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矫正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甲矫正钩.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58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6584A21申请号201410383961522申请日20140806A61F5/1120060171申请人北京德默高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101111北京市大兴区科创六街88号生物医药园三号楼91072发明人律嵩药青胡晓爽54发明名称嵌甲矫正钩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嵌甲矫正钩,包括一条弹性带1和两只矫正钩2。弹性带1包括一个长方体11和两个圆柱体12,长方体11的左右侧面分别与两个圆柱体12的外侧面光滑连接。长方体11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弧状凹槽13,圆柱体12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弧状凸起14。圆柱体12不与长方。
2、体11连接的外侧面上有一个凹槽15,圆柱体12内有一个柱形空槽16。该嵌甲矫正钩在使用时,在弹性带1的弹性作用下,两只矫正钩的钩体23钩住两侧趾甲边缘后能保持足够的紧度又不会导致使用者感到不适。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584ACN104116584A1/2页21嵌甲矫正钩,包括一条弹性带1和两只矫正钩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带1包括一个长方体11和两个圆柱体12,长方体11的前后侧面分别与两个圆柱体12的外侧面光滑连接;长方体11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弧状凹槽13,。
3、圆柱体12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弧状凸起14;圆柱体12不与长方体11连接的外侧面上有一个凹槽15,圆柱体12内有一个柱形空槽16;所述的矫正钩2包括支撑柱21、连接片22和钩体23,连接片22一端与支撑柱21连接,另一端与钩体2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体11的长度69毫米,优选7毫米;宽度35毫米,优选4毫米;高度23毫米,优选2毫米;所述的圆柱体12上下底面的直径2545毫米,优选3毫米;圆柱体12的高与长方体11的长度相同;所述的长方体11的后侧面与圆柱体12的外侧面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状凹槽13的宽度、高度与长。
4、方体11的宽度、高度相同,深度115毫米,优选1毫米;所述的弧状凸起14的底面直径与圆柱体12上下底面的直径相同,高度115毫米,优选1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5与柱形空槽16相互垂直,凹槽15前后贯穿圆柱体12和柱形空槽16,凹槽15凹陷入圆柱体12内的底面与柱形空槽16距离长方体11较近的外侧面相切;所述的凹槽15的长度为23毫米,优选2毫米;凹槽15凹陷入圆柱体12内的底面与长方体11的前后侧面垂直,左右侧面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空槽16与圆柱体12有相同的中心轴线,柱形空槽16的形状为圆柱体,。
5、该圆柱体底面直径115毫米,优选1毫米,高与圆柱体12的高相同;所述的柱形空槽16未穿透两个弧状凸起14的外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带1相对于过长方体11上下底面中心且垂直于长方体11前后侧面的平面对称;所述的凹槽15和柱形空槽16相对于过长方体11左右侧面中心且垂直于长方体11前后侧面的平面对称。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21为圆柱体或类圆柱体,该圆柱体或类圆柱体的上下底面直径115毫米,优选1毫米;高58毫米,优选6毫米;所述的支撑柱21的高小于或等于圆柱体12内的柱形空槽16的高。8根据权利要求7所。
6、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22为扁平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长度35毫米,优选4毫米;宽度23毫米,优选2毫米;厚度不超过1毫米;所述的连接片22与支撑柱21相互垂直,连接片22与支撑柱21连接部分的中心点到支撑柱21上下底面的距离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体23为扁平的长方体弯曲形成的曲线形长方体,该长方体的宽度及厚度与连接片22的宽度及厚度相同,不与权利要求书CN104116584A2/2页3连接片22连接的一端到连接片22的垂直距离为152毫米,优选15毫米;所述的连接片22与钩体23之间呈5570度角,优选60度角。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
7、项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体23的曲线形为函数在区间0,11,3内的函数图形;N为2,3,4,5。权利要求书CN104116584A1/4页4嵌甲矫正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矫正嵌甲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嵌甲矫正钩,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背景技术0002趾甲长到趾甲周围组织里的病症,俗称嵌甲。嵌甲是一种常见的足科病,多见于大脚趾,发生原因多由于趾甲边缘修剪的过深、过低,加之穿尖头的、瘦型鞋挤压脚趾所致。早期嵌甲仅仅表现为疼痛,嵌甲极易并发甲沟组织感染临床上称为甲沟炎,此时局部出现明显的红、肿、热,并伴有剧烈疼痛,化脓后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等方法治疗嵌甲。目前已。
8、经有用金属丝制成的钩状器械用于勾住趾甲边缘,防止趾甲长到趾甲周围的组织里,对嵌甲起到矫正作用。但这种钩状器械结构过于简单,难于根据不同患者的脚趾宽度进行调节,而且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需有专业人士帮助患者使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嵌甲矫正钩。该矫正钩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脚趾宽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矫正效果,同时使用非常方便,患者本人无需专业人士协助即可自行使用。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嵌甲矫正钩,该装置包括一条弹性带1和两只矫正钩2。0005弹性带1包括一个长方体11和两个圆柱体12,长方体11的前后侧面分别与两个圆柱体12的外侧面光滑连接。长方体11的上下底面各。
9、有一个弧状凹槽13,圆柱体12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弧状凸起14。圆柱体12不与长方体11连接的外侧面上有一个凹槽15,圆柱体12内有一个柱形空槽16。0006矫正钩2包括支撑柱21、连接片22和钩体23。连接片22一端与支撑柱21连接,另一端与钩体23连接。钩体23能够钩住趾甲边缘,防止趾甲长到趾甲周围的组织里,对嵌甲起到矫正作用。支撑柱21的高小于或等于圆柱体12内的柱形空槽16的高。0007本发明所述的嵌甲矫正钩在使用时,先将两只矫正钩2的支撑柱21通过凹槽15嵌入到柱形空槽16内,使得两只矫正钩2和弹性带1成为一体结构,然后用一只矫正钩2的钩体23钩住脚趾左右两侧中某一侧的趾甲边缘,再拉动。
10、弹性带1让另一只矫正钩的钩体23钩住脚趾另一侧的趾甲边缘。在弹性带1的弹性作用下,两只矫正钩的钩体23钩住两侧趾甲边缘后能保持足够的紧度又不会导致使用者感觉到不适。弹性带可以通过胶粘等方法固定在脚趾表面。在矫正钩的长期作用下一般应使用10天以上,趾甲边缘能够改变生长方向,不再向趾甲周围的组织里生长,从而对嵌甲起到矫正作用。0008本发明所述的嵌甲矫正钩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脚趾宽度,矫正钩钩住趾甲边缘后保持足够的紧度又不会导致使用者感到不适,能达到最佳矫正效果。同时该矫正钩使用简单,嵌甲患者本人无需专业人士协助,可自行使用。说明书CN104116584A2/4页5附图说明0009图1为弹性带1的。
11、主视图。0010图2为弹性带1的仰视图。0011图3为矫正钩2的主视图以支撑柱21为圆柱体时为例。0012图4为矫正钩2的仰视图以支撑柱21为圆柱体时为例。0013上述图中均用MM表示毫米、用“。”表示度角度单位。主视图和仰视图仅展示主体结构的投影对应关系,具体尺寸、角度等几何量的投影对应不严格一致。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尽的说明,但本发明内容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0015本实施例嵌甲矫正钩,包括一条弹性带1和两只矫正钩2。0016弹性带1包括一个长方体11和两个圆柱体12,长方体11的前后侧面分别与两个圆柱体12的外侧面光滑连接。长方体11的长度69毫米,优选7毫。
12、米;宽度35毫米,优选4毫米;高度23毫米,优选2毫米。长方体11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定义为在长方体某一顶点相互垂直的三条边,最长边的尺寸为长度,次长边的尺寸为宽度,最短边的尺寸为高度。宽度边和高度边所在的面为上下底面,长度边和高度边所在的面为左右侧面,长度边和宽度边所在的面为前后侧面。弹性带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0017圆柱体12上下底面的直径2545毫米,优选3毫米。圆柱体12的高与长方体11的长度相同。圆柱体的高指圆柱体上下底面之间的距离。长方体11的后侧面与圆柱体12的外侧面相切。0018长方体11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弧状凹槽13,弧状凹槽13的宽度、高度与长方体11的宽度、高度相同,深。
13、度115毫米,优选1毫米。弧状凹槽13的深度指与长方体11的长度边平行向长方体11内凹陷的最大尺寸。0019圆柱体12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弧状凸起14。弧状凸起14的底面直径与圆柱体12上下底面的直径相同,高度115毫米,优选1毫米。弧状凸起14的高度指与圆柱体12的高方向平行向圆柱体12外部突出的最大尺寸。0020圆柱体12不与长方体11连接的外侧面上有一个凹槽15,圆柱体12内有一个柱形空槽16。凹槽15与柱形空槽16相互垂直,凹槽15前后此处的前后与长方体11前后侧面中前后的意思一致贯穿圆柱体12和柱形空槽16,凹槽15凹陷入圆柱体12内的底面与柱形空槽16距离长方体11较近的外侧面相切。。
14、柱形空槽16与圆柱体12有相同的中心轴线连接圆柱体12上下底面圆心的直线,柱形空槽16的形状为圆柱体,该圆柱体底面直径115毫米,优选1毫米,高与圆柱体12的高相同。由于圆柱体12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弧状凸起14,柱形空槽16未穿透两个弧状凸起14的外表面,即柱形空槽16在圆柱体12和两个弧状凸起14形成的整体的内部。凹槽15的长度即平行于长方体11长度边的开口的尺寸为23毫米,优选2毫米;凹槽15的底面,即凹陷入圆柱体12内的底面,与长方体11的前后侧面垂直,左右侧面平行。0021在整体结构上,弹性带1相对于过长方体11上下底面中心且垂直于长方体11前后侧面的平面对称。凹槽15和柱形空槽16相。
15、对于过长方体11左右侧面中心且垂直于长说明书CN104116584A3/4页6方体11前后侧面的平面对称。0022弹性带1各项尺寸的设计依照人体工效学的原理。弹性带1在使用时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一般采用无毒医用硅胶等材料制作。0023矫正钩2包括支撑柱21、连接片22和钩体23。支撑柱21为圆柱体或类圆柱体即上下底面是正方形的四个角变为光滑的弧线后形成的形状,该圆柱体或类圆柱体的上下底面直径115毫米,优选1毫米;该圆柱体或类圆柱体的高小于或等于圆柱体12内的柱形空槽16的高,为58毫米,优选6毫米。矫正钩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0024连接片22一端与支撑柱21连接,另一端与钩体23连接。连接。
16、片22为扁平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长度35毫米,优选4毫米,宽度23毫米,优选2毫米,厚度不超过1毫米。连接片22与支撑柱21相互垂直,连接片22与支撑柱21连接部分的中心点到支撑柱21上下底面的距离相同。0025钩体23能够钩住趾甲边缘,防止趾甲长到趾甲周围的组织里,对嵌甲起到矫正作用。钩体23为扁平的长方体弯曲形成的曲线形长方体,该长方体的宽度及厚度与连接片22长方体的宽度及厚度相同,不与连接片22连接的一端到连接片22的垂直距离为152毫米,优选15毫米。连接片22与钩体23之间呈5570度角,优选60度角。上述垂直距离和角度均指在图4仰视图中连接片22与钩体23被视为两条线厚度忽略不计时。
17、的距离和角度。0026钩体23的曲线形即图4中钩体23被视为曲线时的形状可以是直线直线是广义上的曲线之一、圆弧线、正弦线、对数曲线等,优选为函数N为2,3,4,5;LN表示自然对数在区间0,11,3即0X1和1Y3的长方形区间内的函数图形。其中1,1点即X1,Y1的点是钩体23与连接片22的连接点即图4中的A点,而X,3点即Y3,X是根据方程计算得到的X的数值是钩体23不与连接片22连接的一端的端点即图4中的B点。制作钩体23时,上述区间内的函数图形根据矫正钩2的整体尺寸,按照相应比例进行缩放。0027矫正钩2各项尺寸的设计依照人体工效学的原理,同时兼顾弹性带1的尺寸并保证矫正钩2使用时的安全。
18、性,防止划伤皮肤等意外发生。矫正钩2在使用时应具有一定的强度,一般采用不锈钢等材料制作。0028钩体23的曲线形的设计进行函数拟合时,一方面考虑拟合的函数曲线与趾甲边缘的自然形状相似,另一方面考虑矫正钩2承受弹性带1的弹性作用时拟合函数曲线的形状在物理上能够对趾甲施加较大的力,同时还要考虑拟合函数曲线的形状不能过于尖锐防止意外,综合以上所有因素综合选择拟合的函数,最终确定函数N为2,3,4,5在区间0,11,3内的函数图形为优选的曲线形。0029为验证上述拟合函数图形的效果,请30名嵌甲患者作为志愿者进行试戴试验,每名志愿者试戴7种不同的钩体23曲线形,每种曲线形的试戴时间为48小时。为避免志。
19、愿者先入为主的主观误差,每名志愿者每种曲线形的试戴顺序完全抽签随机确定。试戴用的嵌甲矫正钩完全按照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尺寸设计,钩体23的不同曲线形按比例进行缩放,确保试戴用的嵌甲矫正钩除了钩体23曲线形不同外其他结构和尺寸都完全一致。说明书CN104116584A4/4页70030志愿者报告三种不良效果佩戴不舒适、钩体23钩住两侧趾甲边缘的力度不足及其他不良效果如钩体23划伤皮肤等。试戴效果如下表所示003100320033试戴试验结果表明钩体23曲线形的优选函数是合理的。0034本实施例嵌甲矫正钩在使用时,先将两只矫正钩2的支撑柱21通过凹槽15嵌入到柱形空槽16内,使得两只矫正钩2和弹性带1成为一体结构,然后用一只矫正钩2的钩体23钩住脚趾左右两侧中某一侧的趾甲边缘,再拉动弹性带1让另一只矫正钩的钩体23钩住脚趾另一侧的趾甲边缘。基于弹性带1和矫正钩2合理的尺寸设计,在弹性带1的弹性作用下,两只矫正钩的钩体23钩住两侧趾甲边缘后能保持足够的紧度又不会导致使用者感到不适。说明书CN104116584A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16584A2/2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1658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