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丸衣化种衣剂、丸衣化工艺及丸衣化种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子包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种子丸衣化的种衣剂、丸衣化工艺和丸衣化的植物种子。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是农业领域的新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种子包衣化技术,另一种称之为种子丸衣化技术。种子包衣化是指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等包膜剂对种子表面进行包衣,包衣后种子的体积和重量基本不变;而种子丸衣化则是以粘土、滑石粉、硅藻土、泥炭、矿灰等惰性物质作为载体加入大、中、微量元素、激素、杀虫剂、杀菌剂、抗生素、固氮菌除草剂、驱鼠剂等,并加入胶粘剂制成种衣,使种子体积和重量增大许多倍,从而对种子进行大粒化和营养化。通过种子丸衣化可提供一个适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微环境,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成活率、抗旱、防病、防虫和促进生长等。
专利号为00125478.2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牧草种子丸衣化种衣剂及包衣工艺,该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以高吸水树脂、啤酒废渣、凹凸棒土、滑石粉为主体、并辅以牧草种子萌发所需养分的牧草种子种衣剂,该种衣剂虽然有效地利用了啤酒废渣,但是使用高吸水树脂导致生产工艺复杂化,生产成本增加,而且所采用的高吸水树脂为有机物质从而不利于生产出绿色环保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种子丸衣化的种衣剂及包衣工艺和丸衣化的植物种子。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种子丸衣化的种衣剂,该种衣剂中各组分均为无机物质,有利于生产出绿色环保的产品,该种衣剂还能够改善植物种子地萌发和生长的状况,并可以解决干旱地区由于土壤贫瘠、干旱少雨、抓苗困难、生长缓慢、产量低的问题,同时更有利于解决飞播时种子的漂移和在有限的降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和贫瘠的沙地定居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种子丸衣化工艺,该工艺采用上述种衣剂,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丸衣化的植物种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种子丸衣化的种衣剂,其特点在于,按重量份重,其含有:腐植酸土15~25,硫酸钾粉10~15,磷酸二氢钾粉1~5,过磷酸钙粉25~30,麦饭石粉10~15%,和膨润土20~30。
上述的种衣剂,其特点在于,按重量份重,其含有:腐植酸土18~22、硫酸钾粉12~13、磷酸二氢钾粉2~3、过磷酸钙粉27~28、麦饭石粉12~13、和膨润土22~25。
上述的种衣剂,其特点在于,按重量份重,其含有:腐植酸土20,硫酸钾粉10,磷酸二氢钾粉5,过磷酸钙粉25,麦饭石粉15,和膨润土25。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种子的丸衣化工艺,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处理剂对植物种子进行预处理;
(2)将预处理后的植物种子和种衣剂混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种衣剂,按重量份重,其含有:腐植酸土15~25,硫酸钾粉10~15,磷酸二氢钾粉1~5,过磷酸钙粉25~30,麦饭石粉10~15%,和膨润土20~30。
(3)进行丸衣化造粒;和
(4)干燥后制得丸衣化的植物种子。
上述的丸衣化工艺,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植物种子为非豆科植物种子。
上述的丸衣化工艺,其特点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处理剂含有抗旱保水剂、EM原露和分散剂,其中,非豆科植物种子和处理剂的含量(重量份)为:非豆科植物种子45~50%、抗旱保水剂0.09~0.11、EM原露0.09~0.11、分散剂45~55%。
上述的丸衣化工艺,其特点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植物种子为豆科植物种子。
上述的丸衣化工艺,其特点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处理剂含有抗旱保水剂、根瘤固氮菌、EM原露和分散剂,其中,豆科植物种子和处理剂的含量(重量份)为:豆科植物种子30~45、抗旱保水剂0.06~0.09、根瘤固氮菌10~15、EM原露0.06~0.09、分散剂45~55。
上述的丸衣化工艺,其特点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丸衣化造粒采用干粉喷雾造粒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丸衣化的植物种子,其特点在于,植物种子外表上具有种衣剂所形成的丸衣,其中所述种衣剂按重量份重:腐植酸土15~25,硫酸钾粉10~15,磷酸二氢钾粉1~5,过磷酸钙粉25~30,麦饭石粉10~15%,和膨润土20~30。
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设计了包含腐植酸土、硫酸钾粉、磷酸二氢钾粉、过磷酸钙粉、麦饭石粉、和膨润土的植物种子丸衣化工艺,该工艺综合了种子处理技术、抗旱保水技术、土壤调理技术及生物固氮技术等,而且所采用的原料之间有较好的增补作用。本发明的丸衣化工艺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促进苗期生长,节省种子,方便播种,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节省投资成本,同时还有利于保护环境并有助于生产出绿色产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农场国家牧草籽繁育基地2000亩地进行了紫花苜蓿种子丸衣化应用技术的研究试验。共用种子700kg,分散剂700kg,根瘤菌200kg,保水剂1.4kg,EM原露1.4kg。丸衣材料5000kg,配方(按重量份)如下:
腐植酸土:25kg;硫酸钾粉:10kg;磷酸二氢钾粉:5kg;过磷酸钙粉:25kg;麦饭石粉:10kg;膨润土:25kg。
首先,进行豆科植物种子的预处理步骤,豆科植物种子和处理剂分别为:紫花苜蓿种子700kg、抗旱保水剂1.4kg、根瘤固氮菌200kg、EM原露1.4kg、和分散剂(麦饭石粉)700kg。按重量份比将抗旱保水剂和清水加入容器中,浸泡24小时,经搅拌先后加入上述重量的紫花苜蓿种子、根瘤固氮菌和EM原露并拌匀,再拌入分散剂使粘在一起的种子分散开备用。
将硫酸钾和过磷酸钙粉碎成粉末并分筛,再将25kg腐植酸土、10kg硫酸钾粉、5kg磷酸二氢钾粉、25kg过磷酸钙粉、10kg麦饭石粉、和25kg膨润土的种衣剂进行预混合,然后再与上述经预处理的种子混合。
接着,利用圆盘造粒机、采用干粉喷雾造粒方法进行造粒,这时喷雾要均匀,不能有大的水滴滴下,上料时要少上、勤上。
最后,将造粒后的丸衣化种子立即在晒场摊薄晾晒,直至完全干燥,即得到丸衣化的种子。
实施例2
在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农场国家牧草籽繁育基地200亩地进行了披碱草种子丸衣化应用技术的研究试验。该丸衣化工艺和实施例1基本相同,除了用非豆科植物种子代替豆科植物种,非豆科植物种子和处理剂分别为:种子200kg,分散剂200kg,保水剂0.4kg,EM原露0.4kg。丸衣材料1400kg,按重量份进行配比(kg):腐植酸土25,硫酸钾粉15,磷酸二氢钾粉1,过磷酸钙粉25,麦饭石粉15,和膨润土30。
本发明还有多个实施例,例如,
而且,对于非豆科植物种子和处理剂的含量(重量份)为:非豆科植物种子45~50%、抗旱保水剂0.09~0.11、EM原露0.09~0.11、分散剂45~55%。
而且,豆科植物种子和处理剂的含量(重量份)为:豆科植物种子30~45、抗旱保水剂0.06~0.09、根瘤固氮菌10~15、EM原露0.06~0.09、分散剂45~55。
在选择种衣剂比例时,按重量份,可以在如下范围内选择:腐植酸土15~25,硫酸钾粉10~15,磷酸二氢钾粉1~5,过磷酸钙粉25~30,麦饭石粉10~15%,和膨润土20~30。
当然,该种衣剂,在按重量份选择时可进一步考虑:腐植酸土15~25,硫酸钾粉10~15,磷酸二氢钾粉1~5,过磷酸钙粉25~30,麦饭石粉10~15%,和膨润土20~30。
在本发明中,该种衣剂中各组分均为无机物质,有利于生产出绿色环保的产品,该种衣剂还能够改善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的状况,并可以解决干旱地区由于土壤贫瘠、干旱少雨、抓苗困难、生长缓慢、产量低的问题,同时更有利于解决飞播时种子的漂移和在有限的降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和贫瘠的沙地定居问题。
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形,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均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