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针织品的双丝光双烧毛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针织品的制备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近年来,棉制品的性能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是,棉制品的光泽度差,柔软性差,手感不好,缩水率大等限制了其发展,这就需要对性能进行调整、改进,以满足各种要求。目前,纱线丝光、纱线烧毛、坯布丝光、坯布烧毛作为单个的技术工艺已有报导,但仅限于研究、试验、单工序作业阶段,远不能适应规模化生产,尤其是较大规模的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熟的、能够适应规模化生产的棉针织品的双丝光双烧毛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由以下方案来实现:
所述的棉针织品的双丝光双烧毛制备工艺,包括丝光、烧毛工序,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工艺步骤依次为:纱线烧毛、纱线丝光、纱线染色、编织、坯布烧毛、坯布柔软、坯布丝光、定型,最后得棉针织品。
纱线烧毛时纱线的移动速度为650~850m/min,最佳值为800m/min,纱线的张力为1.5~2Kg/cm2。纱线快速经过燃烧的火焰,除去纱线表面的毛羽,达到纱表面光洁地效果,其洁净度可达80%以上。
纱线丝光主要是增加纱线的光泽度,提高纱线对染料的亲和力及强度。纱线丝光后,其内部结晶区发生变化,结晶区由原来的82~87%减少到68~70%,由于非结晶区的增加,纤维对染料的吸收率加快,上染率提高。丝光工艺采用用碱液进行处理的方法。纱线丝光的工艺参数控制为:碱(氢氧化钠)液浓度为27~30°Be张力为比原纱长2%的力温度为20~25℃丝光时间为120~140s。
纱线染色时,选择了适宜的染料和助剂,并调整了工艺,具体为:升温速率为0.5-1℃/min;加料分三次加入;用70~80℃的热水冲洗纱线的碱量;所用染料为KN型染料;用匀染剂O为缓染剂;染色温度为90℃,固色温度为80℃。
坯布烧毛时坯布的移动速度为60~70m/min,坯布的张力为1.5~2Kg/cm2。这是第二次烧毛,目的是烧去针织过程中产生在毛坯布表面的毛羽。
坯布丝光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坯布的光泽度,控制尺寸的稳性,改进布面手感,使织物表面更加光滑,防止单面织物的卷边性,操作的工艺参数为碱(氢氧化钠)液浓度为260~280g/l丝光张力为25~30Kg丝光温度为20~25℃丝光时间为5~6min丝光速度为15~17m/min。
为了增强丝光效果,加快丝光速度,碱液中需要加入丝光助剂,我们从常用的无酚丝光助剂烷基硫钠、烃基磺酸钠、醇醚类化合物、氨基醇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有机酰氨化合物、磷酸酯类化合物中选取天津达一琦公司生产的丝光助剂FM-3A。
丝光处理后,纱线和/或坯布上的碱液用醋酸溶液去碱,最终达到PH值为6~7较适宜。
为了进一步改善坯布的稳定性和手感柔软性,坯布还要经过柔软和定型处理,坯布柔软用910#柔软剂,浴比为1∶8,处理温度为100℃。
坯布的定型处理为:
拉幅定型: 拉幅175cm
布速15m/min
温度130
坯布预缩 10m/min自动整纬调整
在本发明中,烧毛、丝光的机理如下:
烧毛:
短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有大量的光泽毛羽在纱线上,直接影响纱线的光泽,并且纱线上的油脂、蜡酯严重影响纱线的染色。纱线、坯布的烧毛处理,增强了光泽度,改善了上色效果。
丝光:
丝光是一道能从本质上改变针织物特性的加工工序,改善织物光泽,提高抗涨强度,增强染色均匀性和得色量,改善弹性,保证尺寸的稳定性,可以使针织物的最终缩水率达到2~3%。
丝光对纤维的作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为了弄清楚这一问题,我们先从溶胀和解捻开始说,将棉纤维用浓碱溶液处理时,原先不规格类似于蚕豆形状的棉纤维横截面变得越来越圆,而且胞腔消失,同时棉纤维会发生长度和宽度的变化,就是溶胀。在溶胀作用下,织物变的更厚实紧密。并且,在高浓度碱溶液中处理纤维素纤维,会导致纤维素宽和长度的收缩,收缩量与施加的力成反比,这种收缩是与纤维素材料体积的增加相对应,是溶胀引起的一种,溶胀也能导致纤维横截面的变化,当处理是在增加张力下进行,则纤维变的更圆。与此同时,纤维表面变的较有光泽,通过溶胀,纤维的扭曲消失,这是因为纤维的外层原纤层比内层更为缩小,结果导致纤维的解捻,增强纤维的光泽度。
丝光加工对纤维素纤维性质的影响:
(1)对光泽的影响
纤维素材料(纱线和织物)的光泽随纤维和纱线的特性而定,纤维的特性包括横截面形态及其均一度、转曲度、表面粗糙程度和透明度等,纱线的特性包括捻度、结构规整度和细度等,丝光处理引起棉纤维的光泽增加,织物的特性和表面得到改变,由丝光前对光线的漫反射转变为较多的定向反射,增加了反射光的强度,从而使织物显示出丝一般的光泽。
(2)对染色的影响
丝光作用导致纤维结晶区体积减小,结晶度由丝光前的70%左右降为50~60%,结晶区面积增加,这种处理,改变了纤维的质地,特别是改变了它们在水介质中的可及度,因此丝光纤维具有较大的吸湿能力,对化学试剂水溶液有较大的反应力,与染料分子有较高的可及性。丝光作用增加了染料的吸收(染料上染率)和染色速率,并增加了视觉得色量。
(3)丝光对强力的影响
由于浓碱的作用使纤维溶胀,大分子间作用力遭到破坏,氢键断裂,在直横向强力作用下,纤维大分子的排列趋向整齐,使取向度提高,消除了纤维表面不均匀的变形,减少了薄弱环节,原来的一些弯曲的大分子得以舒展伸直,分子排列整齐,受力均匀,经由膨化重排的纤维,相互紧贴,抱和力提高,消除或减少了纤维因大分子滑移而发生断裂的因素,所以其强力有所提高。
(4)丝光对织物尺寸稳定性和缩水率的影响
在丝光过程中,由于棉纤维在浓烧碱溶液中的溶胀而拆散和削弱了原来纤维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通过断裂氢键而舒解纤维中储存的内应力,然后通过拉伸重排,大分子键在新的位置上建立起新的分子键,纤维分子进行趋向排列且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原来溶胀前分子作用力大。最后在施加强力下去碱,已取向排列的纤维间形成大量新的氢键,这样,纤维更加自然,新的稳定状态被固定下来,这时纤维处于较低的能量状态,达到尺寸稳定,缩水率也相应下降,同时丝光作用也使棉织物折皱回弹性得到适度改进,因而部分地防止了由于熨烫整理引起的抗张强度降低。
本发明制备工艺步骤合理,参数稳定,能适应规模化生产。通过本发明制备的棉针织品,其性能得到了大大改善,主要体现在光泽度、手感柔软、缩水率小等方面。经检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缩水率 直向 3.2% 纵向 2.7%
钡 值 165
光泽度 80
染色牢度 耐洗 4-5
汗渍 4-5
摩擦 4-5
用经过本发明工艺处理的棉针织做成的成衣,品质高档,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棉针织品的纱线烧毛时纱线的移动速度为800m/min,纱线的张力为1.8Kg/cm2。纱线丝光的工艺参数控制为:碱(氢氧化钠)液浓度为28°Be张力为比原纱长2%的力温度为23℃丝光时间为125s。
纱线染色时,升温速率为0.8℃/min;加料分三次加入;用76℃的热水冲洗纱线的碱量;所用染料为KN型染料;用匀染剂O为缓染剂;染色温度为90℃,固色温度为80℃。
坯布烧毛时坯布的移动速度为65m/min,坯布的张力为1.8Kg/cm2。
坯布经过柔软处理,坯布柔软用910#柔软剂,浴比为1∶8,处理温度为100℃。
坯布丝光操作的工艺参数为碱(氢氧化钠)液浓度为270g/l丝光张力为26Kg丝光温度为23℃丝光时间为5min丝光速度为16m/min。为了增强丝光效果,加快丝光速度,碱液中需要加入丝光助剂,我们选取天津达一琦公司生产的丝光助剂FM-3A。
丝光处理后,纱线和/或坯布上的碱液用醋酸溶液去碱,最终达到PH值为6。
坯布的定型处理为:
拉幅定型: 拉幅175cm
布速15m/mim
温度130
坯布预缩 10m/min自动整纬调整实施例2
棉针织品的纱线烧毛时纱线的移动速度为700m/min,纱线的张力为2Kg/cm2。纱线丝光的工艺参数控制为:碱(氢氧化钠)液浓度为29°Be张力为比原纱长2%的力温度为25℃丝光时间为125s。
纱线染色时,升温速率为1℃/min;加料分三次加入;用80℃的热水冲洗纱线的碱量;所用染料为KN型染料;用匀染剂O为缓染剂;染色温度为90℃,固色温度为80℃。
坯布烧毛时坯布的移动速度为60m/min,坯布的张力为1.5Kg/cm2。
坯布经过柔软处理,坯布柔软用910#柔软剂,浴比为1∶8,处理温度为100℃。
坯布丝光操作的工艺参数为碱(氢氧化钠)液浓度为280g/l丝光张力为29Kg丝光温度为25℃丝光时间为5.5min丝光速度为16m/min。
为了增强丝光效果,加快丝光速度,碱液中需要加入丝光助剂,我们选取天津达一琦公司生产的丝光助剂FM-3A。
丝光处理后,纱线和/或坯布上的碱液用醋酸溶液去碱,最终达到PH值为7。
坯布的定型处理为:
拉幅定型: 拉幅175cm
布速15m/min
温度130℃
坯布预缩 10m/min自动整纬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