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21113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0175.1

申请日:

2014.07.30

公开号:

CN104160992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公布日:201411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407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华中农业大学

发明人:

李大鹏; 王景伟; 马玲巧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马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往沟中加注池水;(2)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3)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辅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部分成熟黑麦草开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本发明环保高效,既保证了青饲料的投喂量又减少了割草所用劳动力,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草鱼养殖过程中渔药的使用和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并且能够显著提高草鱼肌肉品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沟宽25m、深80cm‐1m,在放养草鱼鱼种前,往沟中加注池水,池水以灌满“回”形沟为准;
(2)、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
(3)、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水位淹没黑麦草,供草鱼食用,每次注水高度一般在20‐30cm;
(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辅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部分成熟黑麦草开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

说明书

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草鱼病害和提高草鱼品质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淡水中养殖面积最大,年产量在淡水鱼中最高,在我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草鱼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模式,这种颗粒性饲料营养全面,能够显著促进鱼类生长,但是草鱼长期摄食颗粒饲料会使肠道粘膜中细胞及消化腺体细胞更新受到影响,使肝胰脏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出现脂肪肝、肠炎和出血病等,因此在此模式下养殖草鱼容易出现鱼病发生率高、养殖风险较高及鱼体体型较为短胖等;另外一种养殖模式为传统的投喂青饲料,这种养殖模式草鱼生长相对较慢,但是这种养殖草鱼从体型到营养成分更接近野生草鱼,但是人工割草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不符合当代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新鲜、安全和营养的食品。绿色健康的水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对研究此项“回”形沟养殖技术,能够减少劳动力的付出,并且能够保证草鱼的品质安全,减少草鱼病害的发生。这种模式生产的草鱼身体健康,营养全面,口感好,所以此技术拥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采样该方法能够减少草鱼病害的发生,提高草鱼肌肉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沟宽25m、深80cm‐1m,在放养草鱼鱼种前,往沟中加注池水,池水以灌满“回”形沟为准;
(2)、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
(3)、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水位淹没黑麦草,供草鱼食用,每次注水高度一般在20‐30cm;
(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辅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部分成熟黑麦草开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
本发明的草鱼生态养殖的方法,采用“回”形沟养殖草鱼,养殖过程中以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配合饲料,能够减低病害的发生,提高草鱼肌肉品质,从而解决了草鱼病害易发生,品质变差等问题。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多种淡水食草性鱼类的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沟宽25m、深80cm‐1m。在放养草鱼鱼种前,往沟中加注池水,池水以灌满“回”形沟为准;
2,当年2月份,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
3,当年3月份,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水位淹没黑麦草,供草鱼食用,适当投喂配合饲料,注水次数根据草鱼摄食黑麦草的具体情况而定,每次注水高度一般在20‐30cm;
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小部分成熟黑麦草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
6,当年12月份或翌年1月份,养殖草鱼即可达到商品规格上市。
为了充分证明本发明方法的创造性,发明人作了如下的养殖实验:
在同一地区,修建了两口对照池塘和两口“回”形沟池塘,四口池塘占地面积相同均为10000m2,其中“回”形沟宽25米。池塘均是东西走向。池塘按照每667m2投放120kg一龄草鱼,草鱼平均体重500g,投放1800kg。普通池塘只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回型池以青饲料为主,投喂少量人工配合饲料。在五月中旬将池埂上的黑麦草清除种植苏丹草。
养殖过程中,普通池塘养殖的草鱼在五月份开始出现草鱼出血病和草鱼细菌性肠炎,虽然施用了鱼药进行治疗,但是草鱼死亡仍然较多。“回”形沟池塘草鱼没有发生群体性病害。
养殖结束,“回”形沟池塘与普通池塘相比节约人工配合饲料30%,对照池塘草鱼单个体重大于“回”形沟池塘的草鱼,但是由于病害导致草鱼成活率低,年终总产量无显著差异。“回”形沟池塘草鱼体型匀称,普通池塘草鱼体型短肥。经过感官评定,“回”形沟池塘草鱼肌肉硬度、弹性、口感等指标均高于普通池塘。
“回”形沟池塘由于没有施用鱼药,保证了草鱼的质量安全,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效益较高。养殖的草鱼口感更好,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0992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0992A21申请号201410370175122申请日20140730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华中农业大学地址430070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72发明人李大鹏王景伟马玲巧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马辉54发明名称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往沟中加注池水;2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3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4待池塘中。

2、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辅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部分成熟黑麦草开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本发明环保高效,既保证了青饲料的投喂量又减少了割草所用劳动力,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草鱼养殖过程中渔药的使用和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并且能够显著提高草鱼肌肉品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0992ACN104160992A1/1页21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

3、修建“回”形沟,沟宽25M、深80CM1M,在放养草鱼鱼种前,往沟中加注池水,池水以灌满“回”形沟为准;2、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3、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水位淹没黑麦草,供草鱼食用,每次注水高度一般在2030CM;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辅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部分成熟黑麦草开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权利要求书CN104160992A1/2页3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草鱼病害。

4、和提高草鱼品质的生态养殖方法。背景技术0002草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淡水中养殖面积最大,年产量在淡水鱼中最高,在我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草鱼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模式,这种颗粒性饲料营养全面,能够显著促进鱼类生长,但是草鱼长期摄食颗粒饲料会使肠道粘膜中细胞及消化腺体细胞更新受到影响,使肝胰脏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出现脂肪肝、肠炎和出血病等,因此在此模式下养殖草鱼容易出现鱼病发生率高、养殖风险较高及鱼体体型较为短胖等;另外一种养殖模式为传统的投喂青饲料,这种养殖模式草鱼生长相对较慢,但是这种养殖草鱼从体型到营养成分更接近野生草鱼,但是人工。

5、割草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不符合当代生产力的发展方向。0003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新鲜、安全和营养的食品。绿色健康的水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对研究此项“回”形沟养殖技术,能够减少劳动力的付出,并且能够保证草鱼的品质安全,减少草鱼病害的发生。这种模式生产的草鱼身体健康,营养全面,口感好,所以此技术拥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采样该方法能够减少草鱼病害的发生,提高草鱼肌肉品质。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0006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沟宽25M、。

6、深80CM1M,在放养草鱼鱼种前,往沟中加注池水,池水以灌满“回”形沟为准;00072、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00083、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水位淹没黑麦草,供草鱼食用,每次注水高度一般在2030CM;0009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辅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0010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部分成熟黑麦草开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0011本发明的草鱼生态养殖的方法,采用“回”形沟养殖草鱼,养殖过程中以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配合饲料,能够减低病害的发生,提高。

7、草鱼肌肉品质,从而解决了草鱼病害易发生,品质变差等问题。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多种淡水食草性鱼类的养殖。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160992A2/2页4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3实施例10014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0015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沟宽25M、深80CM1M。在放养草鱼鱼种前,往沟中加注池水,池水以灌满“回”形沟为准;00162,当年2月份,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00173,当年3月份,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水位淹没黑麦草,供草鱼食用,适当投喂配合饲料,注水次数根据草鱼摄食黑麦草的。

8、具体情况而定,每次注水高度一般在2030CM;0018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0019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小部分成熟黑麦草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00206,当年12月份或翌年1月份,养殖草鱼即可达到商品规格上市。0021为了充分证明本发明方法的创造性,发明人作了如下的养殖实验0022在同一地区,修建了两口对照池塘和两口“回”形沟池塘,四口池塘占地面积相同均为10000M2,其中“回”形沟宽25米。池塘均是东西走向。池塘按照每667M2投放120KG一龄草鱼,草鱼平均体重50。

9、0G,投放1800KG。普通池塘只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回型池以青饲料为主,投喂少量人工配合饲料。在五月中旬将池埂上的黑麦草清除种植苏丹草。0023养殖过程中,普通池塘养殖的草鱼在五月份开始出现草鱼出血病和草鱼细菌性肠炎,虽然施用了鱼药进行治疗,但是草鱼死亡仍然较多。“回”形沟池塘草鱼没有发生群体性病害。0024养殖结束,“回”形沟池塘与普通池塘相比节约人工配合饲料30,对照池塘草鱼单个体重大于“回”形沟池塘的草鱼,但是由于病害导致草鱼成活率低,年终总产量无显著差异。“回”形沟池塘草鱼体型匀称,普通池塘草鱼体型短肥。经过感官评定,“回”形沟池塘草鱼肌肉硬度、弹性、口感等指标均高于普通池塘。0025“回”形沟池塘由于没有施用鱼药,保证了草鱼的质量安全,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效益较高。养殖的草鱼口感更好,更受消费者的喜爱。说明书CN10416099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