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青霉素钠盐制备新工艺。 现有技术的青霉素钠盐新工艺一般过程为:
滤液→一次BA提取液→RB提取液→二次BA提取液→二
洗涤
次压滤BA→乙醇-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工业钾盐→经离子
洗涤
交换树脂转化后的钠盐转化液→丁醇共沸结晶→钠盐双锥干燥→分装。
由于经乙醇-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以后的工业钾盐经离子交换树脂转化成钠盐转化液,仅仅起转化作用而不能除去钾盐本身带来的色素,物料通过树脂柱也起不到提炼精制的作用。因此,钠盐成品的质量几乎完全取决于工业钾盐的内在质量,如果工业钾盐质量很差,尽管经丁醇共沸结晶,钠盐成品质量仍然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青霉素钠盐成品的色级,达不到1/2号的新优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改进青霉素钾盐结晶工艺,提高其质量,使青霉素钠盐的成品的色级达到1/2号的新优标准。
本发明的青霉素制备工艺过程为:
滤液→一次BA提取液→RB提取液→二次BA提取液→二
洗涤
次压滤BA→水溶液→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工业钾盐→经
洗涤
离子交换树脂转化后的钠盐转化液→丁醇共沸结晶→钠盐双锥干燥→分装
本发明的特征步骤在于用水溶液-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工艺代替乙醇-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工艺,其技术构思为:
1、采用水溶液共沸结晶较多的水份可溶解可溶性杂质,从母液中带走,有利于钾盐的洗涤,质量会因此而提高。
2、原乙醇-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系三元共沸(乙醇、丁酯和水)而乙醇省去以后变成二元共沸,共沸点升高,结晶时间可能延长,收率可能偏低,但只要找出最佳工艺控制是有可能避免的。
3、将乙醇割去以后可以节约原料,提高经济效益。
4、乙醇-醋酸钾溶液中,主要是乙醇夹带色素不易在洗涤时洗去,使钾盐色级偏高,用无盐水代替乙醇后消除了乙醇色素地因素,提高工业钾盐的色泽。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水溶液-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工艺采取以下控制要点:
1、二次压滤BA质量标准
效价 色级 水份 污染数 澄清度
5.5-7万u/ml 2级以下 1.2%以下 0.235以下 澄清不漏碳
总亿 850-1200亿 体积 1500-1700l 毛点7以下
2、水-醋酸钾含量 65±5%
水份 55-65%
3、热水温度 70-80℃
4、真空度 700mmHg(或-0.092MPa)以上
5、共沸结晶终止气相温度 36-38℃(最高一般不超过42℃)
6、共沸结晶终止母液水份控制在0.65±0.1%
7、共沸时间 1.5-2h左右
8、水-醋酸钾加热控制在
青霉素酸克分子:醋酸钾克分子=1:1.3-1:1.4
如果污染数大于0.35可适当多加水-醋酸钾但一般不超过1.5克分子醋酸钾。
9、共沸结晶补水量的控制:一般在2.5-3.0%
10、共沸结晶终点母液效价3000u/ml以下。
在青霉素钠盐的生产工艺过程中,用乙醇-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乙醇消耗量大,成本高,且乙醇本身夹带的色素不易在洗涤时洗去,使钾盐的色级偏高,采用本发明的水溶液-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新工艺,用无盐水代替乙醇,不仅能消除乙醇色素,提高工业钾盐的色素,又能用较多的水份,溶解可溶性杂志,从母液中带走,有利于钾盐的洗涤,提高钾盐的质量,从而使青霉素钠盐的质量达到新优级品标准,且产品成本低。
本发明在发明单位实施效果极佳,具体表现在:
1、青霉素钠盐的中间体工业钾盐色级质量明显提高:
色级标号 水-醋酸钾共沸结晶工艺 原乙醇-醋酸钾共沸结晶工艺
级 占批数 百分数% 占批数 百分数%
3-4 18 34.78 0 0
4 6 13.04 2 4.35
4-5 18 39.13 11 23.91
5 5 10.87 13 28.26
色级标号 水-醋酸钾共沸结晶工艺 原乙醇-醋酸钾共沸结晶工艺
级 占批数 百分数% 占批数 百分数%
5-6 1 2.2 16 34.78
≥6 0 0 4 8.70
从以上对照表分析得水-醋酸钾结晶新工艺,工业钾盐色级6级以上批号为0,色级5可以下的批号占95%以上,显然,新工艺比原工艺得到的工业钾盐色级标号平均降低1级。
2、青霉素钠盐成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成品色级完成情况 280mm吸光值 成品新优级品率
1级占% ≥1级占% 1/2级占% ≤0.02占% %
改
进 95 0.05 0 85 0
前
改
进 0 0 100 90 90
后
从以上工艺改进前后的成品质量情况看,工艺改进以后的成品质量色级1/2批号提高100%,280mm吸光值达新优率提高5%,总的新优级品率提高90%。
3、经济效益显著:由于水-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节约了乙醇,仅此一项按每天节约乙醇0.7吨计算,年节约乙醇378吨,折合资金88万元,此外,由于中间体及成品一次合格率大大提高,每年减少返工损失20万元。
结合操作过程对本发明的特征步骤,水-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作进一步描述。
水-醋酸钾丁酯共沸结晶简明操作过程:
(一)预先配置好水溶液-醋酸钾(水-醋酸钾)
标准:含量65±5% 水份:55-65%
(二)操作过程:
1 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结晶罐是否清洗,底阀是否关闭,一切正常后打开进料阀通知冷冻罐开始压料。
2 检查水-醋酸钾计量罐的出料阀,计量管是否畅通。
3 热水罐内准备好无盐水,升温备好热水。
4 压料过程中,经常检查进料情况,压料结束后记好压料时间和冷冻岗位进行体积交接,并通知化验室取样做好记录。
5 共沸结晶
(1)根据化验结果计算补水量和水-醋酸钾加入量按规定先进行补入适量水。
(2)补水后充分搅拌5分钟加入预先计算好的水-醋酸钾控制5-15分钟内加完。
(3)水-醋酸钾加完以后开始结晶罐上热水出进阀门(先将夹层内冷水排掉,关闭排水阀),使热水继续升温。
热水温度控制如下:
进水温度 70-80℃
回水温度 60-65℃
(4)盖好罐盖,关闭压缩空气和排气阀通知泵房开真空开隙漏阀。
(5)从视镜中仔细观察晶体出现以后,即可开大隙漏,搅拌要充分,但隙漏不可来的过大,以防冲料。
(6)每隔15-20'记录一次温度及真空度
(7)共沸时间一般在1.5-2h,(根据真空度和热水温度的情况掌握共沸时间)。
待气相温度升到36-38℃(这时共沸罐夹层进水及回水温度几乎相等),母液终点水份在0.65-0.1%左右,母液效价3000u/ml以下(最好在2000u/ml以下),即认为共沸已经达到终点。
(8)共沸结晶达到终点以后,关热水开冷水降温待过滤。
(三)共沸结晶注意事项
(1)加水-醋酸钾时适当关小真空,稍开隙漏避免醋酸钾被抽走。
(2)共沸过程中,如热水温度或真空度低可适当延长共沸结晶时间,保证终点水份及母液效价合格。
(3)共沸过程中一般不要打开罐盖,要保证热水和真空度正常。
(4)加醋酸钾时不能停搅拌,否则易结块、堵罐。
(5)如结晶时间温度已到取样发现母液效价过高,就应根据母液总亿适当补加水-醋酸钾,然后再共沸一段时间使母液效价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