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煤矿山凿岩台车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 适用于非 煤矿山建设、 生产过程中利用凿岩台车进行开拓、 采准、 切割等平巷掘进施工。
背景技术 掏槽孔决定井巷掘进进尺, 传统的平巷掘进方法中掏槽方法是两空孔桶形掏槽方 法和四空孔桶形掏槽方法, 这些掏槽方法存在围岩的掏槽进尺小、 围岩破碎的巷道成型难、 炮孔利用率为 75 ~ 80%、 利用率低的问题。传统的独头掘进月进尺为 120 ~ 150m, 单机组 多作业面掘进月进尺为 250 ~ 300m, 凿岩台车掘进台效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掏槽方法掏槽进尺小、 围岩破碎的巷道成型难、 炮孔利用率低的问 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a、 在作业面上布置三个空孔, 其中, 所述三个空孔中的两个空孔水平布置, 另 一个空孔在所述水平布置的两个空孔的下方布置, 使得所述三个空孔呈倒三角形状分布, 且所述三个空孔中相邻两个空孔之间的孔距相等 ;
步骤 b、 根据孔距与空孔直径的关系曲线确定 1 段掏槽孔与空 孔之间的孔距, 具 体方法为 :
根据孔距与空孔直径的关系曲线, 通过空孔直径所对应的横坐标, 选取与该空孔 直径相对应的破碎与抛掷区域和破碎区域的临界值, 以该临界值所对应的纵坐标作为 1 段 掏槽孔与空孔之间的孔距。
步骤 c、 根据步骤 b 所述的 1 段掏槽孔与空孔之间的孔距, 布置所述 1 段掏槽孔, 使 得所述 1 段掏槽孔与所述三个空孔中的任一个空孔之间孔距等于所述的 1 段掏槽孔与空孔 之间的孔距 ;
步骤 d、 布置三个 2 段掏槽孔, 所述三个 2 段掏槽孔与 1 段掏槽孔之间的孔距均相 等, 其中, 所述三个 2 段掏槽孔中的两个 2 段掏槽孔水平布置, 另一个 2 段掏槽孔在所述水 平布置的两个 2 段掏槽孔的上方布置, 使得所述三个 2 段掏槽孔呈与步骤 a 中所述的倒三 角形相反的三角形状分布。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 c 中, 所述 1 段掏槽孔位于所述三个空孔形成的倒三角形内 部。
进一步的, 所述 1 段掏槽孔位于所述三个空孔形成的倒三角形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 所述 2 段掏槽孔与 1 段掏槽孔之间的孔距为 200mm ~ 300mm。
进一步的, 所述三个空孔中相邻两个空孔之间的孔距为 220mm ~ 280mm。
进一步的, 所述 1 段掏槽孔和所述 2 段掏槽孔均为直眼。本发明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采用创新的倒三角掏槽方法, 与传统的 两空孔桶形掏槽方式和四空孔桶形掏槽方式相比, 解决了难爆岩体掏槽进尺小、 围岩破碎 的巷道成型难问题, 将炮孔利用率提高到 97%~ 100%, 大大提高了掘进速度。传统的独头 掘进每月进尺为 120 ~ 150m, 多作业面为 250 ~ 300m, 本发明通过倒三角掏槽方法, 提高了 炮孔利用率, 使得掘进每月进尺超过 200m, 多作业面超过 400m, 使凿岩台车的效率得到了 充分发挥, 掘进台效提高 20%以上。 附图说明
图 1 为采用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时, 作业面掏槽孔的布置示意 图;
图 2 为孔距与空孔直径的关系曲线图 ;
图 3 为两空孔桶形掏槽方法掏槽孔布置图 ;
图 4 为实施例 1 中作业面上掏槽孔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 1 所示, 为采用本发明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在井巷作业面上布 置掏槽孔而得到的掏槽孔布置示意图, 其中, 1 ~ 3 号为空孔, 虚线 h 为 1、 2、 3 号空孔连接可 形成的倒三角形 ; 4 号为 1 段掏槽孔, 4 号 1 段掏槽孔为直眼 ; 5 ~ 7 号为 2 段掏槽孔, 虚线 i 为 5、 6、 7 号 2 段掏槽孔连接可形成的三角形 ; 5 ~ 7 号 2 段掏槽 孔均为直眼。
本发明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a、 如图 1 所示, 在作业面上布置三个空孔 1、 2、 3 号, 其中, 三个空孔中的两个 空孔 1、 2 号为水平布置, 另一个空孔 3 号在上述水平布置的两个空孔 1、 2 号的下方布置, 使 得三个空孔 1、 2、 3 号呈如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状分布, 且 1 号空孔与 2 号空孔之间的孔 距 L1、 1 号空孔与 3 号空孔之间的孔距 L2、 3 号空孔与 2 号空孔之间的孔距 L3 均相等, L1、 L2、 L3 的取值范围为 220mm ~ 280mm ;
步骤 b、 根据如图 2 所示的孔距与空孔直径的关系曲线, 空孔的直径为 A, 通过空孔 直径所对应的横坐标, 选取与该空孔直径相对应的破碎与抛掷区域和破碎区域的临界值 C, 以该临界值 C 所对应的纵坐标作为 1 段掏槽孔与空孔之间的孔距 L4 ;
步骤 c、 对 1 段装药孔布置在 1、 2、 3 号三个空孔形成的如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内 部、 以及 1 段装药孔布置在 1、 2、 3 号三个空孔形成的如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外部这两种 方式的补偿系数进行比较, 确定 1 段掏槽孔布置方式为 1 段装药孔布置在 1、 2、 3 号三个空 孔形成的如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内部, 根据步骤 b 得到的 1 段掏槽孔与空孔之间的孔距 L4, 在 1、 2、 3 号三个空孔形成的如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内部布置 4 号 1 段掏槽孔, 4号1 段掏槽孔与 3 号空孔的孔距即为 1 段掏槽孔与空孔之间的孔距 L4, 优选方案为该 4 号 1 段 掏槽孔恰好位于如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中心位置。
步骤 d、 布置三个 2 段掏槽孔 5、 6、 7 号, 5 号 2 段掏槽孔与 4 号 1 段掏槽孔之间的
孔距 L5、 6 号 2 段掏槽孔与 4 号 1 段掏槽孔 之间的孔距 L6、 7 号 2 段掏槽孔与 4 号 1 段掏槽 孔之间的孔距 L7 均相等, L5、 L6、 L7 的取值范围为 200mm ~ 300mm, 其中, 5 号、 6 号 2 段掏槽 孔水平布置, 7 号 2 段掏槽孔在 5 号、 6 号 2 段掏槽孔的上方布置, 使得三个 2 段掏槽孔 5、 6、 7 号呈虚线 i 所示的三角形状分布, 该三角形与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相反。
以下实施例 1 为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 1
一种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a、 如图 4 所示, 在作业面上布置三个空孔 1、 2、 3 号, 其中, 三个空孔中的两个 空孔 1、 2 号为水平布置, 另一个空孔 3 号在上述水平布置的两个空孔 1、 2 号的下方布置, 使 得 1、 2、 3 号三个空孔呈如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状分布, 且 1 号空孔与 2 号空孔之间的孔 距、 1 号空孔与 3 号空孔之间的孔距、 3 号空孔与 2 号空孔之间的孔距均为 245mm, 空孔的直 径为 90mm ;
步骤 b、 凿岩台车平巷掘进中空孔的直径为 90mm, 掏槽孔的直径为 48mm 根据如图 2 中所示的孔距与空孔直径的关系曲线, 取横坐标空孔直径为 90mm, 确定 1 段掏槽孔与空孔 之间的孔距为 141mm。
步骤 c、 根据步骤 b 得到的 1 段掏槽孔与空孔之间的孔距 141mm, 在 1、 2、 3 号三个 空孔形成的如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内部布置 4 号 1 段掏槽孔, 4 号 1 段掏槽孔与 3 号空孔 的孔距即为 1 段掏槽孔与空孔之间的孔距 141mm。
步骤 d、 布置三个 2 段掏槽孔 5、 6、 7 号, 5 号 2 段掏槽孔与 4 号 1 段掏槽孔之间的 孔距、 6 号 2 段掏槽孔与 4 号 1 段掏槽孔之间的孔距、 7 号 2 段掏槽孔与 4 号 1 段掏槽孔之 间的孔距均为 250mm, 其中, 5 号、 6 号 2 段掏槽孔水平布置, 7 号 2 段掏槽孔在 5 号、 6号2段 掏槽孔的上方布置, 使得三个 2 段掏槽孔 5、 6、 7 号呈虚线 i 所示的三角形状分布, 该三角形 与虚线 h 所示的倒三角形相反。
以上步骤 a、 b、 c、 d 完成后, 井巷快速掘进施工中的空孔和掏槽孔布置完毕, 施工 中, 继续布置周边孔、 辅助孔即可完成所有作业面上炮孔的布置。
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的掏槽孔和空孔布置原理为 :
1) 选择 3 个掏槽空孔。
掏槽空孔数量与炮孔深度的关系如表 1 所示 :
表 1 掏槽空孔数量选择表
凿岩台车的钻孔深度为 3 ~ 3.5m, 根据表 1, 选择 2 个空孔和 3 个空孔在理论上均可。如图 3 所示为两至孔掏槽万法掏槽孔布置示意图, 图 3 中 7、 8 号为空孔, 1、 2 号为 1 段掏槽孔, 3 ~ 6 号为 2 段掏槽孔。
将图 4 与图 3 比较, 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掏槽的补偿系数优于两 大空孔掏槽。所述的补偿系数 Kk = (Kp-1)×100%, 式中 :
Kp 代表崩落矿石的碎胀系数, 一般 Kp = 1.2 ~ 1.3 ;
其中, V1 代表矿石爆破后的体积, 单位为 m3 ;
V 代表矿石爆破前的体积, 单位为 m3。
另外, 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与现有技术中的四空孔桶形掏槽方法 相比, 一方面, 四空孔桶形掏槽方的补偿系数小于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 ; 另 一方面, 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空孔数量为 4 个, 与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 三角掏槽工艺相比多了一个大空孔, 使得凿岩时间变长, 增加了钻头的磨损, 而且掏槽孔和 四空孔之间容易发生穿孔现象。
因此, 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中空孔的最佳数量确定为 3 个。
2) 确定 1 段装药孔与空孔的孔距大小
空孔的直径为 A, 掏槽孔的直径为 B 时, 得到如图 2 中所示的孔距与空孔直径的关 系曲线, 确定 1 段掏槽孔与空孔之间的孔距 L4 ;
如: 凿岩台车平巷掘进中空孔的直径为 90mm, 装药孔的直径为 48mm, 如图 2 所示, 取 1 段装药孔与空孔的孔距为 141mm。
(3) 确定 1 段装药孔的位置
传统的三空孔掏槽方式中, 1 段装药孔位于三个空孔形成的三角形的外面, 补偿系 数小, 而本发明井巷快速掘进倒三角掏槽工艺将 1 段掏槽孔移到三个空孔形成的倒三角形 的内部, 一方面空孔补偿系数大, 另一方面爆破的力量从内向外, 掏槽效果非常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