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1219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3591.9

申请日:

1996.02.09

公开号:

CN1144856A

公开日:

1997.03.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9.12|||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4B15/32

主分类号:

D04B15/32

申请人:

银色精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田照之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5.09.01 JP 010108/95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横机能简单地防止因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超过必要的移动产生的针迹不良以及因导向棒与导向管的晃动产生的针迹不良。将对主凸轮的侧缘导向的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超过规定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辅助凸轮与主凸轮连动地装在滑架上。导向管上设有内螺纹部,并使前端能与导向棒相接的调节螺丝与该内螺纹部螺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横机,在滑架滑移的同时使织针针踵沿设在其背面的主 凸轮的侧缘滑动接触和导向式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将对在所述主 凸轮的侧缘导向的所述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作出超过规定的移动进 行限制的辅助凸轮与主凸轮连动地装在滑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在主凸轮侧缘的后端 部与辅助凸轮的前面之间一面限制织针针踵向后方移动一面形成对 其横进进行导向的间隙。
3: 一种横机,使设在滑架背面的C形截面的导向管滑动自如地 与设在针床上的导向棒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上设有内螺纹 部,并使其前端能与所述导向棒相接的调节螺丝与所述内螺丝部螺 合。
4: 一种横机,使设在滑架背面的C形截面的导向管滑动自如地 与设在针床上的导向棒嵌合,使织针针踵相应于滑架的滑动沿设在 其背面的主凸轮的侧缘后退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将对在所述主凸 轮的侧缘导向的所述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超过规定的移动进行限制 的辅助凸轮与主凸轮连动地装在滑架上;另外,在所述导向管上设有 内螺纹部,并使其前端能与所述导向棒相接的调节螺丝与所述内螺 纹部螺合。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在导向管的两端 部设有内螺纹部,并分别与调节螺丝螺合。

说明书


横机

    本发明涉及横机,特别是涉及为使用细支纱进行致密编织而对织针间距变窄情况下所产生问题加以改进的横机。

    在为使用细支纱进行致密编织而将织针间距变窄的细支纱用横机上,编织时的各种要素对针织物的加工质量有很大影响。例如,装在滑架里面的主凸轮的摆动、纱的张力变动以及织针的横向摆动等是针迹不良的主要原因。

    对于细支纱用横机存在的问题中有关织针针舌与沉降片冲撞的问题以及织针的轴部从板弹簧的梳齿状舌片脱落的问题,本申请人已开发了在日本实用新案第3010484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

    可是,由于细支纱用横机上不但所用的纱细,而且织针间距窄,因而编织时易产生断纱,另外滑架的滑移阻力增大;为了防止断纱并减少滑移阻力,必须尽量增大主凸轮的角度,并通过滑架的少量移动使织针在编织时移动足够的距离。也就是说,虽然织针针踵与主凸轮的侧缘滑动接触并沿轴向移动,但为了在织针间距变窄的同时使织针仅移动编织所需距离,必须相应增大主凸轮侧缘地角度。

    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织针针踵群在通过滑架里面的凸轮群由编织通道引出时的荷重方面存在着大的偏差或在使滑架以高速滑移的高速编织时,滑动接触到主凸轮侧缘端部的织针针踵因惯性而离开该端部作出超过必要的移动,引起针迹不均匀而造成针迹不良。

    另外,在滑架与针床的关系方面,在使设在滑架里面的C形截面的导向管与设在针床上的导向棒滑动自如地嵌合的结构中,如果在这些导向棒与导向管间有晃动,尤其是在上述细支纱用横机上即会因这种晃动而产生针迹不良。

    本发明鉴于细支纱用横机的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简单地防止因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作出超过必要的移动而产生针迹不良以及因导向棒和导向管的晃动而产生针迹不良的横机。

    本发明的横机为解决上述前一种原因产生的针迹不良,在滑架上安装一种与主凸轮连动的,并可对主凸轮侧缘导向的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作出超过规定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辅助凸轮。通过辅助凸轮防止织针针踵因惯性离开主凸轮并作超过必要的移动。辅助凸轮在通过设在滑架上的针迹调节刻度盘使主凸轮动作时与此连动并始终保持一定的关系。

    另外,为解决上述后一种原因产生针迹不良,在导向管上设有内螺纹部,能使前端与导向棒相接的调节螺丝与该内螺纹部螺合,再通过该调节螺丝调节导向棒与导向管的晃动。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横机的滑架的背面。

    图2为主凸轮及其两侧副凸轮的俯视图。

    图3为同上的正视图。

    图4为表示主凸轮与两侧副凸轮及辅助凸轮的配置关系的后视图。

    图5为从同上斜下方所见的立体图。

    图6为辅助凸轮的俯视图。

    图1所示为滑架1的背面。滑架1使固定在其背面的后侧缘部的C形截面的导向管2滑动自如地嵌合在设在针床(未图示)上的导向棒3上,并可通过手动使其沿该导向棒3在针床上左右滑移。导向管2的两端部分别开有孔4,同时与该孔4一致固定有螺母5。并将调节螺丝6与各螺母5的内螺纹螺合,使该调节螺丝6的前端通过孔4与导向棒3相接,即可调节导向棒3与导向管2的晃动。

    在滑架1的背面除左右主凸轮7以外,各种凸轮均与现有技术一样为左右对称配置。装在滑架1上面的未图示的针迹调节刻度盘转动时,即可通过未图示的机构如现有技术那样使左右主凸轮7同时动作。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辅助凸轮8和第二辅助凸轮9通过各自的凸轮轴10、11可水平转动地枢装在各主凸轮7的两端部。主凸轮7对于导向管2平行的直线形成足够的角度并被装在滑架1上。滑架1一滑动,则织针针踵12a与倾斜的主凸轮7的侧缘7a滑动接触而将织针12向后方移动。“平织”情况下织针针踵12a的路线如图1中箭头所示。

    辅助凸轮13被保持在各主凸轮7上。如图4、5、6所示,辅助凸轮13从平面看是一种将垂直的凸轮部13b一体折弯下垂在弯曲的水平固定部13a的前端(后端)并使该凸轮部13b的左右两端部13c稍作折弯后向后方倾斜的形状。辅助凸轮13通过使其设在固定部13a上的孔14、15与凸轮轴10、11嵌合并固定在主凸轮7上而与主凸轮7一体连动。这样被固定在主凸轮7上的辅助凸轮13的凸轮部13b在与主凸轮7的侧缘7a的后端部7b之间只能形成允许织针针踵12a横向通过所需宽度(比织针针踵12a的前后宽度稍大)的间隙16。

    因此,当与主凸轮7的侧缘7a滑动接触并向后方移动的织针针踵12a移动到该侧缘7a的后端部7b后一旦进入间隙16,该织针针踵12a向后方的移动即受到辅助凸轮13的凸轮部13b的限制,并将该凸轮部13b的前面一面滑动接触一面横向通过间隙16。也就是说,织针针踵12a即使由于主凸轮7的侧缘7b的角度大造成与其滑动接触产生的惯性增大,也可防止离开主凸轮7向后方作出超过必要的移动。

    采用本发明,由于通过与主凸轮连动的辅助凸轮来对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作出超过规定的移动进行限制,即使由于主凸轮的侧缘的角度大而使其与滑动接触产生的惯性增大也不会产生针迹不良。

    另外,由于可通过调节螺丝对导向棒与导向管的晃动进行调整,可防止因该晃动而产生的针迹不良。

横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横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横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横机能简单地防止因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超过必要的移动产生的针迹不良以及因导向棒与导向管的晃动产生的针迹不良。将对主凸轮的侧缘导向的织针针踵离开主凸轮超过规定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辅助凸轮与主凸轮连动地装在滑架上。导向管上设有内螺纹部,并使前端能与导向棒相接的调节螺丝与该内螺纹部螺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