,锁舌与基环和动环上的锁舌孔相对应。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易于加工、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153ACN104100153A1/1页21三位锁安全手铐,包括铐环、锁体外壳、接头以及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铐环包括基环和动环,基环的一端。
3、与锁体外壳固定安装在一起,基环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动环的一端铰接,动环的另一端与基环锁扣在一起,基环和动环锁扣在一起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锁舌孔;两个锁体外壳对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接头,两个接头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锁体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铆钉孔和开锁插孔二,锁体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开锁插孔一;锁体外壳内安装有截面为U形的锁体机架,锁体机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锁舌,锁舌与基环和动环上的锁舌孔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侧面设置有连接轴,锁舌和连接轴的下部与下连接板焊接在一起,连接轴的上端穿过锁体机架的顶部与其上方的上连接板焊接在一起,下连接板的两端与锁体机架两侧内。
4、壁上的滑槽滑动连接,锁舌的底部通过压紧弹簧与锁体机架顶部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机架底部锁舌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销,安全销的中部横穿有支撑轴,安全销的外侧通过连杆与转轴连接,转轴上设置有开锁插孔二并与锁体外壳上的开锁插孔二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穿安全销的支撑轴的左侧设置有左限位挡圈,右侧设置有右限位挡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凸轮轴,凸轮轴的后侧设置有开锁复位弹簧,凸轮轴与锁体机架转动连接,凸轮轴的前端设置有开锁插孔一并与锁体外壳上的开锁插孔一对应;凸轮轴上。
5、方的上连接板外侧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下滑移杆,下滑移杆通过连接杆与上滑移杆连接,上滑移杆上设置有解压按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压按钮的后部设置有复位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上横穿有U形轴,U形轴的两端与锁体外壳上的过盈配合孔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连。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滑移杆的一端穿过支架与上连接板连接,下滑移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上滑移杆铰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支撑轴孔与支撑轴对应配合;。
6、锁体外壳的正面设置有按钮孔与解压按钮对应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环和动环锁扣在一起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26个锁舌孔。权利要求书CN104100153A1/4页3三位锁安全手铐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警用约束性警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三位锁安全手铐。背景技术0002目前警用手铐分为两种,一种为老式手铐,结构为齿条和卡齿结合,锁眼类似于火车上使用的门锁。传统的老式手铐没有防拨装置,非常容易开启,只要能够使用工具将锁眼内部的多棱柱体旋转,便可以打开手铐。在平时办案中,这类手铐,无论是民警还是多次“进宫”的犯罪嫌疑人使用异物将老式手铐打开都很常见。还有。
7、一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式手铐,从80年代开始发明和使用,多为金属材质,按铐体结构形式分为板式金属手铐和筒式金属手铐,新式手铐在齿条与卡齿结合部大都增设了防拨片,且其锁芯一般是采用异形柱,须用专用钥匙才能转动锁芯打开手铐。即便如此,这种新式手铐仍然具有以下两点缺陷一是由于这种手铐只能一把钥匙打开一把手铐,在警察人员使用时经常出现钥匙丢失、钥匙保管混乱等问题,非常不实用;二是由于手铐的结构原理简单,尽管增设了防拨片,但是只要有硬物,并且稍懂原理,用普通硬物把防拨片从卡环内拨开,手铐仍然可能被轻松打开。0003综上所述,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就当前的警察工作实际而言,手铐在现代执法活动中仍然存在或多。
8、或少的缺陷。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三位锁安全手铐。0005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三位锁安全手铐包括铐环、锁体外壳、接头以及链条,所述的铐环包括基环和动环,基环的一端与锁体外壳固定安装在一起,基环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动环的一端铰接,动环的另一端与基环锁扣在一起,基环和动环锁扣在一起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锁舌孔;两个锁体外壳对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接头,两个接头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锁体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铆钉孔和开锁插孔二,锁体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开锁插孔一;锁体外壳内安装有截面为U形的锁体机架,锁体机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锁舌,锁舌与基环和动环上的锁舌孔相对应。0006。
9、所述的锁舌侧面设置有连接轴,锁舌和连接轴的下部与下连接板焊接在一起,连接轴的上端穿过锁体机架的顶部与其上方的上连接板焊接在一起,下连接板的两端与锁体机架两侧内壁上的滑槽滑动连接,锁舌的底部通过压紧弹簧与锁体机架顶部内壁连接。0007所述的锁体机架底部锁舌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销,安全销的中部横穿有支撑轴,安全销的外侧通过连杆与转轴连接,转轴上设置有开锁插孔二并与锁体外壳上的开锁插孔二对应。0008所述的横穿安全销的支撑轴的左侧设置有左限位挡圈,右侧设置有右限位挡圈。0009所述的锁体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凸轮轴,凸轮轴的后侧设置有开锁复位弹簧,凸轮轴与锁体机架转动连接,凸轮轴的前端设置有开锁插孔一并与锁体。
10、外壳上的开锁插孔一对应;凸轮轴上方的上连接板外侧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下滑移杆,下滑移杆通过连说明书CN104100153A2/4页4接杆与上滑移杆连接,上滑移杆上设置有解压按钮。0010所述的解压按钮的后部设置有复位弹簧。0011所述的连接杆上横穿有U形轴,U形轴的两端与锁体外壳上的过盈配合孔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连。0012所述的下滑移杆的一端穿过支架与上连接板连接,下滑移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上滑移杆铰接。0013所述的锁体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支撑轴孔与支撑轴对应配合;锁体外壳的正面设置有按钮孔与解压按钮对应配合。0014所述的基环和动环锁扣在一起的一端分别设置有。
11、相互对应的26个锁舌孔。0015本发明的三位锁安全手铐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加工制造及维护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特点。该手铐使用过程中,只要将动环旋入基环便可自动上锁,保证警察控制犯罪嫌疑人时的上拷操作方便简单;要打开该手铐则需要分别解开三位锁,并且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才能完全解锁,这有效的避免了犯罪嫌疑人在带着手铐的条件下自行打开手铐。附图说明0016附图为三位锁安全手铐的结构示意图。0017附图为三位锁安全手铐的单环结构示意图。0018附图为三位锁安全手铐的单环剖开结构示意图。0019附图4为三位锁安全手铐的锁芯剖开结构示意图。0020附图5为三位锁安全手铐的锁体机架结构示意图。
12、。0021附图6为附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2附图7为三位锁安全手铐的锁紧部件结构示意图。0023图中1、接头,2、链条,3、基环,4、动环,5、锁舌孔,6、锁体机架,7、压紧弹簧,8、锁舌,9、下连接板,10、连接轴,11、上连接板,12、凸轮轴,13、开锁复位弹簧,14、开锁插孔一,15、铆钉孔,16、锁体外壳,17、铰链,18、支架,19、连接杆,20、上滑移杆,21、复位弹簧,22、解压按钮,23、U形轴,24、下滑移杆,25、滑槽,26、支撑轴,27、左限位挡圈,28、安全销,29、右限位挡圈,30、连杆,31、开锁插孔二,32、转轴,33、过盈配合孔,34、按钮孔,35、。
13、支撑轴孔。具体实施方式0024实施例1该三位锁安全手铐包括铐环、锁体外壳16、接头1以及链条2,铐环包括基环3和动环4,基环3的一端与锁体外壳16固定安装在一起,基环3的另一端通过铰链17与动环4的一端铰接,动环4的另一端与基环3锁扣在一起,基环3和动环4锁扣在一起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2个锁舌孔5;两个锁体外壳16对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接头1,两个接头1之间通过链条2连接在一起;锁体外壳16的正面设置有铆钉孔15和开锁插孔二31,锁体外壳16的侧面设置有开锁插孔一14;锁体外壳16内安装有截面为U形的锁体机架6,锁体机架6内设置有一个锁舌8,锁舌8与基环3和动环4上的锁舌孔5相对应;锁舌8。
14、侧面设置有连接轴10,锁舌8和连接轴10的下部与下连接板9焊接在一起,连接轴10的上端穿过说明书CN104100153A3/4页5锁体机架6的顶部与其上方的上连接板11焊接在一起,下连接板9的两端与锁体机架6两侧内壁上的滑槽25滑动连接,锁舌8的底部通过压紧弹簧7与锁体机架6顶部内壁连接;锁体机架6底部锁舌8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销28,安全销28的中部横穿有支撑轴26,安全销28的外侧通过连杆30与转轴32连接,转轴32上设置有开锁插孔二31并与锁体外壳16上的开锁插孔二31对应;横穿安全销28的支撑轴26的左侧设置有左限位挡圈27,右侧设置有右限位挡圈29。0025锁体机架6的顶部设置有凸轮轴1。
15、2,凸轮轴12的后侧设置有开锁复位弹簧13,凸轮轴12与锁体机架6转动连接,凸轮轴12的前端设置有开锁插孔一14并与锁体外壳16上的开锁插孔一14对应;凸轮轴12上方的上连接板11外侧设置有支架18,支架18的上部设置有下滑移杆24,下滑移杆24通过连接杆19与上滑移杆20连接,下滑移杆24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9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9的另一端与上滑移杆20铰接;上滑移杆20上设置有解压按钮22;解压按钮22的后部设置有复位弹簧21;连接杆19上横穿有U形轴23,U形轴23的两端与锁体外壳16上的过盈配合孔3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连;下滑移杆24的一端穿过支架18与上连接板11连接。0026锁体外。
16、壳16的侧面设置有支撑轴孔35与支撑轴26对应配合;锁体外壳6的正面设置有按钮孔34与解压按钮22对应配合。0027实施例2该三位锁安全手铐包括铐环、锁体外壳16、接头1以及链条2,铐环包括基环3和动环4,基环3的一端与锁体外壳16固定安装在一起,基环3的另一端通过铰链17与动环4的一端铰接,动环4的另一端与基环3锁扣在一起,基环3和动环4锁扣在一起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4个锁舌孔5;两个锁体外壳16对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接头1,两个接头1之间通过链条2连接在一起;锁体外壳16的正面设置有铆钉孔15和开锁插孔二31,锁体外壳16的侧面设置有开锁插孔一14;锁体外壳16内安装有截面为U形的锁体。
17、机架6,锁体机架6内设置有两个锁舌8,锁舌8与基环3和动环4上的锁舌孔5相对应;两个锁舌8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0,锁舌8和连接轴10的下部与下连接板9焊接在一起,连接轴10的上端穿过锁体机架6的顶部与其上方的上连接板11焊接在一起,下连接板9的两端与锁体机架6两侧内壁上的滑槽25滑动连接,锁舌8的底部通过压紧弹簧7与锁体机架6顶部内壁连接;锁体机架6底部锁舌8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销28,安全销28的中部横穿有支撑轴26,安全销28的外侧通过连杆30与转轴32连接,转轴32上设置有开锁插孔二31并与锁体外壳16上的开锁插孔二31对应;横穿安全销28的支撑轴26的左侧设置有左限位挡圈27,右侧设置有右限。
18、位挡圈29。0028锁体机架6的顶部设置有凸轮轴12,凸轮轴12的后侧设置有开锁复位弹簧13,凸轮轴12与锁体机架6转动连接,凸轮轴12的前端设置有开锁插孔一14并与锁体外壳16上的开锁插孔一14对应;凸轮轴12上方的上连接板11外侧设置有支架18,支架18的上部设置有下滑移杆24,下滑移杆24通过连接杆19与上滑移杆20连接,下滑移杆24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9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9的另一端与上滑移杆20铰接;上滑移杆20上设置有解压按钮22;解压按钮22的后部设置有复位弹簧21;连接杆19上横穿有U形轴23,U形轴23的两端与锁体外壳16上的过盈配合孔3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连;下滑移杆24的。
19、一端穿过支架18与上连接板11连接。说明书CN104100153A4/4页60029锁体外壳16的侧面设置有支撑轴孔35与支撑轴26对应配合;锁体外壳6的正面设置有按钮孔34与解压按钮22对应配合。0030实施例3该三位锁安全手铐包括铐环、锁体外壳16、接头1以及链条2,铐环包括基环3和动环4,基环3的一端与锁体外壳16固定安装在一起,基环3的另一端通过铰链17与动环4的一端铰接,动环4的另一端与基环3锁扣在一起,基环3和动环4锁扣在一起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6个锁舌孔5;两个锁体外壳16对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接头1,两个接头1之间通过链条2连接在一起;锁体外壳16的正面设置有铆钉孔15和开。
20、锁插孔二31,锁体外壳16的侧面设置有开锁插孔一14;锁体外壳16内安装有截面为U形的锁体机架6,锁体机架6内设置有两个锁舌8,锁舌8与基环3和动环4上的锁舌孔5相对应;两个锁舌8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0,锁舌8和连接轴10的下部与下连接板9焊接在一起,连接轴10的上端穿过锁体机架6的顶部与其上方的上连接板11焊接在一起,下连接板9的两端与锁体机架6两侧内壁上的滑槽25滑动连接,锁舌8的底部通过压紧弹簧7与锁体机架6顶部内壁连接;锁体机架6底部锁舌8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销28,安全销28的中部横穿有支撑轴26,安全销28的外侧通过连杆30与转轴32连接,转轴32上设置有开锁插孔二31并与锁体外壳16上。
21、的开锁插孔二31对应;横穿安全销28的支撑轴26的左侧设置有左限位挡圈27,右侧设置有右限位挡圈29。0031锁体机架6的顶部设置有凸轮轴12,凸轮轴12的后侧设置有开锁复位弹簧13,凸轮轴12与锁体机架6转动连接,凸轮轴12的前端设置有开锁插孔一14并与锁体外壳16上的开锁插孔一14对应;凸轮轴12上方的上连接板11外侧设置有支架18,支架18的上部设置有下滑移杆24,下滑移杆24通过连接杆19与上滑移杆20连接,下滑移杆24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9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9的另一端与上滑移杆20铰接;上滑移杆20上设置有解压按钮22;解压按钮22的后部设置有复位弹簧21;连接杆19上横穿有U形轴2。
22、3,U形轴23的两端与锁体外壳16上的过盈配合孔3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连;下滑移杆24的一端穿过支架18与上连接板11连接。0032锁体外壳16的侧面设置有支撑轴孔35与支撑轴26对应配合;锁体外壳6的正面设置有按钮孔34与解压按钮22对应配合。0033锁死和解锁过程如下当需要扣合锁死手铐时,只需要对应犯罪嫌疑人的手臂,将动环4旋转插入锁体外壳16内,锁舌8与锁舌孔5对应后即可锁紧手铐;然后再将手铐钥匙插入开锁插孔二31并转动,使安全销28卡住锁舌8便可实现手铐完全闭锁。当需要对手铐解锁时,将手铐钥匙插入开锁插孔二31并转动,使得安全销28脱离锁舌8;然后用手指压紧解压按钮22带动连接杆19。
23、绕U形轴23转动,使得下滑移杆24与上连接板11脱离;同时,将钥匙插入开锁插孔一14并旋转,带动凸轮轴12转动,进而在凸轮轴12的作用下带动锁舌8、下连接板9、连接轴10以及上连接板11整体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锁舌8脱离锁舌孔5,开锁结束。0034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说明书CN104100153A1/5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0153A2/5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00153A3/5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00153A4/5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00153A105/5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00153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