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指假捻变形设备上用于减少变形纱线中的扭矩的装置。 在传统假捻变形设备中,一条待变形的复丝被送到一加捻机上,该加捻机前方设有一个加热区。将强捻的纱线加热,然后冷却,使纱线的单丝中的分子固定在一种变形状态。在加捻机之后,纱线的捻转被解捻,单丝卷缩,因而使纱线具膨松性和高弹性。同时在纱线中产生扭矩。
为降低高弹性,往往使纱线通过一个设在加捻机后方的第二加热区进行处理。在这个步骤中,纱线的膨松性及纱线中的扭矩值同时稍微降低。然而,想使该扭矩近乎完全消除,就必须使第二加热区的温度高到使纱线严重地失去它的膨松性。因此,在上述方式中经过捻变形的纱线中总是存在一股扭矩。
变形纱线中地扭矩在该纱线加工成布疋或织物时可能会有不良影响。只要有一股较小的拉力作用到该纱线上,例如纱线被送到一个拉舍尔针织机时,纱线会收缩并形成线圈,多股线圈将互相捻合。这些线圈会一直挂在机器元件上而造成线断裂。此外,这些线圈在所制成的织物中会产生疵点,除非在进一步的加工中被再次拉开。另外,即使不形成线圈,这种扭矩也会使得利用这种变形的纱线所制的织物不成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假捻变形设备上用于减少或消除变形纱线中的扭矩的装置,借助于该装置可使从变形设备的加捻机出来的变形纱线中的扭矩减少或消除。
实现此目的本发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吹气喷嘴与一条供变形纱线通过的纱线通道设置在一起,它具有至少一个由侧向通入纱线通道中的空气供应孔,该供应孔的轴线与纱线通道的轴线隔开一段距离,还有一条穿入槽从侧向接入纱线通道中。
变形纱线在变形设备的加捻机与吹气喷嘴之间最好通过一个第二加热区。
吹气喷嘴(压缩空气供应到其空气供应孔)具有第二加捻机的作用,其对通过变形设备的第二加热区的纱线进行假捻。如果这种捻转与纱线在第一加捻机中所受的捻转相反,则在第二加热区中变形纱线中的扭矩就会变小或实际完全消除,而不会使纱线的膨松性显著减少。
以下配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具有本发明装置的一种假捻变形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吹气喷嘴的放大比例的视图;
图3是沿图2中3-3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4是图3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沿图2中5-5线截取的剖面图,其比例与图4相同;
图6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表示第一种变更型;
图7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表示第二种变更型;
图8是对应于图5的剖面图,用于图7所示的变更型;
在图1示意性示出的假捻变形设备中,一条待变形的复丝纱线10经过第一加热装置11送到一加捻机12,例如一台摩擦加捻机。由加捻机12出来的变形纱线被膨化并具有高弹性。由加捻机12所赋予纱线的捻转在加捻机之后重新解捻。在传统的假捻变形装置中,存在于纱线中的扭矩趋向于使纱线再捻转。
然后,纱线宜按常规方式通过一个设在该加捻机12后方的第二加热装置13,该装置将纱线弹性减少。
依据本发明,在第二加热装置13的后面设有一个吹气喷嘴14(其结构于后详述),它使通过此加热装置13的纱线再做假捻,捻转的方向与在加捻机12中产生的捻转方向相反。如此,在第二加热装置13中,前述纱线中的扭矩就减少或实际完全消除。吹气喷嘴14由一压缩空气管路15供应压缩空气。
在图2、3中,用放大的比例表示了该吹气喷嘴14。该吹气喷嘴包括一条连续的纱线通道16,以供变形纱线通过。该纱线通道16有一段圆筒形中间部,其长度L(图5)约为8~15mm,最好为10mm,其直径D(图4)约为1~3mm,最好为1.5mm。有二个锥形端部段连接到中间部分上,其锥角α(图5)举例而言,约为30°。
至少有一个空气供应孔由侧向通入纱线通道16中。在图2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有三个空气供应孔17、18和19,它们前后设成一排,平行于纱线通道16的轴线A安排。因此,孔17、18和19的轴线位于一个平行于轴线A的共同平面中。在这种安排中,孔18约位于长度L的中央,而孔17和19分别位于孔18前后一段距离a处,例如1.5mm处。孔17、18和19的直径都为d(图5),长度为I(图4),其中d等于0.1D~0.6D,而I约等于1.5d~3d。这些孔约沿切向通入到纱线通道16中,换言之,孔17、18和19的轴线离纱线通道的轴线A各有一段距离b(图5)。距离b的大小宜为b=0.5(D-d)左右,使孔17、18和19距纱线通道16的轴最远的边界线大约与纱线通道16的周面相切。空气供应孔经由在吹气喷嘴14本体内形成的管路20、21和22以及一个接头23与压缩空气管路15(图1)连接。管路20、21和22分别各经过一段变窄部分逐渐地通入管路17、18和19中。依据图4,这种变窄部分具突环形内壁,然而此变窄部分的内壁亦可为简单的锥形,或将此变窄部段完全省略。
一条穿入槽24同样地由侧向通入到纱线通道中,且最好同样地大约与纱线通道相切,且其方向设计成使由空气供应孔17、18和19送入并在纱线通道16中旋转的空气把穿入槽的纱线带动并拉入纱线通道。穿入槽24终止在纱线通道16上的壁部与空气供应孔17、18和19的轴线成45°的锐角。穿入槽24的宽度在0.1~0.3mm之间,最好约为0.2mm。穿入槽24向外扩张,使其壁部之一经过一个圆形部过渡到一个平面24.1,此平面大约与另一壁部垂直。
在图6所示的变更型中,亦有三个空气供应孔17.1、18.1和19.1通入到纱线通道16中。此处,这些孔的轴线在一共同平面上互相约隔120°的角度,该共同平面与纱线通道16的轴线约在其长度L(图5)的中央相交。孔17.1、18.1和19.1与参考图4、5的说明一样,大约沿切向通入到纱线通道16中,且其长度及直径同样地与图4、5所示相同。此处,空气供应孔17.1、18.1和19.1前方的变窄部分如图所示,呈锥形。
在另一种图中未示的变更型中,空气供应孔的轴线(大致上相当于图5、6所示结构的组合)亦位于一个螺旋面或螺旋梯面上,其轴线平行于纱线通道的轴线A。
一般情况,空气供应孔的数目为一到六个,孔的直径可相同或不同。
图7及图8显示一种变更型,它只有一个空气供应孔18.2,呈一种大致长方形横截面的槽孔形式。该孔18.2的长度沿纱线通道16的轴向测量为1D~2D,宽度f垂直于长度方向测量为0.1D~0.6D。该孔大约沿切向在纱线通道16长度中央处通入到纱线通道16中。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空气供应孔的轴线与纱线通道16的轴垂直相交,且整个吹气喷嘴14相对于一个垂直于纱线通道轴线的中央面对称,此中央面如图2中的线3-3所示。这种对称性的优点在于:纱线可从图2中的左边向右边引导,以及从右向左通过吹气喷嘴。在一种情况下,该纱线可受到Z捻转,在另一种情况下可受到S捻转。因此,同样的吹气喷嘴可供二种捻转方向使用。然而,在一些变更实施例中,空气供应孔的轴线亦可与纱线通道的轴线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相交,例如以70°~80°的角度相交。
上述吹气喷嘴的操作方式如下所述。经空气供应孔进入纱线通道16的压缩空气在纱线通道中膨胀并形成一股漩涡。在本发明的吹气喷嘴中,此漩涡有二种功能,第一,漩涡的空气流遮住穿入槽24,如上所述,该穿入槽大约沿切向通入到纱线通道16中,因此,在作业中的纱线不会跑入穿入槽24中;第二、这种漩涡使得行经第二加热装置13(图1)的纱线受到捻转,因此,纱线的单丝一般来说在加热装置13中占据一个大约不受捻转的位置。如此,纱线中的内扭矩减少或消除;离开吹气喷嘴的纱线中的扭矩与不用此吹气喷嘴所制的变形纱线比起来要小得多,或实际上完全消除。操作喷嘴所要求的空气压力及空气消耗很省。一般依第二加热装置13中的温度以及纱线的纤度而定,表计压力约0.4~1.5巴足已,而相关的空气消耗量约1~1.7立方米/小时。
在一种变形装置(图1)中,图2到图5所示的吹气喷嘴的作用利用对照试验进行说明。把复丝纱线PES167f30及PES167f52以500米/分的速度进行变形,在第一加热装置11中为200℃温度,在第二加热装置13中为190℃。过量进入第二加热装置4%,在此加热装置之后的纱线中的张力为7CN。在不采用吹气喷嘴和采用吸入空气压力为1巴的吹气喷嘴14时,变形纱线中的扭矩按下述方法决定:将一条一米长的纱线两端抓紧,然后将一端朝另一端移动,如此,形成线圈的二股段被捻转在一起。然后,于标准状况下在24小时给湿之后计算捻转圈数。结果如下:对PES167f30纱线而言,不用吹气喷嘴时每米捻转37圈,使用吹气喷嘴时每米捻转1圈,对应减少97%。对PES167f52纱线而言,不用吹气喷嘴每米捻转50圈,使用吹气喷嘴每米捻转5圈,对应减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