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06169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4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5228.6

申请日:

2014.07.15

公开号:

CN104096130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94申请公布日:201410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4申请日:201407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19/02; A61P29/00; A61K35/413(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明人:

陈云飞; 薛鸾; 朱俊; 胡建东; 谢晨; 刘臻; 赵娜; 周殷; 付聪; 吕斌

地址:

200437 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李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0-100份,三七4-8份,当归30-40份,赤芍30-40份,白芍30-40份,汉防己30-40份,泽泻30-40份,薏苡仁80-100份,茯苓30-40份,半夏30-40份,浙贝母30-40份,牛黄1-2份,甘草25-30份。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全方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临床试验证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0-100份,三七4-8份,当归30-40份,赤芍30-40份,白芍30-40份,汉防己30-40份,泽泻30-40份,薏苡仁80-100份,茯苓30-40份,半夏30-40份,浙贝母30-40份,牛黄1-2份,甘草25-3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5-95份,三七5-7份,当归34-38份,赤芍34-38份,白芍34-38份,汉防己34-38份,泽泻34-38份,薏苡仁85-95份,茯苓34-38份,半夏34-38份,浙贝母34-38份,牛黄1.4-1.6份,甘草27-29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90份,三七6份,当归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汉防己36份,泽泻36份,薏苡仁90份,茯苓36份,半夏36份,浙贝母36份,牛黄1.5份,甘草28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上常见的以外周小关节肿痛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感染、基因突变、基因易感性等因素诱发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T、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增加为主要病理机制,在外周关节局部的免疫应答导致关节产生滑膜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关节功能障碍,如果关节炎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继续发展,可以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进而导致关节腔破坏,出现功能残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并给社会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RA的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而是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三是甲氨蝶呤+生物制剂。西药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长期大量的服用会导致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中医药在治疗RA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较小,且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在临床上推广经验方并使之成为固定的中成药,是我们目前临床上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0-100份,三七4-8份,当归30-40份,赤芍30-40份,白芍30-40份,汉防己30-40份,泽泻30-40份,薏苡仁80-100份,茯苓30-40份,半夏30-40份,浙贝母30-40份,牛黄1-2份,甘草25-30份。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5-95份,三七5-7份,当归34-38份,赤芍34-38份,白芍34-38份,汉防己34-38份,泽泻34-38份,薏苡仁85-95份,茯苓34-38份,半夏34-38份,浙贝母34-38份,牛黄1.4-1.6份,甘草27-29份。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90份,三七6份,当归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汉防己36份,泽泻36份,薏苡仁90份,茯苓36份,半夏36份,浙贝母36份,牛黄1.5份,甘草28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全方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联合西药治疗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达到ACR20有效率,且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可以使更多的患者处于疾病的低活动度期或者缓解期,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有效性,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所述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0-100份,三七4-8份,当归30-40份,赤芍30-40份,白芍30-40份,汉防己30-40份,泽泻30-40份,薏苡仁80-100份,茯苓30-40份,半夏30-40份,浙贝母30-40份,牛黄1-2份,甘草25-30份。
实施例1
黄芪80份,三七8份,当归30份,赤芍30份,白芍30份,汉防己30份,泽泻30份,薏苡仁80份,茯苓30份,半夏30份,浙贝母30份,牛黄1份,甘草25份。
实施例2
黄芪82份,三七7份,当归31份,赤芍31份,白芍31份,汉防己31份,泽泻31份,薏苡仁82份,茯苓31份,半夏31份,浙贝母31份,牛黄1.1份,甘草26份。
实施例3
黄芪84份,三七6份,当归32份,赤芍32份,白芍32份,汉防己32份,泽泻32份,薏苡仁84份,茯苓32份,半夏32份,浙贝母32份,牛黄1.2份,甘草27份。
实施例4
黄芪86份,三七5份,当归33份,赤芍33份,白芍33份,汉防己33份,泽泻33份,薏苡仁86份,茯苓33份,半夏33份,浙贝母33份,牛黄1.3份,甘草28份。
实施例5
黄芪88份,三七4份,当归34份,赤芍34份,白芍34份,汉防己34份,泽泻34份,薏苡仁88份,茯苓34份,半夏34份,浙贝母34份,牛黄1.4份,甘草29份。
实施例6
黄芪90份,三七5份,当归35份,赤芍35份,白芍35份,汉防己35份,泽泻35份,薏苡仁90份,茯苓35份,半夏35份,浙贝母35份,牛黄1.5份,甘草30份。
实施例7
黄芪92份,三七6份,当归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汉防己36份,泽泻36份,薏苡仁92份,茯苓36份,半夏36份,浙贝母36份,牛黄1.6份,甘草29份。
实施例8
黄芪94份,三七7份,当归37份,赤芍37份,白芍37份,汉防己37份,泽泻37份,薏苡仁94份,茯苓37份,半夏37份,浙贝母37份,牛黄1.7份,甘草28份。
实施例9
黄芪96份,三七8份,当归30-40份,赤芍38份,白芍38份,汉防己38份,泽泻38份,薏苡仁96份,茯苓38份,半夏38份,浙贝母38份,牛黄1.8份,甘草27份。
实施例10
黄芪98份,三七6份,当归39份,赤芍39份,白芍39份,汉防己39份,泽泻39份,薏苡仁98份,茯苓39份,半夏39份,浙贝母39份,牛黄1.9份,甘草26份。
实施例11
黄芪100份,三七6份,当归40份,赤芍40份,白芍40份,汉防己40份,泽泻40份,薏苡仁100份,茯苓40份,半夏40份,浙贝母40份,牛黄2份,甘草25份。
实施例12
黄芪90份,三七6份,当归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汉防己36份,泽泻36份,薏苡仁90份,茯苓36份,半夏36份,浙贝母36份,牛黄1.5份,甘草28份。
实施例13 中药组合物汤剂的制备
采用中药汤剂常规的制作方法,即取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成汤剂。
实施例14 中药组合物片剂/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研细,煎煮,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加入制药辅料,压制成片剂或填充装胶囊。
实施例15 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研细,煎煮,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干燥粉碎制成颗粒。
实施例16 中药组合物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8倍量水浸润1小时后加热,煮沸后于85℃保温20分钟,煎液滤过;药料再加4倍量水加热,煮沸后于85℃保温20分钟,煎液滤过,合并二煎滤液,将药液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6—1.12(80℃),将药液沉淀过夜(沉淀时间12—18小时)。取上清液进行离心以分离沉淀。药液按处方要求加入规定量的防腐剂和矫味剂,加水至处方规定量,搅拌均匀煮沸,过80目不锈钢筛,制成合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实施例17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试验
一、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
2013年1月~2014年5月医院风湿科门诊和病房收集的RA患者170例,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相关病情资料等基线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

注:DAS28:疾病活动指数;ESR:红细胞沉降率;CRP:C反应蛋白;HAQ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2. 患者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
1)符合ACR 1987RA或ACR/EULAR 2010 RA的诊断标准。2)疾病活动指数DAS28>3.2。
3)病人年龄18-70岁。4)病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手和腕的X线Steinbrocker分级属Ⅳ级者。2)患肝脏、肾脏疾病及严重心脏疾病者。
3)患有除RA外其他风湿性自身免疫病如:SLE,硬皮病等。4)患有除RA以外其他炎症性关节炎患者,如痛风,莱姆病等。5)妊娠期、哺乳期及打算近期受孕的妇女。6)近三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患者。
3. 治疗方案
西药治疗组:甲氨蝶呤(MTX)10~15mg,每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LEF)10mg,每天1次,口服;
中药治疗组:甲氨蝶呤(MTX)10~15mg,每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LEF)10mg,每天1次,口服;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合剂,参照实施例12和16的组方和方法制备,每天2次,每次15ml,口服。
4. 治疗时间 12周。
5.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握力、医生对疾病活动性的整体评价、病人对疾病活动性的整体评价。
实验室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计算各项指标的改善百分率。
关节功能评估:采用RA患者常用HAQ量表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DAS28评分: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DAS28评分,评价患者的疾病活动度。
5. 疗效评估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标准,ACR) 
ACR20: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医生评价、病人评价、功能评估、血沉或CRP改善达到20%以上;
ACR50: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医生评价、病人评价、功能评估、血沉或CRP改善达到50%以上;
ACR70: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医生评价、病人评价、功能评估、血沉或CRP改善达到70%以上。
6. 不良反应监测 
试验前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胸片和心电图检查;治疗后每次就诊或随访时应观察和记录病人可能发生的不适表现,并分析不良事件与受试药物的关系。出现不良反应后定期随访观察不良反应的转归情况。
7.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脱落分析:两组总脱落率和由于不良事件而脱落率的比较将采用χ2检验。
2)基础值的均衡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来比较人口学资料和其它基础值指标,以衡量两组均衡性如何。
3)对于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若数据符合方差齐性要求,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及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若数据不符合方差齐性要求,各组间差异则采用Kruskal-Wallis 非参数检验及LSD法进行多重比较。采用非参数方法评估有效性指标。
4)不同等级资料两两比较用Ridit、CMH分析;不同检测项目之间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等。
二、结果
1. 病例收集情况
收集RA患者病例63例,脱落3例,最终收集病例60例,其中中药治疗组30例,西药治疗组30例。中药治疗组脱落2例,2例因违反试验方案而令其退出;西药治疗组脱落1例,因并肝功能损伤疾病退出试验。试验过程中受试者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异常。
2. 不同时间段ACR20疗效评价
在不同时间段对两组患者进行ACR20评价,治疗4周后,中药治疗组ACR20有效率为26.67%;西药组ACE20有效率为20%。治疗8周后,中药治疗组ACR20有效率为50.00%;西药组ACE20有效率为33.33%。治疗12周后,中药治疗组ACR20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的ACR20有效率60.00%。详见表2。
表2 ACR20疗效评价

3. DAS28评价 
治疗前后对患者的DAS28进行评价,以DAS28<2.6为临床缓解标准;2.6<DAS28<3.2为低活动度进行评判,观察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中药治疗组有12例患者处于疾病低活动度期间,其中有11例患者处于临床缓解期。西药治疗组有11例患者处于疾病低活动度期间,5例患者处于临床缓解期。中药治疗组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DAS28评价

三、讨论
RA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4%,有400多万患者正在承受疾病的困扰。在RA疾病早期运用改善风湿病情药物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的控制关节炎症,阻止患者病情进展,延缓关节软骨破坏,使疾病处于低活动度期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有养血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针对RA关节滑膜炎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研究证实,基线药物联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ACR20的有效率,降低患者DAS28的评分,使患者处于疾病的低活动期。
ACR20是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评估RA整体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由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患者对疼痛的评估、患者对疾病的整体评价、医生对疾病的整体评价、血沉/C反应蛋白构成。这7项中,前2项改善程度达到20%,其余五项中至少有3项达到20%的改善即可以定义为ACR20有效。这个指标是一个相对性的指标,多活动期的患者的评估有较好的评价指针。本发明研究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两组患者的ACR20指标,发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西药治疗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达到ACR20有效率,且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证实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RA治疗的有效性。
DAS28是由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推荐的的评估RA的疾病活动指数的指标,由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患者对疼痛的评估和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构成。DAS28低于2.6表示患者处于疾病缓解期,低于3.2、高于2.6说明疾病处于低活动期。本发明研究发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RA可以使更多的患者处于疾病的低活动度期或者缓解期,能更加有效的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RA有较好的临床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在临床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613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6130A21申请号201410335228622申请日20140715A61K36/8994200601A61P19/02200601A61P29/00200601A61K35/41320060171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址200437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72发明人陈云飞薛鸾朱俊胡建东谢晨刘臻赵娜周殷付聪吕斌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代理人李阳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

2、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0100份,三七48份,当归3040份,赤芍3040份,白芍3040份,汉防己3040份,泽泻3040份,薏苡仁80100份,茯苓3040份,半夏3040份,浙贝母3040份,牛黄12份,甘草2530份。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全方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临床试验证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6130ACN104096130A1/1页21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

3、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0100份,三七48份,当归3040份,赤芍3040份,白芍3040份,汉防己3040份,泽泻3040份,薏苡仁80100份,茯苓3040份,半夏3040份,浙贝母3040份,牛黄12份,甘草25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595份,三七57份,当归3438份,赤芍3438份,白芍3438份,汉防己3438份,泽泻3438份,薏苡仁8595份,茯苓3438份,半夏3438份,浙贝母3438份,牛黄1416份,甘草272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

4、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90份,三七6份,当归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汉防己36份,泽泻36份,薏苡仁90份,茯苓36份,半夏36份,浙贝母36份,牛黄15份,甘草28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4096130A1/7页3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上常见的以外周小关节肿痛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感染、基因突变、基因易感性等因素诱发导致自身免疫。

5、功能紊乱,T、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增加为主要病理机制,在外周关节局部的免疫应答导致关节产生滑膜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关节功能障碍,如果关节炎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继续发展,可以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进而导致关节腔破坏,出现功能残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并给社会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0003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RA的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而是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三是甲氨蝶呤生物制剂。西药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长期大量的服用会导致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中医药在治疗RA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较小,且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在。

6、临床上推广经验方并使之成为固定的中成药,是我们目前临床上的迫切需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0005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0100份,三七48份,当归3040份,赤芍3040份,白芍3040份,汉防己3040份,泽泻3040份,薏苡仁80100份,茯苓3040份,半夏3040份,浙贝母3040份,牛黄12份,甘草2530份。0007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

7、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595份,三七57份,当归3438份,赤芍3438份,白芍3438份,汉防己3438份,泽泻3438份,薏苡仁8595份,茯苓3438份,半夏3438份,浙贝母3438份,牛黄1416份,甘草2729份。0008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90份,三七6份,当归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汉防己36份,泽泻36份,薏苡仁90份,茯苓36份,半夏36份,浙贝母36份,牛黄15份,甘草28份。0009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0010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全方配伍符。

8、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联合西药治疗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达到ACR20有效率,且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可以使更多的患者处于疾病的低活动度期或者缓解期,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有效性,本发明的说明书CN104096130A2/7页4中药组合物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具体实施方式0011本发明提供一种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所述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80100份,三七48份,当归3040份,赤芍3040份,白芍3040份,汉防己3040份,泽泻3040份,薏苡仁80100份,茯苓3040份,半夏3040份,浙贝母3。

9、040份,牛黄12份,甘草2530份。0012实施例1黄芪80份,三七8份,当归30份,赤芍30份,白芍30份,汉防己30份,泽泻30份,薏苡仁80份,茯苓30份,半夏30份,浙贝母30份,牛黄1份,甘草25份。0013实施例2黄芪82份,三七7份,当归31份,赤芍31份,白芍31份,汉防己31份,泽泻31份,薏苡仁82份,茯苓31份,半夏31份,浙贝母31份,牛黄11份,甘草26份。0014实施例3黄芪84份,三七6份,当归32份,赤芍32份,白芍32份,汉防己32份,泽泻32份,薏苡仁84份,茯苓32份,半夏32份,浙贝母32份,牛黄12份,甘草27份。0015实施例4黄芪86份,三七5份。

10、,当归33份,赤芍33份,白芍33份,汉防己33份,泽泻33份,薏苡仁86份,茯苓33份,半夏33份,浙贝母33份,牛黄13份,甘草28份。0016实施例5黄芪88份,三七4份,当归34份,赤芍34份,白芍34份,汉防己34份,泽泻34份,薏苡仁88份,茯苓34份,半夏34份,浙贝母34份,牛黄14份,甘草29份。0017实施例6黄芪90份,三七5份,当归35份,赤芍35份,白芍35份,汉防己35份,泽泻35份,薏苡仁90份,茯苓35份,半夏35份,浙贝母35份,牛黄15份,甘草30份。0018实施例7黄芪92份,三七6份,当归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汉防己36份,泽泻36份,薏苡仁9。

11、2份,茯苓36份,半夏36份,浙贝母36份,牛黄16份,甘草29份。0019实施例8黄芪94份,三七7份,当归37份,赤芍37份,白芍37份,汉防己37份,泽泻37份,薏苡仁94份,茯苓37份,半夏37份,浙贝母37份,牛黄17份,甘草28份。0020实施例9黄芪96份,三七8份,当归3040份,赤芍38份,白芍38份,汉防己38份,泽泻38份,薏苡仁96份,茯苓38份,半夏38份,浙贝母38份,牛黄18份,甘草27份。0021实施例10黄芪98份,三七6份,当归39份,赤芍39份,白芍39份,汉防己39份,泽泻39份,薏苡仁98份,茯苓39份,半夏39份,浙贝母39份,牛黄19份,甘草26份。

12、。0022实施例11说明书CN104096130A3/7页5黄芪100份,三七6份,当归40份,赤芍40份,白芍40份,汉防己40份,泽泻40份,薏苡仁100份,茯苓40份,半夏40份,浙贝母40份,牛黄2份,甘草25份。0023实施例12黄芪90份,三七6份,当归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汉防己36份,泽泻36份,薏苡仁90份,茯苓36份,半夏36份,浙贝母36份,牛黄15份,甘草28份。0024实施例13中药组合物汤剂的制备采用中药汤剂常规的制作方法,即取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成汤剂。0025实施例14中药组合物片剂/胶囊的制备取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研。

13、细,煎煮,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加入制药辅料,压制成片剂或填充装胶囊。0026实施例15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取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研细,煎煮,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干燥粉碎制成颗粒。0027实施例16中药组合物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的制备取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8倍量水浸润1小时后加热,煮沸后于85保温20分钟,煎液滤过;药料再加4倍量水加热,煮沸后于85保温20分钟,煎液滤过,合并二煎滤液,将药液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6112(80),将药液沉淀过夜(沉淀时间1218小时)。取上清液进行离心以分离沉淀。药液按处方要求加入规定量的防腐剂和矫味剂,加。

14、水至处方规定量,搅拌均匀煮沸,过80目不锈钢筛,制成合剂、口服液或糖浆剂。0028实施例17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试验一、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2013年1月2014年5月医院风湿科门诊和病房收集的RA患者170例,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相关病情资料等基线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0029表1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说明书CN104096130A4/7页6注DAS28疾病活动指数;ESR红细胞沉降率;CRPC反应蛋白;HAQ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00302患者纳入标准纳入标。

15、准1)符合ACR1987RA或ACR/EULAR2010RA的诊断标准。2)疾病活动指数DAS2832。00313)病人年龄1870岁。4)病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0032排除标准1)手和腕的X线STEINBROCKER分级属级者。2)患肝脏、肾脏疾病及严重心脏疾病者。00333)患有除RA外其他风湿性自身免疫病如SLE,硬皮病等。4)患有除RA以外其他炎症性关节炎患者,如痛风,莱姆病等。5)妊娠期、哺乳期及打算近期受孕的妇女。6)近三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患者。00343治疗方案西药治疗组甲氨蝶呤(MTX)1015MG,每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LEF)10MG,每天1次,口服;中药治疗。

16、组甲氨蝶呤(MTX)1015MG,每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LEF)10MG,每天1次,口服;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合剂,参照实施例12和16的组方和方法制备,每天2次,每次15ML,口服。00354治疗时间12周。00365观察指标临床指标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握力、医生对疾病活动性的整体评价、病说明书CN104096130A5/7页7人对疾病活动性的整体评价。0037实验室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计算各项指标的改善百分率。0038关节功能评估采用RA患者常用HAQ量表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进行综合评估。0039DAS28评分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DAS28评分,评价患者的。

17、疾病活动度。00405疗效评估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标准,ACR)ACR20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医生评价、病人评价、功能评估、血沉或CRP改善达到20以上;ACR50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医生评价、病人评价、功能评估、血沉或CRP改善达到50以上;ACR70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医生评价、病人评价、功能评估、血沉或CRP改善达到70以上。00416不良反应监测试验前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胸片和心电图检查;治疗后每次就诊或随访时应观察和记录病人可能发生的不适表现,并分析不良事件与受试药物的关系。出现不良反应后定期随访观察不良反应的转归情况。

18、。00427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431)脱落分析两组总脱落率和由于不良事件而脱落率的比较将采用2检验。00442)基础值的均衡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2检验来比较人口学资料和其它基础值指标,以衡量两组均衡性如何。00453)对于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若数据符合方差齐性要求,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及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若数据不符合方差齐性要求,各组间差异则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及LSD法进行多重比较。采用非参数方法。

19、评估有效性指标。00464)不同等级资料两两比较用RIDIT、CMH分析;不同检测项目之间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等。0047二、结果1病例收集情况收集RA患者病例63例,脱落3例,最终收集病例60例,其中中药治疗组30例,西药治疗组30例。中药治疗组脱落2例,2例因违反试验方案而令其退出;西药治疗组脱落1例,因并肝功能损伤疾病退出试验。试验过程中受试者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异常。00482不同时间段ACR20疗效评价在不同时间段对两组患者进行ACR20评价,治疗4周后,中药治疗组ACR20有效率为2667;西药组ACE20有效率为20。治疗8周后,中药治疗组ACR20有效率为5000;西药组。

20、ACE20有效率为3333。治疗12周后,中药治疗组ACR20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的ACR20有效率6000。详见表2。0049表2ACR20疗效评价说明书CN104096130A6/7页83DAS28评价治疗前后对患者的DAS28进行评价,以DAS2826为临床缓解标准;26DAS2832为低活动度进行评判,观察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中药治疗组有12例患者处于疾病低活动度期间,其中有11例患者处于临床缓解期。西药治疗组有11例患者处于疾病低活动度期间,5例患者处于临床缓解期。中药治疗组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详见表3。0050表3DAS28评价三、讨论RA是。

21、目前临床上的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4,有400多万患者正在承受疾病的困扰。在RA疾病早期运用改善风湿病情药物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的控制关节炎症,阻止患者病情进展,延缓关节软骨破坏,使疾病处于低活动度期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005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有养血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针对RA关节滑膜炎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研究证实,基线药物联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ACR20的有效率,降低患者DAS28的评分,使患者处于疾病的低活动期。0052ACR20是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评估RA整体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由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患者对疼痛的评估、。

22、患者对疾病的整体评价、医生对疾病的整体评价、血沉/C反应蛋白构成。这7项中,前2项改善程度达到20,其余五项中至少有3项达到20的改善即可以定义为ACR20有效。这个指标是一个相对性的指标,多活动期的患者的评估有较好的评价指针。本发明研究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两组患者的ACR20指标,发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西药治疗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达到ACR20有效率,且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证实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RA治疗的有效性。0053DAS28是由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推荐的的评估RA的疾病活动指数的指标,由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患者对疼痛的评估和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构成。DAS28低于26表示患者处于疾病缓解期,低于32、高于26说明疾病处于低活动期。本发明研究发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RA可以使更多的患者处于疾病的低活动度期或者缓解期,能更加有效的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有效性。005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RA有较好的临床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在临床使用。005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说明书CN104096130A7/7页9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9613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