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207016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0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7921.6

申请日:

2010.08.31

公开号:

CN101892646A

公开日:

2010.11.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H 5/02申请日:20100831授权公告日:20110629终止日期:201608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H 5/02申请日:20100831|||公开

IPC分类号:

E01H5/02

主分类号:

E01H5/02

申请人:

天津市金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杰; 刘金龙

地址:

300402 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津围公路98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伊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8

代理人:

王念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本案属于手动工具及工具杆的辅助部件,特别涉及耙雪工具以及相互对接的杆与杆之间防止松动的附件,也可适用于杆与工具头的连接。工具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其中,第一杆的一端用于安装工具头,该第一杆的另一端借由防止松动附件与第二杆连接,所述防止松动附件由母件套筒、子件套筒和定位母件、定位子件以及弹簧构成;所述母件套筒上安装定位母件,弹簧套在子件套筒上且与定位子件匹配安装。本案工具杆上配置防止松动附件,以简单的构造很巧妙的解决了像雪耙这样的工具常出现杆与杆之间连接处松框的问题,本发明防止松动附件设置为单元组件,更适宜产业化应用,适配于不同的工具杆上,可减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具杆,包括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的一端用于安装工具头,该第一杆的另一端借由防止松动附件(13)与第二杆连接,所述防止松动附件由母件套筒(131)、子件套筒(132)和定位母件(133)、定位子件(134)以及弹簧(135)构成;所述母件套筒(131)上安装定位母件(133),弹簧(135)套在子件套筒(132)上且与定位子件(134)匹配安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松动附件(13)中的母件套筒(131)一端具有与第一杆接装的母件套筒装配区部(1310),母件套筒的另一端具有容纳子件套筒外螺口的母件套筒内螺口(1311);所述定位母件(133)由定位母件帽体部(1330)和定位母件端盖部(1331)形成盖状构造,该定位母件帽体部用于与母件套筒装配,该定位母件端盖部的端面上设置母件定位槽孔(1331a)、(1331b)或母件定位突起,定位母件端盖部还具有母件端盖孔(1332);所述子件套筒(132)一端具有与第二杆接装的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该子件套筒装配区部能套叠在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1342)中;子件套筒的另一端具有能伸入母件套筒内螺口的子件套筒外螺口(1321),弹簧(135)套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所述定位子件由定位子件套筒部(1341)和定位子件端盖部(1343)构成;该定位子件套筒部具有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1342);所述定位子件端盖部的端面上设置子件定位突起(1343a)、(1343b)或子件定位槽孔,定位子件端盖部具有子件端盖孔(134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松动附件具有伸缩限位构造,该伸缩限位构造是在定位子件套筒部(1341)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滑槽(13410),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处设置限位栓(13200),限位栓(13200)能沿限位滑槽的槽道移动;限位滑槽的长度大于定位母件端盖部或定位子件端盖部的定位突起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限位构造对称配置,即在定位子件套筒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限位滑槽,相应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上对称设置限位栓(13200)。5.如权利要求4所述工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件套筒外螺口长度与母件套筒内螺口长度相匹配;子件套筒装配区部长度与定位子件长度相匹配。6.一种具有前述权利要求1-5之一工具杆的雪耙,包括耙头部(2)和能与耙头部连接的工具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头部(2)具有耙头耙板部(21)和耙头装配板部(23);该耙头耙板部和耙头装配板部之间形成耙头加强板部(22);所述耙头耙板部(21)与耙头加强板部(22)的延长线形成锐角。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雪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杆其中的第一杆(11)通过耙头部中耙头装配板部的工具杆装配位(231)安装;第一支撑板一端借由工具杆装配位一侧的第一支撑板装配位(232)安装,第二支撑板一端借由工具杆装配位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装配位(233)安装;该第一、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借由第一杆上设置的支撑板装配部(111)固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雪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杆其中的第一杆(11)的耙头装配端(110)设置嵌置耙头装配板部的耙头装配端钳口(1101),所述耙头装配端钳口是指能容耙头装配板部插入其中的槽;该耙头装配端钳口深度相当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第一杆的耙头装配端还设置能与工具杆装配位(231)匹配结合的工具杆紧固件装配孔(1102)。9.如权利要求8所述雪耙,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头部一体成型,耙头耙板部(21)、耙头加强板部(22)、耙头装配板部(23)的长度相同;该耙头耙板部为直板状;耙头加强板部宽度大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或者耙头加强板部宽度相当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所述耙头耙板部与耙头加强板部的延长线形成的预设角为10°-12°或12°-15°。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雪耙,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头耙板部的预设宽度设置为耙头加强板部宽度的4倍或5倍;耙头耙板部预设宽度与耙头加强板部宽度的总和尺寸为耙头耙板部的预设长度的1/4倍-1/5倍。

说明书

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动工具及工具杆的辅助部件,特别涉及耙雪工具以及相互对接的杆与杆之间防止松动的附件,也可适用于杆与工具头的连接。

背景技术

已知技术中涉及杆与杆连接的技术很多。

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200410102465.4一种杆的连接结构”将第1杆和第2杆雌雄嵌合地连接的杆连接结构,在第1杆和第2杆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有防转用肋条,在另一个上设置有防转用缺口,第1杆的结合突起嵌合固定于第2杆的结合孔的同时,将两杆的防转用肋条和防转用缺口至少在两杆的周向上可以相互结合。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200810154744.3一种工具杆的连接组件”,涉及杆与杆的连接件,特别是适用多节杆体衔接的连接构件。它包括可以相互插接的套管式的连接子件和连接母件,其中,所述连接子件具有与第一杆体的一端连接的子件装配区部,邻接该子件装配区部设置能够插入连接母件的子件插装部;连接母件具有与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的母件装配区部,邻接该母件装配区部设置可容连接子件插入的母件插装部;锁定元件以能够同时锁定连接母件与连接子件的方式配置。

再如中国专利公开了“200910260162.8一种伸缩杆连接器 ”,该伸缩杆连接器由紧固件和活动件二部分组成;所述紧固件的结构为插杆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底帽、偏心圆柱和顶帽,插杆连接部、底帽和顶帽同轴心,偏心圆柱和顶帽偏心,偏心圆柱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凸块;所述活动件的内孔为偏心不规则状,活动件上设置有环缺和挡柱,活动件的内缘上设置有缺口,与缺口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卡口,活动件的外缘上设置有摩擦条;所述活动件卡制在偏心圆柱上,偏心圆柱上的限位凸块置于环缺中。所述插杆连接部为空心管状结构,插杆连接部上设置有插槽。

已知的工具杆,未见解决这样的问题:工具杆体与工具杆体对接后,常出现因螺纹连接部松扣等因素致使杆与杆的连接部出现松框的情况,特别是雪耙的工具杆,因雪耙的耙头部分在工作中受力不均,故出现杆与杆连接部松扣的几率更高,由此给受众带来不便。业界期待借由简单元件的组配,可以实现杆与杆螺纹连接后不会发生松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前述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及其雪耙。

本案解决工具杆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案提供的一种工具杆,包括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其中,所述第一杆的一端用于安装工具头,该第一杆的另一端借由防止松动附件13与第二杆连接,所述防止松动附件由母件套筒131、子件套筒132和定位母件133、定位子件134以及弹簧135构成;所述母件套筒131上安装定位母件133,弹簧135套在子件套筒132上且与定位子件134匹配安装。

本案解决工具杆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防止松动附件13中的母件套筒131一端具有与第一杆接装的母件套筒装配区部1310,母件套筒的另一端具有容纳子件套筒外螺口的母件套筒内螺口1311。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定位母件133由定位母件帽体部1330和定位母件端盖部1331形成盖状构造,该定位母件帽体部用于与母件套筒装配,该定位母件端盖部的端面上设置母件定位槽孔1331a、1331b或母件定位突起,定位母件端盖部还具有母件端盖孔1332。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该母件端盖孔与子件端盖孔1343匹配对应,二者孔径相当。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子件套筒132一端具有与第二杆接装的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该子件套筒装配区部能套叠在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1342中形成伸缩;子件套筒的另一端具有能伸入母件套筒内螺口的子件套筒外螺口1321,借此实现子件套筒132与母件套筒131的接装;弹簧135套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定位子件由定位子件套筒部1341和定位子件端盖部1343构成;该定位子件套筒部具有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1342,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用于容纳套装有弹簧的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所述定位子件端盖部的端面上设置子件定位突起1343a、1343b或子件定位槽孔,定位子件端盖部具有子件端盖孔1343。它与母件端盖孔1332匹配对应。

由此,子件套筒能套叠在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中;该母件端盖孔与子件端盖孔1343匹配对应。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防止松动附件具有伸缩限位构造,该伸缩限位构造是在定位子件套筒部1341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滑槽13410,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处设置限位栓13200,限位栓13200能沿限位滑槽的槽道移动;限位滑槽的长度大于定位母件端盖部或定位子件端盖部的定位突起的高度。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限位滑槽为一字形横槽,限位滑槽一端13410a接近定位子件套筒沿口13411位置,且与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处设置的限位栓13200相互匹配,该限位滑槽的另一端13410b朝向定位子件端盖部;限位栓即对弹簧起到限位作用,又对子件套筒132起到限位作用,以使子件套筒装配区部缩进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的位置受到限制。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伸缩限位构造对称配置,即在定位子件套筒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限位滑槽,相应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上对称设置限位栓13200。由此提高部件结构的稳定性。

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子件套筒外螺口长度与母件套筒内螺口长度相匹配;子件套筒装配区部长度与定位子件长度相匹配。所述子件套筒外螺口应满足预设长度h,母件套筒内螺口也应满足相应的预设长度h,以满足接装的稳定性;子件套筒装配区部具有预设长度H,定位子件也应满足相应的预设长度H;以使子件套筒装配区部全部缩入定位子件通孔内。

本案解决雪耙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案提供的一种具有前述任一工具杆的雪耙,包括耙头部2和能与耙头部连接的工具杆1,其中,所述耙头部2具有耙头耙板部21和耙头装配板部23;该耙头耙板部和耙头装配板部之间形成耙头加强板部22;所述耙头耙板部21与耙头加强板部22的延长线L形成预设的锐角β,以形成耙头耙板部斜向工具杆一侧的构造。由此,耙头耙板部能与地平面D形成有效的工作角度α,从而使得雪耙不仅有耙搂积雪的能力,还有掀铲积雪的能力。

本案解决雪耙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工具杆,其中,所述耙头耙板部与耙头加强板部的延长线形成的预设角为10°-12°或12°-15°。

前述的雪耙,其中,所述工具杆其中的第一杆11通过耙头部中耙头装配板部的工具杆装配位231安装;第一支撑板一端借由工具杆装配位一侧的第一支撑板装配位232安装,第二支撑板一端借由工具杆装配位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装配位233安装;该第一、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借由第一杆上设置的支撑板装配部111固装。由此,支撑板对耙头部2和工具杆1形成直角定位的支撑构造。使其更适于耙雪的特殊功用。

前述的雪耙,其中,工具杆装配位的两侧均布第一支撑板装配位232和第二支撑板装配位233,即工具杆装配位到第一支撑板装配位和第二支撑板装配位留有等同的预设间距。

前述的雪耙,其中,第一支撑板432的一端籍由耙头装配板部的第一支撑板装配位232通过第一支撑板紧固件2320安装;第一支撑板432的另一端固定于工具杆中第一杆的支撑板装配部111位置。

前述的雪耙,其中,第二支撑板433的一端籍由耙头装配板部的第二支撑板装配位233通过第二支撑板紧固件2330安装;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于工具杆中第一杆的支撑板装配部111位置。

由此第一、第二支撑板分别形成对耙头部2与工具杆第一杆的直角定位支撑,以有效提高耙头部的承力能力。

前述的雪耙,其中,所述工具杆其中的第一杆11的耙头装配端110设置嵌置耙头装配板部的耙头装配端钳口1101,所述耙头装配端钳口是指能容耙头装配板部插入其中的槽;该耙头装配端钳口深度相当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c,第一杆的耙头装配端还设置能与工具杆装配位231匹配结合的工具杆紧固件装配孔1102。

前述的雪耙,其中,所述耙头部一体型成,耙头耙板部21、耙头加强板部22、耙头装配板部23的预设长度相同,均为a。该耙头耙板部为符合预设宽度b和预设长度a的直板状;耙头加强板部宽度d大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c,或者耙头加强板部宽度相当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

由此,耙头装配板部不仅可用于安装工具杆,还兼了具加强耙头部强度的功效,可有效加强工具杆与耙头部装配的强度,可在保障产品功效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生产耗材。

前述的雪耙,其中,所述耙头耙板部的预设宽度b设置为耙头加强板部宽度d的4倍或5倍。

前述的雪耙,其中,耙头耙板部预设宽度b与耙头加强板部宽度d的总和尺寸为耙头耙板部的预设长度a的1/4倍-1/5倍。

本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案在优异的结构配置下,至少有如下的优点:本案工具杆上配置防止松动附件,以简单的构造很巧妙的解决了像雪耙这样的工具常出现杆与杆之间连接处松框的问题,本案防止松动附件设置为单元组件,更适宜产业化应用,适配于不同的工具杆上,可减低制造成本。

本案雪耙耙头部的合理配置,可有效提高工具头的强度,提高耙雪的工作效率,有效避免造成工具坏损可能性。

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雪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案雪耙分解装配构造示意图;

图3是防止松动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案雪耙的耙头部装配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案防止松动附件的分解装配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案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为了简单和清楚的目的,下文恰当的省略了公知技术的描述,以免那些不必要的细节影响对本技术方案的描述。

参见图1-5所示,一种雪耙,包括耙头部2和能与耙头部连接的工具杆1,其中,所述工具杆1具有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该第一杆的一端用于安装耙头部,该第一杆的另一端借由防止松动附件13与第二杆连接,共同构成工具杆,所述第二杆可以是如图所示的伸缩杆,也可以是单杆,121、122是伸缩杆锁紧元件,123是手柄,伸缩杆或单杆的配置方式都可以是已有技术,不予赘述。

所述耙头部2可由一体型材压制成型,包括但不限于选用铝型材挤压加工成型,该耙头部2一体形成耙头耙板部21和耙头装配板部23。该耙头耙板部和耙头装配板部之间形成耙头加强板部22,因耙头部由一体型材压制成型,故耙头耙板部21、耙头加强板部22、耙头装配板部23的预设长度相同,均为a。该耙头耙板部为符合预设宽度b和预设长度a的直板状;耙头加强板部宽度d大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c,或者耙头加强板部宽度d相当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c。

由此,耙头装配板部不仅可用于安装工具杆,还兼具了加强耙头部强度的功效,可有效加强工具杆与耙头部装配的强度,可在保障产品功效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生产耗材;不仅如此,耙头装配板部还兼具限位功能,可有效限制耙雪的深度不超过耙头耙板部与耙头加强板部的总宽度b+d,以保障整体工具中各个部件的承力能力在预设范围,从而可有效避免工具因使用不当加速坏损。

进一步,耙头耙板部的预设宽度b设置为耙头加强板部宽度d的4倍或5倍。

进一步,耙头耙板部预设宽度b与耙头加强板部宽度d的总和尺寸为耙头耙板部的预设长度a的1/4倍-1/5倍;由此,工具可既兼顾工具轻质,又有较好的搂雪效率。

由此在保障工具杆与耙头部装配强度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耙头耙板部的耙搂强度和效率。

进一步,所述耙头耙板部21与耙头加强板部22的延长线L形成预设的锐角β,形成耙头耙板部斜向工具杆一侧的构造,由此耙头耙板部能与地平面D形成有效的工作角度α,从而使得雪耙不仅有耙搂积雪的能力,还有掀铲积雪的能力;所述耙头耙板部与耙头加强板部的延长线形成预设角β为10°-12°或12°-15°。

进一步,耙头耙板部21的板面不排除设置分布的镂空孔,以达到轻质的效果。

所述耙头装配板部设置工具杆装配位231,供工具杆由此安装;该工具杆装配位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板装配位232和第二支撑板装配位233,供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由此安装;所述工具杆其中的第一杆11上设有的支撑板装配部111,用于供该支撑板对耙头部2和工具杆1形成直角定位的支撑构造,由此更符合雪耙的特殊功用。

进一步,优选工具杆装配位的两侧均布第一支撑板装配位232和第二支撑板装配位233,即工具杆装配位到第一支撑板装配位和第二支撑板装配位留有等同的预设间距。

第一支撑板432和第二支撑板433分别设置在工具杆的两侧位置。

第一支撑板432的一端籍由耙头装配板部的第一支撑板装配位232通过第一支撑板紧固件2320安装;第一支撑板432的另一端固定于工具杆中第一杆的支撑板装配部111位置。第二支撑板433的一端籍由耙头装配板部的第二支撑板装配位233通过第二支撑板紧固件2330安装;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于工具杆中第一杆的支撑板装配部111位置。

由此第一、第二支撑板分别形成对耙头部2与工具杆第一杆的直角定位支撑,以有效提高耙头部的承力能力。

进一步,所述工具杆其中的第一杆11的耙头装配端110设置嵌置耙头装配板部的耙头装配端钳口1101,所述耙头装配端钳口是指能容耙头装配板部插入其中的槽;该耙头装配端钳口深度相当于耙头装配板部宽度c,耙头装配端还设置能与工具杆装配位231匹配结合的工具杆紧固件装配孔1102;由此耙头部2籍由耙头装配板部的工具杆装配位231通过工具杆紧固件2310可方便、稳妥的组装一体;钳口的设置使耙头与工具杆的结合更稳妥,结合第一、第二支撑板的配置方式,可使雪耙操作起来更得手心应。

所述防止松动附件13用于将第一杆与第二杆接装,而且不使杆与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该防止松动附件由母件套筒131、子件套筒132和定位母件133、定位子件134以及弹簧135构成,所述的母件套筒131一端具有与第一杆接装的母件套筒装配区部1310,用于与第一杆固装,该母件套筒的另一端具有容纳子件套筒外螺口的母件套筒内螺口1311。

131a也是固定元件,用于固定母件套筒131与第一杆11的固定元件,定位母件133再通过固定件与母件套筒131紧固,以保部件间固定更稳妥。

所述母件套筒上安装定位母件133,该定位母件由定位母件帽体部和定位母件端盖部形成盖状构造,其定位母件帽体部1330用于套装在母件套筒上,通过固定件13304、13304’固定,所述定位母件端盖部的端面上设置母件定位槽孔1331a、1331b或母件定位突起,定位母件端盖部1331具有与子件端盖孔1343孔径相当的母件端盖孔1332。

所述子件套筒132一端具有与第二杆接装的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该子件套筒装配区部内孔用于与第二杆固装,其外径与子件套筒的内径相匹配,恰能使其套叠在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1342中;该子件套筒的另一端具有能伸入母件套筒内螺口1311的子件套筒外螺口1321,借此实现子件套筒132与母件套筒131的接装;子件套筒外螺口应满足预设长度h,母件套筒内螺口也应满足相应的预设长度h,以满足接装的稳定性;子件套筒装配区部具有预设长度H,定位子件也应满足相应的预设长度H;以使子件套筒装配区部全部缩入定位子件通孔内;弹簧135套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

所述子件套筒上安装定位子件134,该定位子件由定位子件套筒部1341和定位子件端盖部1343构成;该定位子件套筒部具有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1342,该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用于容纳套装有弹簧的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所述定位子件端盖部的端面上设置子件定位突起1343a、1343b或子件定位槽孔,定位子件端盖部具有与母件端盖孔1332孔径相当的子件端盖孔1343;由此子件套筒能套叠在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中。

所述防止松动附件中配置伸缩限位构造,即在定位子件套筒部1341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滑槽13410,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处设置限位栓13200;所述伸缩限位构造可以对称配置,即在定位子件套筒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限位滑槽,相应在子件套筒装配区部上对称设置限位栓13200,以提高部件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限位滑槽为一字形横槽,限位滑槽一端13410a接近定位子件套筒沿口13411位置,且与子件套筒装配区部1320处设置的限位栓13200相互匹配,该限位栓13200能沿限位滑槽的槽道移动,它即对弹簧起到限位作用,又对子件套筒132起到限位作用,以使子件套筒装配区部缩进定位子件套筒部通孔的位置受到限制。

该限位滑槽的另一端13410b朝向定位子件端盖部,限位滑槽的长度大于定位母件端盖部或定位子件端盖部的定位突起的高度,由此,当拉动定位子件134向定位母件133相反的方向滑移时,定位母件端盖部与定位子件端盖部的子母结合构造可以顺利相互脱离,当释放定位子件时,定位子件在弹簧作用下向定位母件的方向回位,定位母件端盖部与定位子件端盖部形成子母相接,稳妥的实现定位,使得杆体与杆体之间不能转动,由此可有效避免杆与杆螺纹连接后发生松扣的问题。

在详细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下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且本案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本案属于手动工具及工具杆的辅助部件,特别涉及耙雪工具以及相互对接的杆与杆之间防止松动的附件,也可适用于杆与工具头的连接。工具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其中,第一杆的一端用于安装工具头,该第一杆的另一端借由防止松动附件与第二杆连接,所述防止松动附件由母件套筒、子件套筒和定位母件、定位子件以及弹簧构成;所述母件套筒上安装定位母件,弹簧套在子件套筒上且与定位子件匹配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