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溶液及其工艺.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209653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9151.0

申请日:

1990.11.10

公开号:

CN1051060A

公开日:

1991.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25D3/56

主分类号:

C25D3/56

申请人:

机械电子工业部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

发明人:

高诚辉; 雷天觉; 赵源; 张绪寿

地址:

430030湖北省武汉市宝丰二路18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何英君;杨明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制备高铁、高磷耐磨的非晶铁镍磷合金层的电镀溶液和工艺。电镀溶液稳定,电流密度范围宽,所得非晶合金镀层含铁量可达40%,含磷量可达17%,镀层表面光亮无裂纹,热稳定性高于镍磷非晶合金镀层。其非晶态和晶化后的显微硬度、减摩性、耐磨性和抗擦伤性均分别优于非晶态和晶化后的镍磷合金镀层。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其特征是该电沉积溶液由以下组份组成: NiSO 4 ·6H 2 O 50-200g/l Nicl 2 ·6H 2 O 0-100g/l FeSO 4 ·7H 2 O 50-150g/l NaH 2 PO 2 ·H 2 O 1-10g/l H 3 PO 4 10-40g/l 糖  精        2-4g/l 主络合剂      10-80g/l 辅助络合剂    0.1-2g/l 其中所说的主络含剂为下列通式的具有邻位结构的羟基酸类及其盐: 式中:R 1 -H,OH R 2 -H,COOZ R 3 -H,CH 2 -COOZ,CHOH-CHOH-CH 2 OH Z-H,Na,K 辅助络合剂为苯酚类; 在上述电沉积溶液中,获得非晶态铁镍磷合金沉积层的工艺规范是:槽液温度60-75℃,PH0.8-
2: 5,电流密度5-20A/dm 2 ,无搅拌。

说明书


本发明属电镀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铁量较高的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的溶液及工艺。

    非晶态合金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摩擦学性能。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是非晶合金覆层中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达到一定合磷量其耐蚀性优异,晶化后减摩和耐磨性较好,但在非晶态下易产生较严重的粘着磨损。大多数情况下耐磨性不如镀铬层,而且镍价格较高。

    在已有的非晶镍铁磷合金电沉积技术中,其电沉积溶液的铁含量少,与镍的相对比例低,所获得的非晶态镍铁磷合金电沉积层的铁含量均很低。例如,高娟、沼田博雄等人关于“非晶镍铁磷合金电沉积”(表面技术Vol.40,No.3,1989)的研究,溶液中硫酸亚铁含量为10g/L,其非晶合金镀层中铁含量仅为0.2%(Wt),他们曾试图提高镀层中的含铁量,但未能获得非晶态合金镀层。Vitkova.S等人在7th.Galvanotech。Symp.(1985,381-6)上发表的“镍-铁-磷非晶态合金电沉积”研究中,摘要报导了溶液成份和工艺条件,特别描述了溶液中次亚磷酸钠含量,电流密度和镀层的磷含量,未提及该非晶态合金的铁含量,但根据其溶液中硫酸亚铁含量(10g/l)及与硫酸镍的比例分析,其非晶合金的铁含量是非常低的。现有非晶态镍铁磷合金电沉积层中铁含量低主要是因为未解决增加镀液中铁含量而引起的Fe3+问题,因此溶液不稳定,Fe3+多导致镀层脆、易脱皮,并有黑色条纹;其次是因为合金镀层中铁含量增大,而磷含量则伴随着下降,不能形成非晶态,由于未解决磷对铁析出的抑制,因此未能实现同时提高非晶态合金镀层中磷和铁含量的问题。而提高镀层中铁含量是提高合金层耐磨性的关键。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高铁、高磷的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层,其非晶态和晶化后的减摩性能、耐磨性能、硬度和热稳定性均分别相应优于非晶态和晶化后的镍磷合金镀层。

    本发明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地特征是该电沉积溶液由以下组份组成:

    NiSO4.6H2O 50-200g/l

    NiCl2.6H2O 0-100g/l

    FeSO4.7H2O 50-150g/l

    NaH2PO2.H2O 1-10g/l

    H3PO410-40g/l

    糖精  2-4g/l

    主络合剂  10-80g/l

    辅助络合剂  0.1-2g/l

    其中所说的主络合剂为下列通式的具有邻位结构的羟基酸类及其盐:

    式中:R1-H,OH

    R2-H,COOZ

    R3-H,CH2-COO2,CHOH-CHOH-CH2OH

    Z-H,Na,K

    辅助络合剂为苯酚类。

    本发明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的另一特征是在本发明上述成份的电沉积溶液中获得本发明非晶态合金层的电镀工艺规范是:

    槽液温度  60-75℃

    PH  0.8-1.5

    电流密度 5-20A/dm2

    无搅拌

    本发明电沉积溶液中铁含量高,与镍的比例也高,其组份和配比合理,并添加了有协同效应的主、辅两种络合剂,电流密度范围宽。按本发明可获得含铁量高达40%,含磷量高达17%的非晶态铁镍磷合金沉积层。按本发明,所得合金镀层中的铁含量在在≤40%范围,磷含量在≤17%范围内均可控,即合金镀层中铁、磷含量两参数可控,从而可获得所需要的不同铁、磷含量比的非晶铁镍磷合金沉积层。

    环块磨损试验表明,与Ni-P镀层相比,本发明非晶态合金层耐磨性提高了2倍,摩擦系数低20%;400℃晶化后耐磨性高35%,摩擦系数低18%,抗擦伤性高117%。

    固定磨料磨损(Taber)试验表明,与Ni-P镀层相比,非晶态下耐磨性提高了60%,400%晶化1小时(400℃/th),600℃/lh和400℃/4h晶化后相应提高了1.5,2.8,1.2倍;同时分别比镀铬层的耐磨性高84%,82%和131%。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电沉积溶液成份稳定,工艺范围宽,所得非晶合金镀层铁含量可达40%,磷含量可达17%。表面光亮无裂纹。

    2、本发明铁镍磷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高于镍磷合金。

    3、本发明铁镍磷合金镀层的摩擦学性能优于镍磷合金镀层。

    4、含磷量相同时,非晶态铁镍磷合金镀层的晶化温度高于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即前者的热稳定性优于后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铁镍磷非晶合金的X射线衍射曲线。

    曲线1  含铁25.0±2.0Wt%,含磷15Wt%

    曲线2  含铁25.0±2.0Wt%,含磷12.8Wt%

    曲线3  含铁25±2.0Wt%,含磷10.2Wt%

    曲线4  含铁25±2.0Wt%,含磷7.0Wt%

    实施例1

    槽液成份  含量(g/l)

    NiSO4,6H2O 70

    NiCl2,6H2O 100

    FeSO4,7H2O 80

    NaH2PO2,H2O 5

    H3PO430

    糖精  2

    洒石酸  20

    磷苯二酚  0.5

    PHI.4

    温度70℃

    Dk 10A/dm2

    无搅拌

    所得合金镀层含Ni75.5Wt%,Fe11.7Wt%,P12.8wt%,镀层表面光亮、X射线衍射测定为非晶态。

    实施例2

    槽液成份  含量(g/l)

    NiSO4.6H2O 80

    Nicl2.6H2O 30

    FeSO4.7H2O 140

    NaH2PO2.H2O 3.5

    H3PO425

    糖精  4

    酒石酸  30

    柠檬酸  20

    邻苯二酚  1.5

    PH1.2 T65℃ DK20A/dm2

    无搅拌

    所得镀层光亮含Ni48.3Wt%,Fe41.4Wt%,P10.3Wt%为非晶态。

    实施例3

    槽液成份  含量(g/t)

    NiSO4.6H2O 130

    FeSO4.7H2O 120

    NaH2PO2.H2O 4

    H3PO420

    酒石酸  30

    邻苯二酚  1.0

    糖精  4

    PH1.3 T75℃ DK13A/dm2

    无搅拌

    所得镀层光亮,非晶态,含Ni66.0Wt%,Fe23.Wt%,P10.2Wt%。

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溶液及其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溶液及其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溶液及其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溶液及其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磨非晶态铁镍磷合金电沉积溶液及其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制备高铁、高磷耐磨的非晶铁镍磷合金层的电镀溶液和工艺。电镀溶液稳定,电流密度范围宽,所得非晶合金镀层含铁量可达40,含磷量可达17,镀层表面光亮无裂纹,热稳定性高于镍磷非晶合金镀层。其非晶态和晶化后的显微硬度、减摩性、耐磨性和抗擦伤性均分别优于非晶态和晶化后的镍磷合金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