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093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5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6639.X

申请日:

2004.08.09

公开号:

CN1602926A

公开日:

2005.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48; A61P9/12; A61P9/00; A61P3/0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48; A61P9/12; A61P9/00; A61P3/06

申请人:

汪卫东;

发明人:

汪卫东

地址:

410005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524号金帆大厦11楼湖南省强生药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傅俏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胶囊:其中每100克胶囊内含有葛根素15g-30g、绞股蓝提取物10g-30g、丹参提取物20g-30g、茶叶提取物10-20g、杜仲皮提取物10-20g。本发明所选药物药食同源,无任何毒性和副作用,其组方以提取物为原料,组分少,有效成分高,药性好,可较好吸收中草药中有效降压成分,调节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降低血液中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及过氧,增强机体免役能力,对高血压患者头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和调节作用,可缓解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疏通微循环,改善心脑血管弹性、改善血液成分质量、改善血管功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胶囊:
葛根素15g-30g、绞股蓝提取物10g-30g、丹参提取物20g-30g、茶叶提取物10-20g、杜仲皮提取物10-20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葛根提取物含葛根总黄酮为30%-50%、绞股蓝提取物含总皂甙70%-80%,丹参提取物含丹参酮10%~20%,茶叶提取物含茶多酚60%~70%,杜仲皮提取物之提取比为20∶1。

说明书

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的药物和保健食品,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一种以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均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初期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后期发生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另一方面,许多高脂血症也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较一项者高,近年来有发病年龄逐渐降低的趋势,长期精神紧张、缺少体力活动、遗传因素、肥胖、食盐过多者发病率偏高,可引起患者头痛、眩晕、心悸、耳鸣、失眠、烦躁、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症状。目前,大多数患者长期以西药来控制,但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会引起人的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受损,使各种并发症有机可乘,同时病人药物的依赖性较大,需长期服用。而中药制剂大多配伍组分较多而杂,且多数是以中药片材为原料,通过提取、浓缩等工艺制成,在制备过程中容易挥发或损失,导致各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低,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另外,由于有些中药制剂中某些成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样会对人体带来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毒性和副作用,效果好,可调节人体血压和血脂、改善心脑血管弹性、改善血液成分质量、改善心脑血管功能、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之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胶囊:其中每100克胶囊内含有葛根素15g-30g、绞股蓝提取物10g-30g、丹参提取物20g-30g、茶叶提取物10-20g、杜仲皮提取物10-20g,上述原料中,葛根提取物含葛根总黄酮为30%-50%、绞股蓝提取物含总皂甙70%-80%,丹参提取物含丹参酮10%~20%,茶叶提取物含茶多酚60%~70%,杜仲皮提取物之提取比为20∶1。
本发明所选用的药物药食同源,无任何毒性和副作用,其组方以提取物为原料,组分少,所含之有效成分较高,药性较好,可较好地吸收中草药中有效降压成分,调节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降低血液中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及过氧,增强机体免役能力,对高血压患者头痛、眩晕、心悸、耳鸣、失眠、烦躁、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和调节作用,缓解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疏通微循环,改善心脑血管弹性、改善血液成分质量、改善血管功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高血脂系肝、脾、肾的失和失调,倒致阴阳失调、营血亏损,血行不畅引起高级中枢功能障碍。本发明选用养肝、清热、补肾、健脾、化淤,扶正培本、药膳同源的天然植物药,按中医理论组方配伍,改善机体微循环和心血管功能,继而达到缓解病症,调节血压、血脂的目的。申请人经过多年研究和反复实验,将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胶囊,其中每100克胶囊内含有:葛根素15g-30g、绞股蓝提取物10g-30g、丹参提取物20g-30g、茶叶提取物10-20g、杜仲皮提取物10-20g,上述原料中,葛根提取物含葛根总黄酮为30%-50%、绞股蓝提取物含总皂甙70%-80%,丹参提取物含丹参酮10%~20%,茶叶提取物含茶多酚60%~70%,杜仲皮提取物之有效成分提取比为20∶1。
下面分述各组成药物的文献资料:
一、葛根
(一)药性:葛根性味甘、辛、性平,归脾、胃经。可解肌退热,发表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诊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二)药理:葛根主要含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
1、对心系统的作用
(1)、对心功能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30mg/kg或葛根素20mg/kg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心率明显减慢,脉博输出量增加,总外周阻力下降,主动脉压、左室舒张末压及左室压力上升速度(LVdp/dt)稍下降,左室作功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心肌工作效率提高。
(2)对心肌代谢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30mg/kg或葛根素20mg/kg静脉注射,可降低犬心肌氧利用率和心肌耗氧率。实验表明静注葛酮后,使升高的乳酸含量下降,乳酸产生减少,并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对心肌代谢产生有益作用。
(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给结扎完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的犬,静注葛根总黄酮30mg/kg,能改善心肌代谢,使冠状窦和冠状静脉搏血氧含量明显增加,从梗死区引出的冠状静脉血乳酸的含量明显减少,表明心肌耗氧量降低,乳酸产生减少。
(4)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  葛根及其有效成分有显著扩冠作用。葛根总黄酮1mg/kgp冠脉注入,总黄酮或葛根素20mg/kg静注,或总黄酮1-2mg/kg动脉注射均可使冠状血管明显扩张,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在静注时也使其它血管扩张,但不及冠脉明显,利血平化后,其扩血管作用仍保持,表明其作用系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所致。
(5)抗高血压作用:给麻醉犬注射静注葛根总黄酮5-30mg/kg,血压立即下降,持续6-8分钟。给贤型高血压犬灌胃葛根煎剂,能使多数动物血压下降。
2、降血脂作用  葛根所含异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其中大豆甙元和刺芒柄花素(formononerin)能降低血清胆因醇,染料木素(金雀异黄素,genistin)能降低甘油三酯,大豆甙也有较旨的降血脂作用。
3、毒性:①急性毒性实验:葛根醇浸膏、总黄酮和葛根素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2.1,1.6-2.1和0.738mg/kg,葛根醇浸膏每日10mg/kg和20mg/kg,连续3日:葛根素1g/kg静脉注射,均未见小鼠出现中毒症状或死亡。②亚急性毒性实验:给小鼠灌胃葛根浸膏每日1g/kg,连用2个月,给狗服用葛根醇浸膏每日2g/kg,连续14日,其行为、血象、肝肾功能及心、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均未见异常改变。
二、绞股蓝
(一)药性:绞股蓝性寒,味苦。具解毒清热、止咳祛痰功效。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肝炎、肾盂肾炎、胃肠炎、高脂血症等。临床用于冠心病及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消除疲劳,促进食欲和改善睡眠。
(二)药理:绞股蓝主要含三萜皂甙,尚含黄酮类、磷脂、氨基酸等类成分。
(1)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绞股蓝能抑制细胞产生游离脂肪酸及合成中性脂肪、胆固醇。能阻止肠管对蔗糖、脂肪有吸收及防止肝组织内的过氧化作用。实验还证明,绞股蓝有降血脂作用;有明显降血糖和改善老年人糖代谢作用;CCI4肝损伤大鼠有抑制受损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肝细胞有再生作用。绞股蓝还能提高脾脏、睾丸、大脑和血液蛋白的合成速率,增加小鼠睾丸、精囊、前列腺和子宫的重量;抑制血小板二十碳四烯酸的代谢,抑制草原大鼠实验性胆结石的形成等。
(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绞股蓝对免疫抑制剂环磷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原因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有显著的对抗作用。绞股蓝提取物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绞股蓝提取物喂养90日的大鼠,其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增强血清总补体活性和降低MTT值,绞股蓝总皂甙能显著降低溶血囊含量而提高血液1gG含量。绞股蓝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NK活性。绞股蓝有类似人参、黄芪等中药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
(4)抗衰老作用:绞股蓝皂甙能明显延长体外培养的人皮肤细胞的传代数。绞股蓝提取物能延长雄、雌性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能提高小鼠存活率和过氧化歧化酶的活力。绞股蓝能抑制幼年小鼠脑、心脏组织中脂褐质的形成,明显减少成年大鼠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改善头皮循环,促进脂质排出,提高细胞活力,具养发、生发、润肤等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绞股蓝有镇静催眠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活动次数,延长小鼠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绞股蓝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紧张作用。绞股蓝醇提物可改善小鼠记忆获得;绞股蓝20%醇提物可对抗蛋白合成抑制剂引起的记忆障碍。
(6)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绞股蓝具有降压、增加离体家兔心脏冠状动脉流量和脑血流量的作用,可用于老年保健和防治心血管。
(7)毒性:a、急性毒性:绞股蓝总皂甙腹腔注射的LD50,大鼠为1.85g/kg,小鼠为0.735g/kg;口服则无毒性。b、长期毒性:大鼠实验,以8g/kg.d剂量的绞股蓝总皂甙连续喂药1月,其体重增长,进食量、血尿常规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以4g/kg.d的绞股蓝饲食给药连续3月,其血常规、肾功、肝功、心电图及脏器病理检查均无异常。
三、丹参
(一)药性:丹参为常用中药,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止痛等功效、其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范围较广。
(二)药理:丹参根主含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还含黄酮类。三萜、醇等其它成分。
1)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1)对心脏的作用:丹参注射液能使豚鼠及家兔离体心脏的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先有短暂的抑制,而后逐渐加强。亦能使麻醉犬的心率减慢。离体蟾蜍心脏灌流实验发现低浓度丹参液能抑制心肌收缩,减少能量消耗而不损伤心肌。
(2)对血管和血压作用:丹参煎剂、丹参注射液、白花丹参注身液给麻醉犬或兔静注,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
(3)对冠脉流量地影响:麻醉犬或猫,静滴丹参注射液3-4g/kg,冠脉流量明显明显增加,冠脉阻力明显下降,但心肌耗氧量有所增加。白花丹参注射液还能使离体豚鼠心脏或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象兔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犬和猫,离体猫,猪的冠状动脉、恒速灌注丹参素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使冠脉流量显著增加,并能对抗吗啡普萘洛尔(心得安)的缩冠脉效应。
(4)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或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丹参煎剂、复方丹参(丹参、降香)注射液、丹参素能改善或对抗其心电的异常。给大鼠腹腔注射丹参水提取物5g(生药)kg,对于结扎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左室心肌缺血面积显著缩小。以微米狭窄器造成冠状动脉前降支临界狭窄15分钟,左心房注射丹参注射液,可使心肮缺血时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减轻,且以心脏每分钟平均血流量(CBF)的改善在先,说明丹参注射液可改善缺血心脏的冠脉流量。丹参水提物5g(生药)/kg、15g(生药)/kg腹腔注射可预防异丙肾上腺素及氯化钡引起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进一步的实验发现,给大鼠腔注射丹参水提物,对于结扎冠脉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给药组动物由于心肌缺血而提高的心电图S-T段大大低于对照组,左室心肌缺血面积显著缩小,动物的存活率也有所提高。在兔结扎左冠状动脉后48小时内,反复静注丹参注射液,缺血心肌间盘的损伤明显减轻,术后死亡率也较低。
(5)、对脑循环及脑缺血的影响:用动物模型观察丹参对家兔软组脑膜微循环作用,结果表明丹参可使血流速度增快,流态改善,红细胞有不同程度解聚。丹参对缺血后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缺血后脑组织及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减轻,丹参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有温和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丹参对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损伤有防治作用,在恢复脑血流、抗脂质过氧化物方面优于钙拮抗剂尼莫地平。丹参注射液,在在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预防及治疗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治疗组还是预防组,梗死面积均明显缩小,个别仅有轻度缺血改变(核轻度固缩,尼氏体多消失,胞体缩小等),未发成梗死灶,显示出丹参对急性脑缺血有肯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丹参可明显减轻阻断大脑中动脉后大鼠组织含水量,减轻脑水肿,对缺血修复带来良好效果。
(6)、对心肌、脑组织能量代谢的作用:以生物发光法测定结果,丹参注射液225-450mg(生药)/只腹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脑中ATP含量明显增加,有利于能量代谢和氧效应的调节。
2)对微循环的影响:高分子左旋糖酐造成外周微循环障碍的家兔,丹参注射液3g(生药)/kg静注,可使眼球结膜微循环血液速度显著加快,毛经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60%以上动物的血液流态改善,如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分聚现象,血液流动有粒状或断线变为正常。
3)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丹参煎剂灌胃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可降低血和肝中的甘油三酯。丹参及白花丹参能掏家兔实验性冠状动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用细胞模型实验方法,发现丹胡素具有明显减慢、氧化脂蛋白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减少以及氧化脂蛋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减弱,提示丹参素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抗凝血、促纤溶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丹胡具有抗内、外凝血系统的功能,可使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激酶时间(KPTT)延长,并促进纤维蛋白降解。
(2)、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丹参注射液可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粘附降低;对体外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和抑制凝血功能。
(3)、对红细胞膜的作用  丹参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和急性缺氧大鼠全血和红细胞2,3一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含量,而2,3-DPG与维持红细胞的双凹稳定性、形态可塑性、耐久性和坚韧性有关。电镜观察丹参酮II,磺酸钠可保护体外循环中犬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对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特性的影响  用流室系统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在体外,丹参注射液通过同时作用于健康人红细胞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从而使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剂附的数目减少,强度减弱,这可能是丹参能改善血液循环善状况的机制之一。
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黄酮不仅具有较强的调节血压和调节血脂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发挥协同作用,明显增强葛根和绞股蓝的功效作用。
四、茶叶
(一)药性:茶叶性味甘苦、涩、微寒、无毒,归心、脾、肾、大肠。可止渴生津,消食利水,兴奋提神,除湿清热,善祛油腻,解酒除烦,助消化,祛暑热,消脂减肥,解毒止泻。主治:口干热渴,小便不利,食积不消,过食油腻,热毒赤白痢,多睡不醒,饮酒过量,胸闷烦躁,身体肥胖,高血压。
(二)药理:绿茶之所以具有治疗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儿茶素(catechins),具有类黄酮结构(flavonoid structure)的多酚物质。有四种主要的绿茶儿茶素即:(-)-epicatechin(EC),(-)-epigallocatechin(EGC),(-)-epicatechin gallate(ECg),与(-)-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另外尚有其它含量较少的儿茶素衍生物质之存在。
“epi”指的是立体化学上位置3的地方,而H是接在β的位置。在儿茶素中,其类黄酮架构的C环,如儿茶酚(catechol),在gallocatechins中有2个ortho aromatichydroxyls,C环含有一与pyrogallol相似的ortho trihydroxyl。取代C3的羟基能被鞣酸(gallic acid)加以酯化产生gallocatechin gallate(GCG)或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且容易被氧或酵素氧化成醌(guinone)的结构。就是因为这个特性使儿茶素成为有效的抗氧化剂与自由基去除剂。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这些系列中抗氧化效果最好的,且此一化合物被认为最具生理活性(Mitscher et al.,1997)。
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其保健作用已为人们所熟知。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抑制致病微生物等作用。
绿茶中的多酚物质在药理学上的活性已在临床上利用体外与动物试验的系统加以研究,而这些研究着重于抗氧化活性方面。很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新鲜采收的Camelliasinensis叶片中含有peroxidase(TcAPX II),是纪录中当作抗坏血酸的还原受质中具有最高的活性的物质。此一发现引起对于植物生理学上具有因应氧气压力(aerobicstress)状况下所产生具抗氧化作用酵素的潜在能力(Kvaratskhelia et al.,1999)。
1)循环系统的作用(Cardiovascular and Circulatory Functions)、胆固醇与脂质的代谢(Cholesterol and lipid metabolism)
Lin等人于1998年注意到,在老鼠的基础膳食中混有2.5%的绿茶叶粉末经63周的喂食后,其体重有显著的下降。而喂食量与饮水量则与控制在与喂食基础膳食等量,于15周后,绿茶组的体重下降12%(p<0.05),而15周到研究结束的63周,平均的体重皆少于对照组的10~18%(p<0.0005),且100%存活。在第27周时,在绿茶组的总血清胆固醇,triglyceride,与LDL-cholesterol的量有显著的降低血脂效果,但到了63周时,LDL-c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HDL-c无论何时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Watanabe等人(1998)指出,以aqueous methanol萃取的绿茶能于体外试验中抑制acetyl-coA Carboxylase的活性。而这主要的活性是来自于(-)-epigallocatechin(EGCg)(IC50 3.1×10-4),而(-)-epicatechin gallate(ECg)与(-)-epigallocatechingllate(EGCg)几乎有同等的效能。绿茶中acetyl-coA carboxylase的活性抑制作用比红茶,pooa茶enokitate mushrooms,Panaxginseng、Welsh onion和其它的食物都还来的强。
长期喂食老鼠绿茶多酚物质,对其脂质与血浆中肝、肾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有明显的还原作用。饮食中含有1%绿茶多酚物质的较成熟的动物中(3~19个月),其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物,三酸甘油脂,总胆固醇与磷脂质皆有明显的下降。体重的增加于年轻的老鼠中有减少,且与对照组比较起来,其肝肾的重量皆属正常。此一结果显示,长期喂食绿茶多酚物质会有降低胆固醇效果(Sano et al.,1995)。
在高血压实验鼠中,饮食中添加绿茶多酚物质,6周后,其血清胆固醇与三酸甘油脂有明显的还原作用,且其血清中的HDL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上升。
在另一个研究中,以致动脉硬化膳食添加绿茶喂食后,其血液中的胆固醇量并无上升,但血清中之三酸甘油脂与HDL的量也未受影响(Yamaguchi et al.,1991)。
2)外围血管功用(Peripheral vascular functions)
Huang等人(1999)指出,(-)-epicatechin(EC)会对endothelium-intact ratmesenteric artery(内皮完整老鼠之肠系膜动脉)有抑制其concentration-dependentvasorelaxing effect(因浓度所产生血管放松作用),且会显著地增加这些动脉组织外的cyclic GMP含量。试验显示endothelical mechanisms(内皮的机制)与增加释放氧化氮与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有关。
3)血栓症、止血与栓塞(Thrombosis,hemostasis and embolism)
热水萃取的绿茶萃取物,与绿茶儿茶素以dose-dependently抑制经洗净的兔子血小板,其中EGCg抑制了以胶原,凝血脢,与血小板聚集因子所引发的血小板聚集(Sagesaka-Mitane et al.,1990)。如之前所说的,amino acid theanine(2-amino-5-(N-ethylcarboxylamido)pentanoic acid)为全血中因凝血脢所产生的凝血作用的有效抑制剂。Ali等人(1990)也测量到了喂食未经处理的茶叶8周后成鼠与年轻老鼠的血栓素(thromboxane)皆有显著的降少。但喂食未经处理的茶叶则无此结果。体外实验也提供了绿茶成分具保护心脏的效果,也许可用来预防动脉硬化症。茶胺酸,茶中所含的独特胺基酸可抑制兔子全血由凝血脢所引发的血栓作用。当喂食老鼠3周此胺基酸后,血浆中之血栓素有显著的下降,胆固醇亦有下降(Ali et al.,1990)。
4)消化、肝脏与胃肠功能(Digestive,Hepatic,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
动物试验中显示,绿茶及其成分具有保护肝脏的功能。Lin等人(1998)指出,于老鼠的基础膳食中添加2.5%的绿茶粉末63周后,其liver catalase与glutathioneS-transferase活性有显著的上升。雄鼠喂以含有0.5%的即溶绿茶粉的饮水后,则比未添加绿茶粉的老鼠有降低20~30%的hepatic nuclear aflatoxu B1-DNA binding。当老鼠事先以即溶绿茶粉喂食(饮水中含0.5%,2~4周)后,其因aflatoxin B1所引发的glutathione,S-transferase placental form-positive hepatocytes遭抑制60~70%。此研究得到一结论,绿茶能调节老鼠体内的aflatoxin B1代谢(Qin et al.,1997)。
Hasegawa等人(1995)在对老鼠single i.p注射致癌物2-nitropropene之2周前先喂以绿茶为其饮水。8与16小时后在测量其liver nuclear 8-hydroxydeoxyguanosinelevel与hepatoxicity parameters。两种时间中,绿茶皆抑制了50%的肝细胞核中的8-hydroxydeoxyguanosine之增加。相同的,因2-nitropeene引发time-dependent的肝酵素也被绿茶所抑制。虽然绿茶对于因为接触到致癌物质所产生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或是三酸甘油脂并无明显的降低效果,但在组织病理学的检验显示,于15小时后对于抗肝脏退化变质有效脂保护作用。在相同浓度下,绿茶萃取物比单只有EGCg更为有效,这显示在粗萃取液中含有其它具有保护肝脏的成分。
五、杜仲皮
(一)药性:《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杜仲皮主治腰脊疼,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不老。”杜仲皮是重要的中药材,有补肝肾,壮筋骨,止漏,安胎之功效。主治:肾虚,腰痛,腿软无力,胎动不安,头晕等症,是常用的重要中药材。据苏联医学专家报道,用杜仲皮和白酒浸泡,制成药酒,对治疗高血压,高血脂有特效。
(二)药理:
杜仲主要含有下列成分:①木脂素及其苷类:包括松脂酚类、丁香树脂醇类、橄榄树脂素类、Medioresinol类和松柏醇类;②环烯醚萜类:包括杜仲醇(eucommi-ol)、杜仲醇苷(eucomm ioside)、京尼平、脱氧杜仲醇、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aucubin)、哈帕苷丁酸酯、筋骨草苷、雷扑妥苷、杜仲醇苷、车叶草苷、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和10-乙酰鸡屎藤苷表杜仲醇;③酚类化合物:包括邻苯二酚、香草酸、咖啡酸、氯原酸甲酯、氯原酸、紫丁香苷、松柏苷、3-羟基苯丙酸和3,4-二羟基苯丙酸;④甾萜类化合物:包括β-谷甾醇、胡萝卜苷和三萜类化合物(直链三萜醇、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熊果酸);⑤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包括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和锗、硒等15种微量元素;⑥其它成分:抗真菌蛋白、正二十九烷、正三十烷、生物碱、多糖、槲皮素及化合物citrusilin B等。
1)抗炎抗病毒作用:氯原酸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桃叶珊瑚苷具有明显的保肝活性,能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桃叶珊瑚苷本身并不具抗病毒作用,但当它与葡萄糖苷酶一起预培养后会产生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2)降压作用:临床检验证明,高血压病人红细胞中Zn/Cu值为15.04±2.50,明显高于正常人,而杜仲叶、皮的Zn/Cu比值仅为3.82和3.46。因此,杜仲对降低高血压病人红细胞中的Zn/Cu有一定作用。
从杜仲皮中分离出的含环烯醚萜苷类和木脂素类的水溶性提取物口服后能降低大鼠血压,给高血压大鼠静脉注射从杜仲中分离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时,30mg/kg剂量可降低血压3.3~4.7kPa,40mg/kg剂量时可下降10.7kPa,100mg/kg剂量时可降低12~16kPa。
杜仲中所含的生物碱、桃叶珊瑚苷、氯原酸和多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效果。
杜仲中的微量元素锌和钙含量较高,可以纠正阴虚证型高血压病人的锌含量而起到降压作用。
3)抗肿瘤活性:杜仲中所含的枫叶珊瑚苷、京尼平苷有抗肿瘤活性。Temp eta报道木脂类丁香脂素双糖苷在抑制淋巴细胞白血病系中有较好的活性,浓度12.5mg/kg可控制T/C值≥126。杜仲的抗癌作用亦可能与β-胡萝卜素有关。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从杜仲叶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地黄普内酯(loliolide),具有免疫抑制活性,且是一种主要干扰T淋巴细胞功能的免疫抑制物质。杜仲煎剂的两次醇沉淀液,能激活大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其活性,能抑制DNA抽致辞的迟发性超过过敏反应,可使S-180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增高,增强机体的非免疫性功能,并能对抗氢公可地松的免疫抑制作用。给小鼠灌服杜仲水煎两次沉淀液(1g/ml),剂量10ml/kg,可使小鼠血浆中的CAMP含量升高(p<0.05)、CGMP亦升高(p<0.05),这表明杜仲煎剂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但对细胞免疫的调节强于体液免疫的双相调节。
杜仲的多糖能兴奋网状内皮系统,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对体液免疫系统似乎无明显影响。杜仲煎剂灌服,对氢化可的松作用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功能有明显影响,吞噬活力增加。
皮下注射杜仲皮的水溶性提取物,能提高小鼠血中炭末廓清率,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实验表明灌服经水提取后醇沉淀的杜仲,可抑制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并能对抗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所致的T细胞百分比降低,使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增高,腋腔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功能增强,对细胞免疫显示双相的调整作用。
5)抗衰老作用:近分离鹅掌楸甙(Ciriodendrin)是杜仲的药理活性有效成分,其防止由“应激—诱导”引起的动物性行为和直肠温度下降的作用,并能防止记忆衰退,恢复记忆,防止肾上腺的重量下降的作用,但没有应激—诱导增强肾上腺血清皮质酮含量、下丘脑和肾上腺重量的作用。
生杜仲水煎液灌肠给药,可使醋酸可的松造成的类阳虚小鼠红细胞SOD活力增加,杜仲水提取液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抑制Fe2+所致的丙二醛生成,对大鼠肝脏,肌肉的脂质过氧化有明显保护作用  。
6)利尿作用:杜仲的各种制剂对麻醉犬皆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对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认为其利尿作用与其所含的钾有关。此外,其醇浸剂能减少大鼠肠中胆甾醇的吸收。
7)其它:杜仲还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糖血脂、镇静镇痛、抗炎、利尿、抗应激、减弱子宫收缩等作用。
8)毒性试验:杜仲毒性很低,其煎剂15-25kg/kg经兔灌胃仅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未见中毒症状,小鼠连服同样剂睛5天未见死亡,亚急性试验结果,可引起大鼠、兔及犬的肾组织轻度水肿变性,心肝及脾组织未见病变(ZYD,2098)。
上述组分中,葛根素的提取是根据中国专利局公开的《纯水法提取高纯葛根素的新工艺》(申请号:02113938.5,公开号:CN1364760A)获得的;丹参的提取工艺是将丹参药材饮片中加入提取溶媒,冷浸1小时后,回流提取、过滤,然后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药液分别经低温干燥,粉碎成粗粉备用;绞股蓝皂苷采用水提法,经多种树脂富集、分离、纯化精制粉末状,茶叶提取物和杜仲皮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均是成熟的现有技术。
实施例:将葛根素25g,绞股蓝提取物15g,丹参提取物30g,茶叶提取物10g,杜仲皮提取物10g分别粉碎后用20目筛过筛,然后将其分别投入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其混合方式采用外加入法,可使各药物之间不产生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以保证其药理特性。混合后再采用湿法制粒,然后在60℃以下干燥4个小时,检验后包装灌装成胶囊。

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胶囊:其中每100克胶囊内含有葛根素15g30g、绞股蓝提取物10g30g、丹参提取物20g30g、茶叶提取物1020g、杜仲皮提取物1020g。本发明所选药物药食同源,无任何毒性和副作用,其组方以提取物为原料,组分少,有效成分高,药性好,可较好吸收中草药中有效降压成分,调节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