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 一种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适用于农业生产中无农药残留粮食的生产。
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超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农产品的出口创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迫切需要无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但在农业生产中如果不施用化学农药,由于病虫害的侵袭,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这对要解决十二亿入口吃饭的中国来说是不现实的。化学农药作为控制病虫害的有效手段,还将继续使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科学家进行了大量试验,但大都集中在寻找一种“残留少,分解快,药效高”的化学物质上,而利用农药残留降解菌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生产无或低农药残留的粮食和蔬菜还未见报道。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生产实际情况,研制出一种农药残留降解菌剂,使甲胺磷等化学农药残留降解90%以上。使用该技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化学农药、消灭病虫害从而保证作物产量,同时又能使粮食及蔬菜中农药残留很低或没有。
下面叙述本发明地主要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典型微生物是芽孢杆菌属的一株(分类号Bacillus sp.)命名为J5的菌株(1996年2月8日已寄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存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NO.0252)。该菌种主要特征为:G+,个体形态为长杆状,大小为1-2×3-4cm,具周生鞭毛,幼培养物通常成长链,老培养物能形成芽孢,芽孢椭圆形,在细胞中央且比细胞小。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生长PH为7.0-7.5,兼厌气性。该菌株可用一般发酵工业中的通用发酵罐进行培养。
本发明采用的生产工艺为种子液→种子罐→生产罐→产品分装(或用吸附剂吸附后再包装)。
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步骤为:
1)将本发明的菌种接种在肉汤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将上述培养菌种接入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种子罐的培养基为:蔗糖或葡萄糖0.6-1.0%,(NH4)2SO40.05-0.20%,K2HPO40.1-0.35%,MgSO40.02-0.06%,NaCl0.01-0.02%,CaCO30.05-0.20%,酵母膏0.02-0.05%;
3)将种子液接入生产罐培养,生产罐培养基为蔗糖0.1-0.3%,淀粉0.5-0.8%,其余成分和含量同种子罐培养基;
在培养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通气量为1∶0.6-1∶1.2,搅抖速度为180-240转/分,培养温度为30-35℃,培养时间为24-30小时,培养液可直接分装成产品也可用吸附剂,如泥炭吸附后再进行分装。
本发明用于农业生产中可有效地去除农药残留,它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在作物使用农药后直接喷洒于土壤中或植物表面,它可迅速降解甲胺磷等农药残留,农药残留去除率达95%以上。
该项发明对于保护环境,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合在全国粮食蔬菜出口基地或具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地方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以下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斜面菌种接种在肉汤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再接入种子罐。种子罐为0.5吨,投料量为0.4吨,培养基成分为蔗糖3.2kg,(NH4)2SO40.4kg,K2HPO40.8kg,MgSO40.2kg,NaCl0.04kg,CaCO3,0.4kg,酵母膏0.16Kg,种子罐须先用蒸汽灭菌并冷却至30-35℃,接种量为1%,种子罐培养温度控制在32-33℃,搅拌速度为220转/分,无菌空气通入量为1∶0.8,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将种子液接入生产罐,生产罐为5吨,投料置4.5吨,培养基成分为蔗糖7.8kg,淀粉30kg,(NH4)2SO44.5kg,K2HPO49.0kg,MgSO42.3kg,NaCl0.9kg,CaCO34.5kg,酵母膏1kg,生产罐预先用蒸汽灭菌并冷却至30-35℃,生产罐搅拌速度为240转/分,通气置为1∶0.8-1,培养结束后培养液中菌体数量达到15亿/ml以上,培养液即为产品。
实施例2
用实施例1所得的培养液,用泥炭吸附,培养液和泥炭之比为1∶3,搅拌混匀后进行包装即为产品。
在水稻喷施过甲胺磷后,将上述生产的农药残留降解菌剂施用于水稻田(2kg/亩),待水稻收获后,用气相色谱测定稻米中甲胺磷残留含量,(南京农业大学绿色食品测试中心测试),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施用本发明的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其稻米中的甲胺磷含量比对照稻米中低95%以上。
注:表1中样品序号1、2、3、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为施用本发明的农药残留降解菌剂的稻米样品,样品序号5、26为对照稻米样品。
表1 样品序号 仪器条件 测试结果 备注 1 FPD 0.001 mg/kg 2 FPD ND mg/kg 3 FPD ND mg/kg 4 FPD ND mg/kg 5ck FPD 0.007 mg/kg 6 FPD 0.001 mg/kg 7 FPD 0.001 mg/kg 8 FPD 0.002 mg/kg 9 FPD 0.003 mg/kg 10 FPD ND mg/kg 15 FPD ND mg/kg 19 FPD ND mg/kg 20 FPD ND mg/kg 21 FPD ND mg/kg 22 FPD 0.002 mg/kg 23 FPD 0.002 mg/kg 25 FPD ND mg/kg 26ck FPD 0.016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