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207276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49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4364.8

申请日:

2001.11.01

公开号:

CN1362267A

公开日:

2002.08.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A61M25/00; A61M39/08; B29D24/00

主分类号:

A61M25/00; A61M39/08; B29D24/00

申请人:

李根镐;

发明人:

李根镐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2001.01.03 KR 2001-127; 2001.06.23 KR 2001-36004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1次挤出具有比所希望的导管外径稍微小的外径的管子并且成形出第1中空管20后,进行加硫处理并切断的步骤,和在向所述第1中空管上的球体膨胀部位的吸引管22内插入支撑棒29后,钻出2个直径小的球体注入口23的步骤,和在注入口部位涂覆脱模剂28的步骤,和在从涂覆了脱模剂的第1中空管20上撤掉支撑棒29后,用连接器39进行连接,并在涂覆的外部进行2次挤出成形出第2中空管30和实行加硫处理,然后再切断的步骤,和在所述第1中空管20和所述第2中空管30的尖端成形尖端部40的步骤,以及钻出所述第1中空管20排尿口26的步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是利用硅橡胶制作带扩张球
体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1次挤出具有比所希望的导管外径稍微小的外径的管子,成形出
第1中空管后,进行加硫处理并切断的步骤;
在向所述第1中空管上的球体膨胀部位的吸引管内插入支撑棒后,
钻出2个直径小的球体注入口的步骤;
在所述球体注入口部位上涂覆脱模剂的步骤;
在从涂覆了脱模剂的第1中空管上撤掉支撑棒后,用连接器进行连
接,并在涂覆的外部进行2次挤出成形出第2中空管和实行加硫处理,
然后再切断的步骤;
在所述第1中空管和所述第2中空管的尖端成形尖端部的步骤;和
钻出所述第1中空管排尿口的步骤。

说明书

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胶的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具体地说,
是提供一种制造在1次挤出具有比所希望的导管外径稍微小的外径的管
子后,在形成球体部位涂上脱模剂,在第1中空管上进行2次挤出,并
进行加硫处理,成形出薄层膜状的第2中空管,这样,当向膨胀管中注
入液体时,第2中空管与第1中空管分离、膨胀,具有充气球的功能。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把用硅胶制作的导管插入人体进行抽出液体或注入药液
的细长管,例如,使用导尿管,经尿道进入膀胱,把聚集在膀胱里的尿
排出。

图1是以往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用以往技术制
作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框图。

首先,如图1所示,以往的导管是由通过排尿口17把从膀胱流入的
尿排出的吸引管12和在使球体膨胀的膨胀管14间形成隔壁19的管13
构成,在该管13的外部用粘接剂18形成球体层16。另外,在管13的一
部分上形成连通膨胀管14和球内部16a的球体注入口15。

为了制作这样的导管,首先要挤出提供吸引管12和膨胀管14的管13
(S1)。然后加硫(S2),并按规定长度切断(S3)。

接着,钻出球体注入口15和排尿口17(S4),并成形尖端部11(S5)。
然后,用粘接剂把在另一个工序中模塑成形(S6)的球体16进行粘接(S7)
后,进行涂覆处理(S8)。

但是,由于所述以往的带扩张球体的导管是将在另一个工序中模塑
的球体进行粘接(S8)制作成的,所以,与其他部分相比,球的直径比
较大,会在手术时给患者带来很大疼痛感,有时还有球体的粘接部位
脱落的危险。

另外,在美国专利5137671号中还公开了其他的以往带扩张球体的
导管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3,对这个方法进行说明,首先提供如图3a所示的管100。
该管100由第1管120(直径大的管)和第2管140(直径小的毛细管)
构成。

当提供出这样的管100时,如图3b所示,从管的中间部分,即从成
为球体膨胀部分的外面钻出与第2管140连通的第1孔160。然后,在从
管100的一端(下端)到达第1孔160的第2管140内充填像硅橡胶那样
的聚合性充填材料180,并在管100的下端粘接尖端部200,封闭管子的
第1管和第2管120、140的一端。

接着,把从管100的一端到球体膨胀部直到A-A线处浸泡在脱模
剂(肥皂或凡士林液等)中并使其固化,在管外面直到球体膨胀部的部
分涂上脱模剂300。同时,如果在第1孔160和第2管140的一部分上也
充填脱模剂300,就成为具有如图3c所示剖面的导管。即在从球体膨胀
部的A-A线到第1孔的第2管内充填脱模剂,在A-A线和B-B线之
间的管子外面涂覆脱模剂。

然后,如图3d所示,再次将管100直到球体膨胀部之前(B-B)的
线处进行表面活性剂处理,之后用水浸泡或几次浸入高温液体中,去除
涂在球体膨胀部之外处的脱模剂,如图3e所示,在管100整体的外面涂
上多层的410、420,形成多重层400。

接着,从管子的第2管140中去掉对球体膨胀部的充填以及涂上的
脱模剂,形成如图3f所示的球体膨胀空间440。

但是,如果以这样的工序制造带扩张球体的导管,在把管子浸泡在
脱模剂溶液中后,当去掉在球体膨胀部以外的部分上(B-B线与一端之
间)涂覆的脱模剂时,在用水进行数次浸泡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增加所产
生的废水,导致污染环境。

另外,在要完全去掉脱模剂的时候,在形成空间后球体膨胀部膨胀
时,会出现压制现象,周围的涂层会脱落,同时发生鼓起的问题。

另外,没能解决球体膨胀部的直径比其他部分粗的问题。

作为另一个以往例是在1995年6月21日注册的日本专利第3015310
号中公开的硅橡胶导管。

它是将球体覆盖在导管主体表面而设置为一体的硅橡胶导管,用硅
橡胶作为材料,在由挤出成形的吸引管与管壁的外侧上具有管注槽的导
管主体上进行油化(加硫)处理,在插入部的脱模端(球体成形部)涂
覆脱模剂,然后在导管主体的管壁外部层压上囊壁(球体),再进行油化
处理形成尖端部,把囊壁与导管的管壁以同一平面的管壁形成,可以消
除由管壁面的段层所产生的阻力,同时还能防止漏气时气囊壁面的变形。

但是,对于在所述专利中提出的球体的膨胀/收缩用的连续的槽型膨
胀管,实际上几乎不可能进行制造。

这是由于在2次挤出时所覆盖的硅橡胶层被陷没在管注槽(槽)中
的原因。即使碰巧没有被陷没时也不会有足够的与1次管的附着力,所
以,会产生除球体以外的地方的脱落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
制作方法,消除球体部位的厚度差,缓和手术时患者的疼痛,并防止球
体以外处的脱落,同时,可提高生产性和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使用硅胶制作的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
作方法,是利用硅橡胶制作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方法,其特征为,包括:
在1次挤出具有比所希望的导管外径稍微小的外径的管子,成形出第1
中空管后,进行加硫处理并切断的步骤;和在向所述第1中空管上的球
体膨胀部位的吸引管内插入支撑棒后,钻出2个直径小的球体注入口的
步骤;和在所述球体注入口部位涂覆脱模剂的步骤;和在从涂覆了脱模
剂的第1中空管上撤掉支撑棒后,用连接器进行连接,并在涂覆的外部
进行2次挤出成形出第2中空管和实行加硫处理,然后再切断的步骤;
和在所述第1中空管和所述第2中空管的尖端成形尖端部的步骤,以及
钻出所述第1中空管排尿口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用以往技术制作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框图。

图3a至图3f为用以往的制作方法制作带扩张球体的导管工序的纵剖
视图。

图4a至图4f为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制作带扩张球体的导管工序的纵
剖视图。

图5为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结构的剖视
图。

图6为本发明的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框图。

图中:20-第1中空管,22-吸引管,23-球体注入口,24-膨胀
管,26-排尿口,30-第2中空管,32-膨胀部,40-尖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了经济地生产球体部位无段层差的硅橡胶材料的带扩张球体的导
管,在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中,当向膨胀管中注入空气时,由于在涂有
脱模剂的部位使第1中空管与第2中空管分离,使气体膨胀,起到吹气
的作用。下面参照图4a至图6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4a至图4i是本发明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工序顺序的纵剖视
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制作的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
本发明的制作带扩张球体的导管方法制作框图。

首先,如图4a所示,在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中,将具有比带扩张球
体的导管所希望直径稍微小一点外径的管1次挤出成形,作出提供吸引
管22和膨胀管24的第1中空管20(图6的S11)。接着,作加硫处理,
赋予它弹性并按规定长度截断(S12)。

这时,所述第1中空管20的剖面具有如图4c所示的形状。图4b是
为了进行比较而出示的以往产品的管的剖面形状。

如这些图所示,虽然以往的管13的剖面与本发明的第1中空管20
剖面形状很相似,但是,本发明的第1中空管20的厚度tb、Tb与以往的
管13的厚度ta、Ta相比非常薄。这对以下要说明的在钻球体注入口时可
确保容易进行操作并提高成功率,同时,能尽量保证把排尿吸引管作大。

另外,第1中空管20的外部,鉴于2次挤出时再次包覆的厚度,如
图4c所示,能够加工得很薄。通常,以往的管13的外周面与膨胀管14
之间的厚度ta为0.5mm,圆周壁厚Ta为0.9mm,而本发明的第1中空管
20的外周面与膨胀管24之间的厚度tb为0.3mm,第1中空管20的圆周
壁厚Tb为0.7mm,是合适的。

另外,在以往的挤出管S1和加硫处理S2工序中,使用了卧式挤出
机和加硫机,但在本发明的第1中空管挤出的S11和加硫处理S12工序
中,最好使用立式挤出机和加硫机。这是因为在使用卧式挤出机和加硫
机时,会在管的表面留下细微的接触痕迹,这在以后的球体管部位会留
下伤痕,成为在球体膨胀时产生偏心或球体管破裂等原因。

然后,如图4d所示,在第1中空管20上钻球体注入口23(S13)。
这时,在吸引管22上插入支撑棒29(参照图4e),以维持橡胶管呈直线
状态以便容易操作。在钻球体注入口23时,以往是在中间部位钻1个比
较大的孔(直径大约在1.5mm)(图1中的15),而在本发明中,在球体
成形部位的端部,即离边界线约2~3mm左右的地方钻出2个尽可能比以
往的孔小的孔(直径大约在0.5mm)。

在这里,把球体注入口23形成为小孔的理由是,如果是大孔,在2
次挤出时(图6中的S16)的球体成形层30′会陷没在孔中盖住孔,这
样就改变了球体成形的厚度导致在膨胀时成为非对称,这也会成为球体
管破裂的原因。

接着,如图4f所示,在第1中空管20的外周部形成球体管的部位涂
覆脱模剂28(S14)。需要注意的是,该脱模剂涂覆操作只在第1中空管
20的钻球体注入口23的部位,将第1中空管20的外周转一圈,一边转
一边使涂覆边界成为直线地进行均匀涂覆。

这时,所使用的脱模剂28可以是在市上能够容易购入的液体肥皂或
在溶水性的透明油墨中混合进聚四氟乙烯溶液,为了使粘度适当,最好
加入水或酒精。

将海棉浸入脱模剂,一边旋转中空管一边把这样具有合适粘度的脱
模剂只均匀地涂在钻有球体注入口23的部位。涂完脱模剂后,给予大约
60~70℃的弱热风对脱模剂进行干燥(S14)。在脱模剂充分干燥之后,撤
去插入吸引管的支撑棒29(参照图4f)。然后,由连接器39将1次管按
同方向(参照图4g)连接得很长(S15),以便在挤出2次管时(S16)
能够连续操作。

接着,如图4h所示,同样使用立式挤出机和加硫机,在第1中空管
20的外部进行2次挤出,形成第2中空管30(S16),然后再进行加硫处
理(S17)。这时应该注意的是,必须保持2次管厚度均匀,而且不要使
脱模剂的涂覆部分变色而降低脱模性。

进行完加硫处理后,再次将管子在2次挤出之前连接的部分切断
(S17)。然后,撤去连接器39,如图4i所示,成形尖端部40(S18)。
接着,钻排尿口26(S19)。

在图5中出示了经过这样的过程完成的制品。在使用时一旦通过膨
胀管24注入空气,扩充成形层30′就会对称膨胀形成膨胀部32。

另外,在以往的带扩张球体的导管制作过程中,如果假设对于管的
挤出、加硫、切断以及钻球体注入口/排尿口的各步骤(S1~S4)分别需
要1个操作者的话,那么在尖端部的成形(S5)和球体成形(S6)步骤
分别需要5个和3个操作者,在粘接球体管(S7)和涂覆处理(S8)步
骤分别需要8个和5个操作者,所以这是使制造成本上升的一个原因。

而在本发明的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过程中,在挤出1次管、加
硫/切断(S11、S12)步骤需要1个人,在插入支撑棒和钻球体注入口(S13)
步骤需要2个人,在涂覆脱模剂(S14)步骤需要1个人,在撤去支撑棒
和连接1次管(S15)步骤需要2个人,在挤出2次管、加硫/切断(S16、
S17)步骤需要1个人,在成形尖端部(S18)和钻排尿口(S19)各需要
1个人,一共只需要9个人,所以与以往技术比较,能够减少操作的人力
以致能够降低成本。

如上所述,1次挤出比完成的粗细稍微小的外径的管,在形成球体管
的部位涂覆脱模剂,并在第1中空管上进行2次挤出,再进行加硫处理,
形成薄层膜状的第2中空管,所以,当向膨胀管注入液体时,第2中空
管与第1中空管分离、膨胀,具有充气球的功能,并能保持整体大致同
样的外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当球体部过膨胀时,能够明显减少球体
部以外部位分离的现象。另外,还具有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性而降低制造
成本的优点。

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带扩张球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1次挤出具有比所希望的导管外径稍微小的外径的管子并且成形出第1中空管20后,进行加硫处理并切断的步骤,和在向所述第1中空管上的球体膨胀部位的吸引管22内插入支撑棒29后,钻出2个直径小的球体注入口23的步骤,和在注入口部位涂覆脱模剂28的步骤,和在从涂覆了脱模剂的第1中空管20上撤掉支撑棒29后,用连接器39进行连接,并在涂覆的外部进行2次挤出成形出第2中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