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21109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3770.3

申请日:

2014.09.03

公开号:

CN104147552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4090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K9/70; A61K9/20; A61P15/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明人:

熊丽丽; 蔡晓磊; 蔡阳阳

地址: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洛南学府街与关林大道交叉口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妇产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刘尔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型产后腹痛疗程较短,从整体出发,进行辩证论治,使药效直达病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具有毒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工艺简便,口感适宜,病人易于接受,成本低廉的优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茄15-35重量份、木香12-30重量份、荔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沙棘10-30重量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茄15-25重量份、木香22-30重量份、荔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花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沙棘20-30重量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瑰花35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大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小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
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05-0.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92℃时相对密度为1.02-1.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1.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0.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5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8.
  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
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05-0.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92℃时相对密度为1.02-1.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9.
  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1.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0.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5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薄膜衣片剂、胶囊剂、糖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含剂、颗粒剂、肠溶衣片剂、冲剂、蜜丸剂、贴剂、口服液、散剂、溶液剂、丹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注射剂和散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产后腹痛,是妇女下腹部的盆腔内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引起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血瘀,气血虚 ,或感受风寒所致。以产后瘀血凝滞(或风冷挟瘀血)为主的名“儿枕痛”,小腹部可摸到硬块,有明显压痛,常兼见恶露不畅或不下,胸腹胀满,脉多弦濇有力,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气血虚的每易外感风寒,多见腹痛喜热按,往往摸不到硬块,头昏目眩,体倦畏冷,甚 则心悸、气短、舌质淡,脉虚细或弦濇;如挟瘀血,则少腹硬痛,舌 质多紫黯;兼气滞的则有胸闷腹胀、大便溏薄等症。
西医认为:1、新产后腹痛是产后的自然现象,因为胎儿、胎盘娩出后,空虚增大的子宫,通过逐渐缩复而恢复至妊娠前大小,子宫缩复时宫内血流暂时阻止,可出现腹痛,但这种腹痛较轻,可以耐受,不需治疗。2、临产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受寒而致腹痛。3、临产及产后要预防出血而致的产后腹痛。然而,西医治疗产后腹痛药物种类有限,毒副作用较多,治疗方案局限,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疗效不甚理想,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市场急需一种可以有效治疗产后腹痛的药物,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中医学认为产后腹痛的主要机理有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虚实两端。辨证分型:①血虚型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②血瘀型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③热结型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秽臭,高热不退,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或起芒刺,脉弦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痛功效,主治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利用传统中医理论,以整体观念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还可以提高患者整体免疫力,提高防御病邪的能力,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弥补西医的不足,满足临床市场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茄15-35重量份、木香12-30重量份、荔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沙棘10-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茄15-25重量份、木香22-30重量份、荔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花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沙棘20-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瑰花35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大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小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
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05-0.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92℃时相对密度为1.02-1.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时,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1.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0.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5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产后腹痛疗疗程较短,从整体出发,进行辩证论治,使药效直达病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具有毒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工艺简便,口感适宜,病人易于接受,成本低廉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祖国医学认为,产后腹痛的主要机理有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虚实两种。产后腹痛有虚实之分。血虚者,小腹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黯有块;热结者,小腹灼痛,按之剧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甚如败脓。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把肚脐命名为“神阙穴”,认为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治疗产后腹痛,以温经活血,祛瘀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
其中,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活血养血,调经通络;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沙棘健脾益气,活血、安神。
现将各味药的药理情况分述如下: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心、脾经,《注解伤寒论》:“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本草新编》:“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虽有上下之分,而补血则一。入心、脾、肝三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汤通便的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证。①抗缺氧作用;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③护肤美容作用;④补血活血作用;⑤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补血活血,抑菌等作用。其能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缓解痛经,此外,当归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阿胶:味甘平,入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等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凡治喘嗽,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署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
龙眼肉:《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龙眼所含糖分量很高,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故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龙眼是很有补益作用;妇女产后,龙眼也是重要的调补食品。因含铁及维生素B2很丰富,可以减轻子宫收缩及宫体下垂感。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经,《唐本草》:“敷丁肿,服汁使丁肿毒内消;又下子死腹中,主产后胀闷;诸杂毒肿,丹游等肿;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聤耳;中虺蛇毒,敷之。”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或恶露不尽,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证。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入肝、肾经,《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有扩张血管,补血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动物肾脏及子宫总磷代谢,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有淤之月经不调,四肢疼痛不仁,腰膝酸软、疼痛等证。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滇南本草》:“治疔疮、痈疽,敷患处。亦能打胎。同猪肉煨食之,能明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的功效,怀牛膝功偏滋补肝肾,壮腰膝: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软、腰膝疼痛。川牛膝以活血通经,祛风湿见长:用于血瘀经闭及风湿痛。本品性善下行,专治上炎之火及上部出血,故常用于虚火上炎或血热上冲之目赤、咽肿、吐血、衄血等症。中医认为,其性味苦甘酸平,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跌打损伤,肾虚之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以及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证。
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药性论》:“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等证。
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具有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的功效,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
高良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根茎含有高良姜素(Galangin)、山柰(Kaempferide)、皮素(Quercetin)及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8-Cineole)和桂皮酸甲脂(Methyl cinnamate)。高良姜的辛辣成分为高良姜酚(Galangol)。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芳辣温散,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泄泻痢疾,寒疝,脚气,噎膈。
荜澄茄: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根: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叶:外用治痈疖肿痛,乳腺炎,虫蛇咬伤,预防蚊虫叮咬。子:感冒头痛,消化不良,胃痛。
木香: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本草纲目》云:“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木香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
荔枝核:甘、涩,温。归肝、胃经。《本草备要》:“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本草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痛。”祛寒止痛,行气散结。用于寒疝气痛,睾丸肿痛,心胃气痛,小肠气痛,妇女气滞瘀积腹痛。
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敛性,可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肠炎、下痢、肠红半截出血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玫瑰花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份,如芳香的醇、醛、脂肪酸、酚和含香精的油和脂,常食玫瑰制品中以柔肝醒胃,舒气活血,美容养颜,令人神爽。
天仙藤:苦,温;入肝、脾、肾经。《本草图经》:"解风劳。得麻黄则治伤寒发汗,与大黄同服堕胎气。"《本草再新》:"凉血活血,去风利湿,走经络,兼治腰腿肿疼。"行气化湿,活血止痛。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 行气活血,止痛,利尿。妊娠水肿,胸腹痛,疝痛,风湿痛。天仙藤,流气活血,治一切诸痛之药也。人身之气,顺则和平,逆则痛闷作矣。如杨氏《直指方》天仙藤治痰注臂痛,气留疝痛,瘕聚,奔豚腹痛,产后血气腹痛,他如妊娠水肿,面浮气促,男子风劳,久嗽不愈,悉以此药治之,无不寝安。盖谓其善于流行血气故也。观书所论主治,止属妊娠子肿、腹痛、风痨等症,而于他症则未及焉。即其所治之理,亦不过因味苦主于疏泄,性温得以通活,故能活血通道,而使水无不利,风无不除,血无不活,痛与肿均无不治故也。
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本草纲目》:“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甘松具有芳香行散,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醒脾开胃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胀满,不思饮食,胸痛,牙痛,跌仆伤痛,脚气浮肿,霍乱转筋。宽叶甘松挥发油有微弱的抗菌、驱风及解痉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局部刺激性。
缬草:辛、甘、温;归心、肝经。《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常及尿崩。"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应用其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多梦等症。
合欢皮:甘,平;入心、肝经。《日华子本草》:“煎膏,消痈肿并续筋骨。”《神农本草经》:“合欢,味甘平。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生山谷。”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合欢皮别名合昏皮、夜台皮、合欢木皮,合欢皮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的功效,合欢皮有治疗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的作用。
首乌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证,首乌藤能够活血、通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下乳消肿。具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何首乌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等有效成分。
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调和营卫、缓和药性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血不足,头痛发热,汗出热风等证,大枣具有增强肌力的作用,具有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功能。红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较好疗效;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大枣能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还能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等。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本草备要》:“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本草正义》:“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功用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黄芪使心脏收缩能力增强,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能扩张冠状动脉、肾血管及拳参末梢血管、使皮肤血液循环旺盛;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力,有保肝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芪可显著影响脾淋巴细胞信息传导,实现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胃溃疡,银屑病,糖尿病,骨质疏松。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证。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沙棘:沙棘果和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能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消化不良等,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病症疗效显著;对烧伤、烫伤、刀烧、冻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妇女宫颈糜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沙棘果实中含有异鼠李素及其糖甙、槲皮素、山柰酚等7种黄桐物质,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胆固醇的效能,常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94%。沙棘中SOD活性成分丰富,每克沙棘鲜果SOD含量达到2746.0个酶单位,其含量是人参的4倍。它可以阻断因体内物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而这种自由基与人体衰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茄15-35重量份、木香12-30重量份、荔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沙棘10-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茄15-25重量份、木香22-30重量份、荔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花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沙棘20-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瑰花35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大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小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
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05-0.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92℃时相对密度为1.02-1.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时,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1.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0.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5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贴剂
当归270g、阿胶180g、龙眼肉210g、益母草160g、鸡血藤150g、牛膝180g、郁金120g、红花120g、肉桂170g、小茴香130g、高良姜170g、荜澄茄210g、木香270g、荔枝核170g、玫瑰花190g、天仙藤180g、甘松170g、缬草120g、合欢皮280g、首乌藤120g、大枣300g、黄芪220g、山药270g和沙棘250g。
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丹参、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倍量的8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05MPa,,浓缩至温度 82℃时相对密度为1.02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口含剂
当归300g、阿胶250g、龙眼肉300g、益母草280g、鸡血藤300g、牛膝200g、郁金200g、红花200g、肉桂200g、小茴香120g、高良姜160g、荜澄茄200g、木香180g、荔枝核200g、玫瑰花250g、天仙藤200g、甘松250g、缬草200g、合欢皮320g、首乌藤250g、大枣350g、黄芪150g、山药250g和沙棘300g。
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3倍量的水浸泡5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的浓缩液,用79%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倍量的甲硝唑,加1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蜜炼丸剂
当归240g、阿胶200g、龙眼肉140g、益母草180g、鸡血藤1200g、牛膝150g、郁金150g、红花100g、肉桂200g、小茴香100g、高良姜140g、荜澄茄150g、木香220g、荔枝核150g、玫瑰花250g、天仙藤200g、甘松140g、缬草100g、合欢皮250g、首乌藤150g、大枣350g、黄芪200g、山药200g和沙棘200g。
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混合后加2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煮沸20分钟,过滤的药渣和过滤液,将过滤液加热浓缩成浸膏,成组分1;
b、将所述步骤得到的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倍量的77%乙醇浸泡35分钟、加热提取2次,每次20分钟,过滤,药渣备用,合并提取液,经130目过滤,再经截流分子量为67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92℃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2;
c、将所述步骤b的药渣加3倍量的水浸泡30分钟,提取2次,每15分钟,合并提取液,加热浓缩成浸膏,成为组分3;
d、将组分1、组分2和组分3混合,加1倍量的蜂蜜搓成蜜炼丸剂。
毒性试验
过敏试验: 
取健康白色豚鼠20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3cm,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4-二硝基氯苯,致敏用1%浓度,激发用0.1%浓度。取本发明实施例1的贴剂0.1g涂于背部去毛区,每日两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涂抹本品0.1g,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察,并于1、12、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和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斑和轻微水肿,24小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0%。判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不具有致敏性。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选择ICR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0-30g,“一次限量试验法”,一次经口给予ICR小鼠,将本发明实施例2获得的口含剂进行灌胃剂量5000mg/kg体重,灌胃量20ml/kg,观察15天,试验动物未发现中毒表现、无死亡,对实验小鼠进行解剖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判断该品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NIH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备的蜜炼丸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7.2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6g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8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蜜炼丸剂LD50>36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2g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4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3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986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临床试验
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产后腹痛患者共计120例,均为血瘀型。其中,100例患者中,年龄20-25岁的病例患者有50例,年龄25-30岁的病例患者40例,年龄30岁以上的病例患者有30例。初产妇70例,经产妇50例;顺产46例,剖腹产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妇科学》中关于产后腹痛的诊断标准制定: ① 产后腹痛持续超过2d, 疼痛剧烈难忍; ② 恶露量少, 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治疗组60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蜜炼丸剂进行治疗。每次5g,每日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随访半年看有无复发。
对照组:本对照组60人,采用香附APC合剂,也就是香附子3克(研末),APC1片,开水冲服。每日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随访半年看有无复发。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状况制定疗效标准: 治愈: 3 d内症状完全消失, 疗程内无复发; 显效: 3d内症状缓解, 疗程内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 疗程内症状明显缓解; 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治愈、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治疗结果:
表1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对比: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治疗组605532091.67%5%3.33%0%对照组6040211766.67%3.33%1.67%28.33%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治愈人数、显效人数和有效人数都要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得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上,疗效好,疗效确切,有效率高。
表2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显效和有效的时间对比:
组别总有效数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中药治疗组6045(75%) 15(25%)西药对照组43 20(46.51%) 23(53.49%)

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的痊愈、显效和有效和对照组相比,短时间就可以出现疗效。可以得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上,疗效快,起效快,治疗时间更短。
表3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的复发情况对比:
组别治愈复发人数复发率治疗组5500%对照组40512.5%

由表3可以看出,治疗组的痊愈后和对照组相比,复发人数少,复发率低。可以得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上,疗效好,不易复发。
综上得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上,疗效好,疗效确切,起效快,不易复发。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28岁,于2012年8月20日初产剖宫产一婴儿,满月过后即出现产后腹痛。产后胀痛拒按,阵发性发作。恶露量少,色黯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胸胁胀痛,四肢不温。舌黯苔白,脉沉紧。经诊断为血瘀型产后腹痛。于2011年9月30日,采用本发明的贴剂进行治疗,每日一次,一次一贴,贴于腹部位置,5天为一个疗程。然后连续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治愈,产后腹痛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没有再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552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552A21申请号201410443770322申请日20140903A61K36/9066200601A61K9/70200601A61K9/20200601A61P15/0020060171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地址471003河南省洛阳市洛南学府街与关林大道交叉口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妇产科72发明人熊丽丽蔡晓磊蔡阳阳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代理人刘尔才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

2、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型产后腹痛疗程较短,从整体出发,进行辩证论治,使药效直达病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具有毒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工艺简便,口感适宜,病人易于接受,成本低廉的优势。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

3、47552ACN104147552A1/2页21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茄15。

4、35重量份、木香1230重量份、荔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沙棘103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茄1525重量份。

5、、木香2230重量份、荔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花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沙棘2030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瑰花35重量份。

6、、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大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小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

7、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B、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005009MP。

8、A,浓缩至温度为8292时相对密度为1021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权利要求书CN104147552A2/2页3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其制备方法为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

9、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1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0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5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8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B、再将步骤。

10、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0050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92时相对密度为1021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9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其制备方法为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

11、13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1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0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5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薄膜衣片剂、胶囊剂、糖衣片剂。

12、、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含剂、颗粒剂、肠溶衣片剂、冲剂、蜜丸剂、贴剂、口服液、散剂、溶液剂、丹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注射剂和散剂。权利要求书CN104147552A1/11页4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0003背景技术0004产后腹痛,是妇女下腹部的盆腔内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引起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多。

13、次妊娠,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血瘀,气血虚,或感受风寒所致。以产后瘀血凝滞(或风冷挟瘀血)为主的名“儿枕痛”,小腹部可摸到硬块,有明显压痛,常兼见恶露不畅或不下,胸腹胀满,脉多弦濇有力,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气血虚的每易外感风寒,多见腹痛喜热按,往往摸不到硬块,头昏目眩,体倦畏冷,甚则心悸、气短、舌质淡,脉虚细或弦濇;如挟瘀血,则少腹硬痛,舌质多紫黯;兼气滞的则有胸闷腹胀、大便溏薄等症。0005西医认为1、新产后腹痛是产后的自然现象,因为胎儿、胎盘娩出后,空虚增大的子宫,通过逐渐缩复而恢复至。

14、妊娠前大小,子宫缩复时宫内血流暂时阻止,可出现腹痛,但这种腹痛较轻,可以耐受,不需治疗。2、临产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受寒而致腹痛。3、临产及产后要预防出血而致的产后腹痛。然而,西医治疗产后腹痛药物种类有限,毒副作用较多,治疗方案局限,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疗效不甚理想,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市场急需一种可以有效治疗产后腹痛的药物,以满足患者的需求。0006中医学认为产后腹痛的主要机理有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虚实两端。辨证分型血虚型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血瘀型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

15、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热结型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秽臭,高热不退,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或起芒刺,脉弦数。0007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痛功效,主治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利用传统中医理论,以整体观念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还可以提高患者整体免疫力,提高防御病邪的说明书CN104147552A2/11页5能力,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弥补。

16、西医的不足,满足临床市场的需求。0009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0010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茄1535重量份、。

17、木香1230重量份、荔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沙棘1030重量份。0011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茄1525重量份、木香2230重量份、荔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

18、花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沙棘2030重量份。0012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瑰花35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大。

19、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0013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小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0014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20、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B、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说明书CN104147552A3/11页60050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92时相对密度为102104的浸膏,将。

21、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0015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时,其制备方法为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1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

22、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0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5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00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产后腹痛疗疗程较短,从整体出发,进行辩证论治,使药效直达病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具有毒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工艺简便,口感适宜,病人易于接受,成本低廉的优势。0017具体实施方式0018祖国医学认为,产后腹痛的主要机理有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虚实两种。产后腹痛有虚实之分。血虚者,小腹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黯有块;热结者,。

23、小腹灼痛,按之剧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甚如败脓。0019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把肚脐命名为“神阙穴”,认为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0020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治疗产后腹痛,以温经活血,祛瘀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0021其中,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活血养血,调经通络;肉桂、小茴香、高良姜。

24、、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沙棘健脾益气,活血、安神。0022现将各味药的药理情况分述如下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心、脾经,注解伤寒论“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本草新编“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虽有上下之分,而补血则一。入心、脾、肝三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汤通便的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证。抗缺氧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

25、用;护肤美容作用;补血活血作用;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补血活血,抑菌等作用。其能改善子说明书CN104147552A4/11页7宫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缓解痛经,此外,当归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0023阿胶味甘平,入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等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凡治喘嗽,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署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

26、蕴矣。0024龙眼肉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龙眼所含糖分量很高,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故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龙眼是很有补益作用;妇女产后,龙眼也是重要的调补食品。因含铁及维生素B2很丰富,可以减轻子宫收缩及宫体下垂感。0025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经,唐本草“敷丁肿,服汁使丁肿毒内消;又下子死腹中,主产后胀闷;诸杂毒肿,丹游等肿;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聤耳;中虺蛇毒,敷之。”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

27、毒的作用,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或恶露不尽,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证。0026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入肝、肾经,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有扩张血管,补血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动物肾脏及子宫总磷代谢,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有淤之月经不调,四肢疼痛不仁,腰膝酸软、疼痛等证。0027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滇南本草“治疔疮、痈疽,敷患。

28、处。亦能打胎。同猪肉煨食之,能明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的功效,怀牛膝功偏滋补肝肾,壮腰膝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软、腰膝疼痛。川牛膝以活血通经,祛风湿见长用于血瘀经闭及风湿痛。本品性善下行,专治上炎之火及上部出血,故常用于虚火上炎或血热上冲之目赤、咽肿、吐血、衄血等症。中医认为,其性味苦甘酸平,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跌打损伤,肾虚之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以及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证。0028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

29、。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0029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0030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药性论“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

30、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具有补火助阳,引火说明书CN104147552A5/11页8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等证。0031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具有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的功效,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1、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0032高良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根茎含有高良姜素(GALANGIN)、山柰(KAEMPFERIDE)、皮素(QUERCETIN)及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8CINEOLE)和桂皮酸甲脂(METHYLCINNAMATE)。高良姜的辛辣成分为高良姜酚(GALANGOL)。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芳辣温散,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泄泻痢疾,寒疝,脚气,噎膈。0033荜澄茄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根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叶外用治痈疖肿痛,乳腺炎,虫蛇咬伤,预防蚊虫叮咬。子。

32、感冒头痛,消化不良,胃痛。0034木香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本草纲目云“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木香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0035荔枝核甘、涩,温。归肝、胃经。。

33、本草备要“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本草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痛。”祛寒止痛,行气散结。用于寒疝气痛,睾丸肿痛,心胃气痛,小肠气痛,妇女气滞瘀积腹痛。0036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敛性,可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肠炎、下痢、肠红半截出血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玫瑰花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份,如芳香的醇、醛、脂肪酸、酚。

34、和含香精的油和脂,常食玫瑰制品中以柔肝醒胃,舒气活血,美容养颜,令人神爽。0037天仙藤苦,温;入肝、脾、肾经。本草图经“解风劳。得麻黄则治伤寒发汗,与大黄同服堕胎气。“本草再新“凉血活血,去风利湿,走经络,兼治腰腿肿疼。“行气化湿,活血止痛。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行气活血,止痛,利尿。妊娠水肿,胸腹痛,疝痛,风湿痛。天仙藤,流气活血,治一切诸痛之药也。人身之气,顺则和平,逆则痛闷作矣。如杨氏直指方天仙藤治痰注臂痛,气留疝痛,瘕聚,奔豚腹痛,产后血气腹痛,他如妊娠水肿,面浮气促,男子风劳,久嗽不愈,悉以此药治之,无不寝安。盖谓其善于流行血气故也。观书所论主治,止属妊。

35、娠子肿、腹痛、风痨等症,而于他症则未及焉。即其所治之理,亦不过因味苦主于疏泄,性温得以通活,故能活血通道,而使水无不利,风无不除,血无不活,痛与肿均无不治故也。说明书CN104147552A6/11页90038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本草纲目“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甘松具有芳香行散,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醒脾开胃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胀满,不思饮食,胸痛,牙痛,跌仆伤痛,脚气浮肿,霍乱转筋。宽叶甘松挥发油有微弱的抗菌、驱风及解痉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局部刺激性。0039缬草辛、甘、温;归心、肝经。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

36、经失常及尿崩。“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应用其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多梦等症。0040合欢皮甘,平;入心、肝经。日华子本草“煎膏,消痈肿并续筋骨。”神农本草经“合欢,味甘平。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生山谷。”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合欢皮别名合昏皮、夜台皮、合欢木皮,合欢皮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的功效,合欢皮有治疗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的作用。0041首乌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证,首乌藤能够活血、通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下乳消肿。具有促进造血。

37、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何首乌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等有效成分。0042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调和营卫、缓和药性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血不足,头痛发热,汗出热风等证,大枣具有增强肌力的作用,具有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功能。红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较好疗效;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

38、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大枣能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还能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等。0043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本草备要“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本草正义“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功用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黄芪使心脏收缩能力增强,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能扩张冠状动脉、肾血管及拳参末梢血管、使皮肤血液循环旺盛;能提高机体。

39、的非特异免疫力,有保肝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芪可显著影响脾淋巴细胞信息传导,实现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胃溃疡,银屑病,糖尿病,骨质疏松。0044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证。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0045沙棘沙棘果和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

40、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能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消化不良等,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病症疗效说明书CN104147552A7/11页10显著;对烧伤、烫伤、刀烧、冻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妇女宫颈糜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沙棘果实中含有异鼠李素及其糖甙、槲皮素、山柰酚等7种黄桐物质,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胆固醇的效能,常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94。沙棘中SOD活性成分丰富,每克沙棘鲜果SOD含量达到27460个酶单位,其含量是人参的4倍。它可以阻断因体内物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而这种。

41、自由基与人体衰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0046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茄1535重量份、木香1230重量份、荔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沙棘1030重量份。0047。

42、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茄1525重量份、木香2230重量份、荔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花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沙棘2030重量份。0048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

43、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瑰花35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大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0049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

44、量份、小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0050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B、再将步。

45、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说明书CN104147552A108/11页11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0050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92时相对密度为1021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0051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时,其制备方法为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

46、13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1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0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5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0052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

47、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0053实施例1本发明的贴剂当归270G、阿胶180G、龙眼肉210G、益母草160G、鸡血藤150G、牛膝180G、郁金120G、红花120G、肉桂170G、小茴香130G、高良姜170G、荜澄茄210G、木香270G、荔枝核170G、玫瑰花190G、天仙藤180G、甘松170G、缬草120G、合欢皮280G、首乌藤120G、大枣300G、黄芪220G、山药270G和沙棘250G。0054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丹参、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倍量的8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

48、次,每次30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B、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005MPA,浓缩至温度82时相对密度为102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0055实施例2本发明的口含剂当归300G、阿胶250G、龙眼肉300G、益母草280G、鸡血藤300G、牛膝200G、郁金200G、红花200G、肉桂200。

49、G、小茴香120G、高良姜160G、荜澄茄200G、木香180G、荔枝核200G、玫瑰花250G、天仙藤200G、甘松250G、缬草200G、合欢皮320G、首乌藤250G、大枣350G、黄芪150G、山药250G和沙棘300G。0056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3倍量的水浸泡5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说明书CN104147552A119/11页12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时相对密度为113的浓缩液,用79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01倍量的甲硝唑,加1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0057实施例3本发明的蜜炼丸剂当归240G、阿胶200G、龙眼肉140G、益母草180G、鸡血藤1200G、牛膝150G、郁金150G、红花100G、肉桂200G、小茴香100G、高良姜140G、荜澄茄150G、木香220G、荔枝核150G、玫瑰花250G、天仙藤200G、甘松140G、缬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