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蜗旋过滤器.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04447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9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3514.9

申请日:

1988.06.09

公开号:

CN1038409A

公开日:

1990.01.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01D29/13; F16N39/06

主分类号:

B01D29/13; F16N39/06

申请人:

高学刚; 刘庆深

发明人:

高学刚; 刘庆深

地址: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家属宿舍十栋七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压力过滤器。是由壳体、壳体盖和螺旋形滤心所组成。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了内旋涡流、不拆卸清洗和腔外旁路等结构。可实现压差损失小、流量大、滤出物集中和清洗方便等效果。可以广泛地适用于机械、化工等领域的液体精过滤过程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闭塞装置,包括一个借助括约肌(2)与插入式导管(3)相连的充气胶囊(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装有一个带X射线造影标记(6)的辅助胶囊(4),该辅助胶囊(4)位于主胶囊(1)的里面并配有自己的导管(5),并且所述胶囊中的一个胶囊的表面上有穿孔(7)。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过滤、特别是润滑油的过滤,在过滤时旋绕形的袋式滤心固定不动的压力过滤器。

    在大连铁道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一期第四十八页中公开了一种D型滤油器。它的目的是增大过滤面积和延长过滤介质的使用寿命,其构成是过滤袋围绕进液中心管缠成螺旋状,不足之处是在过滤过程中压力液体进入过滤袋后呈渐开线方向流动,可造成液体压力和流速的较大损失,降低过滤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压力液体进入过滤袋后呈内涡旋状流动的,具有自洁排污和可调浮动腔外旁路结构的液体过滤器。

    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是由壳体1和设置有进、出液孔的壳体盖2以及有波纹状支承夹层15的螺旋形滤心所组成。进液孔与滤心的过滤袋10的进口相通,出液孔与包容滤心的壳体1的内腔连通。

    本发明的特别之处是过滤袋10的螺旋蜗状是从过滤袋10的底部缠起,缠到最后使上端孔与进液孔连通、侧壁孔与过滤袋10的进口相接的导入管3处于蜗状滤心的外侧,即通过导入管3与进液孔相通的过滤袋10的进口是在蜗状滤心的外侧。这样即可使压力液体从进液孔通过导入管3进入过滤袋10后呈逐渐缩小流动半径的内涡旋状流动。

    本发明地特别之处还在于滤心的蜗旋中心处,设有一个其侧壁孔相对过滤袋10的底部内腔,其下端口通至壳体1外部的排污管4。该结构的作用是滤出物在过滤液体的涡流带动下自然集中于过滤袋10的底部,当需要排污或冲洗时,只要打开排污管4的下端口,过滤器即可自洁排污而不必拆卸清洗。该结构还可以起到支承和固定滤心的作用。

    本发明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壳体盖2上的进液孔和出液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腔外的旁路孔,和控制该旁路孔的由锥面阀芯、弹簧、调节螺钉和螺套组成的单向浮动调节阀5。该结构的作用是保护滤心、保证输出流量和过滤腔内的清洁以及促进过滤腔内的液体循环。

    本发明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壳体盖2的下端面上开有与滤心蜗旋相对应的一至数圈向心渐深螺旋沟槽21。沟槽的最深未端对应出液孔,以改善滤出液体的流动状态、降低液体的流动压差损失。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装配图,1-壳体、2-壳体盖、3-导入管、4-排污管、5-单向调节阀、6-密封圈、7-底网、8-密封圈、9-封口螺帽。

    图2是本发明滤心实施例之一的组装示意图,10-过滤袋、11-卡紧件、12-导入管压盖、13-压盖螺钉、14-排污管压盖。

    图3是本发明滤心中的导入管与过滤袋装配横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滤心中的排污管与过滤袋及波纹筛状支承夹层装配横截面剖视图,15-波纹筛状支承夹层。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横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刚性-弹簧调节阀实施例结构剖视图,16-调节螺栓、17-螺套、18-弹簧、19-锥形阀芯、20-挡帽。

    图7是本发明中的壳体盖实施例之一的下端面投影图,21-向心渐深螺旋沟槽。

    图8是本发明中的壳体盖下端面沟槽实施例之一的横截面槽形图。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铸造的杯形壳体1通过其上口外螺纹与壳体盖2的下端面上的内孔螺纹配合紧固,并由密封圈6密封,同时通过弹性密封圈8压紧、限位与杯形壳体1底部中心孔配合的排污管4下端。其侧壁与滤心过滤袋10底部及波纹筛状支承夹层15一端连接的排污管4的上端通过螺纹与壳体盖2下端面中心螺纹孔配合固定。其侧壁与过滤袋10进口连接的导入管3的上端通过螺纹与壳体盖2下端中心外侧连通进液孔的螺纹孔配合固定。在滤心的底部设置一个防过滤袋10下坠的底网7,同时也可以在滤心的上部设置一个防过滤袋10上吸或上浮的上网。在排污管4的下端口设有一个封口螺帽9。壳体1与壳体盖2的连接固定方式还可以采用法兰盘式螺栓或螺钉以及直接利用排污管4(只适用于低压情况)等多种方式。壳体盖2的侧面开设具有螺纹接口的、与导入管3上端孔连通的进液孔和与壳体盖2下端面靠近中心位置开孔连通的出液孔。进液孔与出液孔之间的壳体盖2内部开设旁路孔并设置一个控制该旁路孔的可在壳体盖2上端进行手动调节的单向调节阀5。进液孔和出液孔也可以开设在壳体盖2的上面。当取消旁路孔结构或调节阀结构或调节阀5设置在壳体盖2的侧面时,进液孔和出液孔轴线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或成一定角度。总之,壳体盖2上的进、出液孔和调节阀5的位置可根据使用和安装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图2、3、4、化纤织物或棉毛织物或金属织物或塑料网制做的长条过滤袋10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下端封口的导入管3和两端有定位台阶的排污管4的管壁相接并对应其侧壁开有的纵向长条孔。过滤袋10与导入管3及排污管4的管径上是由金属丝或弹性金属卡等卡紧件11卡紧,侧口分别由导入管压盖12和排污管压盖14通过螺钉13封压紧固。过滤袋10的侧口也可以采用粘接或缝制封口方式。过滤袋10的上面与水平面间具有5°左右的倾角,即过滤袋10的上面从导入管3到排污管4是逐渐降低的,同样在过滤袋10的下面也可以具有与上面相同的倾角。在排污管压盖14下面同时还封压紧固了一个伸展方向为波纹状钻孔金属板或金属网或塑料网板制做的波纹筛状支承夹层15的一端。

    图5:横剖面为螺旋形的滤心总装过程是这样的,导入管3首先与壳体盖2通过螺纹连接致恰当位置,然后根据所需过滤袋10的蜗旋圈数,即通过排污管4上端与壳体盖2的螺纹配合一定圈数来实现的。过滤袋10的蜗旋方向可以顺时针(适用于北半球),也可以逆时针,即排污管4上端的外螺纹为左旋或右旋。

    图6:在图1中的调节阀5实际上只是起到一种溢流阀的作用,即当进液孔液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克服了调节阀5中的弹簧力时,调节阀5才打开,不能实现常通状态。在图6中公开的是一种更适用于本发明的可常开、并可随进液孔液体压力的增大而浮动开大的刚性一弹簧调节阀。其装配过程是先把调节螺栓16装入螺套17的内螺孔内,套上弹簧18后在调节螺栓16的前端装配上挡帽20,锥形阀芯19通过其侧口装入调节螺栓16的前端并由弹簧18压紧、挡帽20轴向限位。最后,装好的调节阀组件装入阀槽内通过螺套17的外螺纹封固和限位。

    图7、8:为了便于加工或装配,排污管4连接螺孔设置在壳体盖2的中心,进、出液孔设置在排污管4连接螺孔的左、右两侧,和只设计了一圈其横截面为梯形的向心渐深螺旋沟槽21。沟槽21的螺旋向是与滤心的螺旋向相对应。从图面上看,图5所示滤心为顺时针时,沟槽21的螺旋向即为图6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反之亦然。沟槽21也可以是一至数圈圆环形沟槽;其沟槽21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弧形、圆锥曲线形及V形。

    从流体力学角度考虑,出液孔应设置在或汇集于对应滤心蜗旋中心的壳体盖2中心处,以及壳体1的内形应与蜗旋状滤心的外形吻合。

    本发明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蜗旋形过滤袋式的长流程滤心流向合理,流体的压力和流速损失小,改善过滤环境、提高过滤效率。

    2.过滤袋中的过滤液体内涡旋流动,可冲刷过滤袋内壁,使滤出物自然集中流致过滤袋底部,达到过滤袋不易堵塞、保证液体滤出量和提高过滤袋的使用寿命等作用。

    3.增设排污管结构,可实现不拆卸清洗、排污方法迅速、加强滤心强度与稳定性和过滤器的整体性以及提高过滤器的耐用性等效果。

    4.采用过滤腔外旁路孔及浮动调节阀或刚性-弹簧调节阀控制结构,具有可保证过滤腔内清洁、保护滤心在低温启动和过载状态下正常工作以及保证液体输出量和改善出液孔与过滤腔连通段的液体流动状态等作用。

    5.壳体盖下端面设计向心渐深螺旋沟槽可以进一步改善滤出后液体的流动状态并顺利导入出液孔,可加速液体的过滤循环过程。

一种内蜗旋过滤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内蜗旋过滤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内蜗旋过滤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内蜗旋过滤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蜗旋过滤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压力过滤器。是由壳体、壳体盖和螺旋形滤心所组成。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了内旋涡流、不拆卸清洗和腔外旁路等结构。可实现压差损失小、流量大、滤出物集中和清洗方便等效果。可以广泛地适用于机械、化工等领域的液体精过滤过程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