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节能建筑.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204028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54246.3

申请日:

2011.03.08

公开号:

CN102140862A

公开日:

2011.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4/00申请日:201103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4/00; E03B3/00

主分类号:

E04H14/00

申请人:

张文举

发明人:

张文举

地址: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中心巷16号楼2-6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节能建筑,解决了现有技术成本高、不实用缺点,难于大面积推广,采用分功能区设置底层地面建筑,错层设置内部结构,综合利用生产空间的做法,得到一种单体设计、有效利用面积合理、充沛,节能效果强、易于推广实施的生态节能建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其主体为楼房 (1), 楼房 (1) 构建于地面, 其底层以上为住房 (2), 住房 (2) 设置有楼梯连接地面, 其特征在于楼房 (1) 底层与楼房前后左右的地面上构 建有一层地面建筑 (3), 该地面建筑 (3) 位于楼房前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楼房后面的面积 ; 地 面建筑 (3) 由阳面生产室 (4)、 底层生产室 (5) 和阴面储藏室 (6) 构成, 阳面生产室 (4) 和 底层生产室 (5) 的结合处位于楼房 (1) 底层中部, 两者错层设置, 底层生产室 (5) 的顶部低 于阳面生产室 (4) 顶部 ; 底层生产室 (5) 和阴面储藏室 (6) 的结合部在楼房底层的后部 ; 阳 面生产室 (4)、 底层生产室 (5) 的结合部以及底层生产室 (5)、 阴面储藏室 (6) 的结合部分 别设置隔离墙 ; 阳面生产室 (4) 顶部和侧面由透明保温大棚薄膜、 阳光板或保温隔热玻璃 构成 ; 地面建筑 (3) 四周设置人行通道 (16)。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 阳面生产室 (4) 内部设置集水箱 (7), 整个地面 建筑 (3) 及楼房 (1) 阁楼顶部设置集水管 (8), 该集水管 (8) 汇集到一起与集水箱 (7) 连 通, 集水箱 (7) 底部一侧设置灌溉放水阀 (9)。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 集水箱 (7) 连通公用自来水管道 (10), 其上设 有阀门 (11)。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 底层生产室 (5) 与阳面生产室 (4)、 阴面储藏室 (6) 之间的隔离墙都设有可开闭的门。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 楼房 (1) 向阳面除窗户外的墙体上设置太阳能 集热器 (15)。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 楼房 (1) 顶部阁楼 (1) 内部设置有养殖池 (18), 养殖池 (18) 上设有上水管和排水管, 排水管 (19) 连接楼房 (1) 住房住户的马桶上水管和 楼房 (1) 底层的阳面生产室 (4)、 底层生产室 (5) 的灌溉管道。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 楼房 (1) 顶部为阁楼, 阁楼的向阳面屋顶由透明 玻璃或阳光板构成, 玻璃或阳光板外侧局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 (12)。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 楼房 (1) 顶部阁楼外部设置有数个太阳能风能 一体化发电装置。

说明书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 涉及到一种生态节能建筑。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农业耕地被大量占用, 导致 我国耕地数量逐年递减, 已接近 18 亿亩耕地红线。长此以往, 势必造成我国粮食危机, 物价 上涨, 经济衰退。 近几年, 各地竞相发展特色农业、 生态农业, 尝试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用 地政策, 但在解决住房大面积占用农业用地上没有很好的办法。
     本发明人早先的一项中国专利 CN1119479C 公开了一种建筑, 该建筑是在楼房底 层设置与其底层贯通的日光温室, 用以解决住房开发与占用农业用地的矛盾, 起到保护耕 地节约土地资源的作用。 但该专利日光温室与楼房底层完全贯通, 由于日光照射面有限, 造 成楼房底层阴面部分土地不能有效生产, 同时该专利采取在二层设置通道的形式, 使大面 积楼群连接在一起, 增加建筑难度和建筑成本, 不能灵活高效规划住宅区。 而且该专利公开 的方案使楼房的侧面未能有效利用。总体而言, 该专利存在成本高、 不实用缺点, 难于大面 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单体设计、 有效利用面积合理、 充沛, 节能效果强、 易于推广实施的生态节能建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其主体为楼房, 楼房构建于地面, 其底层以上为住房, 住房设 置有楼梯连接地面, 楼房底层与楼房前后左右的地面上构建有一层地面建筑, 该地面建筑 位于楼房前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楼房后面的面积 ; 地面建筑由阳面生产室、 底层生产室和阴 面储藏室构成, 阳面生产室和底层生产室的结合处位于楼房底层中部, 两者错层设置, 底层 生产室的顶部低于阳面生产室顶部 ; 底层生产室和阴面储藏室的结合部在楼房底层的后 部; 阳面生产室、 底层生产室的结合部以及底层生产室、 阴面储藏室的结合部分别设置隔离 墙; 阳面生产室顶部和侧面由透明保温大棚薄膜、 阳光板或保温隔热玻璃构成 ; 地面建筑 四周设置人行通道。
     所述阳面生产室内部设置集水箱, 整个地面建筑及楼房阁楼顶部设置集水管, 该 集水管汇集到一起与集水箱连通, 集水箱底部一侧设置灌溉放水阀。
     所述集水箱连通公用自来水管道, 其上设有阀门。
     所述底层生产室与阳面生产室、 阴面储藏室之间的隔离墙都设有可开闭的门。
     所述楼房向阳面除窗户外的墙体上设置太阳能集热器。
     所述楼房顶部阁楼内部设置有养殖池, 养殖池上设有上水管和排水管, 排水管连 接楼房住房住户的马桶上水管和楼房底层的阳面生产室、 底层生产室的灌溉管道。
     所述楼房顶部为阁楼, 阁楼的向阳面屋顶由透明玻璃或阳光板构成, 玻璃或阳光板外侧局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
     所述楼房顶部阁楼外部设置有数个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发电装置。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
     1、 楼房底层四周全部规划为生产室, 有效利用楼房周围空间, 大幅度节约土地。
     2、 底层地面建筑根据功能和采光、 生产条件分为不同空间, 使土地资源科学有效 利用, 增加生产可行性和农业种植或水产养殖效益。
     3、 楼层底部两个功能区错层设置, 根据不同功能需要, 在不影响生产条件的情况 下合理设计, 减少非采光面生产室的高度, 从而增加了楼房内住房空间, 提高住房面积, 节 约建筑成本, 提高综合效益。
     4、 顶部设置阁楼生产区, 既可以利用采光良好的条件种植农业物增加效益, 也可 以作为观光农业, 增加住户的生活情趣。 同时设置养殖池, 可养殖鱼、 蟹、 泥鳅、 龟等水产, 有 效利用空间和温度, 产生综合农业生产效益。
     5、 楼房顶部和阳面外墙设置太阳能集热器, 楼房顶部还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 这 些装置都可以有效采集太阳能和风能, 作为热能和电力, 供应楼房住户和底层生产室实用, 可以有效节约能源, 提高综合效益。 6、 整个建筑系统是一个生态循环系统, 楼房住户的粪便、 生活污水等可以统一利 用, 进行沼气生产, 沼气可通过管道引入住户家里作为燃气, 有效利用资源, 达到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生态节能建筑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生态节能建筑内部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
     如图 1、 2 所示, 该生态节能建筑主体为楼房 1, 楼房 1 构建于地面, 其底层以上为 住房 2, 住房 2 设置有楼梯连接地面。楼房 1 底层与楼房前后左右的地面上构建有一层地 面建筑 3, 该地面建筑 3 位于楼房前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楼房后面的面积 ; 地面建筑 3 由阳面 生产室 4、 底层生产室 5 和阴面储藏室 6 构成, 阳面生产室 4 和底层生产室 5 的结合处位于 楼房 1 底层中部, 两者错层设置, 底层生产室 5 的顶部低于阳面生产室 4 顶部, 底层生产室 5 顶部以上节省出的空间可以用于扩大住房 2 内部空间。底层生产室 5 和阴面储藏室 6 的 结合部在楼房底层的后部 ; 阳面生产室 4、 底层生产室 5 的结合部以及底层生产室 5、 阴面储 藏室 6 的结合部分别设置隔离墙, 隔离墙上设有可开闭的门。阴面储藏室 6 位于楼房底层 外部的顶部为平台, 平台上设有遮雨棚, 可用于停放自行车、 摩托车等。阴面储藏室 6 不限 于储藏杂物, 可设计为车库, 用于停放车辆。阳面生产室 4 可用作日光温棚, 种植蔬菜、 瓜果 或农作物等, 底层生产室 5 光线不好, 可用于种植蘑菇等不喜光农作物或开辟成养殖池, 养 殖鱼蟹、 泥鳅、 水蛭、 乌龟等等。
     阳面生产室 4 顶部和侧面由透明保温大棚薄膜、 阳光板或保温隔热玻璃中的一种 构成。本实施例为透明保温大棚薄膜, 其上设有可以打开的盖子, 方便通风。为方便通行, 地面建筑 3 四周设置人行通道 16。阳面生产室 4 内部设置集水箱 7, 整个地面建筑 3 及楼房 1 阁楼顶部设置集水管 8, 该集水管 8 汇集到一起与集水箱 7 连通, 集水箱 7 底部一侧设置灌溉放水阀 9。为了弥补 供水不足, 集水箱 7 通过管道与公用自来水管道 10 连通, 其上设置阀门 11。
     楼房 1 向阳面除窗户外的墙体上根据墙体面积大小布局多个太阳能集热器 15, 收 集的热能供住户和生产室使用。
     楼房 1 顶部为阁楼, 阁楼的向阳面屋顶由透明玻璃或阳光板构成, 玻璃或阳光板 外侧局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 12。本实施例采用玻璃屋顶。楼房 1 顶部阁楼内部设置有养殖 池 18, 养殖池 18 上设有上水管和排水管, 排水管 19 连接楼房 1 住房住户的马桶上水管和楼 房 1 底层的阳面生产室 4、 底层生产室 5 的灌溉管道。同时, 楼房 1 顶部阁楼外部根据楼顶 面积设置有数个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发电装置, 产生的电力可供楼房住户和生产室使用。
     整个生态节能建筑的地下设有沼气池, 楼房住户粪便、 污水等通过管道排放到沼 气池, 发酵产生沼气, 再通过管道送给住户和生产室使用。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所表述的方案, 任何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具体实施方 式的方案组合所构成的实施例, 都用于支持本发明, 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态节能建筑.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40862A43申请公布日20110803CN102140862ACN102140862A21申请号201110054246322申请日20110308E04H14/00200601E03B3/0020060171申请人张文举地址75000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中心巷16号楼2602室72发明人张文举54发明名称一种生态节能建筑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节能建筑,解决了现有技术成本高、不实用缺点,难于大面积推广,采用分功能区设置底层地面建筑,错层设置内部结构,综合利用生产空间的做法,得到一种单体设计、有效利用面积合理、充沛,节能效果强、易于推广实施的生态节能建筑。

2、。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140868A1/1页21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其主体为楼房1,楼房1构建于地面,其底层以上为住房2,住房2设置有楼梯连接地面,其特征在于楼房1底层与楼房前后左右的地面上构建有一层地面建筑3,该地面建筑3位于楼房前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楼房后面的面积;地面建筑3由阳面生产室4、底层生产室5和阴面储藏室6构成,阳面生产室4和底层生产室5的结合处位于楼房1底层中部,两者错层设置,底层生产室5的顶部低于阳面生产室4顶部;底层生产室5和阴面储藏室6的结合部在楼房底层的后部;阳面生产室4、底层生产室5的结合部。

3、以及底层生产室5、阴面储藏室6的结合部分别设置隔离墙;阳面生产室4顶部和侧面由透明保温大棚薄膜、阳光板或保温隔热玻璃构成;地面建筑3四周设置人行通道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阳面生产室4内部设置集水箱7,整个地面建筑3及楼房1阁楼顶部设置集水管8,该集水管8汇集到一起与集水箱7连通,集水箱7底部一侧设置灌溉放水阀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集水箱7连通公用自来水管道10,其上设有阀门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底层生产室5与阳面生产室4、阴面储藏室6之间的隔离墙都设有可开闭的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楼房1向阳面除窗户外的墙体上设置太阳能集热器1。

4、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楼房1顶部阁楼1内部设置有养殖池18,养殖池18上设有上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19连接楼房1住房住户的马桶上水管和楼房1底层的阳面生产室4、底层生产室5的灌溉管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楼房1顶部为阁楼,阁楼的向阳面屋顶由透明玻璃或阳光板构成,玻璃或阳光板外侧局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1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节能建筑,楼房1顶部阁楼外部设置有数个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发电装置。权利要求书CN102140862ACN102140868A1/3页3一种生态节能建筑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涉及到一种生态节能建筑。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

5、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农业耕地被大量占用,导致我国耕地数量逐年递减,已接近18亿亩耕地红线。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我国粮食危机,物价上涨,经济衰退。近几年,各地竞相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尝试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用地政策,但在解决住房大面积占用农业用地上没有很好的办法。0003本发明人早先的一项中国专利CN1119479C公开了一种建筑,该建筑是在楼房底层设置与其底层贯通的日光温室,用以解决住房开发与占用农业用地的矛盾,起到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的作用。但该专利日光温室与楼房底层完全贯通,由于日光照射面有限,造成楼房底层阴面部分土地不能有效生产,同时该专利采取在二层设置通道的形式,使大面积楼。

6、群连接在一起,增加建筑难度和建筑成本,不能灵活高效规划住宅区。而且该专利公开的方案使楼房的侧面未能有效利用。总体而言,该专利存在成本高、不实用缺点,难于大面积推广。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体设计、有效利用面积合理、充沛,节能效果强、易于推广实施的生态节能建筑。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0006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其主体为楼房,楼房构建于地面,其底层以上为住房,住房设置有楼梯连接地面,楼房底层与楼房前后左右的地面上构建有一层地面建筑,该地面建筑位于楼房前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楼房后面的面积;地面建筑由阳面生产室、底层生产室和阴面储藏室构成,阳面生产室和底层生产室的结。

7、合处位于楼房底层中部,两者错层设置,底层生产室的顶部低于阳面生产室顶部;底层生产室和阴面储藏室的结合部在楼房底层的后部;阳面生产室、底层生产室的结合部以及底层生产室、阴面储藏室的结合部分别设置隔离墙;阳面生产室顶部和侧面由透明保温大棚薄膜、阳光板或保温隔热玻璃构成;地面建筑四周设置人行通道。0007所述阳面生产室内部设置集水箱,整个地面建筑及楼房阁楼顶部设置集水管,该集水管汇集到一起与集水箱连通,集水箱底部一侧设置灌溉放水阀。0008所述集水箱连通公用自来水管道,其上设有阀门。0009所述底层生产室与阳面生产室、阴面储藏室之间的隔离墙都设有可开闭的门。0010所述楼房向阳面除窗户外的墙体上设置。

8、太阳能集热器。0011所述楼房顶部阁楼内部设置有养殖池,养殖池上设有上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连接楼房住房住户的马桶上水管和楼房底层的阳面生产室、底层生产室的灌溉管道。0012所述楼房顶部为阁楼,阁楼的向阳面屋顶由透明玻璃或阳光板构成,玻璃或阳光说明书CN102140862ACN102140868A2/3页4板外侧局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0013所述楼房顶部阁楼外部设置有数个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发电装置。0014本发明有如下优点00151、楼房底层四周全部规划为生产室,有效利用楼房周围空间,大幅度节约土地。00162、底层地面建筑根据功能和采光、生产条件分为不同空间,使土地资源科学有效利用,增加生产可行。

9、性和农业种植或水产养殖效益。00173、楼层底部两个功能区错层设置,根据不同功能需要,在不影响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减少非采光面生产室的高度,从而增加了楼房内住房空间,提高住房面积,节约建筑成本,提高综合效益。00184、顶部设置阁楼生产区,既可以利用采光良好的条件种植农业物增加效益,也可以作为观光农业,增加住户的生活情趣。同时设置养殖池,可养殖鱼、蟹、泥鳅、龟等水产,有效利用空间和温度,产生综合农业生产效益。00195、楼房顶部和阳面外墙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楼房顶部还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这些装置都可以有效采集太阳能和风能,作为热能和电力,供应楼房住户和底层生产室实用,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提高。

10、综合效益。00206、整个建筑系统是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楼房住户的粪便、生活污水等可以统一利用,进行沼气生产,沼气可通过管道引入住户家里作为燃气,有效利用资源,达到节能目的。附图说明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生态节能建筑总体结构示意图。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生态节能建筑内部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实施例一0024如图1、2所示,该生态节能建筑主体为楼房1,楼房1构建于地面,其底层以上为住房2,住房2设置有楼梯连接地面。楼房1底层与楼房前后左右的地面上构建有一层地面建筑3,该地面建筑3位于楼房前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楼房后面的面积;地面建筑3由阳面生产室4、底层生产室5和阴面储藏室6构成,阳。

11、面生产室4和底层生产室5的结合处位于楼房1底层中部,两者错层设置,底层生产室5的顶部低于阳面生产室4顶部,底层生产室5顶部以上节省出的空间可以用于扩大住房2内部空间。底层生产室5和阴面储藏室6的结合部在楼房底层的后部;阳面生产室4、底层生产室5的结合部以及底层生产室5、阴面储藏室6的结合部分别设置隔离墙,隔离墙上设有可开闭的门。阴面储藏室6位于楼房底层外部的顶部为平台,平台上设有遮雨棚,可用于停放自行车、摩托车等。阴面储藏室6不限于储藏杂物,可设计为车库,用于停放车辆。阳面生产室4可用作日光温棚,种植蔬菜、瓜果或农作物等,底层生产室5光线不好,可用于种植蘑菇等不喜光农作物或开辟成养殖池,养殖鱼。

12、蟹、泥鳅、水蛭、乌龟等等。0025阳面生产室4顶部和侧面由透明保温大棚薄膜、阳光板或保温隔热玻璃中的一种构成。本实施例为透明保温大棚薄膜,其上设有可以打开的盖子,方便通风。为方便通行,地面建筑3四周设置人行通道16。说明书CN102140862ACN102140868A3/3页50026阳面生产室4内部设置集水箱7,整个地面建筑3及楼房1阁楼顶部设置集水管8,该集水管8汇集到一起与集水箱7连通,集水箱7底部一侧设置灌溉放水阀9。为了弥补供水不足,集水箱7通过管道与公用自来水管道10连通,其上设置阀门11。0027楼房1向阳面除窗户外的墙体上根据墙体面积大小布局多个太阳能集热器15,收集的热能供。

13、住户和生产室使用。0028楼房1顶部为阁楼,阁楼的向阳面屋顶由透明玻璃或阳光板构成,玻璃或阳光板外侧局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12。本实施例采用玻璃屋顶。楼房1顶部阁楼内部设置有养殖池18,养殖池18上设有上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19连接楼房1住房住户的马桶上水管和楼房1底层的阳面生产室4、底层生产室5的灌溉管道。同时,楼房1顶部阁楼外部根据楼顶面积设置有数个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发电装置,产生的电力可供楼房住户和生产室使用。0029整个生态节能建筑的地下设有沼气池,楼房住户粪便、污水等通过管道排放到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再通过管道送给住户和生产室使用。0030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所表述的方案,任何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案组合所构成的实施例,都用于支持本发明,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140862ACN102140868A1/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40862ACN102140868A2/2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408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